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延宁墓志

耶律延宁墓志是已知最古老的契丹语铭文,也是已知最古老的蒙古语系(或副蒙古语)的主要书面文本。该碑文是986年以契丹大字写就的蒙古语系契丹语碑文。其篇幅相当长,志石方形,有盖录顶素面。上右部刻契丹大字19列271字;下部刻汉字24列511字,两者不对译。1964年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县西五家公社柏树沟村柏木山的耶律延宁墓,[1]:201–202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耶律延宁墓志,刻于986年。

碑文右上角契丹文部分第13列出现的契丹语词汇“jau”(百)是最早被破译的词汇之一。

墓志汉字部分

首题:大契丹國故保義奉節功臣,羽厥里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漆水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耶律墓誌銘并序。

正文:公諱延寧,其先祖已來是皇親。曾祖諱臬離骨,祖諱■午不,考諱薩割,并名已勇聞。慶由善積,□祚將至,英賢誕生,即薩割太師令公第二子也。以命世之才,開基之運,景宗皇帝念是忠臣之子,致於近侍。始授保義功臣,祟禄大夫,檢校太保,行左金吾衛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上柱國,漆水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公盡忠盡節,竭力竭身。景宗皇帝卧朝之日,願隨從死。今上皇帝念此忠赤,特寵章臨,超授保義奉節功臣,羽厥里節度使,特進檢校太尉,同政事門下平章事,上柱國,漆水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戶。公威極北之壃境,押泹捩之失圍。聞見歸降,例皆森聳。妖訿掃盡,蕩滅凶頑。路不拾遺,安人得眾。天之道滿,壽盡者然。以統和三年(985)十二月三十日於羽厥里瘡疾而薨,年三十九。聖上軫感,即以令歸本國。去統和四年(986)十一月十八日,葬於白崖山中之禮也。夫人頻畢令公大女,坤儀德備,令淑傳芳。從夫榮而赴任獨歸,苦痛至切。覩靈悵前,簫踈冷落,血淚交流。男和哥,寺奴,賽保,捏骨里,超群書算,武射猿猱。女善哥,演■已,霸哥,迥禀慈柔,芳年點惠。公唐唐相■,状若神姿,何有非常之福,而無壽永之貞歟?今會葬連崗,即扃幽室。或慮寒來暑往,坐遷年世之期;雨灌霜封,莫識平生之事。谨爲銘曰: 誕生令德,威鎮北方。輔弼聖朝,出入將相。福兮已過,禍兮遄逼。卜連崗兮安此宅,爲來世之所識。[2]

另见

参考

引用

  1. ^ Yu Baolin 1985
  2. ^ 遼耶律延寧墓誌. 中国历代墓志数据库. 浙江大學. [2022-09-21]. 

资料

  • 于寶林. 契丹文字文獻論著解題. 文獻. 1985, (1): 198–224. ISSN 1000-0437 (中文). 
  • 劉鳳翥; 于寶林. 契丹字. 傅懋栗 (编). 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247–395. ISBN 978-7-5004-0296-1 (中文). 

外部链接

  1. 墓志汉字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