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湾邨

香港公共屋邨

22°15′52″N 114°14′33″E / 22.26449°N 114.242583°E / 22.26449; 114.242583

柴湾邨
Chai Wan Estate
柴湾邨全貌(2015年11月)
概要
类型租住屋邨
地点香港东区
地址柴湾新厦街300号
坐标22°15′52″N 114°14′33″E / 22.26449°N 114.24258°E / 22.26449; 114.24258
托建方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入伙年份1957年至1966年(重建前)
2010年(重建后)
技术细节
座数2
其他信息
住宅套数1,600(截至2024年6月30日)
单套面积194 - 437 平方英尺(ft²)
住户数1,600(截至2024年6月30日)
认可人口3,500(截至2024年6月30日)
地图
地图
儿童游乐场
邨内设健身设施

柴湾邨(英语:Chai Wan Estate)是香港东区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柴湾新厦街300号,毗邻东区走廊港铁柴湾站。以前的柴湾邨共有27座徙置大厦,经拆卸重建后,大部分楼宇分拆为环翠邨悦翠苑茵翠苑柴湾市政大厦乐轩台以及蝶翠苑,现时的柴湾邨由房屋署总建筑师(2)负责设计,由西松建设负责承建,并建有湾畔楼与湾映楼两座T字型非标准设计出租楼宇,此两幢楼宇同时亦是港岛区首个采用非标准型设计的公屋项目。

历史

前代柴湾邨于1959年至1966年间陆续落成,位于香港东区柴湾港铁柴湾站现址附近一带,1973年前称为柴湾徙置区,第1至12座为旧长型大厦第三型徙置大厦),第13至15座为旧长型大厦第四型徙置大厦),第17、18、20、22座为旧长型大厦第一型徙置大厦),第16、19、21、23至27座为旧长型大厦第二型徙置大厦)。当中,旧长型大厦第一型徙置大厦)和旧长型大厦第二型徙置大厦)曾经以英文字母命名。

拆卸及重建

柴湾邨的重建工程历时47年,是香港公共建设工程中最长的一项工程,而拆卸工程于1975年开始,直到2022年8月原第13座现正重建为绿表置居计划屋苑蝶翠苑交付为止,拆卸重建后,旧长型大厦第一型徙置大厦)和旧长型大厦第二型徙置大厦)的部分已成为环翠邨(包括改建后的21座和22座,即环翠邨以前的安翠楼及宁翠楼);而第1座重建为柴湾市政大厦;第2至8座重建为乐轩台;9至12座及13座的其中一半位置重建后成为中华传道会刘永生中学圣公会圣米迦勒小学

前13座另一半土地现正兴建绿表置居计划屋苑蝶翠苑(于2019年3月列入绿表置居计划,同年10月签立地契[1],并与青衣青富苑一并于同年12月接受申请,但命名则于同年11月才公布[2]。于2020年6月29日起拣楼,并预计于2022年8月31日竣工。蝶翠苑亦是柴湾邨原址上重建的最后一座楼宇,亦象征旧柴湾邨历时47年的重建工程正式圆满结束。)

而旧柴湾邨第14及15座的位置则重建成湾畔楼及湾映楼,此2幢大楼已于2010年4月14日落成,并于同年6月陆续交付使用,并重用“柴湾邨”一名作为屋邨名称,故此在2001-2010年这段期间柴湾邨曾经消失过。唯“柴湾”已不再只是柴湾邨的代名词,而指柴湾整个地区或港铁柴湾站

自选单位计划

在1996年,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选定柴湾邨第二期重建(9-12座)作为首个推行试验性质的“自选单位计划”(Self Selection Scheme)的重建计划。

当时经认可的9-12座居民及新分户家庭,在拣楼前可透过此计划收到备供拣选单位目录、以及附有模型照片、地图、总平面图、楼宇样本平面图及单位平面图的兴东邨二期楼书,以作拣选单位前的参考之用,并在指定日期在设于房屋署柴湾邨办事处内的拣楼中心,分批拣选属意的同区安置资源(筲箕湾兴东邨二期的新单位及港岛区未纳入整体重建计划屋邨内的翻新单位),以提高配屋的透明度及减少安置资源的空置时间。

几个月后,房屋署认为此计划成功可行,故此随即把这计划推展至其他受重建计划影响的屋邨。

屋邨资料

现时楼宇

楼宇名称(座号) 门牌号码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楼宇层数(住宅层数) 每层伙数 每座单位总数(伙) 建筑师 承建商 提供升降机的厂商
湾畔楼 (第1座) 柴湾新厦街300号 非标准设计大厦
(T型)
2010年 41(1-40) 20 800 房屋署总建筑师(2) 西松建设 通力
湾映楼 (第2座)

历代楼宇

 
柴湾邨,1965年

第10座只有3层之原因

一般的第三型徙置大厦,楼高均为7-8层,但柴湾邨第10及11座却分别仅建有3层及2层。原因是当初兴建第10座时,地基并不稳固,当兴建到第3层时,楼宇部分地方倒塌,幸好不影响结构,但是当时徙置事务处为了安全起见,把第10座只建到第3层便停工,以及将此座分成几个部分,所以有部分单位入伙前已被拆除。

另外第11座也仅建有两层,设计基本上与慈云山邨第41座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柴湾邨11座设有4个独立厨房、浴室连浴缸及梗房的出租单位。

重建前柴湾邨、环翠邨楼宇列表

重建前的柴湾邨
楼宇座号 楼宇类型 落成年份 改建年份 拆卸年份 原座号(英文字母) 重建后建筑 安置屋邨 承建商
第1座 第三型 1963年 (不适用) 1991年 -- 柴湾市政大厦 小西湾邨 安利(萧氏)建筑有限公司
第2座 乐轩台
第3座
第4座
第5座
第6座
第7座
第8座
第9座 1996年 中华传道会刘永生中学 兴东邨
第10座[注 1]
第11座[注 2]
第12座
第13座[注 3] 第四型 1966年 1999年 圣公会柴湾圣米迦勒小学
蝶翠苑
兴华(一)邨 德荣建筑
第14座 2001年 (同名屋邨)
湾映楼
湾畔楼
兴华(一)邨/爱东邨
第15座
第16座 第二型 1960年 1982年 K座[3] 环翠邨喜翠楼
利翠楼
富翠楼
贵翠楼
兴民邨 昌利建筑
第17座 第一型 1959年 A座
第18座 B座
第19座 第二型 1960年 L座
第20座 第一型 1959年 C座
第21座 改装第二型 1960年 1975年 1996年 M座 环翠邨逸翠楼 白沙湾临时房屋区(原来住户)
耀东邨(1975年后迁入住户)
第22座 改装第一型 1959年 J座[3] 悦翠苑
第23座 第二型 1960年 (不适用) 1979年 H座 茵翠苑 环翠邨美翠楼
盛翠楼
蕙翠楼
怡翠楼
第24座 1976年 G座 环翠邨美翠楼
盛翠楼
蕙翠楼
怡翠楼
兴华(二)邨安兴楼 [4]
第25座 F座
第26座 1979年 E座 环翠邨福翠楼
泽翠楼
环翠邨美翠楼
盛翠楼
蕙翠楼
怡翠楼
第27座 D座

粗体表示该楼宇牵涉26座问题公屋丑闻,其混凝土强度未达高层单位20.7MPa或低层单位31MPa的标准,相关单位已纳入整体重建计划下重建

  1. ^ 2019年度已簽立的私人協約批地 (PDF).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21). 
  2. ^ 「出售綠表置居計劃單位 2019」平均售價及銷售安排,2019-11-08,香港房屋委員會 (PDF). [2020-08-1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7). 
  3. ^ 3.0 3.1 不设有I座,因其外形与“1”字相近
  4. ^ 柴湾两座大厦重建 居民迁入兴华邨 表示无力付贵租 提出四项要求望降低租金,《华侨日报》,1976年4月15日。

图片库

重建中

落成后

柴湾邨重建后的屋苑列表

以旧柴湾邨重建前的楼宇座号顺序排列:

著名住客

旧柴湾邨
  • 梁国雄:前立法会议员,曾经居于第21座、第15座。
  • 黄远辉:前渣打银行中国区总裁、前工银亚洲董事兼副总经理,现任房委会资助房屋小组主席兼渣打银行顾问[1]。因木屋区在他十岁时被清拆而先后搬迁到柴湾邨十五座及渔湾邨居住[2];长大后再储钱以绿表买居屋[3]。黄远辉就读小学六年级时曾经在柴湾工厂邨大厦(现为华厦邨)做暑期工,负责制作校簿,例如单行簿、格子簿等以帮补书簿费[4]

教育设施

小学

已结束的学校
  • 道慈佛社张祝珊小学(柴湾邨5及6座天台)
  • 东区妇女福利会柴湾学校(柴湾邨7及8座)
  • 五邑工商总会柴湾分校(柴湾邨12座天台)
  • 怀恩小学(柴湾邨24座天台)
  • 灵恩堂小学暨幼稚园(柴湾邨17座天台)
  • 进教之佑学校暨幼稚园(柴湾邨18座天台)
  • 福音学校道(柴湾邨16及19座天台)
  • 西湾村公学(柴湾邨20座天台)
  • 生命堂小学暨幼稚园(柴湾邨22座天台)
  • 信爱幼稚园(柴湾邨23座天台)
  • 信爱小学(柴湾邨23座地下)
  • 柴湾海星小学(原址在柴湾邨24座地下,1976年因为柴湾邨24座清拆而迁往兴华邨)
  • 永德学校(柴湾邨25座)
  • 宣仁小学(柴湾邨25座天台)
  • 路德会小学暨幼稚园(柴湾邨26座天台)
  • 柴湾官立小学(柴湾邨)
  • 保良局总理联谊会第一小学(柴湾邨)

中学

交通

交通路线列表
港铁
柴湾道

参见

注释

  1. ^ 只有建有3层,但此座并非26座问题公屋。(此座只有建有3层是因为当时的地基不稳固,但现时地基已稳固并且成功兴建一所学校)
  2. ^ 只有2层,但所有单位均有独立设备。
  3. ^ 地下曾经设一家“珍宝粥面”,经常有中巴司机光顾,附近的一所临时巴士厂因而得名“珍宝厂”

参考文献

  1. ^ 柴灣杏翠苑住到大埔鹿茵山莊 黃遠輝:社會要有向上流動的機會. [2017-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2. ^ 公屋安居樂業路. 政府新闻处. 12月23日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1). 
  3. ^ Executive日記——「香港仔」上車階梯 林欣彤黃遠輝 我來自居屋. 头条日报. 3月24日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7). 
  4. ^ 黃遠輝:滿載做暑期工回憶. 香港苹果日报. 4月28日 [2020-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2).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