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白

(重定向自陳少白

陈少白(1869年7月20日—1934年12月23日),原名闻绍,后更名,字少白以字行,在日本期间曾用名陈璧服部次郎廣東新會外海南華里人,清末革命家,與孫中山尢列楊鶴齡同被稱为「四大寇」。

陈少白
性别
出生同治八年(1869年7月20日)
 大清廣東新会
逝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2月23日)(65歲)
 中國北平市
国籍 中國
别名陈闻绍、陈壁,号夔石
职业资产阶级革命家
活跃时期20世纪初
政党中國兴中会
信仰三民主义
亲属外孫女潘庆超
学历
经历
代表作

生平

 
四大寇關景良(1890年攝于香港)。前排左起: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為關景良並不是四大寇之一。

1869年7月20日,陈少白生于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6岁时,他入私塾1888年,他入讀广州格致书院(即岭南大学的前身),在读书期间,其三叔陈麦南常带给他许多西文著作的译本,后来他曾对人说“革命思想,多得于季父。”1889年,他认识了孙中山。1890年他21岁时入讀香港西医书院,和孙中山结拜兄弟。在学习期间,他与孙中山尢列杨鹤龄经常在杨耀记谈论反满清革命,被稱为“四大寇”。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辍学,此后帮孙中山在澳门广州设医局,并参加了革命活动。[1]

1895年,陳少白参与组织香港兴中会,并筹划广州起义。起义事败后,他和孙中山郑士良一起逃到日本,成立了兴中会横滨分会1897年他赴台湾设立兴中会台北分会1900年,他奉孙中山之命回香港办《中國日報》,宣传革命。在香港办报期间,他还在毕永年的协助下加入哥老会,被推举为“龙头之龙头”。其间,他合并了三合会哥老会兴中会三派势力,成立了忠和堂兴汉会,推孙中山任总会长,以兴中会纲领为总会纲领。[1]為了宣傳革命,他還成立了“采南歌”、“振天声”、“振天声白话剧”等剧社。[2]1900年,陈少白在香港策应了惠州起义[1]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他任中国同盟会香港分会会长。1906年,他支持香港商人陈席儒杨西岩等人反对清政府收回粤汉铁路实行官办,并任粤路股东维持路权会顾问。1910年,他任香港工商局顾问及四邑轮船公司经理。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廣東宣佈獨立,陳少白受任為廣東軍政府外交司司長。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陳少白隨即辭去外交司長職務,成立粵航公司兼任總司理,並收回了外商租賃的部分廣州碼頭。1915年,他和李煜堂创立了上海保险公司,他任主席。1921年,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后,陈少白任总统府顾问、大本营参议。1922年1月,他任国立中华国民银行监督。六一六事变后,他辞职回家乡[1],帶頭捐資建設校舍、修築公路,為家鄉教育和經濟發展居功至偉[3]

1934年陳因病住院治療,病情惡化而轉入北京一德國醫院。同年12月終醫治無效而逝世。他的靈柩由當時的國民政府派代表親自護送到廣東外海,葬於故鄉茶庵寺山腰[3]

著作

  • 《兴中会革命史要》
  • 《兴中会革命史要别录》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1.3 陈少白,人民网,2011年09月20日. [2012年2月1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21日). 
  2. ^ 张运华,五邑名人故事:陈少白创立革命剧社,江门新闻网,2006-03-22. [2008-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16). 
  3. ^ 3.0 3.1 清朝末年的基督徒民主革命家 李亚丁 2016-02-15 对华援助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