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米勒

爱丽丝·米勒Alice Miller,1923年1月12日—2010年4月14日),是一位瑞士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波兰犹太裔哲学家及作者,著作重点在儿童受暴议题。

米勒的作品《幸福童年的秘密》在1981年发行英语版即造成轰动,并畅誉国际[1]。对于儿童受暴的后果,她的看法变得极有影响力[2]

生平

米勒出生于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是家中最大的女儿,有一个小她五岁的妹妹。从1931年到1933年,全家住在柏林,米勒在这段时间学会德文。因纳粹于1933年掌权,举家又迁回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少女时期的米勒,计划逃离家乡的犹太区,此区自1939年10月起拘禁所有犹太居民,她以Alicja Rostowska的名字在二战时期的华沙存活下来。米勒设法将母亲及妹妹带离犹太区,父亲于1941年死在犹太区里[3][4]

1946年米勒以Alice Rostovska的名字搬往瑞士,在此她获得巴塞尔大学的学者资格[5]

1949年与瑞士学者安德列·米勒(Andreas Miller)结婚,是一位波兰天主教徒,学生时期便与她一起从波兰搬至瑞士。他们于1973年离婚,有两个孩子:马汀、尤莉卡。在母亲爱丽丝过世没多久,马汀在明镜受访时表示,他儿时便遭受父亲的暴力──在母亲的面前。马汀一开始表示母亲有出手干预,但之后便不再介入[5][6]。在爱丽丝对于儿童照护的危险有所觉醒时,家庭内的暴力持续了几十年。马汀也提到即使有过许多次漫长的对话,他的母亲仍无法和他谈论关于战时的经历,因为爱丽丝为此而有严重困扰。

1953年米勒获得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学的博士学位。1953年、1960年,米勒学习心理分析,并于1960年及1980年在苏黎世实行运用。

在担任心理分析师及培训师长达二十年之后,米勒于1980年停止分析及教职,为了能有系统地探索儿童时期[7] 。她开始批评佛洛依德荣格。米勒头三本著作来自她回应自身领域盲点的研究。当第四本书发行时,她声称不再相信精神分析适用于任何方面。

1985年米勒写了关于她担任精神分析师时期的研究:“二十年来,我观察到人们否认他们的童年创伤,理想化他们的父母并坚决抗拒他们的童年真相。”[8]同年她从瑞士搬往南法的圣雷米[9]

1986年米勒以著作《你不该知道》(Thou Shalt Not Be Aware)获得雅努什·科扎克文学奖[10]

在1987年4月米勒在德文版《今日心理学》的采访上宣布她放弃精神分析[11]接着她注销了瑞士精神分析学会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会员资格,因为她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及运用,无法让儿时遭虐的受害者承认此事对自己的侵扰,并解决受虐造成的影响[7],他们“仍然维持责怪孩童及维护父母的传统”。

米勒其中一本书《Bilder meines Lebens》(Pictures of My Life),出版于2006年,其书内容以1973-2005年间米勒的66幅原创画作来展示及讨论,为作者透过自己的理论及近期观点,去探索创伤童年的情绪过程[12][13]

2010-2005年间,米勒在个人的网站上回答了数百封读者的来信[14]

米勒于2010年4月14日去世,享年87岁,在她位于圣雷米的家中,因严重疾病和胰腺癌晚期诊断而自杀[15]

发展

米勒将创伤模型英语Trauma model of mental disorders扩展到所有形式的儿童虐待,包括那些普遍可以接受的(如打屁股),米勒都称之为“有毒的教育英语Poisonous pedagogy”,这个名词源于由社会学家卡达丽娜‧如曲基英语Katharina Rutschky的同名书籍《Schwarze Pädagogik》[16]

米勒利用心理史学分析了作家维吉尼亚·吴尔芙法兰兹·卡夫卡及其他人,去探寻他们的童年创伤和生命历程的关连。

米勒的第一本著作《幸福童年的秘密》,开头便总结了她的核心看法:

在1990年代,米勒坚决支持Konrad Stettbacher开发的一种新疗法,后者后来被指控性虐待[18]。米勒从玛列拉·梅尔英语Mariella Mehr的著作《石器时代》(Steinzeit)认识了Stettbacher及他的疗法。她联络了梅尔以取得治疗师的名字,至那时起,米勒拒绝推荐治疗师或疗法。在公开信中,米勒为她的决定做出解释,以及她如何成为Stettbacher的追随者,但最后米勒疏远了他及他的回溯疗法[19][20]

在米勒的著作中,她谨慎地解释“受虐”不只是身体或性的暴力,她也关注父母对子女的精神虐待,此事难以辨别及处理,因受害者会将其隔绝,可能在某些事件发生或忧郁症状发作,以至于需要治疗之前都不会意识到这件事。

米勒将主要的精神官能症精神疾患归咎于施予精神虐待的父母。她坚定认为,精神疾患成瘾、犯罪及教派主义的所有状况,皆归根于潜意识的童年创伤所压抑的愤怒和痛苦,在情感上没有得到协助。在所有文化中,米勒写道:“保护父母是我们的最高法律”,她称道,即使是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师和临床心理学家无意中都害怕将个案的精神障碍归咎于父母。根据米勒的说法,精神卫生专业人员也是由童年时“有毒的教育”内化而成的生物。这解释了为何“孝敬父母”这个诫命是米勒心理学派主要针对目标之一[21]

米勒称电疗是“抗拒记忆的运动”。在著作《The Demolition of Silence》中,她也批评心理治疗师建议个案原谅虐待他们的父母,表示在回想及感受儿时痛苦的复原工作上,这件事只会造成阻碍。她的论点是,大多数治疗师都害怕这件事,并在东、西方信仰中片面的诠释下工作,这些诠释曾经被受虐儿童反复解释成宽恕。米勒认为原谅不能处理憎恶,而是成人以危险的方式掩饰过去:代罪羔羊,正如她在心理传记中讨论的阿道夫·希特勒尤尔根·巴奇,他们都遭受过父母严重的虐待[22]

对于人们为何不愿意了解他们童年所遭受的虐待,米勒著作中的普遍观点是:避免无法忍受的痛苦。她认为“因为与原始的原因断了联系,他们愤怒、无助、绝望、渴望、焦虑和痛苦的情感,将会透过对别人的破坏行为表达(如犯罪行为、大规模屠杀),或是透过以自己为敌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吸毒、酗酒、嫖妓、精神紊乱、自杀)[23]。”

暴力的根源

根据米勒的说法,孩童遭受殴打是暴力的根源,尤其是在他们发展大脑的前几年[24]。她表示这行为造成的破坏性极大,但不幸的是社会鲜少注意到。她认为当孩童被禁止抵御暴力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孩童必定要抑制自然反应如愤怒及恐惧,成年后会将这些情绪发泄在自己的小孩或别人身上:“儿童虐待如揍打和羞辱不只造成不快乐又困惑的孩子、消极的青少年及施虐的父母,也进一步造成混乱、失能的社会[25]。”米勒表明,只有警觉这样的情形,才能打破暴力的循环。

中文出版书籍

参考资料

  1. ^ William Grimes. Alice Miller, Psychoanalyst, Dies at 87; Laid Human Problems to Parental Acts. The New York Times. 26 April 2010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2. ^ Sue Cowan-Jenssen. Alice Miller obituary. The Gurdian. 31 May 2010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21). 
  3. ^ Alice Miller. Paths of Life. Hachette UK. 2008: 360. ISBN 9780786727292. 
  4. ^ Martin Miller. Das wahre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German Edition. Verlag Herder GmbH. 2013: 26-44. ISBN 978-3451068782. 
  5. ^ 5.0 5.1 SPIEGEL-GESPRÄCH. Mein Vater, ja, diesbezüglich. SPIEGEL. 03.05.2010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6. ^ Interview with Martin Miller (PDF).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09-24). 
  7. ^ 7.0 7.1 Alice Miller: About the author.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1990 and later (from the book covers of the German paperbacks of ‘The Drama of the Gifted Child’,’ For your own Good’, ‘Images of a childhood’, ‘The Untouched Key’ and ‘Banished Knowledge’ (all reprints of the first paperback editions))
  8. ^ Alice Miller. Bilder einer Kindheit. Suhrkamp Verlag KG. 1985: 12. ISBN 9783518376584. 
  9. ^ Martin Miller. Das wahre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German Edition. Verlag Herder GmbH. 2013: 59. ISBN 978-3451068782. 
  10. ^ Edward Lawson. Encyclopedia Of Human Rights. Taylor & Francis. 1996: 943. ISBN 9781560323624. 
  11. ^ Alice Miller; Barbara Vögler. Wie Psychotherapien das Kind verraten. Psychologie Heute: 20–31. 
  12. ^ Alice Miller. Bilder meines Lebens. Suhrkamp. 2006. ISBN 3-518-45772-1. 
  13. ^ Alice Miller, Paintings. Alice Miller.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14. ^ Alice Miller - lettres ouvertes.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15. ^ Martin Miller. Das wahre "Drama des begabten Kindes" German Edition. Verlag Herder GmbH. 2013: 21-23. ISBN 978-3451068782. 
  16. ^ Alice Miller. Por Tu Propio Bien/for Your Own Good Spanish Edition. Tusquets Editor. 1998-12-01: 17-95. ISBN 9788483105672. 
  17. ^ 米勒, 爱丽丝  . 幸福童年的秘密. 台湾: 心灵工坊. 2014: 32. 
  18. ^ Barbara Lukesch: Das Drama der begabten Dame: Alice Miller steht wegen eines Scharlatans vor einem Scherbenhaufen 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存档日期2008-05-14.. First published in: Facts, 29 June 1995. (German)
  19. ^ Alice Miller. Communication To My Readers.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4). 
  20. ^ Janneke. A Reaction To the Appendix To Alice Miller's Communication.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0). 
  21. ^ Alice Miller. Breaking down the walls of silence. NY: Dutton/Penguin Books. 1990. ISBN 9780465015047 (英语). 
  22. ^ ALICE MILLER. FOR FOR YOUR OWN GOOD.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0年1月1日: 282 [2019年8月22日]. ISBN 97803745226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1月19日). 
  23. ^ 爱丽丝‧米勒. 幸福童年的祕密. 台湾: 心灵工坊. 2014-09-11: 207. ISBN 9789863570110. 
  24. ^ The Roots Of Violence - Alice Miller's New Flyer 2008. YouTube.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9). 
  25. ^ Alice Miller. CHILD ABUSE AND MISTREARMENT. [2019-08-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