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海君

朝鮮王朝第14代國王

光海君朝鲜语:광해군光海君 Gwanghae gun;1575年6月4日—1641年8月7日),姓,名朝鲜语:이혼李琿 Yi Hon),朝鲜王朝的第15代君主,1608年至1623年在位。他是前任君主朝鲜宣祖与其爱妃恭嫔金氏所生的第二位儿子。1623年,他在仁祖反正的时候被废黜。死后葬于杨州赤城洞(位于今日南杨州市真乾邑朝鲜语진건읍松陵里)。

光海君
朝鲜国第15代国王
在位期间:1608年3月16日-1623年4月12日(15年27天)
前任:朝鲜宣祖
继任:朝鲜仁祖
年号万历泰昌天启(沿用明朝年号)
姓名李珲
封号光海君
出生(1575-06-04)1575年6月4日
(宣祖八年四月廿六)
逝世1641年8月7日(1641岁—08—07)(66岁)
(仁祖十九年七月初一)
陵墓光海君墓朝鲜语광해군묘
父亲朝鲜宣祖
母亲恭嫔金氏
王后废妃柳氏

光海君死后无庙号谥号。在他在位期间,群臣为他上尊号“体天兴运俊德弘功神圣英肃钦文仁武叙伦立纪明诚光烈隆奉显保懋定重熙睿哲庄毅章宪顺靖建义守正彰道崇业大王”。[1]

生平

1575年,恭嫔金氏诞下光海君,为宣祖的庶二子。两年后金氏辞世,光海君与其大2岁的同母兄长临海君由嫡母懿仁王后抚养长大。由于懿仁王后不育,直到她在1600年过世前,宣祖没有任何嫡子。大臣们一再上疏请求宣祖册立世子,宣祖却迟迟没有应许。1592年,壬辰倭乱爆发,丰臣秀吉领兵由釜山登陆大规模侵略朝鲜,来自大臣和各地儒生的奏折层出叠现,纷纷要求即刻立储,稳固国本,宣祖在压迫下终于同意册封光海君为世子[2]

相对于宣祖的其他庶子,光海君最有资格成为储君。长子临海君、第五子定远君以及第六子顺和君都曾犯下敲诈、杀戮等罪行[3]。其中以临海君最是声名狼藉,如果按照无嫡立长的继承次序,本来临海君应该是世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但他不仅抢占官婢与私人土地,更利用王子的身份巧取豪夺,动用私刑,招致不少弹劾[4]。而光海君年少之时,品行端正[5],聪慧好学,仁孝兼备,因此他受封为东宫,群臣一致赞好[2]

壬辰倭乱

因战事告急,光海君受封翌日便随宣祖离开汉阳北逃;而立储一事,8日后才在平壤公告天下。当敌军迫近平壤,宣祖心虚胆怯,欲渡鸭绿江逃往辽东,表示宁愿死在天子疆土(明朝境内)也不愿成为日本人刀下亡魂[6],但只得都承旨李恒福一人支持。大多数官员,如领议政柳成龙左议政崔兴元右议政尹斗寿[7]皆反对宣祖的提议。商议之下,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分朝),一部分人随宣祖渡江,其他人则在光海君的带领下驻守朝鲜。光海君受命权摄国事[8],担任抚军司代替宣祖赴前线抚军,表现出色,得到许多义军领袖和百姓的支持。

然而,分朝却使得宣祖和光海君的关系越发生疏。原因有两个:

其一,光海君作为世子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在侍讲院学习与一日两次向宣祖问安以示孝道[9]。但是由于光海君频频卧病在床,因此辜负了宣祖的期望,导致宣祖对光海君多有不满。
其二,分朝直接让光海君分享了一部分宣祖的王权。宣祖在战争时贪生怕死的表现让自己失尽民心,受到台谏(即司宪府司谏院之合称)不留颜面的指责,更有大批儒生上疏要求宣祖退位于光海君。如此,宣祖致力收复王权,打压世子。

壬辰倭乱期间(1592-1598),他18次提及禅让王位或让光海君摄政,但其目的只不过是在考验世子和群臣对自己的忠心,以便除去任何威胁。为了限制光海君的权利,宣祖在分朝时,以光海君还没有受到大明册封为借口,不愿颁发世子印[10]。宣祖甚至禁止光海君入殿请安[11],让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懿仁王后过世后,宣祖对待光海君的态度每况愈下,从他重视选继妃而有意阻扰遣使臣要求大明册封世子来说,宣祖似乎考虑废世子。虽然,按照宗法[12],光海君的世子地位不会因为永昌大君的诞生而有所动摇。况且,永昌大君年龄太过幼小,废长立幼也太不合理,但由于宣祖对光海君的冷淡和缺乏明朝的正式册封,让光海君坐立不安,担心宣祖会不顾宗法,改立永昌大君为世子。朝中读懂宣祖心意的人趁机结党营私,其中以柳永庆[13]的“柳党”风头最盛。“柳党”拥立永昌大君,常常挑拨离间,使光海君更觉地位不保,迫使他无论如何都要铲除永昌大君。

继位风波

1608年,宣祖薨,光海君从被立为世子到登基的14年间,明廷5次拒绝册封光海君[14],这在朝鲜史无前例,令光海君颜面尽失。继位后,大明礼部仍拒绝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在礼部的询问下,使臣李好闵声称临海君患有精神疾病,自愿让位于光海君,礼部于是派遣了两名使臣亲自前往汉阳拜访临海君求证[15]。朝鲜使用大量白银贿赂了使臣,终使礼部同意册封。1609年,敕使入汉阳,正式册封光海君为朝鲜王[16]。明廷的态度对光海君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除了让光海君对大明心存芥蒂(致使日后不愿意出兵相助),更进一步让光海君意识到只要临海君在世一日,自己的王位便坐不安稳,因此,临海君是非死不可。

杀害兄长

光海君登基不久,即有三司官员弹劾临海君。虽然光海君表示不忍,但是就在同一天,光海君未经推鞠审问,便采纳三司(即弘文馆司宪府司谏院的提议,以私藏军器、阴养死士、在宣祖殡天当日密谋出兵篡位、私协武器入宫等四条逆反罪名将临海君流放,关押围篱[17]。官员们没有对此提出异议,虽然此事由北人打头,但是南人西人也不约而同地支持除去临海君。

之后,不断有上疏要求处死临海君,光海君没有首肯。1609年,临海君被流放地守卫李廷彪杀死[18]。表面虽伤心欲绝,光海君却没有下令追查,也没有惩罚李廷彪,只让其呈上一份报告书[19]。光海君为了避免背负杀兄的道德污点,以甸人杀害[20]的方式秘密处死了临海君。

七庶狱事

七庶狱事发生在1613年4月,故亦可称“癸丑狱事”,一群西人党名门后裔[21]以抢劫和谋杀的罪名被捕,其中一人坦诚欲拥立永昌大君篡位[22],引发党争,牵连无数,连仁穆大妃也被牵扯其中。一名被供出的高官朴东亮招供:“宣祖病重时,仁穆大妃殿中宫女对懿仁王后之像施展巫术,以求延续宣祖之命”[23]。经过一番推鞠审问,犯人供出阴谋的策划者乃仁穆大妃的父亲金悌男,并企图拥立永昌大君为王。一如光海君所愿,有人开始要求光严惩永昌大君与仁穆大妃[24]

此时,朝廷却为了是否该惩处永昌大君和仁穆大妃而分裂成了支持与反对的两大派。后来由于光海君治罪言官严惺,事件发展为群臣与光海君之间的矛盾。在清洗了整个台谏(包括大司谏和大司宪[25])后,光海君终于压制了台谏的反抗之声,从1613年7月之后的7个月中,再没有人对此上疏。新任台谏献媚,主张严惩永昌大君,光海君借势下旨将其流放江华岛,以围篱关押[26]。碍于稚子无辜,若公然铲除永昌大君只会显得光海君不仁不义,因此1614年,光海君再次采取甸人杀害的手段,指使江华府史郑沆谋杀了永昌大君[27],逆反主谋金悌男也被处决。

废黜大妃

解决永昌大君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处置仁穆大妃[28],为此,从1613到1617年,朝政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争议。首先是大北人名儒郑蕴上疏言词犀利指责光海君不义(借守卫之手杀害永昌大君)不孝,点破光海君借刀杀人一事[29],后牵扯出七庶狱事一案中的各种疑点,引发轩然大波。虽然因此事光海君与群臣起了摩擦,但经光海君故技重施,以数度撤换台谏官员,成功堵住悠悠众口。第二轮争议始于南人巨头李元翼的上疏,恳求光海君不要颁布对七庶狱事宣判的教旨[30]。光海君震怒下流放了李元翼[31]引起儒林不满,成均馆儒生们联名上疏抗议。光海君以杀害或流放带头者结束了这一次的危机。直到2年后的冬天(1617年),朝廷才为仁穆大妃的去留展开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激烈的辩论。

1610年,追封生母恭嫔金氏为“恭圣王后”,并将其灵位移置太庙[32][33]。1617年9月,在朝鲜方面多次恳求下,明朝赐冕服于恭圣王后[34],象征着恭圣王后正式成为宣祖的第二任王妃。如此一来,造成了两个后果:1、仁穆大妃象征性地降位成为第三位王妃,2、光海君的身份顺理成章变成了嫡子。这意味着即使光海君处置仁穆大妃,也不会违反母子天伦,令光海君成功消灭了铲除仁穆王后的最后一重道德枷锁[35]

成功追封恭圣王后的20日后,光海君差捕盗厅秘密捉拿仁穆王后的叔叔金季男[36],制造让有心人攻击仁穆王后的机会。第三轮辩论的导火线便是儒生韩辅吉的上疏,要求光海君废黜仁穆王后 ,受到领议政奇自献的反对。于是光海君召开收谥,并要求群臣表态,在1100名两班(包括王室成员)之间,大多数人不愿表态,只有7个人公开表示反对任何不利于仁穆王后的政策[37],将近50人表示支持,多为大北党[38]。光海君杀鸡儆猴,流放了反对者。余下的群臣在左议政韩孝纯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庭请。受光海君压迫,台谏弹劾了不出席的人,一时间人人自危[39]。当同情仁穆大妃的声音彻底消失以后,光海君下教旨,软禁仁穆王后,但并没有把大妃废掉,而是拿掉了她大妃的地位,改称西宫[40]

外交政策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建立后金国称汗,定都赫图阿拉(兴京),年号天命,并向大明宣战。除了辽东,整个满洲落入后金掌控之中。夹在大明与后金之中的朝鲜左右为难,一方面要对宗主国大明尽忠,另一方面又要尽力与后金和平相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心求和的光海君和亲明的士大夫之间不可避免地起了矛盾,从1618年到光海君下台,朝鲜宫廷上演长达5年的伦理斗争。

1618年夏季,朝鲜收到3封来自辽东指挥使丘坦和广甯指挥使汪可受的信函,要求朝鲜出兵支援。大多数官员提议立刻出兵,光海君则表示反对,却只得到7人的支持[41],但后来这7人禁受不住政治压力,纷纷变卦,转投亲明阵营。在光海君的坚持下,直到大明皇帝降诏书,朝鲜才勉强出兵。

壬辰倭乱期间,在前线的光海君累计了许多作战经验,并曾和明将合作,对朝鲜与明朝的军力相当熟悉。凭借军事情报与对明军的了解[42],光海君早已预见明军的失败[43],因此不愿出兵相助,为保国家社稷,则欲讨好努尔哈赤。相反,士大夫们对明朝充满信心,大明与朝鲜之间的君臣之义,加上壬辰倭乱时大明对朝鲜的再造之恩,群臣皆愿意无条件支持大明,亦反对与努尔哈赤有任何书信往来。

1619年春天,13000名朝鲜士兵度过鸭绿江到达辽东,却在深河之战中惨败,指挥使姜弘立[44]与3000名幸存士兵被俘。努尔哈赤几番致信朝鲜,表示愿意和睦相处,并要求朝鲜协助后金共同对抗大明,甚至要朝鲜在大明与后金中二选其一。特别是1621年后,后金攻陷沈阳与辽阳,阻断了大明与朝鲜之间的通路,努尔哈赤开始以更高的姿态要求朝鲜的合作。对此,光海君与备边司[45]为代表的群臣起了很大的意见分歧,前者一意孤行主张顺从努尔哈赤,后者反对并主张无视努尔哈赤的信件。最后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协商,终于暂时缓和了与后金之间的冲突。

对于1619年的战事,大明方面则派出了诏书,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对朝鲜的支援表示感谢,并送上1万两白银安抚[46],至此之后,大明即使频繁送礼送银子以图朝鲜出兵相助[47],但凡要求增兵,光海君都执意不肯,以各种借口搪塞,使得明使空手而归,甚至对明使“犒资悉入内府, 健儿未赴江边”的批评不瞅不睬,这些行为极受到朝鲜史臣非议[48]。到后来,光海君甚至将传达大明皇帝圣旨的朝鲜使臣关在汉阳城外[49],公然拒绝接旨,形同背弃大明。此时光海君的外交政策可以说是从欺瞒明朝变成了公然抵抗。备边司不齿光海君的行为,于是经常阳奉阴违,无故缺席,阻扰朝政正常运行,公然反抗光海君。1622年11月,备边司不顾光海君的抗议,强迫光海君上尊号:“建义守正彰道崇业”,“义”、“正”、“道”代表了朝鲜对大明应有的道义,借此警告光海君身为大明之臣的立场[50]。9日后,礼曹奏请再次上尊号[51],意在羞辱光海君,群臣纷纷廷请逼宫,直至多日后仁祖反正[52]

在儒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朝鲜王朝,士大夫五伦为正论,视大明天子为君为父[53]。光海君虽颇有远见[54],在延续5年的外交纷争中,光海君完全被孤立,群臣不分党派对光海君群起而攻之,甚至表示宁得罪光海君也不愿得罪明朝[55]。光海君背叛大明,又与士大夫交恶,同时失去这两股支撑朝鲜君王王权的力量,光海君的废黜已成定局。

仁祖反正

1623年春,1300名起义之众从东北入汉阳城,训练都监的2000名士兵倒戈相向,兵不血刃地推翻了光海君的政权。绫阳君登基,是为仁祖;仁祖以仁穆大妃的名义下颁布懿旨,宣判光海君的罪行,冠以“戕兄杀弟”、“幽废嫡母”、“忘恩背德”、“ 输款奴夷”等36条的罪名[56],将光海君贬为庶人,流放至江华岛。而世子李祬在仁祖反正后,也被流放到江华岛;之后挖地道欲逃出围篱,失败被抓,赐自尽[57],光海君因此绝嗣。

1627年因后金入侵,光海君被移置乔桐岛;1637年再次因后金来犯,移置济州岛。1641年,光海君在流放地逝世,享寿67岁;仁祖闻讯后辍朝三日,以王子之礼,将光海君葬于京畿道杨州赤城洞[58]

光海君死后,按照燕山君由外孙主祀的先例,一开始是由他的女儿奉祀[59],之后就由她和朴澂远的后代子孙主持祭祀;显宗八年(1667年)又有拨给供给奉祀光海君的一百结田地[60]朝鲜英祖在位时,朴澂远的孙子朴廷琓[61]:53, 177曾就田地免税一事上奏[62];英祖五十年(1774年),朴廷琓的长孙、儒生朴鸣汉是当时光海君的奉祀人,英祖曾命其入侍[63]纯祖九年(1809年),有朴鸣汉的弟弟朴声汉的记载,被称为是光海君的“外裔”[64][61]:178-179

家庭

王后

身份 生卒年 本贯 父母 备注
废妃柳氏 1576-1623年 文化 柳自新
东莱郑氏
①宣祖九年七月二十一日诞生,仁祖元年十月八日卒于江华岛。[65]
②仁祖反正之后,被废降级为“文城郡夫人”。

后宫

身份 姓名 生卒年 本贯 父母 备注
贵人 权氏 安东 权馀庆
金氏
 光海君十年为淑仪,后封昭仪,[66] 后升贵人。[67]
昭仪 洪氏 豊山 洪迈  光海君九年封淑仪[68],十年升昭仪。
尹氏 ?-1623 坡平 尹弘业
坡平尹氏
 光海君九年封淑仪[68],十年升昭仪,“仁祖反正”后被赐死,光海君11年生下废翁主。[69]
淑仪 许贞纯[70] 1595-1623 阳川 许儆
平山申氏
 光海君五年被选为淑仪[71]。兄长为全州府尹,许稷[72]
元氏 原州 元守身  兄弟瑞山郡守元有亨。[73]
昭容 任爱英 1598-1628 豊川 任蒙正[74]  光海君二年(1610)入宫[75]。叔父为任就正[76]③仁祖六年自杀[77]
郑氏 ?-1623 东莱 郑象献  兄长是郑之产[78]。“仁祖反正”时自杀身亡。
昭媛 辛氏 [79][80] ?-? 灵山 辛镜
水原金氏
 母亲为仁嫔金氏的姐姐,兄长是辛宗述辛宗遵。②光海元年册封为淑媛。[81]
淑媛 韩保香 ?-?  京师良民出身。仁祖反正时被逐出宫,之后,因宫里使唤的奴婢太少,仁烈王后将前朝无罪的宫人,召回宫廷,负责打扫宫廷,而韩氏也在其中,后担任女官,因韩氏长相端庄,个性淳良谨慎,深得仁烈王后喜爱,因此被人嫉妒,向王后进谗言说韩氏常因思念前朝而入夜哭泣,恐有叛逆之举,但王后对韩氏深信不疑,还让她担任大君的保姆,享寿八十余岁。[82][83]
尚宫 金介屎 1584-1623  朝鲜王朝实录记载介屎为本名,原为宣祖的承恩尚宫,后来成为光海君的后宫。“仁祖反正”时,被处以极刑而死。
边氏 ?-1623 边忠吉  贱民出身。其父本为司仆,因其女被光海君纳为后宫之后,官拜撗城县监,仁祖反正后,边氏赐死,边忠吉废为庶民[84][85]
李氏  
卞氏  
崔氏  
金氏 1595-1675  仁祖反正后成为淑静公主的保母尚宫,于公主府邸过世[86]
内人 英生 ?-1613  光海君五年(1613)正月廿五日以病出家,永柔县令任奕收其做妾[87],因事发而于二月八日赐死于堂岘[88]
女香 ?-?  仁祖反正后,移于东宫,却心怀凶惨之计,教唆愍怀嫔逆谋[89]
后宫 赵氏 ?-? 汉阳 赵谊[90]  史料不足,无法得知品阶。高祖父赵光彦为燕山淑容赵氏之兄。兄长为赵国哲[91],堂兄弟赵国弼乃王妃的姐夫[92]

子女

嫡子

称号 生年 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废世子 1598 1623 废妃柳氏 废嫔朴氏(1598-1623)
自缢身亡[93]
仁祖反正后被废,安置于乔桐。数月后,企图挖掘地道想要逃离,但没有成功。1623年,赐自尽[57]

庶女

称号 生年 卒年 生母 配偶 备注
废翁主 1619 1664 昭仪尹氏 朴澂远
(1625-1690)
仁祖反正后一直在舅父家生活,到仁祖二十一年(1643年)由于为光海君服丧期满,于是获仁祖赏赐结婚所需[94]。诞二子三女,显宗五年逝世。[95][61]:53

相关影视作品及饰演者

韩国电视剧医道(许浚)是叙述光海君和他父亲的时代背景。而韩剧《王的女子》就是叙述光海君和宠姬金尚宫的故事。

附注

  1. ^ 《光海君日记》第120卷,光海9年(1617年)10月30日
  2. ^ 2.0 2.1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26卷, 25年4月28日
    上微哂曰: “光海君聪明好学, 予欲立而为国本, 于卿等意如何?” 大臣以下, 一时起拜曰: “宗社生民之福也。”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26卷,25年4月 29日
    立光海君讳为世子。 出东宫, 僚属百官陈贺。
  3.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151卷,35年6月 11日
    顺和君, 居倚庐, 㤼干宫人, 是难赦之罪……第惟诸王子临海君、定远君之作弊, 罔有纪极, 夺人之田、夺人之奴, 寒士穷民, 皆失其田民, 莫敢谁何, 中外骚然。
  4.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116卷, 32年8月 21日
    ……临海禀质凡下, 不厌众心……
  5.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116卷, 32年8月 21日
    光海聪明端厚, 笃善好学, 不喜芬华, 自奉简俭。
  6.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27卷, 25年6月 13日
    上因言入辽之事,兴源曰: “辽东人心极险。” 上曰: “然则何不言可往之地? 予死于天子之国可也, 不可死于贼手。”
  7. ^ 李恒福与尹斗寿同为西人巨头,柳成龙为南人首领,崔兴元党派不详。
  8.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27卷, 25年6月 13日
    是夜, 以备忘记传曰: “内禅之意, 言之非一再, 而为大臣所拘执, 欲死不得。 今后令世子,权摄国事, 除拜、官爵、赏罚等事, 皆便宜自断事, 言于大臣。”
  9. ^ 1593年3月,由于明兵的介入,宣祖的朝廷暂在开山落脚,光海君则驻守定州,9个月后才回到汉阳。
  10.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45卷, 26年(1593 癸巳 / 명 만력(万历) 21年) 闰11月 19日
    政院启曰: “以礼曹公事, 世子南下时, 所用印信, 今方改造云。 若改王世子之宝字, 为印字则可也。 若改为光海君之印, 则有害于义理。 天朝礼部咨文及诸将官, 皆以世子称之, 别无未安之事。 今当以王世子之印, 改造宜当。” 传曰: “设使我国泛称世子世子云, 而天朝前, 以世子印踏送, 未安。 且宝字, 所讳之字。 我国虽微末之官, 奉命则赍印而去。 此事受委, 莫大之事。 予意则称之以光海无妨。”
  11. ^ 《朝鲜王朝实录·宣祖实录》154卷, 35年9月 22日
    朝, 王世子问安。 上待世子颇严, 引接甚罕, 每问安, 至外门而退。
  12. ^ 宗法规定,两班在确立继承人(庶子或继子)之后,即使有嫡子降生,继承人也不会更改。
  13. ^ 柳永庆本是东人党,后来变卦投奔北人,之后又加入小北。1602年任户曹判书,两年后其孙柳𬱖迎娶贞正翁主(宣祖女儿),升任领议政,与其他外戚勾结,被称为“柳党”,在宣祖的最后四年一时权倾朝野。“柳党”在宣祖病重期间私藏宣祖欲退位让贤的教旨,后被光海君问罪。
  14. ^ 当时明廷也出现了与立储有关的争执。明神宗偏爱第三子朱常洵,欲立为太子,以礼部为首的满朝文武强烈反对。最后,在1601年,明神宗辩不过内阁,只好立长子朱常洛(即光宗)为太子。因此,明朝礼部多次以非长子为由拒封光海君,坚持立长不立幼的立场。
  15.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5卷, 即位年6月 15日
    中朝委差严、万二官, 查质临海君病废, 不合嗣后状。
  16.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7卷, 1年6月 2日:敕曰
    “皇帝敕谕朝鲜国权署国事光海君 【姓讳】某。 得奏尔父王【讳】薨逝, 尔兄病废, 通国臣民合词请命, 应尔承袭。 朕顺舆情, 特从所请, 玆特遣司礼监管文书内官监太监刘用, 赍诏示尔国人, 封尔为朝鲜王, 继理国政, 仍封尔妻柳氏为国王妃, 佐理内政。 并赐尔及妃诰命冕服、彩币等件, 尔宜服玆新命, 绍尔旧封, 益坚忠顺之心, 永保藩垣之业。 钦哉! (故谕。)”
  17.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卷, 即位年 2月 14日
    掌令尹让、持平闵德男、献纳尹孝先、正言李士庆·任章等启曰: “临海君珒久畜异志, 私藏军器, 阴养死士。 自上年十月大行大王违豫之时, 非但多聚贼党, 亦多缔结名将, 召集武士, 日夜潜图不轨之事, 国人所共明知。 及至宾天之日, 未发丧之前, 公然出去其第, 移时后始为奔入, 其情迹绸缪, 显有指挥家兵之状。 今在咫尺之地托以营造, 铁椎、环刀裹以空石多数入之, 不测之祸迫在朝夕。 请存宗社大计亟令大臣、兵曹从速处置流之绝岛, 以全圣上友爱之至情, 以定中外群心之疑惧。”
  18.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5卷, 1年 4月 29日
    杀临海君于围所。 临海在围墙中, 只有一官婢在侧, 穴通飮食。 至是守将李廷彪迫以飮毒, 不肯, 遽缢杀之。临海之死, 人莫能明, 亦不知死之日。 癸亥反正后, 临海家人, 招其婢问之, 始知其实。 夫人许氏, 启棺视之, 肌肤如生, 其项尚有绞索红痕。
  19.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6卷, 1年5月 4日:传曰
    “临海丧所朝夕祭奠, 使本官设行事, 下书于京畿监司, 归厚署所储棺一部, 即令输送于乔桐, 乔桐别将李廷彪趁不驰启, 病重之由, 推考治罪。”
  20. ^ 甸人杀害:指示守卫或地方官员秘密将流放的罪人处死,指示人通常为在位者,以此避免公开处死想要除去的人,保证自己公义正直的形象。
  21. ^ 头目包括:故相朴淳之庶子朴应犀;故牧使徐益之庶子徐羊甲;故监司沈铨之庶子沈友英;故副相朴忠侃之嫡子朴致毅;西人党名儒金长生之庶弟金庆孙;故判书金睟之嫡孙金斐(《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65卷, 5年4月 25日)
  22.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65卷, 5年4月 25日
    ……又放释窜谪之辈, 除拜显官, 使同心拥立大君……
  23. ^ [光海君日记]的编写者亦有澄清,被诅咒之人其实乃光海君生母金氏。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66卷, 5年5月 16日
    当初宣祖寝疾, 大君房奴婢等闻巫觋妄言, 以为祟在恭嫔, 遂有压禳之谋, 其言颇泄, 临海君闻之, 使宫奴防护恭嫔陵, 而竟无其事。 此虽迷暗奴婢等至微之事, 然所指嫔陵也, 非裕陵也。 宫家奴仆相妒忌溢恶之言, 盖不足据, 而狱事之初, 戚里家多有讽之者, 东亮遂以妄闻演说。 此岂大妃之所预也?
  24.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66卷, 5年5月 22日
    进士李伟卿等上疏曰:伏以臣等以讨逆事, 本月十九日, 齐会于太学, 多士共议, 以臣李伟卿为疏头…… 臣等伏见悌男藉㼁谋逆…… 后内作巫蛊, 外应逆谋, 母道已自绝也, 王子为贼所戴, 凶谋败露, 同气之情, 亦自绝也。 殿下遇母子兄弟之变, 此正举国臣民奋义请讨之不暇, 而为士者, 居首善之地, 尚无沐浴之讨乎……
  25. ^ 新任大司谏和大司宪分别是宋淳李冲,皆为大北党
  26.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68卷, 5年7月 27日
    安置永昌君㼁于江华……可围篱安置
  27. ^ 光海 74卷, 6年1月 13日
    以郑沆为江华府使。 (【沆, 武人也。 临海之窜, 李廷彪杀之; 大君之窜, 郑沆杀之。 故宠幸无比, 其后二人, 相继俱毙, 人皆谓天殃。 大君死时, 年九岁。 沆到任之后, 绝其饩禀, 所馈饭和以沙土, 使不得入喉。 邑中有一小吏, 守直围篱者怜之, 密怀饭馈之, 沆觉而杖逐之。 故大君自此不得食, 气尽而死。 (或云)沆患其不速毙, 火其堗, 极热烧杀之。 大君攀户立终日, 力竭而堕, 胁骨尽烧。 至今江华人言之, 莫不泣下。】)
  28. ^ 仁穆大妃被指参与了金悌男谋逆一案,但缺乏确凿证据。
  29.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75卷, 6年2月 21日
    副司直臣郑蕴上疏: “(伏以)呜呼! ……殿下之于㼁, 岂不知终不相容也? ……殿下待以不死, 而郑沆待之以死……大妃虽或不慈于殿下, 殿下安得不尽孝于大妃乎? ……
  30.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87卷, 7年2月 5日
    完平府院君李元翼上箚曰: “伏以数年以来, 癃病退伏, 未曾一参鞫厅, 亦未曾开户见客, 凡推鞫首末及外间说话, 全未得其详。 昨年儒生请罪台官之动摇大妃者, 其时窃闻朝议以为: ‘台臣只言别处之事, 实无动摇之意’, 至于经筵之上, 亦无此等语端, 臣始焉而疑, 终焉而止。 顷日该曹将颁敎事收议, 臣意‘此事系是推鞫间曲折, 非病伏之臣所能知’, 故不敢有所左右而不复立异于该曹公事矣。 今者流闻道路之间, 聚首汹汹以为: ‘因此将延及于大妃。’ 臣惊心隳胆, 不觉神魂之飞越。 母虽不慈, 子不可以不孝。 母子之间, 名位至大, 伦纪至重。 圣人, 人伦之至, 圣明之世, 安有此事? 傥朝廷果无此议, 则臣之轻通道听, 先事强聒, 罪不可逭。 乞治臣妄言之罪, 以定国人之疑, 不胜幸甚。 爱君如爱父, 有怀必告于其父, 人子之至情。 臣一息仅存, 朝暮入地。 受恩深厚, 报效无路, 临箚战栗, 语不成文。 取进止。” 答曰: “省箚, 惊痛, 不安于中也。 不解/辟之尊奉、百官之朝谒如旧, 卿从何处得闻, 形诸文字, 以骇人听? 宜直陈以启。” 仍传曰: “遣史官问启。”
  31.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91卷, 7年6月 23日
    付处李元翼于洪川。
  32. ^ 《朝鮮王朝實錄·光海君日記》26卷,2年(1610)3月29日紀錄1.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33. ^ 生前为后宫者,死后灵位不能放置于太庙,而是别庙。
  34.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18卷, 9年8月 19日
    辛亥王辰时, 出御于慕华馆幕次, 迎恭圣王后冠服。
  35. ^ 朝鲜国王称嫡母为“母后”或“慈殿”,称王妃以外的生母为“圣母”或“慈亲”。光海君最后一次称仁穆大妃“母后”是在1614年6月。一个月后,使臣带来明廷同意追封恭嫔金氏的消息。从那时候开始,光海军改称仁穆王后“大妃”;支持废黜仁穆王后的人称她为“西宫”。
  36.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20卷, 9年10月 8日
    左右捕盗大将(意)启曰: “命下罪人金季男, 今日夕时,卜物载持, 入来其家时, 军官崔仁吉捕捉, 故敢启。” 传曰: “知道。 拿囚。”
  37. ^ 小北派奇自献,西人李恒福(1556-1618),西人金德诚(?-1636),西人金权(?-1622),李慎仪,权士恭(1564-1624),西人吴允谦(1559-1636)
  38. ^ 此时,反对废黜仁穆大妃的大北派脱离党派,组成新党“中北
  39.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23卷, 10年1月 4日
    是时, 虐焰张甚, 人皆以不参庭请为必死, 故虽平日稍持名检者, 亦不免靡然从之。
  40. ^ 光海 123卷, 10年1月 28日
    百官初启。 答曰: “予多险衅, 不吊于天, 遭此大变, 日夜号泣。 戕害眇躬, 不足忧也。 行凶裕陵, 咀咒先后, 此实臣子不忍言之至痛。 众怒如山, 群情齐愤, 卿等盈庭之议, 日三迫促, 势难终遏, 姑停百官之朝谒, 以答中外之人心。 此亦出于不得已也, 夫岂寡昧之本情哉? 忧惶闷蹙, 罔知攸措。 不图卿等, 莫察予意, 董率群工, 毕会冰庭, 废弃职事, 强请以不可从之事。 顾予何心能处此变? 卿等既曰事关宗社, 予不得一向拒绝。 今后只称西宫, 而去大妃之号。 勿复以废字举论, 使恩义两全。 凡供奉减损节目, 一一详议举行。”
  41. ^ 黄中允,故台谏,大北派,仁祖反正时遭流放
    赵缵韩,承旨,本是西人但与大北交好,因为所属党派的关系,仁祖反正时并没有受影响
    朴鼎吉,承旨,大北派,仁祖反正时被杀
    李伟卿,承旨,大北派,仁祖反正时被杀
    朴自兴,参判,小北派,朴承宗之子,光海君外戚,仁祖反正时自尽
    任兖,处置仁海君时期的功臣,大北派,七庶狱事时遭流放,1620年死去
    尹晖,西人,西人巨头尹斗寿之子,仁祖反正时遭流放,因家境显赫,不久便回到汉阳。
  42.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66卷, 13年6月 6日传曰
    “义州则唐人耳目极烦,满浦则非唐人所见处,似为不烦速往满浦(云云)事,令郑忠信善谕(何如?)大槪中原兵马疲残无比,虽为夸大之言,少无实效。此贼兵势,无异于阿骨打,姑为弥缝,以过凶锋可矣。若徒为高谈,益激犬豕之怒,其祸不测,分兵侵我,有何所难乎?今日我国人心不能料敌,非一二计,更加详议善处(事,言于备边司)。”
  43.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47卷, 11年12月 22日
    传曰:“我国家丧败之余,少无可御此贼之势,故不得已姑为羁縻缓祸之计耳。予观时事,此贼为金、元、辽、夏,则予虽未详,而如五胡之乱华,则足以为之。天朝亦既不得一鼓荡平,则虽非此贼,中原亦因此多事。胜、广起兵,秦室渐危,黄巾倡乱,汉家亦亡。执此见之,则必他贼先动,奸雄继起。此贼终不知如何,而为天下乱贼之首矣。我国不幸,与我/此贼接壤,道里亦近,不如倭寇之限隔沧海也。固边自守之策,着实讲定,尽心料理,中原有事,则坚锁西北,若有抢犯之贼,则以死牢守,严明纪律,修缮器械,选将炼兵,据险积谷,而无事则优造军器、火器,大开屯田,谨烽火、恤将士,不弛一刻,可免顚跻矣。(更可详议善处事,言于备边司。)”
  44. ^ 之后姜弘立(1570-1627)背叛朝鲜,入女真阵营。
  45. ^ 壬辰倭乱之后,备边司代替了议政府的角色。
  46.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43卷, 11年8月 5日
    官袁见龙等奉皇敕、赏银入京,王出慕华馆亲迎:“皇帝敕谕朝鲜国王姓讳。朕抚有万邦,绥玆属国,既安危之相倚,宜休戚之与同。顷者奴酋逆天,称兵犯顺,陷我城堡,戕我军民,恶贯既盈,神人共愤。朕赫焉震怒,爰兴问罪之师,惟尔朝鲜国王姓讳,志切同仇,计图剿逆,整搠兵马,裹粮相从,戮力齐心,誓淸大憝,勤王之义,朕甚嘉焉。缘我大将寡谋,王师失利,以致尔军虽有斩获,无救损伤,两师之被掳未还,士卒之创残几尽。按臣奏至,良用恻然,已令所司,查明优恤。玆特遣官,颁赐敕书,赍御前所发赏功银一万两,驰送尔国,量行褒赏,吊问死伤,慰忠义之魂,抚疮痍之众。凡尔君臣、将士,宜悉朕怀,今骑虎之势已成,掎鹿之局须结。尚益挑选精锐,分布沿江,据险列屯,相机战守,一以壮我声势,一以固尔藩篱。俾狡夷不得肆呑噬之谋,庶辽左亦终藉应援之助。勉图后效,毋弃前功,雪耻除凶,务期殄灭。朕当不斳殊锡,以酬尔勋,钦哉!故谕。”
  47.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77卷, 14年5月 18日
    梁监军揭帖:“不佞奉天子令赍赐金,浮海来玆,艰危万状。……
  48.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皇上之命, 使专敕锡银奖励, 欲其发兵助粮, 以为声援。 而王畏贼奴之强, 忘君臣之义, 无意出兵助顺。 但以游辞缓语, 以为目前之计, 潜遣信差, 交通虏穴, 孤恩负德, 何以自立于天地间?
  49.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83卷, 14年11月 28日
    王拘忌日时,狐疑不决。前后皇敕,留置十里外,或至经岁。使臣一行供亿之际,圻邑俱困,至有万里往返易,望城入城难之谣。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85卷, 15年1月 14日
    传曰:“予证虽或暂歇,寒沍如此,二十日前,势难迎敕。以二十日后改择日。”【时贺登极使吴允谦赍敕而回,推官孟良性亦奉敕而来,王托病不出,屡次退日,终不得迎。】
  50.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83卷, 14年11月 8日
    王以天朝赐敕奖谕兼赐金币,上尊号曰‘建义守正彰道崇业。’因御正殿,受百官、诸道贺,颁敎八方,加百官资,赦杂犯死罪以下。
  51. ^ 光海 183卷, 14年11月 17日
    礼曹启曰:“圣上事大之诚,皇帝监之尽矣。回还登极使赍来敕褒及金绮之赐,宠光出常,厚诬快雪,此实一国之大庆。尊崇之礼,理宜次第举行,群情如此,儒生陈疏,台谏引避。臣等待罪典礼,躬逢盛事,而秪缘待大礼之完,致后于人,不胜惶恐。敢启。”
  52.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85卷, 15年1月 4日
    弘文馆上箚请上尊号,不从。【此后三司百官连启,数日后以受鍼调摄姑停。至三月初八日复启,则答曰:“设或可行,何不待予平复?”盖示将从之意,而至十二日反正,(义旅入宫)。】
  53.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29卷, 10年6月 4日
    ……而自前中朝,视我国,如内服,大小祸患,无不相恤,义虽君臣,情犹父子……
  54. ^ 除了预见大明在与后金战争中的劣势,光海君也意识到了朝鲜本身的嬴弱,因此登基后提议组建正规军队,但因为财政困难以及威胁到了士大夫自身的利益,遭到全盘否决。
  55.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29卷, 10年6月 20日
    ……与其得罪于天朝,宁得罪于圣明……
  56. ^ 《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187卷, 15年3月 14日
    大王大妃命废王, 为光海君, 祬为庶人, 策命今上嗣位。 其敎曰,昭圣贞懿王大妃若曰: “天生烝民, 树之后辟, 盖欲使叙彝伦、立经纪, 上奉宗庙, 下安黎庶也。 宣祖大王, 不幸无适嗣, 因一时之权, 越长少之序, 以光海为储贰。 既在春宫, 失德彰著, 宣祖晩节, 颇有悔恨, 及至嗣位之后, 反道悖理, 罔有纪极。 姑举其大者, 予虽不德, 祗受天子之诰命, 为先王之配体, 母仪一国, 积有年载, 夫为宣庙子也者, 不得不以予为母, 而光海听信谗贼, 自生猜隙, 刑戮我父母, 鱼肉我宗族, 怀中孺子, 夺而杀之, 幽废困辱, 无复人理。 是盖逞憾于先王, 又何有于未亡人? 至戕兄杀弟, 屠灭诸侄, 㩧杀庶母, 屡起大狱, 毒痛/痡无辜, 撤民家数千区, 创建两阙, 土木之功, 十年未已。 先朝耆旧, 斥逐殆尽, 惟姻娅、妇寺逢恶从臾之徒, 是崇是信, 政以贿成, 昏墨盈朝, 辇金市官, 有同驵驓。 赋役烦重, 诛求无艺, 民不堪命, 嗷嗷涂炭, 宗社之危, 若缀旒然。 不唯是也, 我国服事天朝, 二百余载, 义则君臣, 恩犹父子。 壬辰再造之惠, 万世不可忘也。 先王临御四十年, 至诚事大, 平生未尝背西而坐。 光海忘恩背德, 罔畏天命, 阴怀贰心, 输款奴夷, 己未征虏之役, 密敎帅臣, 观变向背, 卒致全帅/师投虏, 流丑四海。 王人之来我国, 拘囚羁絷, 不啻牢狴, 皇敕屡降, 无意济师, 使我三韩礼义之邦, 不免夷狄禽战之归, 痛心疾首, 胡可胜言? 夫灭天理、斁人伦, 上以得罪于皇朝, 下以结怨于万姓, 罪恶至此, 其何以君国子民, 居祖宗之天位, 奉庙社之神灵乎? 玆以废之。 绫阳君某, 宣祖大王之孙定远君某第一子也, 聪明仁孝, 有非常之表, 宣庙奇爱之, 养于宫中, 命名之意, 厥有微旨, 凭几之际, 握手歔唏, 属意深重, 异于诸孙。 今者奋发大义, 讨平昏乱, 脱予囚辱, 复予位号, 伦纪得正, 宗社再安。 功德甚懋, 神人所归, 可即大位, 以继宣祖大王之后, 册夫人韩氏为王妃。 故玆敎示, 想宜知悉。”
  57. ^ 57.0 57.1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 2卷, 1年(1623 癸亥 / 명 천계(天启) 3年) 5月 22日
    废世子祬, 自围篱中掘地七十余尺, 通于棘城之外, 乘夜跳出, 为逻卒所捉……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2卷, 1年(1623 癸亥 / 명 천계(天启) 3年) 6月 25日(甲申)
    ○甲申/赐废人祬死。 义禁府都事李惟馨往江华, 谕传旨于废人祬, 废人曰: “非不知早为自决, 而至今苟活者, 欲知父母安否而从容处之。 曩日之掘地逃出, 亦以此也。 岂有他意哉!” 即入房中, 浴身梳头, 整其冠屦, 仍索刀, 欲剪手足瓜, 都事不许, 则曰: “可于死后剪取。” 即起出厅事, 又笑而言曰: “尚今未死者, 如前所云。 且古人临死, 多有告于皇天后土者。” 仍令设席明烛, 北向四拜者再。 又问其父母所在, 即西向, 拜者如前。 起而言曰: “文天祥在燕狱八年, 有人责以不死, 岂知其心者哉! 及其死后, 后人有诗曰: “大元不杀文丞相。” 君义臣忠, 两得之。” 还入房中, 以细绦带结其项自引, 而绦带中绝。 又自以熟䌷缢死。” 惟馨以闻。 上下敎曰: “衣衾、棺椁、礼葬等事, 依废嫔例举行。”
  58. ^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42卷, 19年(1641 辛巳 / 명 숭정(崇祯) 14年) 7月 10日(甲申)
    ○甲申/光海君以是月初一日乙亥, 卒于济州围内, 年六十七。 讣闻, 上辍朝三日。时, 李时昉为济州牧使, 即掊锁开门, 敛殡以礼, 朝议皆以为非, 而识者是之。 光海之自乔桐迁济州也……
  59. ^ 《仁祖實錄》42卷,仁祖19年(1641年)7月10日.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60. ^ 顯宗8年(1667年)5月6日. 《承政院日记》.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61. ^ 61.0 61.1 61.2 음성박씨세보 陰城朴氏世譜(下卷). FamilySearch.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0). 
  62. ^ 英祖14年(1738年)10月10日. 《承政院日记》.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63. ^ 英祖50年(1774年)5月14日. 《承政院日记》.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64. ^ 純祖9年(1809年)3月28日. 《承政院日记》.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1). 
  65. ^ 《东平见闻录》
  66. ^ 《于于集·赠吏曹参判权公墓碣铭幷序》
  67. ^ 《双溪遗稿卷之六 / 墓碣铭》https://db.itkc.or.kr/dir/item?itemId=MO#/dir/node?dataId=ITKC_MO_0544A_0060_010_0020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8. ^ 68.0 68.1 《光海君日記》118卷,光海君9年(1617年)8月8日1번째기사.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69. ^ 《坡平尹氏鲁宗派谱》卷之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0. ^ 《璿源录》
  71. ^ 《光海君日記》73卷,光海君5年(1613年)12月30日2번째기사. [2014-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3). 
  72. ^ 光海日記184卷,14年(1622)12月3日記錄2. [2014-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73. ^ 《原州元氏大宗會》之將臣錄. [2014-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5). 
  74. ^ 國朝人物志. [201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75. ^ 《東平尉公私見聞錄》.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76. ^ 光海實錄130卷,10年(1618)7月5日紀錄14. [2013-1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30). 
  77. ^ 仁祖實錄18卷, 6年(1628) 1月3日記錄6.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3). 
  78. ^ 《光海君日记》120卷,光海君9年(1617年)10月21日(壬子)2번째기사
  79. ^ 《辛昭媛挽》. [2020-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1). 
  80. ^ 《燃藜室記述》卷二十一,第677頁之《公私見聞錄》. [2014-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05). 
  81. ^ 存档副本. [2014-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82. ^ 《藫庭遺藁卷之九》之《丹良稗史》韓淑媛傳. [2014-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20). 
  83. ^ 《硏經齋全集》卷之五十五-草榭談獻二.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2). 
  84. ^ 《朝野僉載》卷之五. [2014-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85. ^ 《燃藜室記述》卷之二十三 仁祖朝(癸亥罪籍)之伏誅類 第750頁. [2015-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6). 
  86. ^ 《東平尉公私見聞錄》. [2014-02-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23). 
  87. ^ 光海君日記62卷,5年(1613)1月25日紀錄1.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88. ^ 光海君日記62卷,5年(1613)2月8日紀錄2. [2014-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89. ^ 孝宗實錄8卷,3年(1652)5月21日紀錄1. [2014-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9). 
  90. ^ 光海君日記121卷,9年(1617)11月21日記錄3. [201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91. ^ 光海君日記119卷,9年(1617)9月28日記錄1. [201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4). 
  92. ^ 光海君日記34卷,2年(1610)10月21日記錄7. [201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13). 
  93. ^ 《朝鲜王朝实录.仁祖实录》2卷, 1年(1623 癸亥 / 명 천계(天启) 3年) 5月 22日(辛亥)
    ○辛亥/废世子祬, 自围篱中掘地七十余尺, 通于棘城之外, 乘夜跳出, 为逻卒所捉。……废祬被捕后三日, 废嫔自缢而死于围中。 令户曹, 备送衣衾敛袭, 移殡于闾家。
  94. ^ 《仁祖實錄》44卷,仁祖21年(1643年) 4月18日. [2020-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9). 
  95. ^ 《朝鲜王朝实录.显宗实录》9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1月 1日(戊子)
    ○戊子朔/光海君女卒。【光海, 即废主也。】上命户曹优给丧需。

参考文献

朝鲜王朝实录

光海君
前任:
朝鲜宣祖
朝鲜王朝国王
1608年-1623年
继任:
朝鲜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