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爱伦堡
伊利亚·格里戈里耶维奇·爱伦堡(俄语:Илья́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Эренбу́рг,发音:[ɪˈlʲja ɡrʲɪˈɡorʲjɪvɪtɕ ɪrʲɪnˈburk] (ⓘ);1891年1月26日—1967年8月31日),苏联犹太作家及新闻记者。
伊利亚·爱伦堡 | ||||||||||||
---|---|---|---|---|---|---|---|---|---|---|---|---|
出生 | 1891年1月26日[儒略历1月14日] 俄罗斯帝国基辅 (今 乌克兰) | |||||||||||
逝世 | 1967年8月31日 苏联莫斯科 | (76岁)|||||||||||
职业 | 小说家、诗人、翻译家 | |||||||||||
语言 | 俄语 | |||||||||||
代表作 | 《解冻》、《人·岁月·生活》 | |||||||||||
奖项 |
|
生平
爱伦堡生于俄罗斯帝国基辅的立陶宛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工程师。他4岁时全家移居莫斯科,在学校期间与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结识,两人友谊一直维持到1938年布哈林被处决。1905年革命后,爱伦堡与布哈林参与布尔什维克组织的非法活动。1908年被捕,为期5个月,期间遭到殴打造成牙齿脱落。后来流亡法国巴黎。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列宁等布尔什维克流亡领导人,但不久后开始远离此圈子,迷恋上蒙帕纳斯放荡不羁的生活,开始创作诗歌,并结识了毕加索、迭戈·里维拉、朱勒·帕斯金、阿梅代奥·莫迪利亚尼,翻译了法国诗人耶麦的作品。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爱伦堡为一家圣彼得堡的报社担任战地记者,期间的诗歌关注战争与毁灭,著名诗人尼古拉斯·斯捷潘诺维奇·古米廖夫曾积极评价爱伦堡在诗歌上的进步。
1917年后回到俄罗斯,初期反对布尔什维克政策,对其持续不断的暴力氛围感到震惊。他写了一首诗《为俄罗斯祈祷》,把攻占冬宫比作强奸。1920年,他前往基辅,在一年之内经历了四个政权。在爆发了反犹屠杀后逃往克里米亚的科克捷别利。最后他回到了莫斯科,在被契卡短暂逮捕后被释放。此后,他成为苏联文化活动家和记者,经常出国写作。1935年在法国巴黎召开的世界保卫文化作家大会期间,因侮辱超现实主义作家,被法国作家安德烈·布勒东掌掴数次。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期间,他担任战地记者,曾直接参与共和军的军事行动。
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写的政论通讯广受欢迎,与康斯坦丁·西蒙诺夫等人一起加入了反对德国人的仇恨运动中,1942年出版文章《杀戮》,“我们要杀戮,如果你一天不至少杀死一个德国人,那你就等于把这一天浪费了。不要数日子,不要数里程,只数你杀死的德国人的数量。”在受到格奥尔基·费奥多罗维奇·亚历山德罗夫1945年在《真理报》上的批评后,爱伦堡表示他的意思并不是要消灭德意志民族,而是带着武器来到我们领土上的侵略者。亚历山德罗夫的文章预示着斯大林开始改变对德国的政策。爱伦堡是犹太人反法西斯委员会中的知名成员。
1954年,爱伦堡出版小说《解冻》,“赫鲁晓夫解冻”因此而得名。他的回忆录《人·岁月·生活》被认为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轶事
中译本
备注
- ^ 苏修集团和爱伦堡都是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 老牌修正主义文人大叛徒爱伦堡病死 勃列日涅夫之流如丧考妣. 《人民日报》. 1967年9月12日: 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