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垵溫王宮
外垵溫王宮(臺灣話:Guā-uann Un-ông Kiong),舊作外塹溫王宮,臺灣澎湖縣廟宇,位於西嶼鄉外垵村(外塹),主祀溫府王爺[1],西嶼澳角頭廟之一。[2][3]法師流派為「普庵派」之「玉皇勅令勅令支派 」。[4]:60–62
外垵溫王宮 Wai'an Wenwang Temple |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臺灣 881 澎湖縣西嶼鄉外垵村80-1號 | ||||
主神 | 溫府王爺 | ||||
例祭 | 農曆七月二十 | ||||
廟格 | 角頭廟、王爺廟 | ||||
開基 | 外垵村民 | ||||
建立时间 | 傳為 大清康熙朝 | ||||
地圖 | |||||
汉语名称 | |||||
|
沿革
「外垵」古稱「外塹」,「垵」與「塹」同為形容該處周遭環丘、地勢較低矮的坑地灣澳地形,同時因相對於東側的「內垵」倚向澎湖內海,「外垵」偏西濱臨外海,故稱「外垵」,循沿迄今。[5]
外垵溫王宮確切建立年份不詳,廟中藏有「海澨蒙庥」一匾,落款為嘉慶十四年,故可確信公元1809年間即已立廟。[2]
外垵溫王宮在清領時期的修建紀錄不詳;相關文獻紀錄可考於日治時期,溫王宮於大正八年(1919年)間重建竣工,不少地方頭人如許助、李頂、曾著、許芳、李聯科、許輪,皆在〈重修溫王宮碑〉捐助名單之列,其中不乏西嶼鄉小池角(今池東村與池西村)、緝馬灣(今赤馬村)聚落之金額寄附。[2][6]
大正11年(1922年),正逢「闔澎公廟」澎湖天后宮大修建[7],外垵信眾乃出動漁船,恭迎天后宮媽祖金身駐蹕外垵溫王宮內;同年度,澎湖海域出現成群海豚,村民乃捕獲海豚逾六百隻,西嶼及外垵諸善信均以為神蹟,亦反應在大正13年(1924年)敬獻澎湖天后宮中之〈街庄各大字50圓以上自由寄進芳名碑記〉,西嶼鄉捐款金額冠絕全澎。[2]
民國56年(1967年),外垵溫王宮經五十載春秋,風雨飄搖,廟貌已顯老舊,村民乃勸募重建經費,延請馬公後窟潭名師葉得令操刀設計、其姪葉根壯司職工程施作[8],順利於民國60年(1971年)秋竣工,並於當年中秋舉辦入火大典。時光荏苒,外垵溫王宮廟貌再度日益傾頹,為不減禮神之心,鄉佬又有倡建重修之議,乃成立重建委員會,總計募資新台幣七千餘萬元,擇定民國92年(2003年)農曆八月初二出火、十月十二日子時興工,此次工程再度委由葉根壯負責[8],歷時二年,在民國94年(2005年)農曆十月十六日入火,農曆十一月初六舉辦落成大典,即為今貌。[1]
圖輯
-
元宵夜間慶典
-
廟埕金爐、外垵漁港
-
西嶼浮圖記
-
重修溫王宮碑
-
廟名額
-
大廳
-
大殿神龕、神像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23°33′54″N 119°28′57″E / 23.564931°N 119.482531°E
- ^ 1.0 1.1 〈外垵(外塹) 溫王宮〉.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3) (中文(臺灣)).
- ^ 2.0 2.1 2.2 2.3 〈溫王宮〉.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5) (中文(臺灣)).
- ^ 〈外垵村〉. 澎湖縣西嶼鄉公所.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中文(臺灣)).
- ^ 甘, 村吉. 《澎湖廟宇的法師與乩童圖錄》. 澎湖縣: 甘村吉. 2009. ISBN 9789574164110 (中文(臺灣)).
- ^ 〈外垵村〉. 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3) (中文(臺灣)).
- ^ 〈重修溫王宮碑〉. [2021-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2) (中文(臺灣)).
- ^ 余, 光弘. 《媽宮的寺廟:馬公市鎮發展與民間宗教變遷之研究》 (PDF). 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8 [2018-09-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9-25) (中文(臺灣)).
- ^ 8.0 8.1 林, 世超; 張, 宇彤. 《宮廟巧藝:跨越傳統的葉根壯大木作技術》. 台中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2018. ISBN 9789860561944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