县长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2年11月22日) |
縣長為县的行政长官。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均以万户以上之县的长官为县令,不足万户则称县长。清代时,称知县。中华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知县改为县知事。北洋政府时期,改称县长,沿用至今。与县平级的内蒙古自治区旗的行政长官则称旗长。
大中華地區以外之國家地區,如有類似於「縣」的行政區劃,通常也會將其最高首長的予以套用。縣長的對應英文翻譯為「Magistrate」,意思為裁判官或長官。
近代
辛亥革命后,废除县衙,初设民政署,旋又改知县为县知事,故称县知事公署。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改县知事公署为县政府[1]:44。县政府的行政首长即是县长。
臺灣光復后,延續國民政府時期的名稱。現時台灣各縣縣長由民選產生。在1999年臺灣歷經李登輝總統凍省後,縣長取代省長,成為地方一級行政首長,與省轄市市長位階相同。有時縣市長會仿古制稱為「百里侯」,如縣市長選舉常在新聞報導中被稱為「百里侯之役」、「百里侯之爭」。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实行首长负责制。包括县长在内的各级地方行政首长职责为,主持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领导本级人民政府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召集和主持本级人民政府会议,讨论决定政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2]:62。文革期间,县政府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类似,被革命委员会取代。县革命委员会主任取代县长、县委书记。
在中国共产党一党专政背景下,地方行政一把手实为县委书记。县长党内职务多仅次县委书记,兼任县委常委[2]:62(县委副书记)。县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体系中的县处级正职。
1998年至2008年期间,河北省115个县县委书记、县长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总结,年龄、性别、学历(基本特征)、履职经历(政治经历)、学校、职前属地(关系网络),与县委书记、县长的晋升速度呈线性相关关系。性别相关是,348个完整数据中,女性只有15人,占4.3%,是极少数。虽然《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有“重视培养、选拔女干部”的规定,即俗称的无知少女,但男性在县委书记、县长中占绝对主导[3]:88,91—92。
翻译
另見
注釋
- ^ 朱华锦. 《民国时期县政府称谓的表述》. 江苏地方志 (江苏省南京市: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1995, (1995年第2期): 44 [2022-11-22]. ISSN 1003-848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2) (简体中文).
- ^ 2.0 2.1 任进. 《地方行政首长比较研究》. 法学家 (北京市: 《法学家》杂志社). 1996, (1996年第3期): 58–62 [2024-08-26]. ISSN 1005-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11) (简体中文).
- ^ 吴芸. 影响县委书记和县长晋升速度的相关因素——以河北省为例. 《东南学术》 (福建省福州市: 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12, (2012年第5期): 88–96 [2024-08-31]. ISSN 1008-1569 (简体中文).
这是一篇關於政府官制演進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