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小說)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英語:Moonraker)是英國作家伊安·法蘭明創作的第三本占士·邦系列小說,1955年4月5日經喬納森·凱普出版社在英國首發,封面同樣是法蘭明的構想。小說情節源自法蘭明創作的劇本,長度上達不到小說標準,所以他增加占士和實業家雨果·德拉克斯的橋牌賭局。占士在小說後半部分被借調充當德拉克斯的工作人員,與其他人一起建造用於防衛英格蘭的「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原型導彈。但占士也不知道的是,德拉克斯是德國人,曾是納粹黨員,如今為蘇聯賣命,計劃在火箭上安裝核彈頭並朝倫敦發射。《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所有情節都以英國為背景,在所有占士小說中獨一無二,部分讀者因此批評作品缺乏異國風情。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 | |
---|---|
作者 | 伊安·法蘭明 |
類型 | 諜報小說 |
系列 | 占士·邦 |
語言 | 英語 |
故事背景地點 | 倫敦 |
發行資訊 | |
封面設計 | 法蘭明構想,肯尼斯·劉易斯設計 |
出版機構 | 喬納森·凱普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1955年4月5日(精裝書) |
出版地點 | 英國 |
頁數 | 255 |
系列作品 | |
前作 | 生死關頭 |
續作 | 金剛鑽 |
與前兩部小說一樣,《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贏得評論界普遍讚譽。書中借用20世紀50年代西方世界的多種恐懼情緒,如遭遇導彈攻擊(受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V-2火箭襲擊影響)、核毀滅、蘇共、納粹主義死灰復燃,以及兩種意識形態構成的「內部威脅」。小說展現英格蘭的美德、優勢和國族認同。《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同樣有許多改編作品,如1956年鮑勃·霍爾尼斯主持的南非電台廣播節目,1958年《每日快報》的連環漫畫。1979年的Eon製片公司第十一部占士·邦系列電影片名和書名相同,是羅渣·摩亞第四次扮演占士,但情節大相逕庭,包含太空旅行和大戰。
內容簡介
英國秘密情報局主管M要求手下特工占士·邦(代號「007」)前往刀鋒俱樂部(Blades Club)會合。俱樂部商人會員、千萬富翁雨果·德拉克斯(Hugo Drax)在橋牌賭局中大殺四方,勝率高得不合理。M懷疑德拉克斯出千,雖然表面對此覺得無所謂,但M想知道為什麼他身為千萬富翁和民族英雄卻會做出賭博出千這種事。占士確定德拉克斯在做手腳,也夠耍手段反敗為勝,贏走1.5萬英鎊。
德拉克斯背景神秘,據稱連本人也不知道過去的身份。公開消息稱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軍人,被德國破壞分子放置在英軍野戰指揮部的炸彈炸成重傷導致失憶。在陸軍醫院經過長時間療養康復後,他返回故土辦實業發了大財。積累可觀財富並在商界和社會上站穩腳跟後,德拉克斯投身英國首個核導彈計劃「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用於保護祖國抵禦冷戰敵對陣營。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火箭是升級版V-2火箭,用液氫和氟充當推進劑,並使用德拉克斯壟斷的鈮鐵礦,確保火箭發動機可以承受超高的燃燒溫度,這又使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能夠使用大推力燃料,大幅擴張有效射程。
英國軍需部參與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計劃的安全人員被槍殺,M派占士取而代之,同時調查導彈製造基地的情況。基地位於多佛爾和迪爾之間的英格蘭南岸地區,所有參與計劃的火箭科學家都是德裔。占士抵達基地工作崗位後結識德拉克斯漂亮的私人助理加拉·布蘭德(Gala Brand),她實際上是特別行動科臥底警察。占士還發現,軍需部人員很可能是因為看到近海的潛艇被滅口。
德拉克斯的僕從克雷布斯(Krebs)在窺探占士房間時被發現,不久,占士和布蘭德一起在多佛爾懸崖下游泳,但卻差點死於他人有意引發的山崩。與德拉克斯一起前往倫敦後,布蘭德取得德拉克斯口袋裏的筆記本,將內容和自己記下的發射軌跡對比後終於明白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計劃的真相。她很快就被克雷布斯抓住,關在倫敦核心地帶隱匿的秘密無線電歸航台,這裏將充當導彈制導系統的信標。德拉克斯把布蘭德抓回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基地,企圖救援的占士也被德拉克斯和克雷布斯俘虜。
德拉克斯告訴占士,他從未失憶,也根本不是英國軍人。他的真實身份是雨果·馮·德·德拉奇(Hugo von der Drache)伯爵,是納粹人狼行動突擊隊指揮。當年就是他帶隊將汽車炸彈放在英軍野戰指揮部,只是在引爆時負傷。他在入院治療後自稱失憶,目的不過是逃避盟軍報復,由此又獲得全新的英國人身份。德拉克斯依舊忠於納粹,這次行動純屬報復,不但因為英國在戰爭中打敗他的祖國,還因為兒時在英格蘭寄宿學校成長期間因身份遭受歧視。他現在計劃用蘇聯提供的核彈頭摧毀倫敦,並且彈頭已經秘密裝進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他還計劃投資股票市場,借提前一天預知核彈爆炸的機會大賺一筆。
布蘭德和占士被關的地方與火箭發射點相通,發動機一旦點火,他們就會被徹底焚化,但兩人在發射前不久逃脫。布蘭德將所需坐標告訴占士,以便他利用陀螺儀把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轉射進大海。一直在同蘇聯情報部門合作的德拉克斯及黨羽乘蘇聯潛艇逃跑,但卻被轉向的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炸個正着。占士在總部匯報後與布蘭德見面,希望能在一起,但布蘭德透露她已與特別行動科的同僚訂婚,兩人再度分開。
背景和創作過程
1953年初,電影監製亞歷山大·科達看過校對版《生死關頭》後告訴作者伊安·法蘭明,書很好看,但不適合拍成電影[1]。法蘭明回復,他的下一部小說就是從劇本構想上擴充而成,以倫敦和肯特郡為背景,還稱書中地點適合「出眾的電影設定」[2]。
法蘭明為創作《鐵金剛勇破太空城》開展大量背景研究。他向《星期日泰晤士報》記者同僚安東尼·特里(Anthony Terry)了解二戰德國抵抗行動人狼行動和德國V-2火箭,還致信科幻作家亞瑟·查理斯·克拉克和英國星際學會(British Interplanetary Society)進一步研究火箭信息[3][4]。法蘭明前往溫坡街造訪精神科醫生埃里克·斯特勞斯(Eric Strauss),討論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特徵;斯特勞斯把書《天才男子》(Men of Genius)借給他,書中將自戀型人格疾患和童年時吸吮手指的習慣聯繫起來。法蘭明筆下的德拉克斯因此有牙間隙,這在吸吮手指的人身上很常見。[3]據法蘭明的傳記作家安德魯·萊切特(Andrew Lycett)記載,作者希望《鐵金剛勇破太空城》成為他當時最雄心勃勃、最富個人風格的作品[5]。法蘭明很喜歡打撲克,對1890年皇家百家樂醜聞背後的故事非常感興趣[a],曾於1953年與當年在場的女子見面,還因所提問題太過尖銳導致女子當場哭起來[8]。
1954年1月,法蘭明和夫人安(Ann)來到牙買加新鐵金剛之金眼睛莊園(Goldeneye estate),他們每年都在這裏度假兩個月[9]。法蘭明已經完成兩本占士系列小說,處女作《皇家賭場》於1953年4月出版,《生死關頭》也馬上就要發行[10][b]。他抵達莊園後馬上開始創作《鐵金剛勇破太空城》[9]。1963年5月,他在《書與書蟲》(Books and Bookmen)雜誌介紹寫作技巧,自稱「早上大概寫三個鐘頭……晚上六到七點再寫一小時。我從不修改,也從不回頭檢視寫出來的東西……照我的辦法,你一天也能寫兩千字」[12]。法蘭明到2月24日已完成三萬多字,但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表示,新作已經開始有惡搞兩部前作的感覺[13]。作者所留原件附有以下說明:「本文寫於1954年1至2月並於一年後出版,根據我構想多年的電影劇本改編」[14]。法蘭明後來表示,原有構想對於小說來說太簡短,所以他「只能一定程度上將書的上半部與電影構想結合,達成小說應有的長度」[15]。
作者為小說想過多個書名,其中《鐵金剛勇破太空城》(The Moonraker)是首選,但諾埃爾·科沃德告訴他,坦尼森·傑西(F. Tennyson Jesse)已寫過同名小說[16]。法蘭明接下來考慮的書名包括《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之秘》(The Moonraker Secret)、《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陰謀》(The Moonraker Plot)、《非人元素》(The Inhuman Element)、《標記寬度》(Wide of the Mark)、《地獄機器》(The Infernal Machine)[16]、《周一真要命》(Mondays are Hell)[17]和《晴天背後》(Out of the Clear Sky)[4]。喬納森·凱普出版社的喬治·倫·霍華德(George Wren Howard)建議《占士與鐵金剛勇破太空城》(Bond & the Moonraker)、《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恐怖》(The Moonraker Scare)和《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計劃》(The Moonraker Plan)[17];朋友兼作家威廉·普洛默(William Plomer)提議《地獄在此》(Hell is Here)[17][4];最終敲定的《鐵金剛勇破太空城》(Moonraker)是把法蘭明首選書名去掉開頭的定冠詞「The」,源自倫·霍華德的建議[17]。
法蘭明的小說中沒有明確說明日期,但有兩位作家根據所有占士·邦系列小說反映的情節和局勢推導出時間軸。約翰·格里斯沃爾德(John Griswold)和亨利·錢斯洛(Henry Chancellor)都曾代表伊安·法蘭明出版社創作圖書,兩人認為《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故事發生在1953年,其中格里斯沃爾德的推斷更精確,認為是在這年五月。[18][19]
發展
情節靈感
所有占士·邦系列小說中只有《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情節全部發生在英國境內,書中所涉地點基本源自作者個人經歷[20],藉此描寫他對英格蘭最珍視的部分,如包括多佛白色懸崖在內的肯特郡鄉間[21],以及倫敦的俱樂部[5]。法蘭明在多佛爾附近的克里夫的聖瑪格麗特(St Margaret's at Cliffe)擁有房產,他竭力了解當地細節,例如把車借給繼子測算倫敦開車到迪爾所需時間,用於描寫書中追車橋段[16]。他用在倫敦俱樂部的個人經歷充當刀鋒俱樂部情節背景。法蘭明是倫敦波德爾俱樂部、懷特俱樂部和波特蘭俱樂部的會員,估計刀鋒俱樂部便是波德爾和波特蘭俱樂部的綜合體[22]。作家米高·迪布丁(Michael Dibdin)斷定,《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中刀鋒俱樂部的橋段是法蘭明一生創作的巔峰[23]。
小說前幾章關注占士的私生活,作者在描寫中融入個人生活習慣,還像前兩部小說一樣把他在現實生活中的朋友寫到書裏:雨果·德拉克斯源自作者妻弟雨果·查特里斯(Hugo Charteris)[3]和在皇家海軍的熟人雷金納德·德拉克斯(Reginald Drax)爵士上將[24], 法蘭明「看起來邋裏邋遢」的朋友達夫·薩瑟蘭(Duff Sutherland)成為刀鋒俱樂部的橋牌賭客[25]。文中的蘇格蘭場警務總監羅尼·瓦倫斯(Ronnie Vallance)姓名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真正的蘇格蘭場助理警務總監羅納德·豪(Ronald Howe),另一個是向法蘭明提供會計服務的瓦倫斯洛極公司(Vallance Lodge & Co.)[25]。其他情節元素源自法蘭明對英國陸軍秘密單位T部隊(T-Force)戰時行動的了解,該單位主要負責在法蘭明建立的第30突擊隊解散後繼續完成任務[26]。
人物
作家雷蒙德·本森(Raymond Benson)認為,《鐵金剛勇破太空城》比法蘭明之前的作品更內省、更有深度,所以作者能在人物刻畫上更進一步。占士的形象因此更顯豐滿和立體,相比之下,他在《皇家賭場》和《生死關頭》裏就要淺薄得多。[27]小說以占士在家的日常事務開場,即「上午十點到下午六點相對自由的辦公時間……晚上同幾位密友打打牌……或是從那三個勾搭上的有夫之婦里隨便找一個,做場也就那麼回事兒的愛」[28]。這樣的生活方式和法蘭明本人基本一致[29][30],新聞工作者兼作家馬修·帕克(Matthew Parker)認為,作者的生活方式令書中人物顯得有些「壞心眼」[31]。錢斯洛認為,書中還體現占士的其他惡習:熱衷賭博(在1955年的英國尚屬非法,僅私人俱樂部例外),酗酒吸毒,但這對於戰後英國上流社會圈子來說都不算什麼[32]。準備上場和德拉克斯對賭前,占士喝下一杯伏特加馬提尼酒、兩瓶香檳、一瓶白蘭地,還與M一起喝掉一瓶伏特加;他還在香檳中混入苯扎啉(安非他命的一種)喝下去[33]。《泰晤士報》新聞工作者兼歷史學家本·麥金太爾(Ben Macintyre)指出,喝酒對法蘭明來說等於「放鬆、禮儀和可靠」[34]。二戰期間,軍人經常依靠苯扎啉來保持清醒和警惕,法蘭明偶爾也會吸入[35]。
與過去和未來占士的許多對手一樣,德拉克斯的身體存在異常[37]。他的肩膀非常寬闊,頭很大,牙齒突出且有牙間隙,臉部因戰時炸彈爆炸留下嚴重疤痕[38][39]。寫過多部占士小說的作家金斯利·艾米斯和本森都認為,德拉克斯是經典占士小說中塑造最成功的反派。艾米斯進一步指出,這主要是「因為人物身上融合的想像和力道最多。他生活在現實世界……他的形象就能撐起《鐵金剛勇破太空城》」[38][40]。錢斯洛也抱同樣看法,認為德拉克斯可能是法蘭明筆下最真實可信的壞蛋[41]。文化史學家傑瑞米·布萊克(Jeremy Black)指出,與前兩部占士小說的大反派勒·利志弗(Le Chiffre)和「老大」一樣,德拉克斯的來歷和戰時歷史對人物理解至關重要[42]。他和多部經典占士小說的大反派一樣是德國人,讓20世紀50年代的英國讀者想起那熟悉的威脅[43][44][c]德拉克斯沒有妻子或女友,根據法蘭明的創作規範,這在占士的世界中也代表不正常[45]。
本森對布蘭德評價不佳,認為她是經典占士小說中很不起眼的女角色,「退步到(《皇家賭場》中)慧絲柏·蓮的僵化塑造水平」。布蘭德對占士沒什麼興趣,導致小說缺乏性張力[38],她在經典占士小說中獨樹一幟,沒有成為占士的女人[46]。對此文化史學家珍妮特·伍拉科特(Janet Woollacott)和托尼·貝內特(Tony Bennett)認為,布蘭德對占士的克制態度不是因為冷漠,而是因為她已經與警局同僚訂婚[47][48]。
本書對M的刻畫也比前兩作更顯豐滿,刀鋒俱樂部的情節是他首次出現在工作以外場合[49]。俱樂部的會員數量嚴格限制在兩百人,每人必須自證擁有十萬英鎊現金或金邊債券[d],但書中始終沒有說明M這筆錢從何而來[51]。艾米斯的著作《占士·邦卷宗》(The James Bond Dossier)聲稱,以M的薪酬水平,他能加入刀鋒俱樂部實在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他還進一步指出,法蘭明1963年的小說《鐵金剛勇破雪山堡》(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已經明確揭示,身為秘密情報局主管的M年薪6500英鎊[e][52]。
風格
本森將小說章節末尾用於吸引讀者繼續觀看下一章的懸念設定稱為「法蘭明式收尾」[53],但《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因動作場面較少等原因在這方面不像前兩部小說突出[54]。
文學分析家勒羅伊·潘尼克(LeRoy L. Panek)在檢視20世紀英國諜報小說的著作中指出,法蘭明在《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中運用的筆法相對驚慄體裁而言倒更接近偵破文學。這種特點在全書情節始終貫徹得淋漓盡致,德拉克斯的邪惡計劃直到很晚才揭露。[55]布萊克認為小說的情節完全由火箭發射決定,從M向占士指派任務到火箭發射一共只有四天時間[36]。艾米斯感覺故事結尾「過於倉促」[56]。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沿用法蘭明在其他作品中用過的類似設立,即賭局這樣主要人物間看似微不足道的情節,到後面可能成為火箭陰謀這類大發現的關鍵[57]。迪布丁視賭局為人物間共同的紐帶,所以牌局只是「更高賭注……後續遭遇的熱身」[23]。文學評論家丹尼爾·費雷拉斯·薩沃伊(Daniel Ferreras Savoye)表示,占士和反派的爭鬥就像遊戲,代表「秩序和無序間的永恆鬥爭」,在所有占士小說中都很常見[58]。
主題
馬修·帕克將《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稱為「英格蘭聖歌」,法蘭明對多佛白色懸崖和倫敦核心區的描寫就是明證。即便憎恨英格蘭的克雷布斯,面對肯特郡鄉間美景也深受觸動。[31]小說將英格蘭——特別是倫敦和肯特郡——置於冷戰前線,所受威脅又反過來證明這是多麼重要的地方[59]。貝內特和伍拉科特認為,《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展現英格蘭的美德、優勢和國族認同,「英格蘭的世界安靜有序」,但在書中需要面對德拉克斯帶來的威脅[60]。
文學批評家梅爾·斯特恩伯格(Meir Sternberg)認為,德拉克斯和占士的對抗就體現出英格蘭國族認同。德拉克斯的真名德拉奇在德語中意指龍,他的對手占士就像聖佐治[61][f]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也像《皇家賭場》和《生死關頭》一樣涉及「內部叛徒」[62]。德拉克斯本名雨果·馮·德·德拉奇,是「偽裝成英國紳士的狂妄德國納粹」[63],克雷布斯則與希特拉的最後一任參謀總長同姓[45]。布萊克認為,作者將德國人設為小說大反派,是在利用20世紀50年代英國文化中存在的反感情緒。二戰結束後,德國人就成為理所當然的負面宣傳目標。[63]納粹和蘇聯都是法蘭明擔心的敵人,雙方在《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一起出現,身為德國人的德拉克斯與蘇聯合作[42],蘇聯不但提供原子彈,還向德拉克斯提供後勤支持[64]。納粹曾在二戰期間使用V-2火箭襲擊英國,20世紀50年代的讀者仍對海外火箭攻擊心懷恐懼,這種心理便是《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構想基礎[62]。小說還將威脅程度進一步提升,火箭是在英格蘭本土發射,旨在摧毀倫敦,「終結英國刀槍不入」的神話[62]。
出版和評價
出版史
1955年4月5日,喬納森·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在英國發行《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精裝本,封面由肯尼斯·劉易斯(Kenneth Lewis)遵照法蘭明的建議設計,採用程式化的火焰圖案[65],初版共打印9900本[66]。同年9月20日,小說通過麥克米倫出版公司在美國上市。1956年10月,Pan圖書出版社在英國發行小說平裝本,這年結束前就賣掉4.3萬本。[67]同年12月,永久圖書(Permabooks)發行美國平裝本,書名改為《過於棘手》(Too Hot to Handle)。該版將英式成語改寫成美式慣常用語,法蘭明還提供許多解釋說明,如英國貨幣和美元的價值換算等。[68]此後小說除多次再版精裝本和平裝本外,還翻譯成多種語言且從未絕版[69][70]。
評價
法蘭明的朋友(也是在牙買加度假時的鄰居)諾埃爾·科沃德認為,《鐵金剛勇破太空城》是法蘭明此時最優異的作品,「雖然還是有些牽強,但不像前兩部那麼誇張……他有非凡的觀察力,而且在描寫上很有天份,(筆觸)活靈活現」[71]。不過,法蘭明收到不少讀者來信,批評書中缺乏異國情調[72],其中一封還向作者抗議:「我們想自我擺脫,而不是坐在多佛爾的海灘上」[73]。
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在《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發文,對《鐵金剛勇破太空城》感到失望[74],批評作者「惡搞驚慄體裁……的傾向在小說後半部喧賓奪主」[74]。《觀察家報》刊登莫里斯·理查森(Maurice Richardson)的評論,敦促讀者「切勿錯過」[75],稱「雖有些難以置信,但法蘭明先生(的小說)依然好看到令人無法抗拒」[75]。《聽眾》(The Listener)雜誌的希拉里·科克(Hilary Corke)讚揚「法蘭明是極具成就的驚慄小說家」[76],《鐵金剛勇破太空城》就像作者的其他作品一樣「好看到令人無話可說」[76]。他還告誡法蘭明立足現實,不要過分戲劇化,稱:「法蘭明先生顯然已經太有成就,根本不需要依靠那些充滿混亂和流血的噱頭:他能讓我們專心看完三百頁,書中不用多流一滴血(指不用任何噱頭),完全符合《威尼斯商人》中律師向猶太商人夏洛克提出的要求」[76]。《蘇格蘭人報》發文稱讚作者對緊張刺激情節的處理得心應手,令人驚嘆不已[77]。
《旁觀者》刊登約翰·梅特卡夫(John Metcalf)的評論,稱閱讀本文能帶來禁忌般的快感,坐火車時一定要帶本去看[78],但與法蘭明最頂尖的作品尚有差距[65]。法蘭明傳記作者約翰·皮爾森(John Pearson)口中「徹頭徹尾的反占士兼反法蘭明狂熱分子」[79]、《紐約時報》評論員安東尼·布徹(Anthony Boucher)一方面讚揚法蘭明對賭局的描寫比其他作家都要生動,另一方面又稱小說其他部分都達不到如此水準[65]。理查德·李斯特(Richard Lister)在《新政治家》發文,認為「法蘭明先生光芒四射而且不可阻擋」[80]。《華盛頓郵報》刊登阿爾·馬諾拉(Al Manola)的文章,讚揚鐵金剛勇破太空城「融神秘富翁、豐富描寫和堅定英雄主義的英國(文學)傳統於一體」[81],「很可能是本月最佳動作小說」[81]。
改編作品
1955年,男演員尊·披試圖取得本書的電影改編版權,但希望最終落空。蘭克影業(Rank Organisation)也一度達成拍片協議,但同樣未能落實。[82]
1961年Eon製片公司購買電影改編版權的占士小說不包括《鐵金剛勇破太空城》,但該公司於1969年取得版權,委聘蓋瑞·安德森(Gerry Anderson)製片並編劇。安德森與托尼·巴威克(Tony Barwick)完成70頁的劇本,但從未拍成電影,只有部分內容與《鐵金剛勇破海底城》的最終劇本接近。[83]
《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首部改編作品是1956年南非電台廣播節目,鮑勃·霍爾尼斯(Bob Holness)為占士配音[84]。據《獨立報》記載,「當他打敗企圖主宰世界的邪惡罪犯時,聯邦各地聽眾都為鮑勃充滿文化氣息的語調激動不已」[85]。小說改編成連環漫畫通過《每日快報》全球同步發行。連環漫畫由安東尼·赫恩(Anthony Hern)創作,約翰·麥克盧斯基(John McLusky)繪圖,從1959年3月30日開始按日連載,同年8月8日完結[86]。2005年,泰坦圖書(Titan Books)將《皇家賭場》、《生死關頭》和《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連環漫畫集結成書,納入《皇家賭場》選集出版[87]。
1979年,Eon製片公司推出第十一部占士·邦系列電影,片名與小說相同,由路易斯·吉爾伯特執導,艾伯特·布洛克里製片,是羅渣·摩亞第四次飾演占士[88]。書中的納粹元素在電影中通過「優等種族」劇情主題間接保留[89]。電影劇本屬原創,製片商授權編劇克里斯托弗·伍德(Christopher Wood)將電影改編成小說《占士·邦與鐵金剛勇破太空城》(James Bond and Moonraker)[90]。此外,《鐵金剛勇破太空城》的部分元素還用在2002年電影《新鐵金剛之不日殺機》中,片中出現以刀鋒俱樂部為背景的鏡頭。飾演米蘭達·弗羅斯特(Miranda Frost)的女演員露莎蒙·碧姬後來表示,她的角色原本名叫加拉·布蘭德。[91]
註釋
- ^ 皇家百家樂醜聞又稱特蘭比·克羅夫特事件,是1890年涉及威爾斯親王(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國王)的英國賭博醜聞。事情起因是蘇格蘭衛隊軍功顯赫的威廉·戈登-康明爵士(Sir William Gordon-Cumming)被控在家庭聚會百家樂牌局上出千,親王此時也是賭桌上一員。雖然在場人士試圖保密,但消息還是泄漏出去,導致親王也需出庭作證的庭審備受矚目。法庭判決戈登-康明罪名成立,他因此被軍隊開除,餘生都被社會排斥。[6][7]
- ^ 喬納森·凱普出版社於1954年4月5日首發《生死關頭》精裝本[11]。
- ^ 錢斯洛還列出占士小說中的其他反派,分別生於拉脫維亞,德佔波蘭和普魯士[44]。
- ^ 根據英國消費物價指數,1955年的十萬英鎊相當於2015年的187萬英鎊[50]。
- ^ 根據英國消費物價指數,1963年的6500英鎊相當於2015年的12.15萬英鎊[50]。
- ^ 斯特恩伯格還指出,1963年小說《鐵金剛勇破雪山堡》中的大反派姓德拉科(Draco),是拉丁語中的龍;1957年小說《俄羅斯之戀》中達科·凱里姆(Darko Kerim)的名字達科是英語「龍」字的變體[61]。
參考資料
腳註
- ^ Lycett 1996,第250頁.
- ^ Chancellor 2005,第224–25頁.
- ^ 3.0 3.1 3.2 Lycett 1996,第254頁.
- ^ 4.0 4.1 4.2 Chancellor 2005,第56頁.
- ^ 5.0 5.1 Lycett 1996,第253頁.
- ^ Matthew 2004.
- ^ Tomes 2010.
- ^ Chancellor 2005,第57頁.
- ^ 9.0 9.1 Benson 1988,第7頁.
- ^ Lycett 1996,第241, 255頁.
- ^ Lycett 1996,第255頁.
- ^ Faulks & Fleming 2009,第320頁.
- ^ Lycett 1996,第254–55頁.
- ^ Barnes & Hearn 2003,第130頁.
- ^ Lycett 1996,第276頁.
- ^ 16.0 16.1 16.2 Lycett 1996,第257頁.
- ^ 17.0 17.1 17.2 17.3 Griswold 2006,第105頁.
- ^ Griswold 2006,第13頁.
- ^ Chancellor 2005,第98–99頁.
- ^ Black 2005,第64頁.
- ^ 21.0 21.1 Black 2005,第23頁.
- ^ Macintyre 2008,第180頁.
- ^ 23.0 23.1 Fleming & Dibdin 2006,第vi頁.
- ^ Macintyre 2008,第88頁.
- ^ 25.0 25.1 Chancellor 2005,第113頁.
- ^ Longden 2009,第312頁.
- ^ Benson 1988,第98–99頁.
- ^ Fleming & Dibdin 2006,第10–11頁.
- ^ Macintyre 2008,第58頁.
- ^ Chancellor 2005,第71頁.
- ^ 31.0 31.1 Parker 2014,第181–182頁.
- ^ Chancellor 2005,第76–77頁.
- ^ Macintyre 2008,第176頁.
- ^ Macintyre 2008,第178–179頁.
- ^ Chancellor 2005,第77頁.
- ^ 36.0 36.1 Black 2005,第19頁.
- ^ Eco 2009,第38–39頁.
- ^ 38.0 38.1 38.2 Benson 1988,第99頁.
- ^ Eco 2009,第39頁.
- ^ Amis 1966,第70–71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15頁.
- ^ 42.0 42.1 Black 2005,第17頁.
- ^ Lindner 2003,第81頁.
- ^ 44.0 44.1 Chancellor 2005,第121頁.
- ^ 45.0 45.1 Black 2005,第20頁.
- ^ Parker 2014,第181頁.
-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00頁.
- ^ Savoye 2013,第24頁.
- ^ Benson 1988,第100頁.
- ^ 50.0 50.1 Clark 2020.
- ^ Comentale, Watt & Willman 2005,第153頁.
- ^ Amis 1966,第39頁.
- ^ Benson 1988,第85頁.
- ^ Benson 1988,第98頁.
- ^ Panek 1981,第211–12頁.
- ^ Amis 1966,第154–55頁.
- ^ Chapman 2009,第164頁.
- ^ Savoye 2013,第46頁.
- ^ Chapman 2009,第33頁.
- ^ Bennett & Woollacott 1987,第101頁.
- ^ 61.0 61.1 Sternberg 1983,第142–180頁.
- ^ 62.0 62.1 62.2 Black 2005,第16頁.
- ^ 63.0 63.1 Black 2005,第81頁.
- ^ Black 2005,第22頁.
- ^ 65.0 65.1 65.2 Benson 1988,第11頁.
- ^ Book collecting & Antiquarian Book Monthly.
- ^ Bennett & Woollacott 2003,第16–17頁.
- ^ Benson 1988,第11–12頁.
- ^ Editions of Moonraker by Ian Fleming & Goodreads.
- ^ Moonraker & WorldCat.
- ^ Parker 2014,第186–187頁.
- ^ Chancellor 2005,第159頁.
- ^ Parker 2014,第45頁.
- ^ 74.0 74.1 Symons 1955,第265頁.
- ^ 75.0 75.1 Richardson 1955,第15頁.
- ^ 76.0 76.1 76.2 Corke 1955,第903頁.
- ^ Untitled & The Economist 1955,第5頁.
- ^ Untitled & The Listener 1955.
- ^ Pearson 1967,第99頁.
- ^ Untitled & The Times 1955,第16頁.
- ^ 81.0 81.1 Manola 1955,第E7頁.
- ^ Chapman 2009,第44頁.
- ^ Hearn & Archer 2002,第187頁.
- ^ Bob Holness, former Blockbusters host, dies aged 83 & BBC 2012.
- ^ Roberts 2006,第14頁.
- ^ Fleming, Gammidge & McLusky 1988,第6頁.
- ^ O'Keeffe 2009,第29頁.
- ^ Barnes & Hearn 2003,第134頁.
- ^ Inside Moonraker & DVD 2003.
- ^ Britton 2005,第149頁.
- ^ 露莎蒙·碧姬, Die Another Day & DVD 2003.
書籍
- Longden, Sean. T-Force: The Forgotten Heroes of 1945. London: Constable & Robinson. 2009. ISBN 978-1-84529-727-5.
- Lycett, Andrew. Ian Fleming. London: Phoenix. 1996. ISBN 978-1-85799-783-5.
- Macintyre, Ben. For Your Eyes Only.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0-7475-9527-4.
- Matthew, H.C.G. Edward VII (1841–1910) .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4 [2020-09-13]. doi:10.1093/ref:odnb/32975.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Panek, LeRoy. The Special Branch: The British Spy Novel, 1890–1980. Bowling Green, OH: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opular Press. 1981 [2020-09-13]. ISBN 978-0-87972-178-7.
- Parker, Matthew. Goldeneye. London: Hutchinson. 2014. ISBN 978-0-09-195410-9.
- Savoye, Daniel Ferreras. The Signs of James Bond: Semiotic Explorations in the World of 007. Jefferson, NC: McFarland. 2013. ISBN 978-0-7864-7056-3.
- Tomes, Jason. Cumming, Sir William Gordon Gordon-, fourth baronet (1848–1930) . 《牛津國家人物傳記大辭典》 線上版. 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0 [2020-09-13]. doi:10.1093/ref:odnb/39392.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需要訂閱或英國公共圖書館會員資格
- Fleming, Ian; Dibdin, Michael. Moonraker.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ISBN 978-0-14-102833-0.
- Griswold, John. Ian Fleming's James Bond: Annotations And Chronologies for Ian Fleming's Bond Stories. Bloomington, IN: AuthorHouse. 2006 [2020-09-13]. ISBN 978-1-4259-3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Hearn, Marcus; Archer, Simon. What Made Thunderbirds Go!: The Authorized Biography of Gerry Anderson. London: BBC Books. 2002. ISBN 978-0-563-53481-5.
- Lindner, Christoph. Criminal Vision and the Ideology of Detection in Fleming's 007 Series.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7190-6541-5.
- Amis, Kingsley. The James Bond Dossier. London: Pan Books. 1966. OCLC 154139618.
- Barnes, Alan; Hearn, Marcus. Kiss Kiss Bang! Bang!: The Unofficial James Bond 007 Film Companion. London: Batsford. 2003 [2020-09-13]. ISBN 978-0-7134-8645-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Bond and Beyond: The Political Career of a Popular Hero. London: Routledge. 1987 [2020-09-13]. ISBN 978-0-416-01361-0.
- Bennett, Tony; Woollacott, Janet. The Moments of Bond.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3. ISBN 978-0-7190-6541-5.
- Benson, Raymond. The James Bond Bedside Companion. London: Boxtree Ltd. 1988. ISBN 978-1-85283-233-9.
- Black, Jeremy. The Politics of James Bond: from Fleming's Novel to the Big Screen.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005 [2020-09-13]. ISBN 978-0-8032-62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Britton, Wesley Alan. Beyond Bond: Spies in Fiction and Film. Westwood, CT: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5. ISBN 978-0-275-98556-1.
- Chancellor, Henry. James Bond: The Man and His World. London: John Murray. 2005. ISBN 978-0-7195-6815-2.
- Chapman, James. Licence to Thrill: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James Bond Films. New York: I.B. Tauris. 2009. ISBN 978-1-84511-515-9.
- Comentale, Edward P; Watt, Stephen; Willman, Skip. Ian Fleming & James Bo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007.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5 [2020-09-13]. ISBN 978-0-253-2174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Eco, Umberto.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Ian Fleming. Lindner, Christoph (編). The James Bond Phenomenon: a Critical Read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978-0-7190-6541-5.
- Faulks, Sebastian; Fleming, Ian. Devil May Care.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9. ISBN 978-0-14-103545-1.
- Fleming, Ian; Gammidge, Henry; McLusky, John. Octopussy. London: Titan Books. 1988. ISBN 1-85286-040-5.
- Pearson, John. The Life of Ian Fleming: Creator of James Bond. London: Pan Books. 1967. OCLC 60318176.
其他來源
- Clark, Gregory. The Annual RPI and Average Earnings for Britain, 1209 to Present (New Series). MeasuringWorth. 2020 [2020-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2).
- Sternberg, Meir. Knight Meets Dragon in the James Bond Saga: Realism and Reality-Models. Style (University Park, PA: Pen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pring 1983, 17 (2): 142–180. JSTOR 42945465.
- Book collecting. Antiquarian Book Monthly (Oxford). 2001-12, 28 (11): 52.
- Moonraker > Editions. Goodreads. [2017-11-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2).
- Moonraker. WorldCat. [2017-06-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0).
- Symons, Julian Gustave. On the Shady Side. 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London). 1955-05-20: 265.
- Richardson, Maurice. Crime off the ration. The Observer (London). 1955-04-24: 15.
- Corke, Hilary. New Novels. The Listener (London). 1955-05-19: 903.
- Untitled. The Economist (London). 1955-04-30: 5.
- Untitled. The Listener (London). 1955-05-05.
- Untitled. The Times (London). 1955-04-28: 16.
- Manola, Al. Coroner's Verdict. The Washington Post (Washington). 1955-10-16: E7.
- Bob Holness, former Blockbusters host, dies aged 83. BBC. 2012-01-06 [2020-09-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3).
- Roberts, Andrew. The Bond Bunch. The Independent (London). 2006-11-08: 14 [2020-09-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3).
- O'Keeffe, Alice. Bumper harvest: the Christmas push begins with a very strong line-up of literary titles, says books editor Alice O'Keeffe. The Bookseller (London). 2009-06-05: 29.
- Inside Moonraker (DVD). MGM Interactive Inc. 2003.
- Pike, Rosamund. Die Another Day, DVD commentary (DVD). MGM Home Entertainment. 2003.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