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铁律

工资铁律,又译铁的工资规律[1],是一条关于劳动市场经济学定律,它声称实物工资处于长期将永远倾向接近于仅可维持工人生活所需的最低工资额,因此这理论也称为工资的最低生存说。这个理论由19世纪中德国的工人运动活动家斐迪南·拉萨尔命名,理论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马尔萨斯的著作《人口论》和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根据拉萨尔的观点,工资不可能下降至可供生存的水平以下,因为劳动者不能在未满足生存所需的情况下工作。劳动者之间的就业竞争会驱使工资水平下滑至仅能糊口的最低水平。这观点建基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按照马尔萨斯所言:人口数量的增加发生于整体劳动者工资高于“生存工资额”之上,并且工资下跌时人口就停止增加,甚至减少。假设对劳动需求是一个已知的实物工资率的单调递减函数,于是马尔萨斯预测劳动市场长期的均衡,即是劳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通常暗示劳动者等同总人口)的供给将在最低的生存工资额等于劳动的需求。造成这种均衡背后的原因是较高的工资会令到劳动的供给相对需求增加,从而创造超额供给抑制市场实物工资水平;倘若工资较低,劳动供给下降便增加市场实物工资水平。这种市场的“作用力”创造一个动态收敛使“生存工资额”和固定人口互相均衡。

一如李嘉图所意识到工资铁律理论的结构性问题,只要新投资、新科技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劳动需求以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增加,这个依靠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推导不会发生——在这情况,实物工资和人口两者都将同时随时间增加。人口结构转型(工业化国家人口由高出生率及死亡率过渡到低出生率和死亡率)改变大部分已发展国家的这种动态变化,所以工资远高于生存额度。即使某些国家仍然有快速的人口扩张,对技术性劳工的强烈需求导致工资率快于人口增长。

斐迪南·拉萨尔

亚历山大·格雷认为斐迪南·拉萨尔对“工资铁律”这个名称“拥有发明的荣誉”[2],因为拉萨尔在个人发表的著作中曾经明确写出“das eherne und grausame Gesez”(和残酷的定律)[3]

李嘉图

工资铁律或工资最低生存说的实质内容出现在经济学的时间远早于拉萨尔评论之时,例如Antonella Stirati转引自熊彼特的意见[4],后者认为“铁律”的概念出自安·罗伯特·雅克·杜阁。一些经济学家(例如约翰·加尔布雷斯[5])把这个理论归功于李嘉图,他在马尔萨斯人口论上构建工资最低生存说。Terry Peach指出不同的经济学家解释李嘉图的工资概念时立场上存有分歧,这些经济学家包括:Haney(1924年),约翰·希克斯(1973年),弗兰克·奈特(1935年),Ramsay(1836年),乔治·斯蒂格勒(1952年)和保罗·萨缪尔森(1979年)[6]

Antonella Stirati认为工资铁律并不全是马尔萨斯一人的理论产物,她认为李嘉图可分一杯羹,因为李嘉图较马尔萨斯更接近地持有关于人口特征相对灵活的观点[7]。李嘉图分辨出自然价格市场价格,对他来说劳动的自然价格就是维持劳动者工作的成本。尽管如此,李嘉图坚信劳动的市场价格或者实际支付的工资可以无限地超过最低生存水平,因为经济趋势的抵消:

再者,李嘉图不止相信劳动市场价格能够长期超越最低生存水平或者自然工资率,而且他认为自然工资不是决定劳动者的生存,劳动者的生存应该取决于“风俗习惯”:

批评

主流经济学家的批评

拉萨尔的工资最低生存说所预测工人阶级的下场已经被经济增长证明并不可信,尽管工资最低生存说最早见于李嘉图马尔萨斯。关于人口结构转型方面,富裕社会的人口增长对工人的实际收入和工资产生作用使其下降的功能,即人口的增加虽然会压抑工资水平,但不至于使工人仅能过活,因此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被颠覆而不适用于现代的经济环境。经济学家从此摒弃了工资铁律。效率工资假说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何这个现象没有发生。

社会主义者的批评

社会主义者对拉萨尔和所谓的工资铁律的意见倾向负面,例如卡尔·马克思便是一例。他争论道即使工资存在下降到生存水平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工资向上升的趋势。马克思批评以马尔萨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工资铁律。根据马尔萨斯所云,人类注定要生活于贫困中,因为生产能力的增加导致人口的膨胀。马克思批评拉萨尔误解了李嘉图的原意,马克思还指出他认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只需要像劳动价值理论所述那般:工资是一个已知的数量。他褒奖重农主义者[10]而轻视拉萨尔

注释

  1. ^ 新编世界社会主义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6年12月. ISBN 9787532603800. 
  2. ^ Gray, Alexander (1946, 1947) The Socialist Tradition: Moses to Lenin, Longmans, Green and Co., p. 336
  3. ^ Lassalle, Ferdinand (1863) Offenes Antwortschreiben, http://www.marxists.org/deutsch/referenz/lassalle/1863/03/antwortschreiben.htm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Stirati, Antonella (1994) The Theory of Wages in Classical Economics: A study of Adam Smith, David Ricardo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ward Elgar, p. 43
  5. ^ Galbraith, John Kenneth (1987) Economics in Perspective: A Critical History, Houghton Mifflin, p. 84
  6. ^ Peach, Terry (1993) Interpreting Ricard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9-10
  7. ^ Stirati, Antonella (1994) The Theory of Wages in Classical Economics: A study of Adam Smith, David Ricardo and Their Contemporaries, Edward Elgar, p. 120
  8. ^ 李嘉图.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 第66页. 
  9. ^ 李嘉图. 《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 : 第67–68页. 
  10. ^ Marx, Karl (1963, 1969) Theories of Surplus Value, Part I, Chapter II, Progress Publishers

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