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城 (小说)

太空城》(英語:Moonraker)是英国作家伊恩·弗莱明创作的第三本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1955年4月5日经乔纳森·凯普出版社在英国首发,封面同样是弗莱明的构想。小说情节源自弗莱明创作的剧本,长度上达不到小说标准,所以他增加邦德和实业家雨果·德拉克斯桥牌赌局。邦德在小说后半部分被借调充当德拉克斯的工作人员,与其他人一起建造用于防卫英格兰的“太空城”原型导弹。但邦德也不知道的是,德拉克斯是德国人,曾是纳粹党员,如今为苏联卖命,计划在火箭上安装核弹头并朝伦敦发射。《太空城》的所有情节都以英国为背景,在所有邦德小说中独一无二,部分读者因此批评作品缺乏异国风情。

太空城
初版封面,乔纳森·凯普出版社发行
作者伊恩·弗莱明
类型谍报小说
系列詹姆斯·邦德
语言英語
故事背景地點伦敦 编辑维基数据
發行信息
封面設計弗莱明构想,肯尼斯·刘易斯设计
出版机构乔纳森·凯普出版社
出版時間1955年4月5日(精装书)
出版地點英国
页数255
系列作品
前作生死关头
續作金刚钻

与前两部小说一样,《太空城》赢得评论界普遍赞誉。书中借用20世纪50年代西方世界的多种恐惧情绪,如遭遇导弹攻击(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V-2火箭袭击影响)、核毁灭、苏共纳粹主义死灰复燃,以及两种意识形态构成的“内部威胁”。小说展现英格兰的美德、优势和国族认同。《太空城》同样有许多改编作品,如1956年鲍勃·霍尔尼斯主持的南非电台广播节目,1958年《每日快報》的连环漫画。1979年的Eon制片公司第十一部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片名和书名相同,是罗杰·摩尔第四次扮演邦德,但情节大相径庭,包含太空旅行和大战。

内容简介

英国秘密情報局主管M要求手下特工詹姆斯·邦德(代号“007”)前往刀锋俱乐部(Blades Club)会合。俱乐部商人会员、千万富翁雨果·德拉克斯(Hugo Drax)在桥牌赌局中大杀四方,胜率高得不合理。M怀疑德拉克斯出千,虽然表面对此觉得无所谓,但M想知道为什么他身为千万富翁和民族英雄却会做出赌博出千这种事。邦德确定德拉克斯在做手脚,也够耍手段反败为胜,赢走1.5万英镑。

德拉克斯背景神秘,据称连本人也不知道过去的身份。公开消息称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国军人,被德国破坏分子放置在英军野战指挥部的炸弹炸成重伤导致失忆。在陆军医院经过长时间疗养康复后,他返回故土办实业发了大财。积累可观财富并在商界和社会上站稳脚跟后,德拉克斯投身英国首个核导弹计划“太空城”,用于保护祖国抵御冷战敌对阵营。太空城火箭是升级版V-2火箭,用液氢充当推进剂,并使用德拉克斯垄断的铌铁矿,确保火箭发动机可以承受超高的燃烧温度,这又使太空城能够使用大推力燃料,大幅扩张有效射程。

英国军需部参与太空城计划的安全人员被枪杀,M派邦德取而代之,同时调查导弹制造基地的情况。基地位于多佛尔迪尔之间的英格兰南岸地区,所有参与计划的火箭科学家都是德裔。邦德抵达基地工作岗位后结识德拉克斯漂亮的私人助理加拉·布兰德(Gala Brand),她实际上是特别行动科卧底警察。邦德还发现,军需部人员很可能是因为看到近海的潜艇被灭口。

德拉克斯的仆从克雷布斯(Krebs)在窥探邦德房间时被发现,不久,邦德和布兰德一起在多佛尔悬崖下游泳,但却差点死于他人有意引发的山崩。与德拉克斯一起前往伦敦后,布兰德取得德拉克斯口袋里的笔记本,将内容和自己记下的发射轨迹对比后终于明白太空城计划的真相。她很快就被克雷布斯抓住,关在伦敦核心地带隐匿的秘密无线电归航台,这里将充当导弹制导系统的信标。德拉克斯把布兰德抓回太空城基地,企图救援的邦德也被德拉克斯和克雷布斯俘虏。

德拉克斯告诉邦德,他从未失忆,也根本不是英国军人。他的真实身份是雨果·冯·德·德拉奇(Hugo von der Drache伯爵,是纳粹人狼行動突击队指挥。当年就是他带队将汽车炸弹放在英军野战指挥部,只是在引爆时负伤。他在入院治疗后自称失忆,目的不过是逃避盟军报复,由此又获得全新的英国人身份。德拉克斯依旧忠于纳粹,这次行动纯属报复,不但因为英国在战争中打败他的祖国,还因为儿时在英格兰寄宿学校成长期间因身份遭受歧视。他现在计划用苏联提供的核弹头摧毁伦敦,并且弹头已经秘密装进太空城。他还计划投资股票市场,借提前一天预知核弹爆炸的机会大赚一笔

布兰德和邦德被关的地方与火箭发射点相通,发动机一旦点火,他们就会被彻底焚化,但两人在发射前不久逃脱。布兰德将所需坐标告诉邦德,以便他利用陀螺仪把太空城转射进大海。一直在同苏联情报部门合作的德拉克斯及党羽乘苏联潜艇逃跑,但却被转向的太空城炸个正着。邦德在总部汇报后与布兰德见面,希望能在一起,但布兰德透露她已与特别行动科的同僚订婚,两人再度分开。

背景和创作过程

1953年初,电影制片人亚历山大·科达看过校对版《生死关头》后告诉作者伊恩·弗莱明,书很好看,但不适合拍成电影[1]。弗莱明回复,他的下一部小说就是从剧本构想上扩充而成,以伦敦和肯特郡为背景,还称书中地点适合“出众的电影设定”[2]

 
1943年夏发射的V-2火箭,二战期间这种火箭的威胁是本片情节基础

弗莱明为创作《太空城》开展大量背景研究。他向《星期日泰晤士報》记者同僚安东尼·特里(Anthony Terry)了解二战德国抵抗行动人狼行動和德国V-2火箭,还致信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英国星际学会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进一步研究火箭信息[3][4]。弗莱明前往温坡街造访精神科医生埃里克·斯特劳斯(Eric Strauss),讨论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特征;斯特劳斯把书《天才男子》(Men of Genius)借给他,书中将自戀型人格疾患和童年时吸吮手指的习惯联系起来。弗莱明笔下的德拉克斯因此有牙間隙,这在吸吮手指的人身上很常见。[3]据弗莱明的传记作家安德鲁·莱切特Andrew Lycett)记载,作者希望《太空城》成为他当时最雄心勃勃、最富个人风格的作品[5]。弗莱明很喜欢打扑克,对1890年皇家百家乐丑闻背后的故事非常感兴趣[a],曾于1953年与当年在场的女子见面,还因所提问题太过尖锐导致女子当场哭起来[8]

1954年1月,弗莱明和夫人安(Ann)来到牙买加黄金眼庄园Goldeneye estate),他们每年都在这里度假两个月[9]。弗莱明已经完成两本邦德系列小说,处女作《皇家赌场》于1953年4月出版,《生死关头》也马上就要发行[10][b]。他抵达庄园后马上开始创作《太空城》[9]。1963年5月,他在《书与书虫》(Books and Bookmen)杂志介绍写作技巧,自称“早上大概写三个钟头……晚上六到七点再写一小时。我从不修改,也从不回头检视写出来的东西……照我的办法,你一天也能写两千字”[12]。弗莱明到2月24日已完成三万多字,但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表示,新作已经开始有恶搞两部前作的感觉[13]。作者所留原件附有以下说明:“本文写于1954年1至2月并于一年后出版,根据我构想多年的电影剧本改编”[14]。弗莱明后来表示,原有构想对于小说来说太简短,所以他“只能一定程度上将书的上半部与电影构想结合,达成小说应有的长度”[15]

作者为小说想过多个书名,其中《太空城》(The Moonraker)是首选,但诺埃尔·科沃德告诉他,坦尼森·杰西F. Tennyson Jesse)已写过同名小说[16]。弗莱明接下来考虑的书名包括《太空城之秘》(The Moonraker Secret)、《太空城的阴谋》(The Moonraker Plot)、《非人元素》(The Inhuman Element)、《标记宽度》(Wide of the Mark)、《地狱机器》(The Infernal Machine[16]、《周一真要命》(Mondays are Hell[17]和《晴天背后》(Out of the Clear Sky[4]。乔纳森·凯普出版社的乔治·伦·霍华德(George Wren Howard)建议《邦德与太空城》(Bond & the Moonraker)、《太空城的恐怖》(The Moonraker Scare)和《太空城计划》(The Moonraker Plan[17];朋友兼作家威廉·普洛默William Plomer)提议《地狱在此》(Hell is Here[17][4];最终敲定的《太空城》(Moonraker)是把弗莱明首选书名去掉开头的定冠词“The”,源自伦·霍华德的建议[17]

弗莱明的小说中没有明确说明日期,但有两位作家根据所有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反映的情节和局势推导出时间轴。约翰·格里斯沃尔德(John Griswold)和亨利·钱斯洛(Henry Chancellor)都曾代表伊恩·弗莱明出版社创作图书,两人认为《太空城》的故事发生在1953年,其中格里斯沃尔德的推断更精确,认为是在这年五月。[18][19]

发展

情节灵感

 
伦敦波德尔紳士俱樂部是书中刀锋俱乐部的原型,弗莱明是包括波德尔在内三家俱乐部的会员

所有詹姆斯·邦德系列小说中只有《太空城》的情节全部发生在英国境内,书中所涉地点基本源自作者个人经历[20],借此描写他对英格兰最珍视的部分,如包括多佛白色懸崖在内的肯特郡乡间[21],以及伦敦的俱乐部[5]。弗莱明在多佛尔附近的克里夫的圣玛格丽特St Margaret's at Cliffe)拥有房产,他竭力了解当地细节,例如把车借给继子测算伦敦开车到迪尔所需时间,用于描写书中追车桥段[16]。他用在伦敦俱乐部的个人经历充当刀锋俱乐部情节背景。弗莱明是伦敦波德尔俱乐部怀特俱乐部波特兰俱乐部的会员,估计刀锋俱乐部便是波德尔和波特兰俱乐部的综合体[22]。作家迈克尔·迪布丁Michael Dibdin)断定,《太空城》中刀锋俱乐部的桥段是弗莱明一生创作的巅峰[23]

小说前几章关注邦德的私生活,作者在描写中融入个人生活习惯,还像前两部小说一样把他在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写到书里:雨果·德拉克斯源自作者妻弟雨果·查特里斯Hugo Charteris[3]和在皇家海军的熟人雷金纳德·德拉克斯Reginald Drax)爵士上将[24], 弗莱明“看起来邋里邋遢”的朋友达夫·萨瑟兰(Duff Sutherland)成为刀锋俱乐部的桥牌赌客[25]。文中的苏格兰场警务总监罗尼·瓦伦斯(Ronnie Vallance)姓名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真正的苏格兰场助理警务总监罗纳德·豪Ronald Howe),另一个是向弗莱明提供会计服务的瓦伦斯洛极公司(Vallance Lodge & Co.[25]。其他情节元素源自弗莱明对英国陆军秘密单位T部队T-Force)战时行动的了解,该单位主要负责在弗莱明建立的第30突击队解散后继续完成任务[26]

人物

作家雷蒙德·本森Raymond Benson)认为,《太空城》比弗莱明之前的作品更内省、更有深度,所以作者能在人物刻画上更进一步。邦德的形象因此更显丰满和立体,相比之下,他在《皇家赌场》和《生死关头》里就要浅薄得多。[27]小说以邦德在家的日常事务开场,即“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相对自由的办公时间……晚上同几位密友打打牌……或是从那三个勾搭上的有夫之妇里随便找一个,做场也就那么回事儿的爱”[28]。这样的生活方式和弗莱明本人基本一致[29][30],新闻工作者兼作家马修·帕克(Matthew Parker)认为,作者的生活方式令书中人物显得有些“坏心眼”[31]。钱斯洛认为,书中还体现邦德的其他恶习:热衷赌博(在1955年的英国尚属非法,仅私人俱乐部例外),酗酒吸毒,但这对于战后英国上流社会圈子来说都不算什么[32]。准备上场和德拉克斯对赌前,邦德喝下一杯伏特加马提尼酒、两瓶香槟、一瓶白兰地,还与M一起喝掉一瓶伏特加;他还在香槟中混入苯扎啉(安非他命的一种)喝下去[33]。《泰晤士报》新闻工作者兼历史学家本·麦金太尔Ben Macintyre)指出,喝酒对弗莱明来说等于“放松、礼仪和可靠”[34]。二战期间,军人经常依靠苯扎啉来保持清醒和警惕,弗莱明偶尔也会吸入[35]

弗莱明书中的反派不是阶级敌人,而是以种族或奇形怪状的外表区分……此外,英国的反派不但是外国人,连仆人和雇员也都是一样……这种种族倾向不但反映战间期历险文学作品——如約翰·布肯的小说——的显著主题,也在大范围的文学文化中存在。
杰里米·布莱克:《詹姆斯·邦德的政治》[36]

与过去和未来邦德的许多对手一样,德拉克斯的身体存在异常[37]。他的肩膀非常宽阔,头很大,牙齿突出且有牙间隙,脸部因战时炸弹爆炸留下严重疤痕[38][39]。写过多部邦德小说的作家金斯利·艾米斯和本森都认为,德拉克斯是经典邦德小说中塑造最成功的反派。艾米斯进一步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人物身上融合的想象和力道最多。他生活在现实世界……他的形象就能撑起《太空城》”[38][40]。钱斯洛也抱同样看法,认为德拉克斯可能是弗莱明笔下最真实可信的坏蛋[41]。文化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Jeremy Black)指出,与前两部邦德小说的大反派勒·希弗斯(Le Chiffre)和“老大”一样,德拉克斯的来历和战时历史对人物理解至关重要[42]。他和多部经典邦德小说的大反派一样是德国人,让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读者想起那熟悉的威胁[43][44][c]德拉克斯没有妻子或女友,根据弗莱明的创作规范,这在邦德的世界中也代表不正常[45]

本森对布兰德评价不佳,认为她是经典邦德小说中很不起眼的女角色,“退步到(《皇家赌场》中)慧絲柏·蓮的僵化塑造水平”。布兰德对邦德没什么兴趣,导致小说缺乏性张力[38],她在经典邦德小说中独树一帜,没有成为邦德的女人[46]。对此文化史学家珍妮特·伍拉科特(Janet Woollacott)和托尼·贝内特Tony Bennett)认为,布兰德对邦德的克制态度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她已经与警局同僚订婚[47][48]

本书对M的刻画也比前两作更显丰满,刀锋俱乐部的情节是他首次出现在工作以外场合[49]。俱乐部的会员数量严格限制在两百人,每人必须自证拥有十万英镑现金或金边债券[d],但书中始终没有说明M这笔钱从何而来[51]。艾米斯的著作《詹姆斯·邦德卷宗》(The James Bond Dossier)声称,以M的薪酬水平,他能加入刀锋俱乐部实在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还进一步指出,弗莱明1963年的小说《女王密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已经明确揭示,身为秘密情报局主管的M年薪6500英镑[e][52]

风格

本森将小说章节末尾用于吸引读者继续观看下一章的悬念设定称为“弗莱明式收尾”[53],但《太空城》因动作场面较少等原因在这方面不像前两部小说突出[54]

文学分析家勒罗伊·潘尼克(LeRoy L. Panek)在检视20世纪英国谍报小说的著作中指出,弗莱明在《太空城》中运用的笔法相对惊悚体裁而言倒更接近侦破文学。这种特点在全书情节始终贯彻得淋漓尽致,德拉克斯的邪恶计划直到很晚才揭露。[55]布莱克认为小说的情节完全由火箭发射决定,从M向邦德指派任务到火箭发射一共只有四天时间[36]。艾米斯感觉故事结尾“过于仓促”[56]

《太空城》沿用弗莱明在其他作品中用过的类似设立,即赌局这样主要人物间看似微不足道的情节,到后面可能成为火箭阴谋这类大发现的关键[57]。迪布丁视赌局为人物间共同的纽带,所以牌局只是“更高赌注……后续遭遇的热身”[23]。文学评论家丹尼尔·费雷拉斯·萨沃伊(Daniel Ferreras Savoye)表示,邦德和反派的争斗就像游戏,代表“秩序和无序间的永恒斗争”,在所有邦德小说中都很常见[58]

主题

 
布莱克认为,多佛白色懸崖仿佛英国图腾,令《太空城》成为“最英国的邦德小说”[21]

马修·帕克将《太空城》称为“英格兰圣歌”,弗莱明对多佛白色懸崖和伦敦核心区的描写就是明证。即便憎恨英格兰的克雷布斯,面对肯特郡乡间美景也深受触动。[31]小说将英格兰——特别是伦敦和肯特郡——置于冷战前线,所受威胁又反过来证明这是多么重要的地方[59]。贝内特和伍拉科特认为,《太空城》展现英格兰的美德、优势和国族认同,“英格兰的世界安静有序”,但在书中需要面对德拉克斯带来的威胁[60]

文学批评家梅尔·斯特恩伯格Meir Sternberg)认为,德拉克斯和邦德的对抗就体现出英格兰国族认同。德拉克斯的真名德拉奇在德语中意指龙,他的对手邦德就像圣乔治[61][f]

《太空城》也像《皇家赌场》和《生死关头》一样涉及“内部叛徒”[62]。德拉克斯本名雨果·冯·德·德拉奇,是“伪装成英国绅士的狂妄德国纳粹”[63],克雷布斯则与希特勒的最后一任参谋总长同姓[45]。布莱克认为,作者将德国人设为小说大反派,是在利用20世纪50年代英国文化中存在的反感情绪。二战结束后,德国人就成为理所当然的负面宣传目标。[63]纳粹和苏联都是弗莱明担心的敌人,双方在《太空城》一起出现,身为德国人的德拉克斯与苏联合作[42],苏联不但提供原子弹,还向德拉克斯提供后勤支持[64]。纳粹曾在二战期间使用V-2火箭袭击英国,20世纪50年代的读者仍对海外火箭攻击心怀恐惧,这种心理便是《太空城》的构想基础[62]。小说还将威胁程度进一步提升,火箭是在英格兰本土发射,旨在摧毁伦敦,“终结英国刀枪不入”的神话[62]

出版和评价

出版史

1955年4月5日,乔纳森·凯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在英国发行《太空城》精装本,封面由肯尼斯·刘易斯(Kenneth Lewis)遵照弗莱明的建议设计,采用程式化的火焰图案[65],初版共列印9900本[66]。同年9月20日,小说通过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在美国上市。1956年10月,Pan图书出版社在英国发行小说平装本,这年结束前就卖掉4.3万本。[67]同年12月,永久图书Permabooks)发行美国平装本,书名改为《过于棘手》(Too Hot to Handle)。该版将英式成语改写成美式惯常用语,弗莱明还提供许多解释说明,如英国货币和美元的价值换算等。[68]此后小说除多次再版精装本和平装本外,还翻译成多种语言且从未绝版[69][70]

评价

 
诺埃尔·科沃德认为前三部邦德小说以《太空城》最佳

弗莱明的朋友(也是在牙买加度假时的邻居)诺埃尔·科沃德认为,《太空城》是弗莱明此时最优异的作品,“虽然还是有些牵强,但不像前两部那么夸张……他有非凡的观察力,而且在描写上很有天份,(笔触)活灵活现”[71]。不过,弗莱明收到不少读者来信,批评书中缺乏异国情调[72],其中一封还向作者抗议:“我们想自我摆脱,而不是坐在多佛尔的海滩上”[73]

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发文,对《太空城》感到失望[74],批评作者“恶搞惊悚体裁……的倾向在小说后半部喧宾夺主”[74]。《觀察家報》刊登莫里斯·理查森Maurice Richardson)的评论,敦促读者“切勿错过”[75],称“虽有些难以置信,但弗莱明先生(的小说)依然好看到令人无法抗拒”[75]。《听众》(The Listener)杂志的希拉里·科克(Hilary Corke)赞扬“弗莱明是极具成就的惊悚小说家”[76],《太空城》就像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样“好看到令人无话可说”[76]。他还告诫弗莱明立足现实,不要过分戏剧化,称:“弗莱明先生显然已经太有成就,根本不需要依靠那些充满混乱和流血的噱头:他能让我们专心看完三百页,书中不用多流一滴血(指不用任何噱头),完全符合《威尼斯商人》中律师向犹太商人夏洛克提出的要求”[76]。《苏格兰人报》发文称赞作者对紧张刺激情节的处理得心应手,令人惊叹不已[77]

旁觀者》刊登约翰·梅特卡夫John Metcalf)的评论,称阅读本文能带来禁忌般的快感,坐火车时一定要带本去看[78],但与弗莱明最顶尖的作品尚有差距[65]。弗莱明传记作者约翰·皮尔森John Pearson)口中“彻头彻尾的反邦德兼反弗莱明狂热分子”[79]、《纽约时报》评论员安东尼·布彻Anthony Boucher)一方面赞扬弗莱明对赌局的描写比其他作家都要生动,另一方面又称小说其他部分都达不到如此水准[65]。理查德·李斯特(Richard Lister)在《新政治家》发文,认为“弗莱明先生光芒四射而且不可阻挡”[80]。《华盛顿邮报》刊登阿尔·马诺拉(Al Manola)的文章,赞扬太空城“融神秘富翁、丰富描写和坚定英雄主义的英国(文学)传统于一体”[81],“很可能是本月最佳动作小说”[81]

改编作品

 
罗杰·摩尔在1979年的同名改编电影中扮演邦德

1955年,男演员约翰·佩恩试图取得本书的电影改编版权,但希望最终落空。兰克影业Rank Organisation)也一度达成拍片协议,但同样未能落实。[82]

1961年Eon制片公司购买电影改编版权的邦德小说不包括《太空城》,但该公司于1969年取得版权,委聘盖瑞·安德森Gerry Anderson)制片并编剧。安德森与托尼·巴威克Tony Barwick)完成70页的剧本,但从未拍成电影,只有部分内容与《鐵金剛勇破海底城》的最终剧本接近。[83]

《太空城》的首部改编作品是1956年南非电台广播节目,鲍勃·霍尔尼斯(Bob Holness)为邦德配音[84]。据《獨立報》记载,“当他打败企图主宰世界的邪恶罪犯时,联邦各地听众都为鲍勃充满文化气息的语调激动不已”[85]。小说改编成连环漫画通过《每日快報》全球同步发行。连环漫画由安东尼·赫恩(Anthony Hern)创作,约翰·麦克卢斯基John McLusky)绘图,从1959年3月30日开始按日连载,同年8月8日完结[86]。2005年,泰坦图书Titan Books)将《皇家赌场》、《生死关头》和《太空城》的连环漫画集结成书,纳入《皇家赌场》选集出版[87]

1979年,Eon制片公司推出第十一部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片名与小说相同,由路易斯·吉爾伯特执导,艾伯特·布洛克里制片,是罗杰·摩尔第四次饰演邦德[88]。书中的纳粹元素在电影中通过“优等种族”剧情主题间接保留[89]。电影剧本属原创,制片商授权编剧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将电影改编成小说《詹姆斯·邦德与太空城》(James Bond and Moonraker[90]。此外,《太空城》的部分元素还用在2002年电影《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中,片中出现以刀锋俱乐部为背景的镜头。饰演米兰达·弗罗斯特(Miranda Frost)的女演员裴淳华后来表示,她的角色原本名叫加拉·布兰德。[91]

注释

  1. ^ 皇家百家乐丑闻又称特兰比·克罗夫特事件,是1890年涉及威爾士親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国王)的英国赌博丑闻。事情起因是蘇格蘭衛隊军功显赫的威廉·戈登-康明爵士Sir William Gordon-Cumming)被控在家庭聚会百家樂牌局上出千,亲王此时也是赌桌上一员。虽然在场人士试图保密,但消息还是泄漏出去,导致亲王也需出庭作证的庭审备受瞩目。法庭判决戈登-康明罪名成立,他因此被军队开除,余生都被社会排斥。[6][7]
  2. ^ 乔纳森·凯普出版社于1954年4月5日首发《生死关头》精装本[11]
  3. ^ 钱斯洛还列出邦德小说中的其他反派,分别生于拉脱维亚,德占波兰和普鲁士[44]
  4. ^ 根据英国消费物价指数,1955年的十万英镑相当于2015年的187万英镑[50]
  5. ^ 根据英国消费物价指数,1963年的6500英镑相当于2015年的12.15万英镑[50]
  6. ^ 斯特恩伯格还指出,1963年小说《女王密使》中的大反派姓德拉科(Draco),是拉丁语中的龙;1957年小说《俄罗斯之恋》中达科·凯里姆(Darko Kerim)的名字达科是英语“龙”字的变体[61]

参考资料

脚注

  1. ^ Lycett 1996,第250頁.
  2. ^ Chancellor 2005,第224–25頁.
  3. ^ 3.0 3.1 3.2 Lycett 1996,第254頁.
  4. ^ 4.0 4.1 4.2 Chancellor 2005,第56頁.
  5. ^ 5.0 5.1 Lycett 1996,第253頁.
  6. ^ Matthew 2004.
  7. ^ Tomes 2010.
  8. ^ Chancellor 2005,第57頁.
  9. ^ 9.0 9.1 Benson 1988,第7頁.
  10. ^ Lycett 1996,第241, 255頁.
  11. ^ Lycett 1996,第255頁.
  12. ^ Faulks & Fleming 2009,第320頁.
  13. ^ Lycett 1996,第254–55頁.
  14. ^ Barnes & Hearn 2003,第130頁.
  15. ^ Lycett 1996,第276頁.
  16. ^ 16.0 16.1 16.2 Lycett 1996,第257頁.
  17. ^ 17.0 17.1 17.2 17.3 Griswold 2006,第105頁.
  18. ^ Griswold 2006,第13頁.
  19. ^ Chancellor 2005,第98–99頁.
  20. ^ Black 2005,第64頁.
  21. ^ 21.0 21.1 Black 2005,第23頁.
  22. ^ Macintyre 2008,第180頁.
  23. ^ 23.0 23.1 Fleming & Dibdin 2006,第vi頁.
  24. ^ Macintyre 2008,第88頁.
  25. ^ 25.0 25.1 Chancellor 2005,第113頁.
  26. ^ Longden 2009,第312頁.
  27. ^ Benson 1988,第98–99頁.
  28. ^ Fleming & Dibdin 2006,第10–11頁.
  29. ^ Macintyre 2008,第58頁.
  30. ^ Chancellor 2005,第71頁.
  31. ^ 31.0 31.1 Parker 2014,第181–182頁.
  32. ^ Chancellor 2005,第76–77頁.
  33. ^ Macintyre 2008,第176頁.
  34. ^ Macintyre 2008,第178–179頁.
  35. ^ Chancellor 2005,第77頁.
  36. ^ 36.0 36.1 Black 2005,第19頁.
  37. ^ Eco 2009,第38–39頁.
  38. ^ 38.0 38.1 38.2 Benson 1988,第99頁.
  39. ^ Eco 2009,第39頁.
  40. ^ Amis 1966,第70–71頁.
  41. ^ Chancellor 2005,第115頁.
  42. ^ 42.0 42.1 Black 2005,第17頁.
  43. ^ Lindner 2003,第81頁.
  44. ^ 44.0 44.1 Chancellor 2005,第121頁.
  45. ^ 45.0 45.1 Black 2005,第20頁.
  46. ^ Parker 2014,第181頁.
  47.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00頁.
  48. ^ Savoye 2013,第24頁.
  49. ^ Benson 1988,第100頁.
  50. ^ 50.0 50.1 Clark 2020.
  51. ^ Comentale, Watt & Willman 2005,第153頁.
  52. ^ Amis 1966,第39頁.
  53. ^ Benson 1988,第85頁.
  54. ^ Benson 1988,第98頁.
  55. ^ Panek 1981,第211–12頁.
  56. ^ Amis 1966,第154–55頁.
  57. ^ Chapman 2009,第164頁.
  58. ^ Savoye 2013,第46頁.
  59. ^ Chapman 2009,第33頁.
  60.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01頁.
  61. ^ 61.0 61.1 Sternberg 1983,第142–180頁.
  62. ^ 62.0 62.1 62.2 Black 2005,第16頁.
  63. ^ 63.0 63.1 Black 2005,第81頁.
  64. ^ Black 2005,第22頁.
  65. ^ 65.0 65.1 65.2 Benson 1988,第11頁.
  66. ^ Book collecting & Antiquarian Book Monthly.
  67. ^ Bennett & Woollacott 2003,第16–17頁.
  68. ^ Benson 1988,第11–12頁.
  69. ^ Editions of Moonraker by Ian Fleming & Goodreads.
  70. ^ Moonraker & WorldCat.
  71. ^ Parker 2014,第186–187頁.
  72. ^ Chancellor 2005,第159頁.
  73. ^ Parker 2014,第45頁.
  74. ^ 74.0 74.1 Symons 1955,第265頁.
  75. ^ 75.0 75.1 Richardson 1955,第15頁.
  76. ^ 76.0 76.1 76.2 Corke 1955,第903頁.
  77. ^ Untitled & The Economist 1955,第5頁.
  78. ^ Untitled & The Listener 1955.
  79. ^ Pearson 1967,第99頁.
  80. ^ Untitled & The Times 1955,第16頁.
  81. ^ 81.0 81.1 Manola 1955,第E7頁.
  82. ^ Chapman 2009,第44頁.
  83. ^ Hearn & Archer 2002,第187頁.
  84. ^ Bob Holness, former Blockbusters host, dies aged 83 & BBC 2012.
  85. ^ Roberts 2006,第14頁.
  86. ^ Fleming, Gammidge & McLusky 1988,第6頁.
  87. ^ O'Keeffe 2009,第29頁.
  88. ^ Barnes & Hearn 2003,第134頁.
  89. ^ Inside Moonraker & DVD 2003.
  90. ^ Britton 2005,第149頁.
  91. ^ 裴淳华, Die Another Day & DVD 2003.

书籍

其他来源

  • 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20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12). 
  • Sternberg, Meir. Knight Meets Dragon in the James Bond Saga: Realism and Reality-Models. Style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pring 1983, 17 (2): 142–180. JSTOR 42945465.  
  • Book collecting. Antiquarian Book Monthly (Oxford). 2001-12, 28 (11): 52. 
  • Moonraker > Editions. Goodreads. [2017-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22). 
  • Moonraker. WorldCat. [2017-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0). 
  • Symons, Julian Gustave. On the Shady Side.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London). 1955-05-20: 265. 
  • Richardson, Maurice. Crime off the ration. The Observer (London). 1955-04-24: 15. 
  • Corke, Hilary. New Novels. The Listener (London). 1955-05-19: 903. 
  • Untitled. The Economist (London). 1955-04-30: 5. 
  • Untitled. The Listener (London). 1955-05-05. 
  • Untitled. The Times (London). 1955-04-28: 16. 
  • Manola, Al. Coroner's Verdict.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1955-10-16: E7. 
  • Bob Holness, former Blockbusters host, dies aged 83. BBC. 2012-01-06 [2020-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3). 
  • Roberts, Andrew. The Bond Bunch.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6-11-08: 14 [2020-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03). 
  • O'Keeffe, Alice. Bumper harvest: the Christmas push begins with a very strong line-up of literary titles, says books editor Alice O'Keeffe. The Bookseller (London). 2009-06-05: 29. 
  • Inside Moonraker (DVD). MGM Interactive Inc. 2003. 
  • Pike, Rosamund. Die Another Day, DVD commentary (DVD). MGM Home Entertainment. 2003.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