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作用

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主要堆积在里。

这棵树见证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树干和根部相接的分叉处是原来种子发芽生根的地方
这片土地就是侵蚀作用的直接受害者

侵蚀由水流、冰移或风吹造成。

而由阳光雨水地表的作用则叫做风化作用,暴露在空气中的岩石会受到天气影响,长期冷热交替,有些岩石会因而裂开。岩石中的水结冰时会膨胀,这个也会使岩石开裂。石头受到重力的挤压后突然减压,也会使岩石碎裂。雨水是稀酸,可溶化或改变岩石内的化学物质。植物的根和穴居动物也会加速风化。

因为风化而碎裂的石块会由水、冰、风带走,而如果水、冰、风内如有石块,即使非常细小,也能大大加强侵蚀的作用,改变地貌。

成因水土流失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引起的,譬如地势陡峭,突发大量降水,或者地质变化。但更多的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来源请求],譬如过度放牧,开垦土地,采伐森林,进行各项工程建设等等。

害处侵蚀是自然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由于水的流动,带走了地球表面的土壤,使得土地变得贫瘠,岩石裸露,植被破坏,生态恶化。

这种自然现象可以是循环作用的,生态恶化引起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又使得生态更加恶化。于是土地退化,无法耕种。植物死亡,地表裸露。恶劣的生态又更导致气候的变化,使得生物可生存的环境变坏。

水土流失还会使得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引起水流不畅,水质混浊,甚至导致洪水泛滥,河流改道,就如中国的黄河

风化与侵蚀的区别。风化是破坏后改变物体形状,而侵蚀是转移物体,从而改变地貌。

正面影响

侵蚀作用的正面作用,如河流将泥沙碎石带入下游,形成平坦的冲积平原,适合于人类和动植物的繁衍生存。

河流

河水受重力作用,由高处往低处移动产生动能,对地表进行侵蚀。而河流的侵蚀作用可分为向下侵蚀向侧侵蚀向源侵蚀三种。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