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頜龍屬

(重定向自抓颌龙属

抓頜龍(學名:Harpactognathus)是種已滅絕翼龍目,化石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奧爾巴尼縣莫里遜組的Salt Wash段,年代為侏羅紀晚期。

抓頜龍屬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目: 翼龍目 Pterosauria
科: 喙嘴翼龙科 Rhamphorhynchidae
属: 抓颌龙属 Harpactognathus
种:
抓頜龍屬 H. gentryii
二名法
Harpactognathus gentryii
Carpenter, Unwin, Cloward, Clifford Miles, and Clark Miles, 2003

抓頜龍的化石是一個部份顱骨(包含口鼻部),在1996年出土於Bone Cabin採石場。屬名意為「抓住的頜部」;種名是以Joe Gentry為名,他曾贊助猶他州的Western Paleontological Laboratories機構。[1]

研究人員認為抓頜龍的最近親是掘頜龍,但抓頜龍的體型較大,體長2.8到3公尺,翼展為2.5公尺。研究人員根據兩者的相似處,將抓頜龍歸類於喙嘴翼龍科掘頜龍亞科。與大部分翼龍類不同,抓頜龍的喙嘴前端有個低矮骨冠。抓頜龍也是已知莫里遜組最古老的翼龍類。[1]

抓頜龍是種飛行掠食動物,以小型動物為食。

參考資料

  1. ^ 1.0 1.1 Carpenter, K., Unwin, D.M., Cloward, K., Miles, C.A., and Miles, C. (2003). A new scaphognathine pterosaur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Formation of Wyoming, USA.[永久失效連結] In: Buffetaut, E., and Mazin, J.- M. (eds.). Evolution and Palaeobiology of Pterosaurs. Geological Society of London, Special Publications 217:45-54.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