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坝机场
广阳坝机场是重庆市最早的机场,位于南岸区长江中的广阳岛上,相对于重庆市中心(南岸区)82°方向15公里左右,坐落在。跑道方向40°~220°,标高220米,跑道长1100米、宽40米、厚0.3米。
历史
民国18年(1929年),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刘湘在重庆东南约25公里的广阳坝地方建筑飞机场。7月14日,巴县政府与重庆关监督署职员及工程师前往广阳坝与当地负责人共同划定机场界线。机场工程于1929年8月11日发布公告,要求范围内业主于公布日10天内离开,9月15日,司令部与当地业主签订协议。1929年9月开工,刘湘派一个团的兵力修筑。巴县政府奉命于9月20日派出木船20只以供使用。该简易的土质机场于年内建成,共征地200余亩,仅将场面铲平为平坝。民国19年(1930年),航空处改组为航空司令部,并兴建飞机棚三座,机器棚一座,材料仓库、地下炸弹库、油库和木料室各一间。刘湘派人购回2架“包台斯一33”式飞机、1架“华可”型飞机,当时有德国飞行员在广阳坝试飞表演。表演时,意外地将炸弹投在参观的军校学员队伍中,炸死炸伤学员100多人[1]。
民国24年(1935年)7月,为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所需,蒋中正令刘湘扩修广阳坝机场[2]。7月20日,巴县派技术员前往广阳坝会同军方共同测量之后,由工兵修筑,至年底前扩修工程结束,期间场面加宽加长,跑道两端延长线200米之内障碍物尽行铲除,拆除瓦房142.5间,草房82间,砍树2250棵。机场纵长800米,横宽600米,建有棚厂2座,设有航空司令部、营房等房屋。民国27年(1938年),又大规模扩修机场,预备作为抗战的军用机场。机场工程处于1月5日正式成立,征工范围涉及永川、璧山、合川等12县,每县征工1000人,共计12000人。工程于民国27年(1938年)1月10日开工,这次扩修共征地363亩,完成土方58万立方米,运土最远者达400米以上,至7月工程暂告一段落;次年2~5月,由江北、巴县,璧山三县民工继续完成新旧跑道合并工程,前后共开支16.32万元,此次扩修完工后,广阳坝机场场面长宽为1100米×480米,跑道长宽为800米×100米,飞机可以编队起飞。民国29年(1940年)9月,又抽调巴县民工2000人,江北县民工1000人进行扩修,约计完成土方13.7万立方米。几经扩修,机场场面最终达1500米长,其中跑道长1100米,碎石鹅卵石道面,跑道西南头安全道200米。至此,机场场面占地600余亩,连同军营、马路等设施共占地900余亩。该机场主要供军用,但在每年夏、秋两季,珊瑚坝机场被淹时,民航班机在此起降。自从九龙坡和白市驿机场启用后,广阳坝机场很少使用,逐渐弃置[3]。
参考文献
- ^ 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辑室编. 重庆市志 第5卷. 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12: 400–401. ISBN 7-5616-2208-2.
- ^ 重庆市南岸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重庆市南岸区交通局. 重庆南岸文史资料 第14辑 交通专辑. 2003.12: 48.
- ^ “重庆近代机场一览表”,欧阳杰著,《中国近代机场建设史(1910-1949)》,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第514-5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