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通渠

(重定向自廣通渠

广通渠,又名富民渠永通渠,是隋唐大运河的組成部分之一,西起隋大興城,東至潼关黄河,長三百余里,始建于開皇四年(584年),太子左庶子宇文愷设计,蘇孝慈郭衍督建,三月而通。

隋唐大运河,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沿廣通渠達大興城長安,北由永濟渠達涿州、南經通濟渠山陽瀆江南運河達江都、餘杭。

漢武帝年間,關東漕糧自渭水入長安,水道彎曲九百餘里。元光六年,令齊人水工徐伯表,悉發卒數萬人費時三年挖通漕渠。引渭為源,始長安地西北,經城南向東,納泬、滻、灞之水,以增水量。漕渠穿霸陵、新豐、鄭縣、華陽,於渭水口與入黃河。東漢光武帝遷都洛陽,長安東糧西運不繼,漕渠失修,遂漸湮廢。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定都漢長安城。但當時的長安破敗狹小,於是另建一座新城。開皇二年(582年),在漢長安城東南龍首塬南面新都,定名為“大興城”。大興城的面積達84平方公里,主要由建築學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愷主持規劃建設,先造大興宮城,後造皇城。開皇三年(583年)在城西側開挖龍首渠、永安渠和清明渠,引滻水、交水、潞水,直通宮城。由於關中所產不足以供京師,要依靠東方諸州的糧食賦稅。又因渭水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常阻塞漕運,故於開皇四年命大將郭衍為開漕渠大監,率領水工另開漕渠。自大興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漢代漕渠故道而東,至潼關入黃河,長三百馀里,因渠經渭口廣通倉下,故名廣通渠。又稱富民渠。仁壽四年(604年)改名永通渠。

廣通渠鑿通後,黃河三門峽的砥柱仍阻礙關東的航運,開皇十五年(595年),隋文帝下詔鑿砥柱,工程艱鉅。煬帝大業七年(611年)砥柱崩坼,導致河水倒流數十里,挖砥柱的工程宣告失敗。

煬帝立,廣通渠再度淤廢。唐朝還都大興城,渭水猶不足用,唐高宗間,常就食洛陽。天寶元載,玄宗命韋堅治渠,二年而成,名曰廣運潭。當年,渠漕山東粟四百萬石。天寶年間,每年水陸運二百五十萬石入關。因灞、滻二水會於漕渠,每夏大雨,輒皆填淤。大曆之後,漸不通舟。

五代以降,長安無復京師。漕渠失修,遂廢。

参见

参考文献

  • 魏徵:《隋書·志十九·食貨志》
  • 杜佑:《通典·卷十·食貨十·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