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ld Lang Syne

昆明人氏李沛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唐文治

維基執行編輯
1級維基創作獎
维基化工作小组


主要编辑

简介
這個用戶非常喜歡維基百科
该用户关注季节的变化
该用户现在或曾经住在云南

這個用戶來自墨爾本
这个用户是澳籍華人


参与
這個用戶參加了维基百科亚洲月
這個用戶是用戶框專題的參與者。
语言
膜法
-5
此用戶作為一位大膜導師,已經達到一言不合就開膜的境界了!Excited
英語此維基人將英語維基百科條目翻譯中文
英語此維基人將日語維基百科條目翻譯中文
自制用户框
诚敬勤朴此人乃是昆明一中之校友或教职工。公勇严毅


一点简介

我亲爱的墨尔本,摄于Point Ormond,2022年2月26日。


维基百科和我

我爱维基百科。当时表哥和我一起联机玩Minecraft的时候,他就在我的房子前面给我挂了一个牌子,“I love Wiki; Wiki is my wife”。我颇为受用,就让那个牌子一直挂着。如果当年的那个存档还能打开的话,那个牌子应该还在那里。

人的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大概由于我是一个孤僻的人,因为没有社交而空出来的时间总要找办法填补,小的时候就会看书,有了互联网以后就开始看维基百科。当年在中国大陆维基百科可以照常访问,现在想想,真的是沧海桑田。记忆中,最早应该是某一年的六月四日,在餐桌上用古早的笔记本电脑和母亲一起看“六四事件”的维基百科条目。当时应该还不大看得懂,但大受震撼。和一直以来野蛮生长的简中互联网,维基百科干净清爽图文并茂的页面真的就是一股直击心灵的清流。后来初三有了一部智能手机,我就天天拿着维基百科看,在兔子洞里跳来跳去。现在想想,如果拿当年看维基的一半时间去好好学习,中考应该还能再考好一点吧。

当了好几年的纯读者,后来到了澳洲我才注册了维基百科的账户。当然,一开始也仅仅是用来在手机上离线下载储存条目,然后看见有错别字之类的,会出手纠正一下。不敢创建条目,觉得那是很神圣的事情。但后来收到了维基百科亚洲月的邀请,当时心想,老是向维基百科索取,不做出什么回报的话,良心不安,于是毫无经验的我就提心吊胆地着手译了三个条目。很稚嫩,但也算是踏出了第一步。可毕竟万事开头难,当时对排版和编辑真的是一窍不通,文字格式图片插入什么的都从零边学边摸索,于是进度奇慢。整个亚洲月,就搞出三篇质量平平的文章。这也使得一开始的我觉得创建条目是一件需要大量时间精力的事情,再加上之后的好几年,升学和就业的各种事情接踵而来,疲于应付。结果就是好几年再也没有怎么编辑维基百科,回到了当初的看客状态。

一晃就到了2022年,“折毛事件”。由于我基本不关注简中互联网,这件事我最后是从家人和朋友的口中以一种嘲讽的口吻和新闻的形式得知的。当时我又一次大受震撼,难以置信。用个不恰当的比喻,我当时的感觉就像是成年背井离乡后突然听闻小时候心生爱慕情窦初开的女生上个月被先奸后杀。家人朋友戏谑的口吻更加深了我的精神负担,于是我想起了毛泽东的话,“文化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维基百科,我们不去保护,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去破坏。我由此下定决心,重新参与到维基社群的建设中来。能做出什么是其次,首先坚定尽绵薄之力的信念。但行好事,勿问前程。

可能我在DYK里说“工作调整”,但工作上的调整其实不大,主要是心态上的调整。只要不去争名逐利,就把工作当成本本分分的工作去看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去“卷”,心态上和时间上就很游刃有余,就可以拿出很多精力干其他感兴趣和有意义的事,比如编辑维基百科。但很多编辑上的东西,还是要下很多功夫去学。所幸有很多善良的维基人,手把手一步一步教我很多技巧,不厌其烦回答我的问题,令我着实感动。但文字编辑的工作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管什么时候,都有需要我学习的东西。如果各位有任何的意见和建议,请一定要到我的讨论页留言指导。十分感谢!

云南昆明人氏,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

除此之外,其他的生平介绍,年龄性别,学历背景,工作情况,我觉得都只是社会化的标签而已,无需提及。作为一个人,只需要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去哪里,以及自己想要什么。中间的一切,说是手段也好,说是路上的风景也罢,总之我觉得没那么重要。“如筏谕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从哪里来,一开始就说了。至于要去哪里,当然是去死。没有不亡的国,没有不死的人。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但一万个人有一万种死法,各不相同,工作原因,我自己见过的,应该已经有几十上百种,所以我想死的好一点。由于自己的见闻和《伊万伊里奇之死》,我坚信,每个人在死的时候都是孤独的。能陪伴ta的只有两个东西,一是回忆,二是真理。回忆只不过是用来消磨时间,而真理才是让人坚定信念,慨然赴死而不是开始因所谓轮回与来世或天堂与地狱等无法实证的虚妄让自己在最后一刻陷入迷离纠结抑郁困惑的晚节不保。所谓“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我渴求真理,也是真理指引着我一路走来。除了那些“常识”以外,令我迈向真理的第一步,就是在经历了狂信与迷惘与挣扎之后,看到林清玄的“……我也相信上帝與天神能對人有所助力,但我不相信光靠上帝和天神可以使我們進入永恆的天國,或因不信,就會使我們落入無邊的地獄……”把我从原生家庭的宗教狂热中拯救出来,形成了坚定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第二步,则是初二的时候开始学物理和化学。它们双管齐下,教我认识到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是微小的大量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balabala,以及经典力学理论。第三步和第二步差不多,大概就是高中的数学和物理,数学的微积分尤其令我醍醐灌顶,我永远忘不了10年级在课堂上搞懂微积分的基本原理的那一刻,物理则是把经典力学推进到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当然,真理无穷,但无论如何,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甚至可能我迈出的这三步都并没有朝向真正的真理,比如,万一我死了以后真的下了地狱呢?当然,如果真的纠正任何一个我现在认为的真理,也是让我朝着真理又迈进了一步。那自然也是可喜可贺的。

如果我想要的东西是一座金字塔,真理自然居于塔尖,而位处其下的,依次分别是国家和社会,家人与朋友,还有自己。自己作为最基础的存在当然是在最底层。我对于自己其实也就两个原则,一是自爱,二是自律。自爱当然就是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也当然是洁身自好不为五斗米折腰;自律就是对自爱的约束,包括小赌怡情食色性也但千万不要碰毒品和任何任何有成瘾性的substance(物质?),也包括早睡早起爱惜身体按时吃饭适当锻炼,有余力则学文。家人和朋友嘛,家人自然不必说,"Family is what you are born with and die for";朋友之间互相帮助也是很重要的,被有需要的朋友想起来其实是很开心的事,有事情朋友来帮忙也是很幸福。社会和国家,和我所见闻也有关系,自由民主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公平正义也不是地里长出来的!如果得到了社会的恩惠和国家的庇佑,就一定要尽自己的一切所能保护它!就比如说,维基百科长我慧命,我也要为维基百科添砖加瓦。工会、选票、新鲜空气、国民医保,都是如此。当然,一切都要基于社会契约论的自愿前提,就像NHK采访到的一位日本小朋友说的,“要人家为它而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

写到这里,也暴露出我的中文写作水平已经不太好了,西洋化中文的情况很严重。这个问题在我编译的条目中也表现得比较明显,但困扰的就是很多时候我其实无法自知。我很爱我的乡音——云南话。但由于很多年没有回国,我的云南话仅在和家人交流的有限情况下能勉强得到些许使用,由于特有词汇因为远离大环境得不到使用而被剥离,其本质,已经退化成了云南话发音的普通话。而我的普通话也亦然,由于被英语包围了很多年,退化得很严重。虽然现如今的互联网已经十分发达,但我实在是受不了简中互联网的乌烟瘴气,因而进一步丧失了这个除了家人朋友和亚超买菜之外唯一可以使用中文的机会。不过,现在既然重返维基,希望这也能成为我练习中文的一个好机会吧。

唯现在我无法想象,倘若真的有一天防火墙被推倒,局域网又重联。现今四百万不到的中文维基人要怎么面对那片有着十五亿人的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维基百科会不会变成抖音快手,成为网络暴民的狂欢?又会出现多少防不胜防的折毛?不敢想,不敢想。还是做好现在手头的事情吧。

工具包

内部页面

维基链接

标准

速删标准 生者傳記 维基百科不是什么 模板 编辑页面 重定向 中立的观点 链接 语言列表 {{inuse}} 当前的破坏 修订版本删除请求 颜色

当前

新页面 存廢 滥用日志 最近更改 互助客栈 扩充请求 速删候选 新用户 用户名 链入页面 管理员列表

统计

最近编辑次数 统计 编辑次数 编辑之声

過去30天此用戶頁瀏覽次數(詳細數據)(來源於Carrotkit的用戶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