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經,泛指以六國古文字所寫的儒家經書,包括孔子家族與其他人所藏的六國古文字本儒家經書,後延伸出了古文經學

簡介

秦始皇雖在民間焚書,仍命博士官藏書於宮禁之中,直到項羽火燒咸陽宮後,《六經》散佚,漢朝初年,伏生等儒者集合,以其記憶,背誦經典,以當年通行的隸書寫成,故曰今文經

漢武帝時,魯共王劉餘興建曲阜宮室,欲廣其地,於是拆除孔子之宅,發現了孔子後人在壁中夾層所藏的竹簡[1][2],分別是《論語》、《尚書》、《禮經》、《孝經》等數十篇,欲繼續拆牆,卻聽到鐘鼓琴瑟之聲,魯王害怕,停止拆毀孔宅,並將這些出土的儒家經典,獻給了朝廷。因是以古時的蝌蚪文所寫,乃稱古文經

後因汲郡盗墓客「biāo準」[註 1]在疑似是魏安僖王魏國古墓之中發現了《汲塚書》,又是古文經學的一大重點。

注釋

  1. ^ 参见《正字通》。理解其官话读音存古情况,可参考「朴」姓音piáo/ㄆㄧㄠˊ的情形。

参考文獻

  1. ^ 《文宣王世系》“魯共王餘欲廣其宮,壞孔子之宅,聞鐘瑟之音,畏而遂止,見壁中蝌蚪文之書。”
  2. ^ 漢書·景十三王列傳》「恭王初好治宮室,壞孔子舊宅以廣其宮,聞鐘磬琴瑟之聲,遂不敢復壞,於其壁中得古文經傳。」

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