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番薯(學名:Ipomoea batatas),亦稱地瓜、甘薯、甜薯、番芋、山芋、山藥、
番薯 | |
---|---|
科學分類 |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演化支: |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
演化支: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
演化支: |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
演化支: | 菊類植物 Asterids |
目: | 茄目 Solanales |
科: |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
屬: | 番薯屬 Ipomoea |
種: | 番薯 I. batatas
|
二名法 | |
Ipomoea batatas | |
異名[1] | |
列表
|
名稱
番薯在全球有三類常見的叫法。第一種為kumala類,流行於波利尼西亞,與番薯的早期傳播有關。第二種為camote類,來自美洲的納瓦特爾語,常見於由西班牙殖民者引入番薯的地方。第三種為batata類,來自美洲的阿拉瓦克語言,常見於由葡萄牙殖民者引入番薯的地方,番薯學名的種加詞(batatas)也由此得名。[2]
在一些語言中,番薯的名稱來自於薯蕷、芋艿等地下塊莖可供食用的植物。中國古代用「薯」(或寫作「藷」或「𧄔」)稱呼薯蕷科植物,部分地區方言仍有該說法[3],番薯從國外傳入後則稱之為「番薯」(「番」或寫作「蕃」)。日本將番薯稱為「薩摩芋/サツマイモ」,因其從薩摩藩傳入。在中國河北和美國南部,人們會用同一個名稱來稱呼番薯和山藥。[4][5][6][7]
形態
番薯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質藤本植物。地下部分有塊根,形狀、皮色、肉色因品種或土壤不同而異。莖生不定根,匍匐地面。葉片的形狀、色澤因品種不同而異,通常為寬卵形或卵狀心形,長5至12厘米,基部心形或近於平截,頂端漸尖,全緣或具缺裂;葉柄長2.5至20厘米。聚傘花序腋生,有1、3、7朵花組成傘狀,花序梗長2至10.5厘米;苞片披針形,長2至4毫米,頂端芒尖或驟尖;花梗長2-10毫米;萼片長圓形,頂端驟然成芒尖狀;花冠粉紅、白、淡紫或紫色,鍾狀或漏斗狀,長3至4厘米,無毛;雄蕊及花柱內藏。開花習性隨品種和生長條件而不同。蒴果卵形或扁圓形。種子1至4粒,通常2粒,無毛。[6][8][9][10]:166
-
番薯植物繪圖
-
番薯葉
-
番薯花
-
番薯種子
-
番薯葉的不同形態
-
番薯塊根的不同樣態
歷史和現狀
番薯是一種六倍體物種,是一種二倍體和另一種四倍體雜交產生的異源多倍體。三裂薯(Ipomoea trifida)是已知的番薯最近的二倍體親屬,很可能是番薯的二倍體祖先的直系後代。厄瓜多爾薯(Ipomoea aequatoriensis)則是已知的番薯最近的四倍體親屬,很可能是番薯的四倍體祖先的直系後代。三裂薯分布於加勒比海地區,厄瓜多爾薯分布於太平洋沿岸的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兩個種群在何時何地、如何接觸並發生雜交,細節仍不得而知。[11][12]
秘魯奇爾卡區的考古證據表明,人類食用番薯塊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但無從確認當時人類食用的是野生的還是栽培的番薯。可確信的人類馴化番薯的最早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前後,在秘魯卡斯馬河谷的考古遺址中發現了相關證據。[2]
番薯首先從熱帶美洲傳播到南太平洋。在庫克群島,發現了公元1000年前後留下的燒焦的番薯。一種觀點認為,在人類之前,番薯就在風、水或鳥類的幫助下長距離傳播到了玻里尼西亞。另一種觀點認為,番薯是通過波利尼西亞人的航行傳播到各個島嶼上的。總之,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前,番薯就已經被引入波利尼西亞,成為一些島嶼的重要經濟組成部分,並進一步傳播至密克羅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2][13]
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之後,番薯被引入歐洲,進而傳播到世界各地。葡萄牙人將番薯帶去了印度果阿,澳門,印度尼西亞的安汶、帝汶、摩鹿加群島,以及非洲沿海等地。西班牙人將番薯傳播至墨西哥太平洋沿岸,以及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等地。16世紀末,番薯通過印度—緬甸—雲南、越南—廣東、菲律賓—福建等多條路徑傳入中國。其中,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福州長樂縣華僑陳振龍將番薯從菲律賓帶回中國後,得到福建巡撫金學曾的大力推廣,以解決當地的饑荒,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在福建移民向外擴散的過程中,番薯成為重要的口糧,保障其開展藍靛、竹紙、陶器、漁業等多種經營生產。17世紀,番薯從中國經琉球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朝鮮半島。[2][14][4][15]:361[10]:166
番薯成熟快,營養豐富,對土壤的適應力強,對田間管理要求低,因而在歷史上經常扮演救濟災荒和提供糧食安全的角色。目前,番薯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是相當重要的作物,在發達國家則相對次要。[7]自聯合國糧農組織有統計(1961年)以來,中國大陸一直是全球番薯產量第一。1973年,中國大陸生產番薯1.31億噸,全世界生產番薯1.53億噸,均為歷史最高。近年,中國大陸番薯產量逐漸降低,但仍占全球番薯總產量的一半以上。與此同時,非洲番薯產量快速增長,從2003年的1223萬噸(全球產量的9%)增長至2023年的3116萬噸(全球產量的33%)。歐洲是全世界番薯產量最低的大洲,常年不到全球產量的0.1%。[16]
種植和貯藏
番薯性喜溫暖,怕寒冷,尤忌霜凍,最適宜塊根生長的溫度為10—15厘米深處土溫20—24℃;喜光照,怕陰;需水量大,耐乾旱,怕澇漬;喜空氣,不耐缺氧;對土壤的適應性強,各類土質皆可種植,耐酸鹼性強。[17]:23-25[10]:168-169
除育種外,人們很少用到番薯的種子,主要通過無性繁殖來進行種植。育苗階段,將種薯種在合適的溫、濕度條件下,待其長出獨立的秧苗。也可以將種薯育成的種苗插在苗圃里,進一步培養成壯苗。栽培階段,將長20公分左右的秧苗插入土中。多採取壟作,以加厚土層,提高土壤通氣度,增加透光,並有利於排水和灌溉。對田間管理的要求不高。[9][10]:175[7]
番薯塊根沒有明顯的成熟期,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可以持續膨大,通常在平均氣溫下降到15℃後收穫。其組織脆嫩,皮薄、水多,容易碰傷和腐爛。可以採取鮮薯貯藏手段,將塊根堆積在窖里,控制溫、濕度,以強制減緩其生理活動進程。也可以採取薯干貯藏手段,切片或刨絲後曬乾,以長期保存。[10]:176-177[17]:54
應用
番薯有多種用途,可以用作染料和提取色素,可以用於工業發酵,製作酒精、酵母、單細胞蛋白質,還可以作為觀賞植物,但最主要的用途還是作為人類的食物和動物的飼料。用番薯塊根和藤葉來飼餵家畜(特別是豬)的做法在東亞地區尤為常見。中國大陸番薯產量常年占全球一半以上,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用作動物飼料。[18][19]
食品
番薯塊根無需加工,直接加熱即可食用。根據口感,可以將番薯分成粉質和泥質兩大類。通常將番薯整個或切成塊或片,蒸、煮、烘烤、油炸後製作成食品,或作為餡餅、甜點等的餡料。也可以將番薯簡單蒸煮後製作成泥或裝入罐頭,以提高保質期。番薯塊根也可以進一步加工,製作成果醬、果凍、糖果(麥芽糖)、泡菜、軟飲料、酒精飲料等食品,或製作成番薯澱粉,跟麵粉或其他食用澱粉混合,用來製作麵條、粉絲、餃子皮等。除塊根之外,番薯的藤、葉也可以作為蔬菜食用。[18][20]
番薯塊根的營養成分以澱粉為主,占鮮重的15—20%;蛋白質含量較其他穀物要低;脂肪含量低;熱量低;膳食纖維豐富。紅心番薯富含β-胡蘿蔔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瑪麗亞·安德拉德、羅伯特·姆旺加、簡·洛等農業科學家致力於在非洲培育和推廣紅心番薯,以幫助因缺乏維生素A而失明、腹瀉、早夭的非洲兒童和孕婦,因此榮獲2016年世界糧食獎。另一方面,番薯中的豐富纖維會延緩胃的排空,在大腸中被微生物發酵時會產生氣體,碳水化合物則會刺激胃酸分泌,故胃腸功能較弱者不宜多吃。[10]:169[21][22][23]
文化
在非洲,人們把番薯視為「窮人的糧食」,這種污名化阻礙了番薯在非洲的推廣。[7][24]中國的閩南移民群體則崇尚番薯,認為其有強大的移植能力,在貧瘠的土地上也可以茁壯生長,以此自比。臺灣漢人更因台灣島的外形類似番薯,而自稱「番薯人」。[15]:367[25]
參考文獻
- ^ Ipomoea batatas (L.) Lam.. 物種2000中國節點. [2024-12-31].
- ^ 2.0 2.1 2.2 2.3 Patricia J. O'Brien. Sweet Potatoes and Yams. Kenneth F. Kiple; Kriemhild Coneè Ornelas (編). The Cambridge World History of Food 1.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07-217. ISBN 978-0-521-40216-3 (英語).
- ^ 秋谷裕幸. 吴语江山广丰方言研究. 愛媛大學法文學部綜合政策學科. 2001.
- ^ 4.0 4.1 倪志佳; 項夢冰. 番薯的词汇地理学研究 (pdf). 現代語言學. 2014, (2): 44-67.
- ^ サツマイモ. kotobank. [2024-12-31] (日語).
- ^ 6.0 6.1 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 (編). 中国植物志 第六十四卷 第一分册. 北京: 科學出版社. 1979: 88-90. CSBN 13031·961.
- ^ 7.0 7.1 7.2 7.3 George Thottappilly. Introductory Remarks.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編).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3-7. ISBN 978-1-4020-9474-3 (英語).
- ^ 傅立國; 洪濤 (編). 中国高等植物 第九卷. 青島: 青島出版社. 1999: 260. ISBN 7-5436-1770-6.
- ^ 9.0 9.1 Victor Gaba; Sima Singer. Propagation of Sweetpotatoes, In Situ Germplasm Conservation and Conservation by Tissue Culture.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編).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65-80. ISBN 978-1-4020-9474-3 (英語).
-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农作物卷 上. 北京: 農業出版社. 1991. ISBN 978-7-109-01640-8.
- ^ Muñoz-Rodríguez, Pablo; Wells, Tom; Wood, John R. I.; Carruthers, Tom; Anglin, Noelle L.; Jarret, Robert L.; Scotland, Robert W. Discover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weetpotato's closest tetraploid relative. New Phytologist. 2022, 234: 1185-1194. doi:10.1111/nph.17991 (英語).
- ^ Särkinen, Tiina; Gagnon, Edeline; Knapp, Sandra. Out of the wild: the wild (and often weedy) roots of our crops. New Phytologist. 2022, 234: 1107-1108. doi:10.1111/nph.18107 (英語).
- ^ Nicola Davis. Tests on Captain Cook's sweet potato fuel row over how crop reached Polynesia. The Guardian. 2018-04-12 (英語).
- ^ 何炳棣. 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王仲犖; 葛懋春 (編). 历史论丛 第五辑. 濟南: 齊魯書社. 1985: 175-223.
- ^ 15.0 15.1 林亦修. 温州族群与文化研究. 第二版. 上海: 上海三聯書店. 2014. ISBN 978-7-5426-4725-2.
- ^ 16.0 16.1 Crops and livestock products - All data.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英語).
- ^ 17.0 17.1 鄭婉霞 (編). 甘薯栽培与加工技术. 北京: 科學普及出版社. 2012. ISBN 978-7-110-07687-3.
- ^ 18.0 18.1 G. Padmaja. Uses and Nutritional Data of Sweetpotato.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編).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189-234. ISBN 978-1-4020-9474-3 (英語).
- ^ Ipomoea batatas. The North Carolina Extension Gardener Plant Toolbox. NC State University. [2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0-27) (英語).
- ^ 許美芳. 甘藷之營養與加工 (pdf). 桃園區農業專訊. 2007, 60 (6): 37-41 [202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07).
- ^ Nutrient Value of Some Common Foods (PDF). Health Canada. 2008 [2024-12-31]. ISBN 978-0-662-48082-2.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5-26) (英語).
- ^ 2016: Andrade, Bouis, Low and Mwanga. The World Food Prize Foundation. [2024-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3) (英語).
- ^ 王艷麗. 红薯:秋冬食物的健康之选. 科普時報. 2024-11-15.
- ^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Concluding Remarks. Gad Loebenstein; George Thottappilly (編). The Sweetpotato. Springer. 2009: 503-513. ISBN 978-1-4020-9474-3 (英語).
- ^ 張光直.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 北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1997. ISBN 7-108-01289-8.
外部連結
- 國際馬鈴薯中心(英文)
-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