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亦稱地瓜、甘薯、甜薯、番芋、山芋、山药、
番薯 | |
---|---|
科学分类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维管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类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属: | 番薯属 Ipomoea |
种: | 番薯 I. batatas
|
二名法 | |
Ipomoea batatas | |
異名[1] | |
列表
|
名称
番薯在全球有三类常见的叫法。第一种为kumala类,流行于波利尼西亚,与番薯的早期传播有关。第二种为camote类,来自美洲的納瓦特爾語,常见于由西班牙殖民者引入番薯的地方。第三种为batata类,来自美洲的阿拉瓦克語言,常见于由葡萄牙殖民者引入番薯的地方,番薯學名的種加詞(batatas)也由此得名。[2]
在一些语言中,番薯的名称来自于薯蓣、芋艿等地下块茎可供食用的植物。中国古代用“薯”(或写作“藷”或“𧄔”)称呼薯蕷科植物,部分地区方言仍有该说法[3],番薯从国外传入后则称之为“番薯”(“番”或寫作“蕃”)。日本将番薯称为“薩摩芋/サツマイモ”,因其从萨摩藩传入。在中國河北和美国南部,人们会用同一个名称来称呼番薯和山药。[4][5][6][7]
形态
番薯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地下部分有块根,形状、皮色、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生不定根,匍匐地面。叶片的形状、色泽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或卵状心形,长5至12厘米,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全缘或具缺裂;叶柄长2.5至20厘米。聚伞花序腋生,有1、3、7朵花组成伞状,花序梗长2至10.5厘米;苞片披针形,长2至4毫米,顶端芒尖或骤尖;花梗长2-10毫米;萼片长圆形,顶端骤然成芒尖状;花冠粉红、白、淡紫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至4厘米,无毛;雄蕊及花柱内藏。开花习性随品种和生长条件而不同。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至4粒,通常2粒,无毛。[6][8][9][10]:166
-
番薯植物绘图
-
番薯葉
-
番薯花
-
番薯种子
-
番薯叶的不同形态
-
番薯块根的不同样态
历史和现状
番薯是一种六倍体物种,是一种二倍体和另一种四倍体杂交产生的异源多倍体。三裂薯(Ipomoea trifida)是已知的番薯最近的二倍体亲属,很可能是番薯的二倍体祖先的直系后代。厄瓜多尔薯(Ipomoea aequatoriensis)则是已知的番薯最近的四倍体亲属,很可能是番薯的四倍体祖先的直系后代。三裂薯分布于加勒比海地区,厄瓜多尔薯分布于太平洋沿岸的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两个种群在何时何地、如何接触并发生杂交,细节仍不得而知。[11][12]
秘鲁奇尔卡区的考古证据表明,人类食用番薯块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但无从确认当时人类食用的是野生的还是栽培的番薯。可确信的人类驯化番薯的最早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在秘鲁卡斯馬河谷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相关证据。[2]
番薯首先从热带美洲传播到南太平洋。在庫克群島,发现了公元1000年前后留下的烧焦的番薯。一种观点认为,在人类之前,番薯就在风、水或鸟类的帮助下长距离传播到了玻里尼西亞。另一种观点认为,番薯是通过波利尼西亚人的航行传播到各个岛屿上的。总之,在哥伦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番薯就已经被引入波利尼西亚,成为一些岛屿的重要经济组成部分,并进一步传播至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2][13]
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番薯被引入欧洲,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葡萄牙人将番薯带去了印度果阿,澳门,印度尼西亚的安汶、帝汶、摩鹿加群岛,以及非洲沿海等地。西班牙人将番薯传播至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以及西太平洋的菲律宾等地。16世纪末,番薯通过印度—缅甸—云南、越南—广东、菲律宾—福建等多条路径传入中国。其中,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福州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将番薯从菲律宾带回中国后,得到福建巡抚金學曾的大力推广,以解决当地的饥荒,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在福建移民向外扩散的过程中,番薯成为重要的口粮,保障其开展蓝靛、竹纸、陶器、渔业等多种经营生产。17世纪,番薯从中国经琉球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朝鲜半岛。[2][14][4][15]:361[10]:166
番薯成熟快,营养丰富,对土壤的适应力强,对田间管理要求低,因而在历史上经常扮演救济灾荒和提供粮食安全的角色。目前,番薯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是相当重要的作物,在发达国家则相对次要。[7]自联合国粮农组织有统计(1961年)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是全球番薯产量第一。1973年,中国大陆生产番薯1.31亿吨,全世界生产番薯1.53亿吨,均为历史最高。近年,中国大陆番薯产量逐渐降低,但仍占全球番薯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非洲番薯产量快速增长,从2003年的1223万吨(全球产量的9%)增长至2023年的3116万吨(全球产量的33%)。欧洲是全世界番薯产量最低的大洲,常年不到全球产量的0.1%。[16]
种植和贮藏
番薯性喜温暖,怕寒冷,尤忌霜冻,最适宜块根生长的温度为10—15厘米深处土温20—24℃;喜光照,怕阴;需水量大,耐干旱,怕涝渍;喜空气,不耐缺氧;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各类土质皆可种植,耐酸碱性强。[17]:23-25[10]:168-169
除育种外,人们很少用到番薯的种子,主要通过无性繁殖来进行种植。育苗阶段,将种薯种在合适的温、湿度条件下,待其长出独立的秧苗。也可以将种薯育成的种苗插在苗圃里,进一步培养成壮苗。栽培阶段,将长20公分左右的秧苗插入土中。多采取垄作,以加厚土层,提高土壤通气度,增加透光,并有利于排水和灌溉。对田间管理的要求不高。[9][10]:175[7]
番薯块根没有明显的成熟期,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持续膨大,通常在平均气温下降到15℃后收获。其组织脆嫩,皮薄、水多,容易碰伤和腐烂。可以采取鲜薯贮藏手段,将块根堆积在窖里,控制温、湿度,以强制减缓其生理活动进程。也可以采取薯干贮藏手段,切片或刨丝后晒干,以长期保存。[10]:176-177[17]:54
应用
番薯有多种用途,可以用作染料和提取色素,可以用于工业发酵,制作酒精、酵母、单细胞蛋白质,还可以作为观赏植物,但最主要的用途还是作为人类的食物和动物的饲料。用番薯块根和藤叶来饲喂家畜(特别是猪)的做法在东亚地区尤为常见。中国大陆番薯产量常年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用作动物饲料。[18][19]
食品
番薯块根無需加工,直接加热即可食用。根据口感,可以将番薯分成粉质和泥质两大类。通常将番薯整个或切成块或片,蒸、煮、烘烤、油炸后制作成食品,或作为馅饼、甜点等的馅料。也可以将番薯简单蒸煮后制作成泥或装入罐頭,以提高保质期。番薯块根也可以进一步加工,制作成果酱、果冻、糖果(麦芽糖)、泡菜、软饮料、酒精饮料等食品,或制作成番薯淀粉,跟面粉或其他食用澱粉混合,用来制作面条、粉丝、饺子皮等。除块根之外,番薯的藤、叶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18][20]
番薯块根的营养成分以淀粉为主,占鲜重的15—20%;蛋白質含量較其他穀物要低;脂肪含量低;热量低;膳食纤维丰富。红心番薯富含β-胡萝卜素,可以在人體内轉化為维生素A。玛丽亚·安德拉德、罗伯特·姆旺加、简·洛等农业科学家致力于在非洲培育和推广红心番薯,以帮助因缺乏维生素A而失明、腹泻、早夭的非洲儿童和孕妇,因此荣获2016年世界粮食奖。另一方面,番薯中的丰富纤维会延缓胃的排空,在大肠中被微生物发酵时会产生气体,碳水化合物则会刺激胃酸分泌,故胃肠功能较弱者不宜多吃。[10]:169[21][22][23]
文化
在非洲,人们把番薯视为“穷人的粮食”,这种污名化阻碍了番薯在非洲的推广。[7][24]中国的闽南移民群体则崇尚番薯,认为其有强大的移植能力,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可以茁壮生长,以此自比。臺灣漢人更因台灣島的外形类似番薯,而自称“番薯人”。[15]:367[25]
参考文献
- ^ Ipomoea batatas (L.) Lam.. 物种2000中国节点. [2024-12-31].
- ^ 2.0 2.1 2.2 2.3 Patricia J. O'Brien. Sweet Potatoes and Yams. Kenneth F. Kiple; Kriemhild Coneè Ornelas (编).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7-217. ISBN 978-0-521-40216-3 (英语).
- ^ 秋谷裕幸. 吴语江山广丰方言研究. 爱媛大学法文学部综合政策学科. 2001.
- ^ 4.0 4.1 倪志佳; 项梦冰. 番薯的词汇地理学研究 (pdf). 现代语言学. 2014, (2): 44-67.
- ^ サツマイモ. kotobank. [2024-12-31] (日语).
- ^ 6.0 6.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编). 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四卷 第一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9: 88-90. CSBN 13031·961.
- ^ 7.0 7.1 7.2 7.3 George Thottappilly. Introductory Remarks.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编).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3-7. ISBN 978-1-4020-9474-3 (英语).
- ^ 傅立国; 洪涛 (编). 中国高等植物 第九卷.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9: 260. ISBN 7-5436-1770-6.
- ^ 9.0 9.1 Victor Gaba; Sima Singer. Propagation of Sweetpotatoes, In Situ Germplasm Con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by Tissue Culture.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编).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65-80. ISBN 978-1-4020-9474-3 (英语).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作物卷 上. 北京: 农业出版社. 1991. ISBN 978-7-109-01640-8.
- ^ Muñoz-Rodríguez, Pablo; Wells, Tom; Wood, John R. I.; Carruthers, Tom; Anglin, Noelle L.; Jarret, Robert L.; Scotland, Robert W.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weetpotato's closest tetraploid relative. New Phytologist. 2022, 234: 1185-1194. doi:10.1111/nph.17991 (英语).
- ^ Särkinen, Tiina; Gagnon, Edeline; Knapp, Sandra. Out of the wild: the wild (and often weedy) roots of our crops. New Phytologist. 2022, 234: 1107-1108. doi:10.1111/nph.18107 (英语).
- ^ Nicola Davis. Tests on Captain Cook's sweet potato fuel row over how crop reached Polynesia. The Guardian. 2018-04-12 (英语).
- ^ 何炳棣.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王仲荦; 葛懋春 (编). 历史论丛 第五辑. 济南: 齐鲁书社. 1985: 175-223.
- ^ 15.0 15.1 林亦修. 温州族群与文化研究. 第二版.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ISBN 978-7-5426-4725-2.
- ^ 16.0 16.1 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 - All dat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英语).
- ^ 17.0 17.1 郑婉霞 (编). 甘薯栽培与加工技术.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2. ISBN 978-7-110-07687-3.
- ^ 18.0 18.1 G. Padmaja. Uses and Nutritional Data of Sweetpotato.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编).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189-234. ISBN 978-1-4020-9474-3 (英语).
- ^ Ipomoea batatas. The North Carolina Extension Gardener Plant Toolbox. NC State University.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英语).
- ^ 許美芳. 甘藷之營養與加工 (pdf). 桃園區農業專訊. 2007, 60 (6): 37-41 [202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7).
- ^ Nutrient Value of Some Common Foods (PDF). Health Canada. 2008 [2024-12-31]. ISBN 978-0-662-4808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5-26) (英语).
- ^ 2016: Andrade, Bouis, Low and Mwanga. The World Food Prize Foundation. [2024-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英语).
- ^ 王艳丽. 红薯:秋冬食物的健康之选. 科普时报. 2024-11-15.
- ^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Concluding Remarks.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编).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503-513. ISBN 978-1-4020-9474-3 (英语).
- ^ 张光直.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ISBN 7-108-01289-8.
外部連結
- 国际马铃薯中心(英文)
-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