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图书馆

学术图书馆(英语:Academic library)是附属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图书馆,为两个目的服务,支援校内的教职员与学生从事课程活动与研究活动。[1]附属于大学的为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library),附属于学院的为学院图书馆(College library),台湾的《图书馆法》统称为大专校院图书馆(大专校院指大学、教育大学、技术大学、独立学院、技术学院、专科学校等台湾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附属于中等教育初等教育机构(即高中、初中、小学)的图书馆称为学校图书馆(School library),台湾的《图书馆法》称为中小学图书馆。

研究型图书馆(Research library)是深度收藏一个或多个领域主题之资料(如古籍手稿善本特藏英语Special collections,或特定学科领域区域研究的学术文献),以满足研究之需求而设立的图书馆。自我定位为研究型图书馆者,大多为学术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附属于研究机构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等机构的专门图书馆。某些公共图书馆或不隶属任何机构独立运作的专门图书馆,因历史悠久,具有充足深厚的研究型馆藏,也会是研究型图书馆,前者如纽约公共图书馆,后者如纽伯利图书馆英语Newberry Library福尔格的莎士比亚图书馆英语Folger Shakespeare Library[2][3][4][5][6][7][8]

定义

明文

  • 资讯与图书馆管理辞典(Dictionary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Management,2008)的解释为:专为一所大学内之工作人员与学生而设的图书馆。
  • 图书资讯学线上辞典(Online Dictionary for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07)的解释为:由一所大学所设立的图书馆或图书馆系统,其目的为满足学生、教职员工对资讯、研究及课程之需要。大型图书馆经常设有大学部图书馆,以与研究图书馆有所区别。
  • 图书馆学辞典(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 of Library Science,民73)的解释为:大学附设的图书馆,可能是一个图书馆,也可能是一批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
  • 中华民国《图书馆法》第4条第2项第3款:“指由大专校院所设立,以大专校院师生为主要服务对象,支援学术研究、教学、推广服务,并适度开放供社会大众使用之图书馆。”

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

Carter, Allan M.的名言:"The library is the heart of a university; no other single non-human factor is 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中译: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在所有非人为因素中,与高等教育的品质最密切相关。)

历史沿革

  • 12世纪末始有大学出现,而初期大学中并无图书馆,学生团体的藏书,可能是大学中最早的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先驱

中世纪英国著名私人藏书家柏里(R. de Bury,1287-1345)将私人藏书委托牛津大学保存利用。

欧洲

  1. 多数欧洲大学在14世纪时已设立各学院图书馆,而总图书馆则晚数百年才设立。
  2. 早期学院图书馆藏书大部分来自捐赠,亦偶有捐赠基金作为图书馆经费或向学生征缴图书费,藏书量甚少,且无专业馆员,在许多方面皆直接承袭修道院及大教堂图书馆
  3. 15世纪时独立的图书馆建筑出现。
  4. 公元1500年后,因印刷术的昌明,各大学图书馆的规模均得以扩展。
  5. 牛津大学(1168年创立)、剑桥大学(1209年创立)、布拉格大学(1348年创立)、海德堡大学(1386年创立)、维也纳大学(1475年创立)等图书馆为著名之古老大学的图书馆。

美国

  1. 美国学院和大学之现代图书馆是在19世纪末、南北战争后才开始发展,当时各图书馆缺乏经费,馆员亦无训练,且无系统。
  2. 20世纪初各大学图书馆发展的速度渐增,图书馆学系兴设后,馆员渐趋专业化。
  3. 1930年代由于经济不景气,学院及大学图书馆深受打击,开始研求更新、更有效的服务方式。
  4. 二次大战结束时,各大学院校图书馆已达前所未有之发展,不仅藏书增加,且在校内之地位大为提高。
  5. 1965年之高等教育法案,对图书馆设备、图书馆院系及整体高等教育影响甚钜。
  6. 馆际储存中心发轫于“新英格兰储存图书馆”。
  7. 当代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超过1500万册,这是美国最大的学术图书馆,规模约莫为全球第五。(1638年创立)

台湾

  • 日治时期

台北帝国大学台湾日治时期唯一的大学,藏书量与日本国内其他帝国大学相比,只逊于东京帝国大学京都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战后移交的藏书,若不包括未装订成册之期刊,已达47余万册。

  • 民国时期
 
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达贤分馆

本节收入台湾大专院校图书馆馆藏数目之“中外文实体图书”在30万册以上,“光碟及线上数据库”在500种以上、“电子书”在50万种以上的总量统计排序资料。若一校设有多座分馆,则以各座分馆之总合计算。

“中外文实体图书”馆藏数量前30名的大学图书馆

资料来源:教育部统计处(截至2019年1月31日)[9]

排序 大学校名 馆藏总计
1 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 429.0万册
2 国立政治大学图书馆 210.8万册
3 国立成功大学图书馆 183.5万册
4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 174.8万册
5 国立清华大学图书馆 172.7万册
6 淡江大学觉生纪念图书馆 141.8万册
7 中国文化大学图书馆 139.9万册
8 天主教辅仁大学图书馆 119.7万册
9 国立东华大学图书馆 118.1万册
10 东海大学图书馆 108.2万册
11 国立中正大学图书馆 104.6万册
12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图书馆 104万册
13 国立中兴大学图书馆 102万册
14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图书馆 97.1万册
15 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 93.9万册
16 铭传大学图书馆 93.1万册
17 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 90.84万册
18 东吴大学图书馆 90.82万册
19 逢甲大学图书馆 86.9万册
20 静宜大学盖夏图书馆 81.3万册
21 中原大学张静愚纪念图书馆 77.4万册
22 国立屏东大学图书馆 74.7万册
23 国立嘉义大学图书馆 72.2万册
24 台湾首府大学图书馆 64.6万册
25 世新大学图书馆 59.2万册
26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图书馆 55.9万册
27 亚洲大学图书馆 54.8万册
28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图书馆 53.8万册
29 国立台南大学图书馆 52.7万册
30 朝阳科技大学波锭纪念图书馆 52.4万册

馆藏500种以上“光碟及线上数据库”的大学图书馆

出处:教育部统计处(截至2014年10月15日)[10]

排序 大学校名 馆藏总计
1 天主教辅仁大学 620种
2 淡江大学 613种
3 国立台湾大学 565种
4 国立成功大学 564种

馆藏50万种以上“电子书”前30名的大学图书馆

出处:教育部统计处(截至2014年10月15日)[10]

排序 大学校名 馆藏总计
1 昆山科技大学 358.7万种
2 国立台湾大学 285.1万种
3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243万种
4 远东科技大学 232.5万种
5 淡江大学 223.5万种
6 国立清华大学 192万种
7 国立台南艺术大学 186.1万种
8 南华大学 159.1万种
9 辅仁大学 143.7万种
10 铭传大学 131.6万种
11 东吴大学 113.2万种
12 中原大学 111.1万种
13 亚洲大学 109.7万种
14 国立云林科技大学 105.4万种
15 国立东华大学 99.3万种
16 佛光大学 88.8万种
17 逢甲大学 85.1万种
18 南台科技大学 84.3万种
19 国立中兴大学 84.1万种
20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77.8万种
21 国立嘉义大学 73.4万种
22 国立高雄应用科技大学 71.7万种
23 中山医学大学 69.2万种
24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67.9万种
25 义守大学 67.4万种
26 国立成功大学 67.1万种
27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 66.6万种
28 国立台中科技大学 66.3万种
29 国立政治大学 65.6万种
30 朝阳科技大学 65万种

建筑与设施

王振鹄(民94)认为图书馆设置的三要素为:馆藏、馆员、馆舍。“图书馆建筑是依图书馆设置目的,达成其管理与服务要求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建筑的规划与其适用性有重要的关系,一座适合图书馆各项业务的机能性建筑有利于馆务的推动”[11]。施振宏、郭启松(2006)则认为图书馆建筑的本质是能满足图书馆功能、技术和环境要求的产物,且与图书馆价值观相符合的艺术品。[12]

图书馆建筑三要素

  • 张鼎锺(民79)认为图书馆建筑有三要素:功能、美感、使用行为。[13]

相关法规与标准

中华民国

  • 大学图书馆设立及营运基准(教育部,93年7月28日订定,96年2月19日修订),分为总则、设立、组织与人员、经费、图书资讯资源、建筑与设施、服务、经营管理等八项36条。
  • 条文规定:“大学图书馆宜位于校园之适中地点,需预留扩展空间,建筑与设施应力求实用、安全、美观、易于维护及节约能源,其设计应考量楼板载重量、空间与动线配置、业务运作及读者利用之安全与便利、资料量与服务对象之成长、特殊读者及未来科技发展。”“馆舍空间配置,得视功能区分为读者服务、技术服务、推广服务、行政管理、资讯系统、公共设施等空间,建筑规划设计应考量适宜之各类空间楼板面积比例与相对位置及动线。”
  • 图书馆建筑设备标准(中国图书馆学会台湾省事业改进委员会,民54年订定)。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总号13612类号Z7267规定:公共图书馆建筑设备(民84年订定)。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总号13776类号Z7276规定:图书馆与档案室典藏出版品与文件之纸质保存性标准(民85年订定)。
  •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总号14308类号Z7288规定:图书馆之钢制书架(民85年订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

美国

  • College Library Standards(The Advisory Group on College Libraries Corporation,1932年订定)
  • Standards for College Libraries(ACRL,1959年订定),分为功能、组织、经费、人员、馆藏、建筑、服务、馆际合作等八项。
  • 分别于1975、1986、2000年修订。
  •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Libraries(ACRL,1979年订定),分为服务、馆藏、人事、设备、行政管理、经费等六项16条。
  • Standards for Libraries in Higher Education(ACRL,2004年订定),分为序言、命令、资源、检索、人事、设备、传播与合作、行政管理、经费等九项。

参考文献

  1. ^ Curzon, Susan; Jennie Quinonez-Skinner. Academic Libraries. 9 September 2009: 11–22 [10 September 2013]. ISBN 978-0-8493-9712-7. doi:10.1081/E-ELIS3-120044525 –通过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2. ^ 卢秀菊. 大都會公共圖書館設置研究圖書館之探討 (PDF). 北市图馆讯. 2007, 25 (1)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6). 
  3. ^ Lee Anne George; Julia Blixrud. Celebrating Seventy Years of 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1932–2002: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A Brief History (PDF). 2008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1-20). Most of the 124 current members are academic libraries, the remainder are the national librar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along with several public and special libraries with substantial, broad-based research collections. 
  4. ^ Partners -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2-31. 
  5. ^ List of Members - Consortium of European Research Libraries.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6. ^ List of ARL Members -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9). 
  7. ^ List of LIBER Libraries - Association of European Research Libraries.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8). 
  8. ^ OCLC Research Library Partnership Roster - OCLC Research. [2024-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9). 
  9. ^ 中华民国教育部统计处. 大專校院圖書館統計. [2016-1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3-29). 
  10. ^ 10.0 10.1 中华民国教育部统计处. 大專校院圖書館統計. [2015-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11. ^ 王振鹄(民94,10月):价值观与品味 决定建筑优劣:图书馆建筑规划的基本认知。书香远传,29,16-19。
  12. ^ 施振宏、郭启松(2006)。近五年图书馆建筑研究综述。情报资料工作,6,71-74。
  13. ^ 张鼎锺编(民79):图书馆建筑趋势。台北市:三民。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