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筹

古代上廁所後刮清污穢的用具

厕筹,又称厕简、干屎橛[1],粤语称搅屎棍,为竹木制的薄片,古人在上厕所以后用来刮清污秽的用具。

日本奈良时代的厕筹,旁边是现代厕纸

厕筹的使用在古代印度中国日本都有记载。例如:《毗尼母经》记载释迦牟尼指示比丘上厕所应该使用“木竹苇作筹。度量法。极长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净者。不得着净筹中。是名上厕用厕筹法。”东晋裴启《语林》记载“刘寔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茵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寔遽反走,即谓崇曰:乃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寔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2]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七载,镇海节度使韩滉运送大量物资至关中,其中就有厕筹:“则资装器用已充舟中矣,下至厕筹,滉皆手笔记列,无不周备。”。唐代道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上厕法第十四”要求僧人“常具厕筹,不得失阙”,“不得用文字故纸”。《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六梁纪,载北齐皇帝高洋让其宰相杨愔给他递厕筹,“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南唐书·浮屠传》:“后主与周后顶僧伽帽,披袈裟,课诵佛经,跪拜顿颡,至为瘤赘。亲削僧徒厕简,试之以颊,少有芒刺,则再加修治。”

在中国,厕筹在元明清代逐渐被手纸代替,《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记载:“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宝钞司即主管手纸的单位。《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记刘姥姥:“觉得腹内一阵乱响,忙的拉着一个小丫头,要了两张纸就解衣。”但在民国初年,民生普遍贫困,仍有不少人用瓦片或玉米梗清除污秽,黄仁宇曾记载抗战时期,士兵入厕时以竹片瓦片作手纸[3]。1948年9月24日,国共内战中的淮海战役进入尾声,国民党军覆灭,国军一名高级将领王耀武化装为贫民出逃时就因便后使用手纸而被发现以致被俘。[4]

注释

  1. ^ 中國百科網.漢語辭典《乾屎橛》. [2008-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25). 
  2. ^ 鲁迅:《古小说钩沉》辑
  3. ^ 《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4. ^ 王树增:《解放战争》,“济南战役”一节;《特别文摘》,2010年第10期

参考资料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