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简称保育会,全称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是于1938年3月10日,为了拯救抗日战争时期亲人被害、无家可归的受难儿童,在汉口创立。保育会是国共两党合作的产物,它首创了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的战时教育事业。

保育会理事长是宋美龄, 副理事长是李德全,常务理事有邓颖超孟庆树史良曹孟君沈兹九安娥张蔼真陈纪彝郭秀仪唐国桢陈逸云刘清扬黄卓群等人。八年间,保育会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先后成立了二十多个分会,六十多个保育院,拯救、培养、教育了近三万名难童。抗战胜利后,保育会完成其历史使命,于1946年9月15日宣布结束。

成立

民国廿七年(1938年)3月10日“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汉口正式成立,约有700多名中外来宾、政府官员、各界妇女人士参加会议;会中选举理事五十五人,推定宋美龄担任理事长,李德全冯玉祥夫人)任副理事长,组织内设秘书处以及设计、组织、宣传、保育、经济、运送六委员会,分工合作,于12日即开始办公,积极进行保育工作。[1]

分会

战时儿童保育会总会之下设有—四川、合江、成都、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贵州、福建、陕西、山西、陕甘宁边区、香港等十三个分会,各分会下又辖有数目不等的保育院收容难童。[2]

而根据现有资料大略估计,自民国廿七年(1938年)至卅二年(1943年)止,国内共有十二个分会,四十五个保育院(含代养团体),国外则有香港荷属南洋群岛望加锡分会、三个保育院;[3]若将裁并院所加入计算,计战时儿童保育会至三十五年结束保育工作时,[4]各地成立之保育院共61个[5],进行儿童保育的工作。

保育会的结束

民国卅五年(1946年)9月15日至20日,保育总会连续6天在重庆《新华日报》上刊登《战时儿童保育会结束启事》,全文如下:

我会因抗战胜利,战时保育任务已完。半年来,本会及各分会除将有家之在院保育生及习艺生商经善后救济总署协助遣送还乡外,其无家可归者,已分别移交社会部各省社会处育幼院继续教养。关于升学保育生,有家者亦已遣送回乡;无家者仍继续留川攻读。均由教育部负责公费供应到高中毕业。所办思克职业学校,已交重庆市政府接办。本会业于9月15日结束,一切收支即行截止。特此公告。

注释

  1. ^ 王亚权《蒋夫人言论集(上集)》(台北,中华妇女反共联合会,1977年12月),页120–124(原载于1938年《妇女生活》11期)
  2. ^ 熊芷〈战时儿童保育总会六年来工作报告〉,《革命文献第100辑》(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1984年9月),页219。
  3. ^ 〈战时儿童保育会工作一年〉,《妇女新运》,4卷7期(1943年),页48
  4. ^ 1946年3月10日,宋美龄在“战时儿童保育会八周年”纪念上,宣布“决定在今后六个月内结束本会的工作”。《儿童保育会八周年纪念蒋夫人致词》,《中央日报》,1946年3月12日
  5. ^ 〈分会及保育院分布图〉,《儿童保育》,(出版地不详,行政院新闻局编印,1947年),页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