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恩 (1958年)
张国恩(1958年6月30日—),台湾教育学者,现任东海大学校长。[1]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台师大资讯教育研究所讲座教授,研究专长包括电脑模拟式学习、数位学习、网络化企业训练、行动学习。
张国恩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中华民国台湾省基隆市 | 1958年6月30日
国籍 | 中华民国 |
政党 | 无党籍 |
学历
| |
生平
张国恩儿时生长于基隆的小渔村,虽然学习环境不佳。[2]当周遭同学在国中阶段多半放弃学业准备就业之际,他却坚持苦读迈向升学之路,当年在就业为前提的时空背景下,他在家人与师长的鼓励下进入台北工专(现国立台北科技大学)电机科就读,五专毕业则继续至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今国立台湾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进修学士学位,之后更以优异成绩进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毕业后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担任教师,他将自己以往的电机、电子专业与教育专业进行跨域整合,担任台师大教授期间全心致力教学研究,将电算机与各科教育整合,并不遗余力推动电脑模拟式学习、数位学习与行动学习,三度获得科技部的杰出研究奖,今获聘为科技部最高荣耀“科技部杰出特约研究员”的殊荣,2021年更荣获教育部“师铎奖”。[3]担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长时曾撰述“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兼论翻转教育思维”一文,清楚指出高等教育是透过“真理的追求”影响社会的发展,二十一世纪大学虽然强调知识创造,但大学的本质仍是与宇宙精神相系,要使更多人获得启蒙,进而引领文明的创新。他担任台师大校长期间,始终相信真理,并以求真、踏实与力行的态度追求办学之绩效与卓越。[4]
学历
- 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博士
- 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研究所硕士
- 国立台湾工业技术学院电子工程系学士[5]
- 国立台北工业专科学校电机工程科副学士
经历与荣誉事迹
经历: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资讯教育研究所讲座教授 (108.09~111.01)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智能互动学习科技实验室主持人 (现职)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长 (99.02~107.02)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副校长 (95.11~99.02)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 (93.08~96.07)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资讯教育学系主任(89.08~91.07)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电算中心主任 (79.08~82.07)
- 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兼中鼎大学校长 (108.09~迄今)
- 师子王艺术分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108.09~迄今)
- 师子王智慧学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109.09~迄今)
- 财团法人中鼎教育基金会董事 (107.11~迄今)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新创控股公司董事 (107.03~迄今)
- 财团法人台大系统文化基金会董事 (107.01~迄今)
- 国立台湾大学系统委员会委员 (107.01~迄今)
- 财团法人诚正勤朴学术基金会董事长 (99.08~107.09)
- 财团法人诚正勤朴学术基金会董事 (107.10~迄今)
- 财团法人中技社工程教育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 (105.04~迄今)
- 财团法人中技社董事 (107.09~迄今)
- 社团法人台湾数位学习与内容学会荣誉理事长 (100.01~迄今)
- 社团法人台湾数位学习与内容学会首任理事长 (100.09~106.09)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常务董事 (98.08~107.07)
- 财团法人中华民国电脑技能基金会董事 (96.08~99.08)
- 中华民国数位学习品质服务中心创办人及总召集人 (94~99.01)
- 台湾绿色大学联盟首任理事长 (102.09~106.09)
- 台湾新媒体科技与教育协会首任理事长(109.10~迄今)
- 台湾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药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校评鉴指导委员会委员 (现职)
- 基隆市市政府顾问 (105.06~迄今)
- 新北市教育局顾问 (109.08~迄今)
- 私立东海大学校长 (111.02~迄今)
荣誉事迹 :
- 担任台师大学术及行政主管20余年,推动创新措施,提高校务运作绩效,成就学校特色。
- 担任台师大校长期间,获第二期顶尖大学计划与深耕计划补助,引领学校转型与精进,提升大学国际竞争力与排名。
- 深耕资讯教育研究,获得3次科技部杰出奖(2012~2014、2009~2011、2002~2004)。
- 获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杰出学者研究计划主持人 (2008~2010)
- 获109年度科技部杰出特约研究员奖。
- 担任教育部中小学国际教育计划主持人及白皮书咨询专家,协助我国中小学接轨国际。
- 担任科学教育研究发展白皮书撰述召集人,协助擘划国家科学教育研发展方向。
- 推动台师大、台大、台科大共组国立台湾大学系统,三校共享资源,创立大学实质合作楷模。
- 教学研究表现杰出,获颁台湾师大“特殊优秀人才”及“讲座教授”。
- 创立台湾绿色大学联盟、台湾数位学习与内容协会、台湾新媒体科技与教育协会等,并担任首任理事长。
- 2007年荣获全球华人资讯教育学会年度贡献奖。
- 2009年荣获台北科技大学杰出校友。
- 2011年荣获台湾科技大学杰出校友。
- 2012年荣获亚洲知识管理学院荣誉会士。
- 2012年加拿大工商管理学院荣誉会士。
- 2011年日本创价学会最高荣誉赏。
- 2021年获聘科技部杰出特约研究员[6]。
- 2021年获颁教育部师铎奖。
- 2022晋列2020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暨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产学与教育奉献
对社会与产学之影响
- 担任国科会科教处资讯教育学门召集人,除拟定资讯教育发展与研究方向外,并首创SIG (Special Interest Group) 研究群与薪火相传研习活动,凝聚研究能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至今SIG与薪火相传研习依然受到历任学门召集人的支持,持续推动与扩大规模。
- 于2011年创办“数位学习与内容学会”,并担任首任理事长,协助推动SIG研究群外,并办理“数位学习科技期刊”与“TWELF学术会议”,群策群力推动发展我国数位学习与内容。
- 主持“北区环境教育区域中心设置专案工作计划”(103-106),创立“台湾绿色大学联盟”,并担任首任理事长,代表签署“塔乐理宣言”。
- 担任中技社董事期间,召集国内产官学专家,撰写最新趋势之专题报告“区块链+时代的社经变革与创新思维”与“新媒体之发展趋势与影响”,做为政府订定政策与教育方向之参考。
- 担任共同主编,召集多位学者编辑国内第一套“数位学习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出版7册,做为传承数位学习知识的教科书。此外已与国际出版社Springer合作出版系列丛书(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Sciences Series),并被收录为SCOPUS,将台湾的华语文研发成果带往国际。
- 于2020年创立“新媒体科技与教育协会”,并担任首届理事长,发展“新闻识读素养指标与量表”,据此可发展适合各级学校之媒体识读课程,让学生具备假新闻之辨别能力。
- 担任“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及资深顾问多年,因对资讯教育学术发展与会务推动贡献,于2007年获颁“全球华人资讯教育学会年度贡献奖”。
- 担任资策会常务董事9年,协助国内资讯工业之发展。
- 配合政策推动大学研究产业化,创立“台师大新创控股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学校特色领域,协助师生开设新创公司,目前已投资“师子王艺术分享股份有限公司”与“师子王智慧学习股份有限公司”。
投注教育服务与奉献
- 多年来担任各县市资讯教育咨询顾问,目前受聘为基隆市和新北市顾问,协助推动资讯教育政策。
- 自2014年起偕同本校迈向顶尖大学团队,透过科技化教学环境,协助偏乡中小学进行补救教学,目前已有花莲、台东、桃园、基隆等县市约有50所学校参与。
- 自2012年起,每年暑假亲自率台师大师生赴偏乡中小学做课程辅导服务,并挹注相关资源,任内约有1000位学生至132所学校进行26400人次的服务,遍及台湾各县市。
- 协助景美女中拔河队找到升学出路,共组台师大景美拔河联队,并担任领队远征各地,除获世界冠军外,更帮助了弱势生翻转人生。
- 推动台师大、台大、台科大共组台湾大学系统,三校全面合作与共享资源,造福师生获得丰沛的研究与学习环境。
- 自2008年起带领台师大成立华语文研究中心,开发资讯辅助华语文教学系统,有效协助外籍生与侨生的语文学习。
- 在人才培育方面,所指导的研究生大都服务于教育界,持续传承及培育下一代,有多位任职大学,并任学术或行政主管,亦有担任国高中职校长者。其中有多位学生研究表现杰出,获得科技部杰出奖、教育部学术奖或担任国际重要SSCI期刊主编等。
- 多年来担任各级学校之访视委员、咨询委员、评鉴委员、校务顾问等,现担任台大、清大、中国医药大学、台中教育大学等校级评鉴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育政策与法令推动
- 于100年度执行“科学教育研究发展白皮书规划计划”,结合国内科教专家完成科教白皮书。另于101-107主持教育部“推动中小学国际教育课程教材、资讯网及学校本位国际教育专案计划”,协助完成第一期国际教育白皮书、建构“中小学国际教育能力指标”、发展国际教育融入学科教材与建置中小学国际教育课程资讯网。
- 在各阶段分别主持教育部有关资讯教育之发展计划,如“建立行动学习模式、界面设计与行动学习教室标准”、“培养e世代资讯人才:规划高中职学生资讯能力指标”、“以能力指标为基础的资讯教育提升计划:整合资讯融入示范教材设计与资讯能力评量”、“中小学资讯能力评量机制发展与推广计划”等,协助我国资讯教育发展蓝图的建立。
- 自2017年起,带领台师大团队承接教育部“师资生专门内容知识考试前导研究计划”及“师资培育课程规划研究计划”,研拟符合实务需求之“师资职前教育课程基准”,对师资培育有重大影响。
- 长期担任“国家华语文测验推动委员会”相关会议召集人与咨询委员,并主持“教育部华语文能力测验考生数据库暨海外施测业务整合系统建置计划”,协助发展华语文各类测验,推动我国华语文测验在全球的领导地位。
- 督导师大心测中心承办教育部国中基测相关工作,并担任国中教育会考推动主任委员,协助我国每年基测与会考稳定公平实施。
行政领导
99年2月至107年2月担任台湾师大校长,提出“蜕变九五、大学典范”理念,以九大发展重点、五大执行方案作为校务发展目标,建立“跨域整合、为师为范之综合性大学”,经由8年的创新变革,除让台湾师大获得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划与深耕计划外,并成为QS全球大学排名进步最多的三所大学之一,获QS全球排名第289名、亚洲第58名、教育学科第22名之殊荣,办学绩效有长足进步。[7] 具体创举如下:
- 礼聘名师:健全教师聘任制度,延揽国内外优秀师资,如聘请诺贝尔奖得主高行健、多位国内外院士、国家讲座、科技部杰出奖、国家文艺奖与行政院文化奖得主等,任内约新聘300多位新进教师,为校园注入新血与活力。尊重学术多元价值,升等、评鉴、奖励等制度皆考量不同领域表现。
- 全球移动:推动一系所一标竿、一系所一国际合作案、与世界百城百校国际交流计划。针对外籍生开设每周6小时华语文课程与迷你英语授课学程。
- 学术发展:利用重点发展领域带动全面学术发展,给予人事、经费与空间需求之协助,培养多位教师获得各项奖项。订定各类奖励措施,鼓励期刊发表、书籍出版与参与国际会议,辅导学校出版期刊与书籍收录在Scopus、TSSCI、SSCI等index中(共有9本期刊收录为SCOPUS)。
- 行政革新:实施管考制度,首创以平衡计分卡评估单位绩效,改善考绩制度,赴外标竿学习、订定弹性升迁制度,落实资讯化管理,大幅提升行政组织效能与校内凝聚力。
- 教务变革:降低必修学分,发展微学分与总整课程,推动“世界足迹”、跨领域领导与创业学程,改革国文、英文、体育、资讯等基础课程,实施能力为本的Y+X课程发展,推动与高中职、大学、产业及国际联盟之横向与纵向之跨校开课计划,取消双二一退学制度,降低转系门槛、建置网络大学等。
- 学务创新:开办新生伯乐大学堂,废除操性成绩,实施高关怀测验,配合专责导师制度,落实三级辅导功能,扩大弱势生奖学金规模,强化特教中心功能,建置书院,建立医院等级的健康中心。
- 校园建设:任内新建7栋大楼,其中新建师大美术馆获得建筑设计奖;发包3000床位之学生宿舍大楼,拆除部分围墙,重塑校园氛围,营造“天天有画展,周周有音乐会”之特色校园文化。修护古迹,活化校园资产等。
- 扩增校地: 争取无偿拨用国有土地,增加台北市卧龙街土地850坪、林口校区旁8公顷、福州街刘真校长故居等。
- 活化资产: 完成古迹修复,珍视文化资产之保存、修复、数字化及再利用,修复梁实秋故居、文荟厅、礼堂、刘真校长故居等古迹校舍。资产活化获财政部101年、104年国有公共财产年度活化运用绩效评选第二名与第四名之殊荣;创办文创市集,培养师生文创思维,型塑创意创新校园[8]。
参考文献
- ^ 现任东海大学校长(第10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长继任校务说明书
- ^ 張國恩教授資訊 (中文).
- ^ 教育部公布110年師鐸獎72位獲獎人員名單 (中文).
- ^ 张国恩教授研究成果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放學者平台. [2021-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7) (中文).
- ^ 資教所師大講座教授張國恩 獲科技部傑出特約研究員獎 (中文).
- ^ 張國恩跨界學習 帶領台師大起飛. [2015-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9).
-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長繼任校務說明書 (中文).
教育职务 | ||
---|---|---|
东海大学 | ||
前任: 王茂骏 |
东海大学校长 第十任 2022年2月- |
现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