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包胥
申包胥(?—?),芈姓,申氏,名包胥,一作勃苏[1],又称王孙包胥[2]、棼冒勃苏[3],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是楚王蚡冒的后代。相关事件有“申包胥哭秦庭”。
申包胥 楚国大夫 | |
---|---|
本名 | 姓:芈 氏:申 名:包胥 |
国籍 | 楚国 |
生平
申包胥生年不详。申包胥向与伍员(伍子胥)交好。伍员出逃时曾对申包胥说:“我必覆楚。”申包胥回答:“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兴之。”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柏舉之戰,伍员以吴国军力攻打楚国,攻入楚都郢,楚昭王出逃到随。伍员掘楚平王墓鞭尸。申包胥逃到山里,派人责备伍员说:“子之报仇,其以甚乎!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今子故平王之臣,亲北面而事之,今至于僇死人,此岂其无天道之极乎!”伍子胥回答:“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周敬王十五年(前505年),申包胥为复国,来到秦国请求帮助,一开始不被答应,申包胥便在秦城墙外哭了七天七夜,滴水不进[4],终于感动了秦国君臣。秦哀公亲赋《无衣》,发战车五百乘,遣大夫子蒲、子虎救楚。吴国因受秦楚夹击,加之国内内乱而退兵。楚昭王复国后要封赏申包胥,他坚持不受,带一家老小逃进山中隐居。从此申包胥被列为中國的忠贤典范。
注釋
- ^ 刘向《集录》云:“鲍本定四年以为申包胥。补曰:棼冒,即蚡冒。勃苏,包胥声近。岂蚡冒之裔钦?……申包胥为若敖氏,犹斗子文之言若敖。’”
- ^ 《史记集解·楚世家》引服虔曰:“楚大夫王孙包胥。”
- ^ 《戰國策·楚一》“棼冒勃蘇”,楚有棼冒氏,棼冒即蚡冒。
- ^ 《左传·定公五年》:“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战国策·楚策一》:“七日而薄秦王之朝,雀立不转,昼吟宵哭,七日不得告。”《鸿烈·修务篇》曰﹕“申包胥鹤跱而不食﹐昼吟宵哭。皆其明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表示此事太過誇張,以人的生理而言,“七日不飲水,不能生存。”
- ^ 《國語·吳語》:楚申包胥使于越……包胥曰:「善哉,蔑以加焉,然猶未可以戰也。夫戰,智為始,仁次之,勇次之。不智,則不知民之極,無以銓度天下之眾寡;不仁,則不能與三軍共饑勞之殃;不勇,則不能斷疑以發大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