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國語

現代標準漢語的變體之一、現今臺灣的通用語
(重定向自臺灣中文

中華民國國語可分為廣義及狹義。對外語來說,國內各民族的一切語言和文字,可統稱廣義的國語;在國內,相對其他固有語言而言,通常指以「北平官話」為標準音漢語,為狹義的國語[1][2],屬於現代標準漢語的變體之一,是中華民國事實的官方語言,為現今臺灣各族群間的通用語

中華民國國語
发音/ku̯ɔ˧˥ y˨˩˦/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華民國
区域臺灣、澎湖、金門、馬祖、部分海外華人社群
語系
官方地位
作为官方语言 中華民國
管理机构教育部終身教育司第四科
(原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ISO 639-6goyu
2010年台澎金馬各六歲以上在家中有使用該語言(可複選語言)者,於所在的鄉鎮市區人口中所佔之比例。

1913年,讀音統一會議定老國音,標音用注音符號。1932年後,以中華民國教育部出版之《國音常用字彙》為標準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55年制定的普通話標準有一些差異。1945年臺灣進入戰後時期,當時剛結束日本統治的臺灣人並不熟悉國音[3];在中華民國政府國語政策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下,國語才逐漸在臺灣普及[4][5]

歷史

中國各地語言生活
方言電影史
方言童謠/民歌

方、语言電視廣播史
各地讀音字典

WikiProject:中國傳統聲音

國文和國語的由來

清代滿族稱滿語為國語。[6]

1902年,清政府公佈〈欽定學堂章程〉,其中包含讀經、作文、習字、詞章等課程,不過最後未付實施。直至1907年國文才獨立設科。

1909年,國語編審委員會成立,將漢語官話命名為國語[7]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蔡元培當選臨時教育總長後,規定清代教科書作廢,全國中學開設國文科。1913年2月,北京召開的讀音統一會議定了史稱「老國音」的國音系統,共6,500字。[8]老國音以「京音為主,兼顧南北」,具有入聲。同期並制定了注音字母第一式

1918年,中華民國教育部令第75號明確推行國語。[9]之後國文科也改成了國語科。

由兼顧南北轉為純北京音

国语推广不到两年,就爆发关于京音(北京语音)和国音(京音为主,兼顾南北)的大辩论。國語統一籌備會主張國音應以實際存在的語音為準。1923年,增修國音字典委員會決定以北平讀法為標準音,即「新國音」,在全國學校推廣[10]。1933年,中央廣播電台首次招考國語播音員[11],北平人劉俊英是其中之一,被稱為「南京之鶯」。1936年,學校國語科加入三民主義等內容,1948年刪除。國語科佔小學教學科目總時數的平均百分比為30%,其中讀書最多[12]。1937年全国有收音机约二十万架[13]

1945年後的臺灣

 
2010年六歲以上台灣人口在家使用語言(依年齡層分配)
 
2010年台澎金馬六歲以上人口最大宗家用語言分佈圖

日治時代的臺灣已有「國語」的稱呼,但指的是日語[14]。日治時代前中期,學校除了教授日语之外,也可教授漢語,但皇民化運動後,學校僅被允許教授日语。

1945年,臺灣進入中華民國時代,「國語」一詞也轉為指稱中華民國的國語;當時全臺曾興起學習國語的熱潮,以台北太平國民學校為例,半天時間,報名人數就逾四千人。當時學校缺乏國語課本,林忠將在重慶編寫的《國語廣播教本》帶到台灣,印刷了幾十萬本,市面上甚至出現盜版[15]國民政府任命陳儀臺灣省行政長官。從中國大陸來臺灣的國民政府官員由於語言障礙,幾乎無法與百姓溝通[16]

1946年,陳儀成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隸屬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由魏建功任主任委員、何容任副主任委員,綜理全臺灣的國語推行業務,以取代日本統治時期的官方語言日語。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啟播《國語讀音示範》電台節目,主持是北平人齊鐵恨,不過收效不彰[17][18][8][19][20]。同年10月,陳儀下令停止報紙雜誌的日文版本,禁止用日文寫作。有評論稱一些長年受日本方面教育影響的知識份子,因慣於透過日語吸收新知及表達思想,在政策突然轉變上一時難以適應[21];也有日本方面的資訊稱「農村的老百姓大多不解日文」,戰時廣播多以臺灣閩南語進行。[22]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幾百萬外省人遷入台灣,同本省人各操自己的方言,交流十分不便,因此,國民黨政府繼續推行國語政策,積極推廣國語。[23][24][25]以學校教育為主軸,兼及管道[21][26]。這也導致了臺灣民眾的反感,特別是濁水溪以南。[27]

李登輝執政後,1989年,《法院組織法》規定「法院為審判時應用國語」[28]。 中華民國政府將母語教育納入1996年實施的國民小學課程標準中:「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生必須就閩南語、客家語、原住民語等三種鄉土語言任選一種修習」。[29][30]相對於北京官話為主的官話白話文臺語白話文興起[31]。根據主計總處於2010年的人口及住宅普查,年輕人在家庭有少用地方語言,傾向用國語的趨勢。而在族群雜居的地區,也更傾向使用國語,因此在西部各都會區、花東縱谷原住民族地區等地,國語是最常用的家用語言。[32]

國語、國家語言、官方語言

2017年6月14日《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明定台灣原住民族語為國家語言,[33][34] 2018年1月31日《客家基本法》明定客語為國家語言[35][34]。依2019年1月9日《國家語言發展法》,「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均成為國家語言,行政院在該條立法說明強調:「本法所稱國家語言,並非指官方語言」。中華民國政府未以法律明定官方語言,國語不是法定而是實際上的官方語言。[36]

大眾運輸工具播音時,國語、閩南語客家語法定地位並列[37]

2021年中華民國文化部輔導辦理的金曲獎將各「國語」獎項更名為「華語」獎項。

2022年中華民國文化部的《國家語言發展報告》指出依《國家語言發展法》「國家語言」非指單一語言,即使未來在某些情況下將該詞簡稱為「國語」,亦非如過去專指單一語言;2020年文化部調查民眾對「國語」、「華語」、「普通話」、「中文」4種稱呼的使用度,最常用者仍是「國語」。[38]:57,65

語言地區差異

在台灣,國語/國文名稱範圍因時地有所別稱,以學習過程言,例如:國小課程稱國語、國中高中稱國文[39]。另外,國語文也兼指國語與國文[40]

國語與台灣國語差異

台灣國語,是指帶有明顯臺語腔調、用詞的國語。討論「台灣國語」的相關文獻有蔡美慧(1993年)、曹逢甫(2000年)、李正芬(2006年)以及曹銘宗(1993年)等,討論「台灣華語」的則有余伯泉等(1999年)、張月琴石磊(2000年)、以及鄭良偉(1997年)等;英譯「Taiwan Mandarin」這個語彙可以在Cheng(1985年)以及Kubler(1979年)的著作中找到。

亦有主張認為普通話與國語應統稱為「北京語」(不是北京方言)[41]。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提及的「台灣國語」別稱,於台灣當地一般對話語境中,多指的是帶有濃厚台灣本土臺語腔調及用法的國語口音[42]

國語與普通話差異

在國語中發音偏半開後圓唇元音/ɔ/,在普通話中偏半閉後圓唇元音/o/,+時ㄥ在國語中發音偏//,在普通話中偏/ɤŋ/,國語捲舌音普通話不明顯,兒化音較少,聲調也較平緩。

 
台灣華語的四聲調值
 
普通話的四聲調值

字音

1992年,李青梅的碩士論文《海峽兩岸字音比較》,比較中國大陆的《新華字典》(1990年版)和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的《國語辭典》(1981年版)中3,500個常用字的注音,而發現到注音相同的2,711個,注音不同或不完全相同的789個;這種差異可分三類:在北京音系範圍內的不同選字、詞典編撰上的問題、繁簡字不同造成的:「……統計出注音相同的字有2711個;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 (音項數目不等的) 字有789個,約佔23%。」[43]

2002年10月,李祥用電腦輔助比較《現代漢語詞典》(2002年7月第1版)和臺灣的《國語一字多音審訂表》(1999年3月版)之中3500常用字的字音,發現注音不同的或不完全相同的(音項數目不等的)字有452個,有約13%不同。[43]

詞彙

在詞彙差異中,有些是因為台灣的標準化北京官話保留了1949年以前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一些語彙,而這些語彙在中國大陸則由於種種因素而不再常用。比如說,「里長」、「郵差」、「傭人」、「次長」、「級任教師」、「學藝股長」等,這些詞語都是1949年以前的常用詞,也繼續在台灣的國語中使用,而現今中國大陸則是使用反映社會關係的一些詞語來替代它們。「先生」、「小姐」、「太太」、「老闆」、「男士」、「女士」等1949年以前的常用稱謂詞語,中國大陸在1979年改革開放以前,一般也不常使用[a][44]

融合眷村用語詞彙

由於政府遷台後,在各地建設許多眷村,各省或幫派間詞彙亦有少部份成為台灣的國語文詞源,例如條子(警察)、馬子(女性,女友),此亦影響到台灣的傳媒用語[45]

融合臺港用語詞彙

由於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台灣長期處於與中國大陸分治隔絕狀態,因為台灣跟香港均仍使用正體字,而兩地的出版物流通較多也較為方便,造成了有些用語並不是特有的,而是跟香港同時使用的。以學科而言,在1949年之前就已有或者穩定的學科,的用語就是一致的,例如數學上的Matrix,三地都稱為「矩陣」。但是在1949年之後才出現的學科,例如電腦,用語就有差別,例如電腦上的類似數學矩陣的Array,中國大陸稱為(或者說譯為)「數組」,而台灣稱為(譯為)「陣列」。或者像化學元素的「矽」,中國大陸规范作「硅」[46],而且1949年以後确定的元素週期表許多较重放射性元素的名称也都存在差异[47][48]

拼音系統

 
注音方案建基在章太炎的記音字母之上,1918年由北洋政府發佈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召開臨時教育會議,通過「採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正式制定「注音字母」,並在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經過多年演變,現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49]

早期的注音按照章太炎記音字母為基礎,從該方案中選取15個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漢字得出23個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計39個。1920年,增字母「ㄜ」,共計達40個。1930年,注音字母改稱「注音符號」[49]。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國音取代老國音,中文以北京音為標準,本來的三個注音符號「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後標註為只作拼寫方言之用[50][51][52][53]

1932年教育部在「編定《國音常用字彙》特組會議」時決定,為了便利說明,添補一個注音符號「ㄭ」( ),作為「ㄓㄔㄕㄖㄗㄘㄙ」七個聲母單獨成音節時的省略韻母。另外有三個注音符號ㆭ(-ng)、ㆬ(-m)、 (-n),用作解釋聲隨韻母(ㄢ、ㄣ、ㄤ、ㄥ)時使用, 的字形是ㄋ多加一筆直豎,ㄤ解作ㄚ+ㆭ、ㄥ解成ㄜ+ㆭ、ㄢ為ㄚ+ 、ㄣ為ㄜ+ ;同理,複韻母ㄞ解為ㄚ+ㄧ、ㄠ為ㄚ+ㄨ。ㆭ、ㆬ、 絕少單獨使用,「嗯」常唸作「˙ㄣ」,也有人唸成「˙ [50]

1986年,教育部公佈羅馬字拼寫的「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因此稱為「第一式」。在台灣,小學生學習漢字前,必須上十週的注音符號教學課,但不少幼稚園亦已教授。在台灣日常生活中,注音符號既用來標注生辟字,亦是常用的漢字輸入法,其推廣相當普遍,多數幼童均熟練使用。在臺語客家話的教學上,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另外增添新符號以拼讀,稱之為「臺灣方言音符號」,比如臺語音節的ㆭ、ㆬ,被正式訂為台灣方言音符號,載入Unicode注音符號擴展區用字[54]

中華民國的中文羅馬拼音系統為國際上較流通的漢語拼音(2008年起),與這些官方系統並行的,是大體上已使用數十年的威妥瑪拼音(韋式拼音)[55][56]。目前教育部規範地名、街道名、人名均以漢語拼音翻譯,僅縣市或經內政部核定的鄉鎮市區以國際通行為由維持威妥瑪拼音,惟民間部分仍習慣以威妥瑪拼音拼寫。

民進黨執政時期的2002年曾推行通用拼音,因而在部分地方、人名仍出現通用拼音。 台灣的國語羅馬拼音一直處在多版本並存的狀態,造成許多外國觀光客、外籍居民與當地人溝通上的困難[57]

書寫系統

「正體中文」是中華民國的官方文字,另一方面,發音發聲亦受影響。民間會使用正體中文來發佈訊息,少部份民眾手寫講求快速則可能使用少數簡體中文(如寫成「」),也有少數諳日語的民眾使用日本漢字(如寫成「」、寫成「」、寫成「」、寫成「」等)。中華民國教育部颁布的《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和《罕用字體表》。標準寫法和香港教育參考字形及中國大陸的繁體寫法有些地方不同,「(田出頭)」,臺灣為「(田字不出頭)」;香港為「(下為兩橫)」,台灣為「(下為“點提”)」,大陸為「(上方框內為向左橫折)」;香港為「衞」、「衛」,臺灣為「衛」為兩不同字等等。

參見

註釋

  1. ^ 關於台灣海峽兩岸在某些用詞上的差異,可以參考一個外國人在兩岸各居住過一段時間以後所寫的一篇散文,見看中國報導(2003)。

参考文献

引用

  1. ^ 國立編譯館 (编). 部編大專用書《國語》. 正中書局. ISBN 9570903406. 
  2. ^ 中國大百科智慧藏. 140.128.103.128.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0). 
  3. ^ 林育辰. 第四章第二節 戰後初期臺灣的國語運動(西元1945-1949年). 臺灣推行國語運動對英語教育政策的啟示之研究 (PDF). 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2). 
  4. ^ 楊真宜. 台灣本土語言流失之文獻回顧與探討. 第16次語言·地理·歷史跨領域研究工作坊 (台中: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17年4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5. ^ 古國順. 臺灣客語概論.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7– [2014-01-13]. ISBN 978-957-11-4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6. ^ 「清代東北滿族「國語騎射」的保存與衰微」梁志忠 ,滿語消失的最後一瞬《南方周末》2007年7月25日
  7. ^ 鄭惠芳. 舌尖上的粵語 (PDF). 聯合早報. 2013-06-02 [2015-08-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13) (中文(新加坡)). 
  8. ^ 8.0 8.1 林育辰. 第三章第二節 中華民國在大陸的國語運動. 臺灣推行國語運動對英語教育政策的啟示之研究 (PDF). 國立臺東大學碩士論文. 201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2). 
  9. ^ 國音學新修訂第八版. 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2020-02-07 [2020-0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通过Google Books. 
  10. ^ 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 聲韻論叢. 臺灣學生書局. 1994 [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1. ^ 韩泽; 林兴仁 (编). 第十章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第四节 播音、主持. 《江苏省志·广播电视志》. 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0年12月 [2021-05-02]. ISBN 7-80643-3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12. ^ 我國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之演變及其內涵分析(1902-1993)[失效連結]
  13.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 (编).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新闻界. 重庆: 重庆出版社. 1987: 188. ISBN 7-5366-0008-9. 当时估计全国有收音机约二十万架左右。 
  14. ^ 遠流台灣館/編著. 臺灣史小事典. 遠流出版. 2000: 98– [2014-01-13]. ISBN 978-957-32-41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5. ^ 許陳品. 注音符號成手遊「精靈語」 兩岸共享的文化符碼. 香港01.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16. ^ 遠見雜誌. Y"uan jian za zhi she. 1992 [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17. ^ 楊喬伍. 戰後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46~1959) (PDF).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2012: 116–12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2). 
  18. ^ 蔡盛琦. 戰後初期學國語熱潮與國語讀本 (PDF). 國家圖書館館刊. 2011年12月, (2): 68–7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2). 
  19. ^ 許慧如. 後國語運動的語言態度――台灣年輕人對五種華語口音的態度調查 (PDF). 臺灣語文研究. 2019, 14 (2): 218-225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9-09). 
  20. ^ 何萬順. 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 (PDF). 語言暨語. 言學》. 2009, 10 (2): 377–378, 386–39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02-22). 
  21. ^ 21.0 21.1 黃宣範,1993,國語運動與日語運動:比較的研究,見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頁88-126。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頁107)
  22. ^ 郭晔旻. 光复70周年︱台湾民众是如何抵制“皇民化”的. 澎湃新聞. [2021-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1). 
  23. ^ 政府施政措施落實多元族群主流化之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2012/12
  24. ^ 劉阿榮, 我們共同的命運—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國立中央大學
  25. ^ 語言教育政策促進族群融合之可能性探討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2008/9, 國家教育研究院
  26. ^ 曹逢甫,2000,臺式日語與臺灣國語:百年來在台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實例。漢學研究:273-97。(頁280-1)
  27. ^ 思想.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8 [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但是一般民眾對於國民政府的反感,只停留於素樸而模糊的族群語言文化情感,如對北京話作爲國語的反感、對母語受到壓抑的不滿等
  28. ^ 法院組織法第九十七條. [2021-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03). 
  29. ^ 台灣的多元文化.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 242– [2014-01-29]. ISBN 978-957-11-39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7). 
  30. ^ 蓝顺德. 教科書政策與制度.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27– [2014-01-13]. ISBN 978-957-11-410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9). 
  31. ^ 陳正茂. 世紀交錯雜感錄:陳正茂隨思筆記. 秀威出版. 1 February 2011: 221– [2014-01-13]. ISBN 978-986-221-624-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32. ^ 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中文網頁. ebas.gov.tw. [2015-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5). 
  33. ^ 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語言發展法.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7-06-14 [202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原住民族語言為國家語言,為實現歷史正義,促進原住民族語言之保存與發展,保障原住民族語言之使用及傳承,依[...] 
  34. ^ 34.0 34.1 王保鍵. 客家基本法之制定與發展:兼論 2018 年修法重點 (PDF). 文官制度季刊. 2018, 10 (3): 89, 92-96 [2020-11-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1-05). 
  35. ^ 客家委員會. 客家基本法. 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8-01-31 [2020-1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3). 客語為國家語言之一,與各族群語言平等。人民以客語作為學習語言、接近使用公共服務及傳播資源等權利,應予保障。 
  36. ^ 傅朝文. 推動「雙語國家」政策問題研析. 立法院法制局. 2018-09-13. >
  37. ^ 大眾運輸工具播音語言平等保障法第六條. [2019-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38. ^ 國家語言發展報告(核定本). 文化部. 2022-08. 
  39. ^ 中華民國教育部:《我國中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指標系統規劃研究》[永久失效連結]
  40. ^ 台灣教育部:國語文. moe.edu.tw.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2). 
  41. ^ 凌華苓:稽古以開新──吳守禮先生《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問世.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1). 
  42. ^ 語言標準與否,無關文化素養. npf.org.tw. [2009-07-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5). 
  43. ^ 43.0 43.1 李祥,2010,海峽兩岸字音存在百分之十三的差異 --香港人走出學普通話的誤區--之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4. ^ 看中國報導,2003年,老外侃中國:台灣與大陸的異同 [online]。np:看中國。11月5日 [引用於2005年1月13日]。全球資訊網網址:存档副本. [2006-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8). 
  45. ^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6. ^ Chinese Terms for Chemical Elements.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 Newsmagazine for IUPAC (IUPAC). [2005-08-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4-04). 
  47. ^ 教育部兩岸化學元素用字對照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異體字字典》(繁體中文)
  48. ^ 黃福坤化學元素週期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繁體中文)
  49. ^ 49.0 49.1 於錦恩,《民國注音字母政策史論[失效連結]》,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ISBN 978-7-101-05395-1
  50. ^ 50.0 50.1 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華民國教育部,2000年11月。ISBN 978-957-02-7324-3
  51. ^ 何秋堇. 注音符號的文化演現. 秀威出版. 1 May 2012: 49– [2014-01-13]. ISBN 978-986-221-91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52. ^ 当代中國的文字改革. 当代中國出版社. 1995 [2014-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53.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音學新修訂第八版. 正中書局.流傳文化.墨文堂文化. 2008: 614– [2014-01-13]. ISBN 978-957-09-1808-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25). 
  54. ^ 朱網頁:注音符號區塊字表. tripod.com. [2013-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18). 
  55. ^ Hanyu Pinyin to be standard system in 2009 (新闻稿). Taipei Times. 2008年9月18日 [2010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3日). 
  56. ^ 中文譯音採漢語 不補助通用 (新闻稿). 聯合報. 2008年9月17日 [2010年11月2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5日). 
  57. ^ 「高雄市政府雙語標示英譯除錯活動—『Say it right:誠徵除錯達人』」除錯結果公告[失效連結],高雄市研考會。

来源

國語運動歷史
  • Liu, F. (1925). Les mouvements de la langue nationale en Chine (Société d'Edition ed.). Paris: Les Belles Lettres.
  • 方師鐸(1965)。五十年來中國國語運動史。台北:國語日報。
  • 方師鐸(1975)。中華新韻「庚」「東」兩韻中「ㄨㄥ」「—ㄨㄥ」兩韻母的糾葛。台北:國語日報社。
  • 方祖燊(1996)。方祖燊全集(第六卷:國語運動史)。台北:文史哲。
  • 王炬(1951)。國語運動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 史穎君(1985)。我國國語運動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八一年)。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何容、齊鐵恨、王炬(編)(1948)。台灣之國語運動。台北:台灣書店。
  • 志村雅久(199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推行國語運動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 卓文義(1972)。民國初期的國語運動。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柳明奎(1961)。中國國語運動發展史。臺灣省立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 夏金英(1994)。台灣光復後之國語運動(1945-198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 張博宇(1974)。台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台北:商務印書館。
  • 張博宇(編)(1987)。慶祝臺灣光復四十週年台灣地區國語推行資料彙編。臺中縣:臺灣省教育廳。
  • 詹瑋(1992)。吳稚暉與國語運動。台北:文史哲。
  • 黎錦熙(1934)。國語運動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
  • 錢玄同(1999)。錢玄同文集(第三卷:漢字改革與國語運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發音
  • Chu, M.-N. (1998). The tonal system of Taipei Mandarin: Cross-dialect comparison and dialect-internal variation (China, Taiwa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 Kubler, C. C.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Taipei: Student Book.
  • Kuo, Y.-H. (2005). New dialect formation: The case of Taiwanese Mandari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Essex, UK.
  • Tai, J. H.-Y. (1978). Phonological changes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49 (Report).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Research,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 Torgerson, R. C. (2005). A comparison of Beijing and Taiwan Mandarin tone register: An acoustic analysis of three native speech styl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Provo, Utah. [2][永久失效連結]
  • 佐藤圭司(1996)。《普通話》與《台灣國語》的對照研究。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林怡君(2002)。台灣華語介音歸屬的實驗研究。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之玲(2000)。台灣華語介音的歸屬。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書瑜(2006)。台灣地區國語二聲的聲調變異之語音學研究:閩南語/國語雙語語者和國語單語語者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博士論文。
  • 許慧如(2005)。台灣華語的幾個等化現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博士論文。
  • 陳春美(2001)。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三位候選人語音的聲學與感知聽辨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馮怡蓁(1996)。台灣地區國語四聲的聲學特質。國立台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熊慎敬(2002)。台灣華語語句焦點之聲學表現。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樂麗琪(1991)。國語軟顎鼻音在台灣的音變狀況。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
  • 鄭齊兒(2004)。從聲學語音學角度分析在台灣的國語中聲調之連併。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 蕭菁惠(2006)。台灣地區華語語音調查研究—以閩南語區、客語區高中生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戴凱峰(1996)。從語言學的觀點探討台灣與北京國語間之差異。政治作戰學校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簡清國(1971)。台語國語音韻系統對比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 羅勤正(2003)。上升調的下降:閩南人說國語時的二聲變調。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
詞彙
  • Tai, J. H.-Y. (1976). Lexical changes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49 (Report).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Research,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 沈芸生(編)(1992)。台灣國語。台北:號角。
  • 曹銘宗(1993)。台灣國語。台北:聯經。
  • 許斐絢(2000)。台灣當代國語新詞探微。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湯志祥(2001)。當代漢語詞語的共時狀況及其嬗變:90年代中國大陸、香港、臺灣漢語詞語現狀研究。上海:復旦大學。
  •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語法
  • Kubler, C. C. (1985).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contact. Taipei: Student Book.
  • Tai, J. H.-Y. (1977). Syntactic and stylistic changes in modern standard Chines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ince 1949 (Report). Washington, D.C.: Office of Research,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 吳佩怡(2006)。當代台灣國語語氣詞之研究:從核心語義和語用功能的角度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曾心怡(2003)。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鴻盛(2004)。台灣華語形狀量詞的真實性。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楊蕙慈(2000)。台灣華語「啊」、「呼」、「說」在言談上的使用及其性別差異。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美慧(1993)。台灣國語的肯定與否定首位答詞。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
  •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社會語言
  • Brubaker, B. L. (2003). Language Attitudes and Identity in Taiwan.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3]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Chan, H.-C. (1994). Language shift in Taiwan: Social and political determinant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 Feifel, K.-E. (1994). Language attitude in Taiwan: A social evaluation of language in social change. Taipei: Crane.
  • Yang, R. Y.-S. (1988). Language maintenance and language shift among the Chinese on Taiwan. Taipei: Crane.
  • 任承英(2000)。語言腔調感知及其主觀評價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淑娟(2002)。台灣南投縣埔里鎮國語第四聲社會語言變異之研究。靜宜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呂麗蓉(1987)。台灣地區語言使用及族類認同之調查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明潔(1994)。國語捲舌聲母「ㄓ」,「ㄔ」,「ㄕ」之社會變異研究。靜宜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林憶秋(1987)。大臺北地區民眾對國語與台語及其使用之態度調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
  • 傅若瑋(1998)。中文聲調變異與社會網路:台中縣潭子國中個案研究。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曾國盛(2004)。北埔地區客家人使用國語ㄐ、ㄑ、ㄒ之社會變異研究。靜宜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 黃宣範(1995)。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社會語言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 詹惠珍(1984)。國語/z/在台灣的發展狀況—社會語言學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淑儀(1997)。競爭中的語言-以台語和國語為個案研究。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延伸閱讀

  • 蔡美慧,1993,台灣國語的肯定與否定首位答詞(Initial Affirmative and Negative Responses in Taiwan Mandarin)(英文)。輔仁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曹銘宗,1993,台灣國語。台北:聯經。
  • Cheng, Robert L. 1985. A Comparison of Taiwanese, Taiwan Mandarin, and Peking Mandarin. Language 61, no. 2: 352-77.
  • 董忠司,1995,台灣漢語方言影響下的若干「國語」聲母變體初稿。語文學報 2:1-28。
  • Kubler, Cornelius C. 1979.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Taiwan Mandarin and Textbook Mandarin.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14, no. 3: 27-39.
  • 蘇金智,2000,海峽兩岸語文說略 [online]。np:大陸台商經貿網。10月27日 [引用於2005年2月2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 謝國平,1998,台灣地區年輕人ㄓㄔㄕ與ㄗㄘㄙ真的不分嗎?。華文世界(90):1-7。
  • 魏岫明,1984,國語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
  • 余伯泉、江永進、許極燉、楊青矗、林央敏、黃元興、董峰政,1999,跨越福佬台語(乙式)與台灣華語的拼音障礙。大葉學報 8:11-22。
  • 張月琴、石磊,2000,台灣華語聲調範疇感知。清華學報 30:51-65。
  • 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