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比特人 (小说)

托爾金小說

霍比特人》(英语:The Hobbit, or There and Back Again)是一本少年奇幻小说和儿童文学作品,由英国作家J·R·R·托尔金所作。它于1937年9月21日出版后广受评论界赞誉,获得卡内基奖章提名,及《纽约先驱论坛报》颁发的最佳少年奇幻小说奖。本书流行至今已成为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霍比特人
The Hobbit, or There and Back Again
霍顿·米福林(Houghton Mifflin)在1937年出版的精装本。
作者J·R·R·托尔金
类型
语言英语
主题托尔金传说故事集 编辑维基数据
发行信息
封面设计J·R·R·托尔金
插图J·R·R·托尔金
出版机构乔治·艾伦与昂温英语Allen & Unwin(英国)
出版时间1937年9月21日
出版地点 英国
页数310(英国)
344(台湾)
328(中国大陆)
系列作品
续作魔戒

《霍比特人》的故事时间设定于“精灵的黄昏与人类的崛起英语Dominion of Men之间”[1],讲述了热爱家园的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跟随矮人踏上冒险旅程,为了夺回恶龙史矛革镇守的宝藏,从安逸的乡村来到了险恶的地域[2]。这个故事由征途中的一系列片段组成,全书的大部分由每个章节引入一种新生物或荒野地点的形式构成。比尔博在旅程中接受了自己声名狼藉、浪漫主义、异想天开和冒险的本性,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判断力,变得更成熟、更有能力与智慧[3]。本故事在五军之战达到高潮,在之前章节中提及的许多角色和生物再次出场参加战斗。

本故事的中心主题是个人的成长和英雄主义的各种形式。这些主题以及战争主题使评论家认为托尔金在一战中的个人经历塑造了这个故事。作者掌握的日耳曼语族文献学英语Germanic philology的学术知识和对童话的兴趣也常被认为影响了本书的创作。

因本书在口碑和销量上的成功,出版商希望能出版续集。托尔金在创作续集《魔戒》的过程中,为使整个故事完整,对《霍比特人》作了一些调整。这些数量很少但意义重大的修改被整合到第二版中。之后的版本中包含了少量修订,体现出托尔金创作想法的变化。

本书从未绝版,它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引发许多舞台、银幕、广播、图版游戏和视频游戏的改编;多年以来已被翻译成64种语言,于全球销售超过1亿册[4]

角色

比尔博·巴金斯,本书标题所指的主人公,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内敛的霍比特人[5][6]。在他的冒险过程中,比尔博经常提及他家里的食品储藏室,希望能有更多食物。在发现那枚魔法戒指前,他更像是一个累赘而不是帮手。甘道夫是一位四处游荡的巫师[7],就是他把比尔博介绍给了十三位矮人。在旅程中,甘道夫常常因不明就里的差事消失,仅在故事的关键时刻才出现。索林·橡木盾是矮人一行骄傲自负的首领[8][9]孤山下矮人王国的继承人。他作为领袖犯了很多错误,一路上依靠比尔博和甘道夫的帮助才脱离困境,但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位武力高强的战士。史矛革是一条龙,它在很久以前掠夺了索林祖父的王国,沉睡在大量的财宝中。

故事也包含了其他重要程度不一的角色,例如矮人团队的其他十二位成员;两种精灵:一类较淘气,另一类为更严肃的战士[10]人类食人妖;抛巨石的巨人;邪恶的穴居哥布林;栖息在森林中的会说话的巨型蜘蛛;英勇的也会说话的巨鹰;邪恶的座狼,与哥布林结盟;贤者埃尔隆德咕噜,一个住在地下湖畔的怪异生物;比翁,一个能化作形的换皮族人;以及弓箭手巴德,一位冷酷但可敬的长湖镇[9][11]

情节

 
至尊魔戒。

第三纪元2941年,甘道夫与索林·橡木盾等十三个矮人的团队意外造访霍比特人比尔博·巴金斯的住家袋底洞。比尔博被半强迫加入他们的队伍,其旅程是要收复被恶龙史矛革占领的矮人宝山孤山

在进入荒野之后,甘道夫从三个食人妖手中解救了差点被吃掉的队伍,并带领他们到精灵族的国度瑞文戴尔,在那里埃尔隆德王揭示了孤山地图上隐含的密语。在穿越迷雾山脉时,队伍被邪恶生物哥布林捕获,并被其押送到地底,尽管甘道夫赶来救出了众人,但在逃出山脉途中比尔博被意外抛下,他随即在地面拾获了一枚神奇的戒指,接着他遇见了居住在地底暗湖旁的古鲁姆,被迫与之展开猜谜游戏;如果古鲁姆输了,他就得帮比尔博指出离开地底的出路;如果比尔博输了,他就得被古鲁姆吃掉。最后在魔戒隐身功能的帮助下,比尔博逃出地底,与甘道夫和矮人重聚。半兽人与座狼继续追赶着他们,但借助于巨鹰的协助,他们抵达比翁的住家。

接着队伍在没有甘道夫陪伴的情况下冒险穿越幽暗密林,先后被巨型蜘蛛围困、及为木精灵抓住囚禁在地牢内,但都在比尔博帮助下而化险为夷。当他们来到长湖镇后受到了热烈的欢迎,镇上居民都希望他们能够实现古老的预言,消灭史矛革。队伍来到孤山,成功开启密门,比尔博独自进入山中,盗取了一个金杯,并发现史矛革麟甲上的缺口。当史矛革察觉金杯被偷后异常愤怒,为了报复曾经帮助过矮人的人类,它飞离孤山来到长湖镇展开攻击。幸而一只黑鸟在此前曾听见比尔博与矮人对话中提及恶龙缺口的部分,而将其告知了弓箭手巴德,使巴德能够以黑箭成功将恶龙射杀。

当矮人重获孤山宝藏之后,比尔博将矮人王族的家传宝钻偷偷藏了起来。木精灵与长湖镇居民联军包围了孤山,要求矮人兑现承诺、偿还部分黄金,以协助重建遭到破坏的长湖镇,但索林拒绝了对方的请求,并招唤铁丘陵的亲族丹恩前来助。比尔博试图透过将家传宝钻交给联军、而避免战争发生,但顽固的索林在发现真相后仍将比尔博驱逐。

在战争就要一触即发之际,此时半兽人军队入侵,五军之战爆发,甘道夫说服精灵、人类和矮人团结一致来对抗敌人。在巨鹰和比翁等援军到来后,联军终击溃了半兽人,赢得战役;索林不幸战死,他在临死前与比尔博和好。五军之战使东方大地获得长久的和平,比尔博则踏上返乡之路……。[12][13]

概念和创作

背景

1930年代早期,托尔金在牛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担任劳林森与博斯沃思教授英语Rawlinson and Bosworth Professor of Anglo-Saxon以追求学术事业。他的几首诗歌在杂志和小范围读物上发表,包括《Goblin Feet》和《The Cat and the Fiddle: A Nursery Rhyme Undone and its Scandalous Secret Unlocked英语The Man in the Moon Stayed Up Too Late》,后者是童谣《Hey Diddle Diddle英语Hey Diddle Diddle》的重写。他当时的创作也包括写给自己孩子的《圣诞老爸的来信》,原稿带有插图,故事的主角有战争中的地精和哥布林,以及一头友善助人的北极熊。他也创作了精灵语一个相伴的神话故事英语The Book of Lost Tales,这是他自从1917年起就开始做的事。这些作品都在托尔金去世后得以出版。

在一封1955年给威斯坦·休·奥登的信中,托尔金回忆他是在1930年代的一天早晨开始了《霍比特人》的写作,当时他正在批改学校证书考试英语School Certificate (United Kingdom),发现了一张空白页,突然间有了灵感,而写下了:“In a hole in the ground there lived a hobbit.”(在地洞里住着一个霍比特人)[14][15][16]。托尔金形容说:“我不知道为何会写下这句话。很长时间里我并没有拿它怎么样,好几年里我除了画了索尔的地图外什么也没干。但这句话到了1930年代就衍生出了一部《霍比特人》”[17]。在这期间,托尔金还开始向他的孩子朗读这个有关霍比特人的故事,《霍比特人》故事逐渐成形。他的二儿子麦可·托尔金还记得当时父亲讲炉边故事的情景,他说:“有一次,父亲说他准备跟我们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一个长着毛茸茸双脚的小东西,然后问我们该给这个小家伙起个什么名字—— 随后他自己回答道:‘我想我们就叫他霍比特人吧’”。小儿子克里斯托夫还曾指出了父亲故事中的不连贯之处,让托尔金只好拿笔把故事写下来[14]

《霍比特人》较早的版本与最终的版本有很大差别,在较早的版本中比尔博进入恶龙洞穴中屠龙,恶龙名叫“普拉夫顿”,巫师的名字不叫甘道夫而是“布拉多辛”,甘道夫则是矮人领袖的名字。后来托尔金决定所有的矮人名字都取自于古冰岛诗集《老埃达[18]

首度出版

到1932年末,托尔金已经完成了这个故事的写作,把原稿借给几位朋友阅读,其中包括C·S·刘易斯和一位名叫伊莲·格里菲斯(Elaine Griffiths)的学生。1936年,乔治·艾伦与昂温英语Allen & Unwin出版公司的雇员苏珊·达葛纳(Susan Dagnall)拜访了伊莲,据说伊莲自己借给了她这本书,另一种说法为伊莲建议她向托尔金借。总之,达葛纳对该书印象很深,随之把书展示给了出版公司创始人史坦利·昂温。后者让自己10岁的儿子雷纳阅读并评价。雷纳的积极评价使艾伦与昂温公司决定出版托尔金的小说[19][20]

1937年春天,托尔金花了两个多月时间详细修改校稿[18]。《霍比特人》于1937年9月21日出版,首刷共印了一千五百本,其中附有托尔金的插图。托尔金把《霍比特人》的首版送给了一些亲友[20][21]

史坦利·昂温为《霍比特人》写了一段广告词,其中将该书与路易斯·卡罗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相提并论:“《霍比特人》的诞生教人想起《爱丽丝梦游仙境》,这里是另一位深奥学科教授的游戏之作”,托尔金对这段广告词感到不满,给昂温写了三页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18]:141

1938年初,《霍比特人》在美国霍夫顿·米夫林公司英语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该书版权陆续卖给各国的出版商。二战前不久,德国厄顿与李欧宁出版公司德语Rütten & Loening来信争取《霍比特人》的出版,不过却询问托尔金是否有雅利安血统,这让托尔金很生气,他清楚对方是想知道他是不是犹太人,于是透过昂温回信回绝对方[18]

插图

在1936年托尔金得知艾伦与昂温公司将愿意出版《霍比特人》后,应对方的要求开始重新绘制插图。他希望能在书后附上中土大陆地图,而索尔的地图应放在第一章内。他在寄插图给出版公司的信中谦虚地自称:“作者不会画图,这些图画得不好”,但出版公司最终采用了托尔金所画的八张黑白插图[18]:136

早在1937年5月《霍比特人》尚未于英国出版时,美国的霍夫顿·米夫林公司就已表态愿意在美国出版此书,并希望能在书内附上彩色插图。托尔金在工作繁忙之余画了五张彩色插图,分别为“瑞文戴尔”、“山坡”、“比尔博在阳光下醒转”、“和斯米戈尔谈话”和“比尔博来到小精灵之屋”,米夫林公司在出版时采用了前四张插图,不过艾伦与昂温公司在1938年推出《霍比特人》的二版时则将这些插图全部收录[18]:140

续集

《霍比特人》获得成功之后,昂温强烈建议托尔金再出续集写霍比特人的故事,托尔金本希望能够将《精灵宝钻》出版,但昂温并不接受。托尔金起初并不知道要该如何将《霍比特人》的故事发展下去,不过后来因有了灵感,便开始着手撰写这部《霍比特人》的续集,即《魔戒》,这一写便是多年,直至1949年才大致完成,并于1954年开始出版[18][20]

评价

在《霍比特人》出版后,C·S·刘易斯便在《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上表示“《霍比特人》将是经典之作”。1954年,威斯坦·休·奥登在《纽约时报》上评论《护戒使者》时指出“《霍比特人》是本世纪最佳的儿童读物”[21][22]

专家S·A·依考菲认为:“在当时其他仅仅是充斥着单纯魔法的故事群当中,《霍比特人》作为幻想文学的路标而显得大放异彩”[23]:99

荣誉

中文版本

影视改编和游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1. ^ Eaton, Anne T. A Delightfully Imaginative Journey. The New York Times. 1938-03-13 [2014-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9). 
  2. ^ Langford, David. Lord of the Royalties. SFX magazine. 2001 [2007-09-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9-29). 
  3. ^ Matthews, Dorothy. The Psychological Journey of Bilbo Baggins. A Tolkien Compass. Open Court Publishing. 1975: 27–40. ISBN 978-0-87548-303-0. 
  4. ^ 4.0 4.1 《霍比特人》删减谜语诗歌 原版小说出版补遗憾. 搜狐娱乐. 2013-02-21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5. ^ Martin, Ann. Red Riding Hood and the Wolf in Bed: Modernism's Fairy Tal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6: 38 [2014-12-23]. ISBN 0-8020-9086-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8). ... —prefigure the largely bourgeois preoccupations of J. R. R. Tolkien's Bilbo Baggins in The Hobbit. 
  6. ^ Beetz, Kirk H. (编). Beacham's Encyclopedia of Popular Fiction Analysis. 8 volumes set. Beacham Publishers. 1996: 1924. ISBN 0-933833-42-3.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Hobbit ... Bilbo Baggins seems little more than a conservative but good-natured innocent. 
  7. ^ Bolman, Lee G.; Deal, Terrence E. The Wizard and the Warrior: Leading with Passion and Power. John Wiley & Sons. 2006: 88 [2014-12-23]. ISBN 0-7879-741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8). But their chief role was to offer sage advice: Merlin as a tutor and counselor to King Arthur; Gandalf through stories and wisdom in his itinerant trave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side. 
  8. ^ Helms, Randel. Tolkien and the Silmarils 1s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1: 86 [2014-12-23]. ISBN 0-395-29469-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8). As apt a description of Thorin Oakenshield as of the dwarf-lord of Nogrod; but yet when we see Thorin in person, ... there is a notable addition, a comic pomposity altogether suitable to what Tolkien intends in The Hobbit... 
  9. ^ 9.0 9.1 Pienciak, Anne. The Characters. J. R. R. Tolkien's Hobbit and Lord of the Rings.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1986: 14–30 [2014-12-23]. ISBN 0-8120-3523-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8). 
  10. ^ Tolkien 2003,第120页
  11. ^ Stevens, David; Stevens, Carol. The Hobbit. Bloom, Harold (编). J. R. R. Tolkien. Chelsea House. 2008: 17–26 [2014-12-23]. ISBN 978-1-60413-146-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27). 
  12. ^ 托尔金. 哈比人. 台北: 联经. 2014年1月初版第四刷. ISBN 978-957-08-4103-9. 
  13. ^ 13.0 13.1 13.2 13.3 彭懿. 世界儿童文学阅读与经典. 接力出版社. 2011-09-01 (中文). 
  14. ^ 14.0 14.1 姜妍. 在奇幻迷的心中住着一个托尔金. 新京报网. 2014-03-01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15. ^ 《霍比特人》小说出版 哈利波特难超越魔戒. 搜狐文化. 2012-12-18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16. ^ 托尔金─能通古精灵语的说书人. 国际在线. 2004-02-17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2). 
  17. ^ 孙行之. 中文版《霍比特人》正式出版 已被翻译成64种语言. 人民网. 2012-12-17 [2018-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3). 
  18. ^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麦可·怀特. 托爾金傳. 台北: 联经. 2002年10月. ISBN 957-08-2512-X. 
  19. ^ 希莉娅·蓝·强森. 靈感來了:50部經典文學的幕後故事. 台北: 高宝国际. 2013年6月. ISBN 978-986-185-847-0. 
  20. ^ 20.0 20.1 20.2 柯林·杜瑞兹. 魔戒的鍛造者:托爾金傳.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5年2月. ISBN 978-7-5316-7894-6. 
  21. ^ 21.0 21.1 柯林·杜瑞兹. 聖經、魔戒與奇幻宗師. 台北: 启示出版. 2004年6月. ISBN 986-7470-03-6. 
  22. ^ WH AUDEN. The Hero Is a Hobbit. The New York Times. 1954-10-31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1). 
  23. ^ 彭懿. 世界幻想兒童文學導論. 台北: 天卫文化. 1998年12月. ISBN 957-9646-92-9. 
  24. ^ 24.0 24.1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The Tolkien Society. 2016-10-28 [2018-0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9) (英语). 
  25. ^ 影评:《霍比特人》原是炉边故事书. 新浪娱乐. 2013-03-01 [2018-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14).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