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铭文列表
契丹铭文列表包括以契丹大字、契丹小字书写的已知铭文语料。这两种文字是契丹人创制的,用于书写10至12世纪通行于中国北方的契丹语。最后一名有记载的契丹语母语者耶律楚材死于1243年,契丹语大约在此后不久彻底灭绝。[1]:4
在文献中流传至今的契丹文仅有明初陶宗仪所作《书史会要》中的5个契丹大字及其中文注释。[2]:169–170因此人们对契丹语知之甚少,两种文字系统也只得到了部分破译。[2]:ix
契丹文的主要语料来源是纪念用的碑文,大多是契丹贵族墓志铭。[1]:420世纪之前,已知的契丹文铭文仅有1618年便树在武则天墓前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一种。而且,早期人们一直以为上面的文字是女真文。直到1920年代,辽兴宗及其妃子的墓志铭被发现,人们才意识到《郎君行記》是用契丹文写的。[2]:11930年代又出土了一些字体相近的铭文,如辽道宗及其妃子的墓志铭。一开始,人们并不清楚这些文字是相传920年创制的契丹大字,还是相传925年左右创制的契丹小字。1935年发现的一座庙的碑文、1951年发现的萧孝忠墓志铭上,有另一种似与汉字更像的未知文字,直接借用汉字的例子也多了很多;1962年金光平猜测,这两块碑是用契丹大字写的,《郎君行记》等其他碑文则是用契丹小字写的。[2]:2这一说法后来被广为接受。
使用契丹大字书写的目前已知共有约15块,日期从927至1176年不等;使用契丹小字书写的目前已知共有约40块,日期从1053至1171年不等。[3]这两种文字从未同时出现在同一块碑上,仍不清楚为什么契丹人要用两种不同的文字,也不清楚是什么决定了选用哪种文字。
除碑文外,墓室壁画,以及镜子、护身符、腰牌、特殊不流通货币等小物件上,也发现有两种契丹文的简短铭文。一些青铜官印的印面刻有契丹大字。印章上的契丹文模仿了九叠篆的艺术风格。
契丹大字墓志铭
碑文 | 图像 | 日期 | 发现地 | 发现年 | 现藏于 | 描述 |
---|---|---|---|---|---|---|
胡特奴(耶律趙三)纪功碑 | 1084 | 蒙古肯特省莽鼐县萨尔巴日山中47°24′N 110°18′E / 47.40°N 110.30°E | 1950年代 | Situ | 4行25字[4] | |
石棺刻字 | 辽宁建昌县耿杖子村40°46′N 119°49′E / 40.76°N 119.82°E | 1977 | 建昌县博物馆 | 8行19字(于石棺被3分时严重磨灭)[5]:392 | ||
大遼義州大橫帳蘭陵郡夫人蕭氏創建靜安寺碑銘 | 1072 | 内蒙古宁城县静安寺遗址42°05′13″N 119°06′29″E / 42.087°N 119.108°E | 1935 | 辽中京博物馆 | 40行70字(重度磨损,几乎不可识读)[6]:200[3] | |
无名氏墓志 | 1056 | 不明(仅见于劉鳳翥所见一张拓片照片) | before 1997 | 未知 | 27行[7] | |
多羅里本郎君(1037–1080)墓志铭 | 1081 | 不明 | 1999 |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 21行800字[8][3] | |
李爱郎君墓志[a] | 1176 | 不明(仅见于拓片) | 1985之前 | 不明 | 16行470字[10]:202 | |
太師墓志 | 1056 | 不明(仅见于拓片) | 1939之前 | 不明 | 40行1,800字[11]:391[6]:200–201 | |
北大王(耶律萬辛,972–1041)墓志 | 1041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坤都镇43°50′N 121°07′E / 43.83°N 121.12°E | 1975 |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 27行783字[11][6]:202–203[3] | |
永寧郡公主(1033–1091)墓志 | 1092 | 内蒙古巴林左旗王家沟村44°04′12″N 119°28′30″E / 44.07°N 119.475°E | 2000 | 辽上京博物馆 | 36行1,486字[7][3] | |
蕭袍魯(1018–1089)墓志 | 1090 | 辽宁法库县前山村42°35′N 123°34′E / 42.58°N 123.56°E | 1965 | 辽宁省博物馆 | 15行323字[7] | |
蕭孝忠(?–1089)墓志 | 1089 | 辽宁葫芦岛市西孤山40°53′46″N 120°29′53″E / 40.896°N 120.498°E | 1951 | 辽宁省博物馆 | 18行540字[11][6]:201 | |
耶律昌允(1000–1061)墓志 | 1062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塔山42°05′N 119°06′E / 42.09°N 119.10°E | 2000 | 赤峰市元宝山区文物局 | 30行878字[7][3] | |
耶律褀/耶律阿思(1033–1108)墓志 | 1108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古尔班胡舒嘎查朝格特山44°27′N 120°10′E / 44.45°N 120.17°E | 1993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46行2,845字[7][3] | |
耶律習涅(1063–1114)墓志 | 1114 | 内蒙古巴林左旗小罕山44°36′N 119°21′E / 44.60°N 119.35°E | 1987 | 辽上京博物馆 | 37行1,608字[7][3] | |
耶律延宁(946–985)墓志 | 986 | 辽宁朝阳县柏木山41°38′N 120°12′E / 41.63°N 120.20°E | 1964 | 辽宁省博物馆 | 19行271字[11][6]:201–202 | |
辽太祖(916–926在位)陵碑 | 927[12] | 内蒙古巴林左旗石房子村43°53′N 119°08′E / 43.88°N 119.13°E | 1966之后 | 内蒙古博物馆、辽上京博物馆 | 一块石碑的10块碎片,共78字[10][13]:390 | |
辽上京遗址碑文 |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43°58′N 119°23′E / 43.96°N 119.39°E | 1965 | 辽上京博物馆 | 一块碑的两块碎片:甲) 10行64字;乙) 8行52字。[10][13] | ||
纪念碑文 | 1058 | 蒙古东戈壁省44°53′N 110°09′E / 44.88°N 110.15°E | 2010 | 乌兰巴托蒙古国家博物馆 | 7行,约150字[14][15] |
其他契丹大字铭文
物件 | 日期 | 发现地 | 发现年 | 现藏于 | 描述 |
---|---|---|---|---|---|
石刻 | 内蒙古扎鲁特旗阿贵洞45°06′N 120°43′E / 45.10°N 120.72°E | 洞外壁上涂有7个契丹大字[16]:205 | |||
辽墓木牍(两件)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代钦塔拉苏木45°13′N 121°31′E / 45.22°N 121.52°E | 1999 | 两件记有货物清单的木牍[17] | ||
不流通金银铜货币 | 不同地点发掘出了各种货币 | 正面4字契丹文铭文,释作“天朝萬順”[18] | |||
不流通银币 |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辽上京遗址43°58′N 119°23′E / 43.96°N 119.39°E | 1977 | 辽上京博物馆 | 正面有意为“天朝萬順”的4字契丹文铭文,背面有8字契丹文铭文[5][19] | |
铜镜 | 内蒙古巴林右旗庆州城遗址白塔44°12′07″N 118°30′50″E / 44.202°N 118.514°E | 1958 | 内蒙古博物馆 | 镜缘刻有5个契丹大字[19][20] | |
铜制道教护身符 | 黑龙江哈尔滨阿城区45°33′N 127°00′E / 45.55°N 127.0°E | 黑龙江博物馆 | 正面为道教符咒,背面为2行18字契丹大字铭文[21]:391–392[22]:204 | ||
铜制道教护身符 | 巴林右旗博物馆 | 正面为道教符咒,背面为3行28字契丹大字铭文[21][22] | |||
银腰牌 | 河北承德41°00′N 117°34′E / 41.00°N 117.56°E | 京都大学东亚历史研究所 | 正面为汉字“天賜成吉思皇帝聖旨疾”,背面为2字契丹大字铭文,意为“走马”[22] | ||
金属标签 | 不明 | 不明 | 3字契丹大字[23] | ||
银勺 | 辽宁建平县王福沟42°14′N 119°29′E / 42.23°N 119.48°E | 1956 | 辽宁省博物馆 | 4个汉字“太付太太”,后跟5个契丹大字[22] | |
铜印 | 1094 | 辽宁盘山县41°15′N 122°00′E / 41.25°N 122.00°E | 1986 | 盘锦博物馆 | 印面为汉字“汧王之印”,印章上表面有两行契丹大字,释作“乙辛寧大王”“遼大安十年(1094)”。[24][25] |
契丹大字印章
契丹小字墓志铭
碑文 | 图像 | 日期 | 发现地 | 发现年 | 现藏于 | 描述 |
---|---|---|---|---|---|---|
无名氏墓志 | 辽宁阜新县海棠山41°56′06″N 121°51′00″E / 41.935°N 121.850°E | 1991 | 阜新博物馆 | 13行300字(碑右侧缺失,碑背面刻有佛教图案)[7][32]:9 | ||
耶律永寧郎君(1059–1087)墓志[b] | 1088 | 内蒙古喀喇沁旗北沟43°25′01″N 118°19′12″E / 43.417°N 118.320°E | 1995 | 喀喇沁旗博物馆 | 43行1,062字[7][33][3] | |
耶律副部署(耶律兀没,1031–1077)墓志 | 1102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古尔班胡舒嘎查朝格特山44°27′N 120°10′E / 44.45°N 120.17°E | 1996 | 内蒙古博物馆 | 51行2,000字[7][32][3] | |
辽道宗(1032–1101)墓志 | 1101 | 内蒙古巴林右旗道宗陵44°22′N 118°30′E / 44.36°N 118.50°E | 1930 | 辽宁省博物馆 | 37行1,134字;盖上另有6行36字,形制为篆体[32][6]:206 | |
辽兴宗(1015–1054)墓志 | 1055 | 内蒙古巴林右旗兴宗陵44°22′N 118°31′E / 44.36°N 118.51°E | 1922 | 埋在兴宗陵不明地点 | 36行861字[16][33]:11[3] | |
仁懿皇后(?–1076)墓志 | 1076 | 内蒙古巴林右旗兴宗陵44°22′N 118°31′E / 44.36°N 118.51°E | 1922 | 埋在兴宗陵不明地点 | 32行575字[6]:205–206[34]:10 | |
宣懿皇后(1040–1075)墓志 | 1101 | 内蒙古巴林右旗道宗陵44°22′N 118°30′E / 44.36°N 118.50°E | 1930 | 辽宁省博物馆 | 30行620字;盖上另有4行16字,形制为篆体[33][6]:206–207 | |
顾士忠(1015–1090)墓志 | 1091 | 2009 |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 33行1,700字[3] | ||
蕭特每夫人韓氏墓志 | 1078 | 不明 | 不明 | 35行814字[33] | ||
耶律敵烈之女耶律氏(耶律挞不也,1081–1115)墓志 | 1115 | 内蒙古翁牛特旗山嘴子42°52′05″N 118°58′12″E / 42.868°N 118.970°E | 1962 | 赤峰博物馆 | 25行699字[32][6]:207–208[3] | |
室魯太師/撒懶室魯太師墓志 | 1100 | 内蒙古扎鲁特旗义和碑村44°40′N 121°01′E / 44.67°N 121.02°E | 2000 |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 15行150字[7][34][3] | |
胡睹堇審密/萧胡睹堇(1041–1091)墓志 | 1091 | 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契丹博物馆 | 39行1,500字[3] | |||
耶律弘本夫人宋魏國妃(1056–1080)墓志 | 1110 | 内蒙古巴林右旗兴宗陵44°22′N 118°30′E / 44.36°N 118.50°E | 1997 | 巴林右旗博物馆 | 24行670字[7][34][3] | |
金博州防禦使/鎮國上將軍(1079–1142)墓志 | 1171 | 内蒙古敖汉旗老吴沟村42°06′29″N 119°56′17″E / 42.108°N 119.938°E | 1993 | 敖汉旗博物馆 | 51行1,570字[7][2]:8–9[3] | |
澤州/涿州刺史(?–1107)墓志 | 1108 | 内蒙古巴林左旗南沟村44°24′00″N 119°27′54″E / 44.400°N 119.465°E | 1993 | 辽上京博物馆 | 26行230字。碑面右上部磨损严重[7][33][3] | |
梁王墓志[c] | 1107 | 辽宁阜新县关山42°09′25″N 121°57′25″E / 42.157°N 121.957°E | 2001 | [35] | ||
許王墓志 | 1105 | 辽宁阜新县卧凤沟41°49′12″N 121°36′00″E / 41.820°N 121.600°E | 1977 | 阜新文化中心 | 64行2,163字;1行6字[33][36]:207 | |
斡特剌王(1073–1099)墓志 | 1099 | 2009 |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 22行1,000字[3] | ||
蕭敵魯(1061–1114)墓志 | 1114 | 2007 |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 26行520字[3] | ||
蕭令公(蕭富留)墓志 | 1057 | 辽宁阜新县西山村41°45′50″N 121°22′48″E / 41.764°N 121.380°E | 1950 | 辽宁省博物馆 | 32行594字[34][36] | |
蕭太山及永清公主墓志 | 2003 | 32行1,373字[33] | ||||
蕭圖古辭墓志 | 1068 | 辽宁阜新县42°01′N 121°39′E / 42.01°N 121.65°E | 2000 | 26行739字[33] | ||
蕭仲恭墓志 | 1150 | 河北兴隆县40°24′N 117°30′E / 40.40°N 117.50°E | 1942 | 河北省文物局 | 50行2,442字;盖上另有3行9字[6]:208–209[37]:12 | |
耶律糺里/耶律貴(1061–1102)[note 1]墓志 | 1102 | 不明 | 2002(可能在1990年代从某块碑上拓写下来) | 31行1,020字[38][3] | ||
耶律慈特(1043–1081)墓志 | 1082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白音温都43°36′N 120°24′E / 43.60°N 120.40°E | 1997 | 阿鲁科尔沁旗博物馆 | 30行930字[7][32][3] | |
耶律迪烈(1026–1092)墓志 | 1092 | 内蒙古扎鲁特旗嘎亥图镇44°55′N 121°04′E / 44.92°N 121.06°E | 1995 | 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 | 32行1,740字;盖上另有9行[7][32] | |
耶律(韓)迪烈(1034–1100)墓志 | 1101 |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白音罕山44°22′N 118°53′E / 44.37°N 118.89°E | 1996 | 辽上京博物馆 | 34行1,350字[7][32][3] | |
耶律(韓)高十(1015–?)墓志 | c.1076 | 内蒙古巴林左旗白音勿拉镇白音罕山44°21′N 118°52′E / 44.35°N 118.87°E | 1995 | 辽上京博物馆 | 26行750字。碑文下半部磨灭[7][32][3] | |
皇太叔祖耶律弘本(1041–1110)墓志 | 1110 | 内蒙古巴林右旗兴宗陵44°22′N 118°31′E / 44.36°N 118.52°E | 1997 | 巴林右旗博物馆 | 25行807字;盖上另有3行15字,形制为篆体[7][34][3] | |
耶律弘辨/耶律弘用(1054–1086)墓志 | 1100 | 内蒙古扎鲁特旗乌日根塔拉44°46′41″N 120°43′37″E / 44.778°N 120.727°E | 1996 | 扎鲁特旗文物局 | 32行900字[7][34][3] | |
耶律玦(1014–1070)墓志 | 1072 | 内蒙古敖汉旗贝子府镇 | 新州博物馆 | 46行2,000字[3] | ||
耶律奴(1041–1098)墓志 | 1099 | 辽宁阜新县腰衙门村41°58′30″N 121°54′00″E / 41.975°N 121.900°E | 1999 | 阜新博物馆 | 48行1,274字[7][34] | |
耶律仁先墓志 | 1072 | 辽宁北票市莲花山村41°52′23″N 121°14′53″E / 41.873°N 121.248°E | 1983 | 辽宁文物考古研究所 | 70行4,500字[7][34] | |
耶律太師(1038–1101)墓志 | c.1101 | 2009 |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 26行1,000字[3] | ||
耶律詳穩(1010–1091)墓志 | 1091 | 2007 | 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 48行1,600字[3] | ||
耶律智先墓志 | 1094 | 辽宁北票市莲花山村41°52′23″N 121°15′00″E / 41.873°N 121.250°E | 1998 | 北票市博物馆 | 21行1,000字[7][33] | |
耶律宗教(992–1053)墓志 | 1053 | 辽宁北镇市高西村41°32′N 121°41′E / 41.53°N 121.68°E | 1991 | 北镇市文物局 | 36行1,000字[7][37] | |
辽景宗陵出土玉板 | 辽宁北镇市富屯村医巫闾山山区新立M2号墓41°39′07″N 121°45′43″E / 41.652°N 121.762°E | 2015–2018 | 不明[39] | |||
大金皇弟都統經略郎君行記 | 1134 | 陕西乾县乾陵34°34′30″N 108°13′12″E / 34.575°N 108.220°E | 1618之前 | 乾陵前 | 一侧有5行97字,另一侧为对应汉字(唯一已知的汉-契丹对译材料)[34][40]:208 | |
郎君行记(不完全复制) | 1134 | 陕西乾县乾陵34°34′30″N 108°13′12″E / 34.575°N 108.220°E | 1982 | 乾陵博物馆 | 自乾陵祭祀大殿遗址中找到的乾陵前祭文副本,但只剩下四分之一的文字[40] |
其他契丹小字铭文
物件 | 图像 | 日期 | 发现地 | 发现年 | 现藏于 | 描述 |
---|---|---|---|---|---|---|
完顏通八角铜镜 | 1140–1189 | 吉林大安市45°30′N 124°18′E / 45.50°N 124.30°E | 1971 | 吉林省博物馆 | 5行16字[6]:209–210 | |
八角铜镜 | 内蒙古博物馆 | 背面有4字契丹小字铭文,镜缘上有3个汉字[41]:210 | ||||
铜镜 | 朝鲜开城市37°58′N 126°33′E / 37.96°N 126.55°E | 1912之前 | 首尔国立中央博物馆 | 7行28字契丹语诗[42]:209 | ||
壽昌币 | 背面有4字,释作“壽昌”[41] | |||||
鱼形铜账 | 原为卜士礼(1844–1908)藏品;下落不明 | 汉字“同”,以及两行契丹小字[41] | ||||
玉杯 | 杯底有2行11字[6]:210–211 | |||||
米黄釉陶洗 | [41] | |||||
宝塔铭文 | 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40°50′N 111°54′E / 40.84°N 111.90°E | [43]:211 | ||||
洞壁铭文 | 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巴拉哈達洞 | [44]:625 | ||||
辽代墓窟壁画跋文 |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宝山44°04′23″N 119°39′58″E / 44.073°N 119.666°E | 1996 | 壁画跋文[43] | |||
木棺彩绘跋文 | 内蒙古翁牛特旗42°56′N 119°02′E / 42.93°N 119.03°E | 昭乌达盟文物站 | 木棺彩绘上的22字跋文[42] | |||
辽代皇陵铭文 | 内蒙古巴林右旗44°22′N 118°30′E / 44.36°N 118.50°E | 东墓壁画约50字契丹小字铭文[42] |
契丹小字印章
物件 | 日期 | 发现地 | 发现年 | 现藏于 | 描述 |
---|---|---|---|---|---|
铜印 | 辽宁盖州市40°24′N 122°22′E / 40.40°N 122.36°E | 1972 | 辽宁省博物馆 | 印文为契丹小字[26][30] |
另见
- 女真铭文列表
- 俄罗斯藏契丹大字手抄本,未破译的契丹大字手抄本
注释
- ^ 此碑所志的官员名称有多种说法:可能是耶律貴也稀、耶律貴、耶律迪里姑、耶律貴·迪里姑或耶律夷里衍。
脚注
- ^ 1.0 1.1 Kane 2009
- ^ 2.0 2.1 2.2 2.3 2.4 Kane 2009
-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吴英哲 2012
- ^ 孫伯君. 蒙古國肯特省契丹大字刻石考釋. 世界民族. 2006, (4): 44–52 [2022-07-15]. ISSN 1006-828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中文).
- ^ 5.0 5.1 5.2 刘凤翥 & 于宝林 1990
-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于宝林 1985
- ^ 7.00 7.01 7.02 7.03 7.04 7.05 7.06 7.07 7.08 7.09 7.10 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20 7.21 7.22 刘浦江 2003
- ^ 叢艷雙; 劉鳳翥; 池建學. 契丹大字《多蘿里本郎君墓誌銘》考釋. 民族語文. 2005, (4): 50–55. ISSN 0257-5779 (中文).
- ^ 李俊義. 薪傳火繼,拯救絕學——契丹文字專家劉鳳翥先生來赤峰學院講學紀要. 2009-09-26 [2010-1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06) (中文).
- ^ 10.0 10.1 10.2 于宝林 1985
- ^ 11.0 11.1 11.2 11.3 刘凤翥 & 于宝林 1990
- ^ 董新林, 康鵬 & 汪盈 2022,第78頁
- ^ 13.0 13.1 刘凤翥 & 于宝林 1990
- ^ Old manuscripts, sculpture found. [2011-10-11].[失效連結]
- ^ New Trends in the Studies on Qidan Scripts. Research Institute for Languages and Cultures of Asia and Africa,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2011-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3).
- ^ 16.0 16.1 于宝林 1985
- ^ 劉鳳翥; 丁勇; 孔群; 白玉. 兩件契丹大字木牍之研究. 民族語文. 2006, (5): 62–66. ISSN 0257-5779 (中文).
- ^ 孫繼民. 內蒙古剋什剋騰旗發現契丹大字金銀錢. 考古. 1994, (2): 179. ISSN 0453-2899.
- ^ 19.0 19.1 于宝林 1985,第203頁
- ^ 刘凤翥 & 于宝林 1990
- ^ 21.0 21.1 刘凤翥 & 于宝林 1990
- ^ 22.0 22.1 22.2 22.3 于宝林 1985
- ^ 23.0 23.1 23.2 金毓黻 1934
- ^ 24.0 24.1 李宇峰. 遼寧盤山縣發現遼契丹大字銅印. 考古. 1990, (12): 1143. ISSN 0453-2899.
- ^ 辽铜印契丹文字被破译:年款"泄密"已九百岁. [201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中文).
- ^ 26.00 26.01 26.02 26.03 26.04 26.05 26.06 26.07 26.08 26.09 26.10 26.11 26.12 26.13 26.14 26.15 26.16 26.17 26.18 于宝林 1985
- ^ 李逸友. 內蒙古出土古代官印的新資料. 文物. 1961, (9): 64–65. ISSN 0511-4772.
- ^ 28.0 28.1 項春松. 內蒙古昭烏達盟發現的一批古印資料. 文物. 1983, (8): 76–82. ISSN 0511-4772.
- ^ #36834: Liao AE seal, Qidan seal script. Zeno Oriental Coins Database. [201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02).
- ^ 30.0 30.1 武家昌. 遼寧近年出土、徵集的宋遼金官印選輯. 文物. 1984, (9): 83–84. ISSN 0511-4772.
- ^ 馮永謙; 鄧寶學. 遼寧建昌普查中發現的重要文物. 文物. 1983, (9): 66–72. ISSN 0511-4772.
- ^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Kane 2009
- ^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Kane 2009
- ^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Kane 2009
- ^ 韩世明; 吉本智慧子. 梁國王墓誌銘文初釋. 民族研究. 2007, (2). ISSN 0256-1891.
- ^ 36.0 36.1 于宝林 1985
- ^ 37.0 37.1 Kane 2009
- ^ 劉浦江. 關於契丹小字《耶律糺裏墓誌銘》的若乾問題 (PDF). 北大史學. 2009, (1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7-07) (中文).
- ^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of Mausoleum archaeology from Liao Dynasty in Yiwulu Mountain. 2018-10-31 [2011-1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5).
- ^ 40.0 40.1 于宝林 1985
- ^ 41.0 41.1 41.2 41.3 于宝林 1985
- ^ 42.0 42.1 42.2 于宝林 1985
- ^ 43.0 43.1 于宝林 1985
- ^ 清格尔泰 1985
参考
- 清格尔泰; 刘凤翥; 陈乃雄; 于宝林; 邢复礼. 契丹小字研究.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 金毓黻 (编). 遼陵石刻集錄 5. 奉天图书馆. 1934 (中文).
- Kane, Daniel. The Kitan Language and Script. Brill. 2009 [2022-07-15]. ISBN 978-90-04-1682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4).
- 刘凤翥; 于宝林. 契丹字. 傅懋栗 (编). 中国民族古文字图录.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47–395. ISBN 978-7-5004-0296-1 (中文).
- 刘浦江. 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 文献. 2003, (3): 231–244 [2022-07-15]. ISSN 1000-0437. CNKI WNXI200303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中文).
- 于宝林. 契丹文字文献论著解题. 文献. 1985, (1): 198–224. ISSN 1000-0437. CNKI WNXI198501024 (中文).
- 吴英哲, Organization of the Khitan Materials Kept in Inner Mongolia, 2012-03-23
- 董新林; 康鵬; 汪盈. 遼太祖紀功碑初步整理與研究. 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 第12輯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2: 75–105. ISBN 978-7-5732-0395-3. CNKI STLS202200008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