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业士文凭

法国业士文凭(法语:Baccalauréat en France,简称bac)是法国高中毕业生通过毕业会考后被授予的文凭,属于第三等级的文凭,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法国人必须持有此文凭。业士文凭也是法国大学学位制度中的一类学位,直到二十世纪初,考生的选拔都由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老师进行。

Baccalauréat一词由古法语 bacheler 演变而来;而 bacheler 源自中世纪拉丁语 baccalarius,意为将要成为骑士的年轻男性。这一概念在十三世纪出现在巴黎大学,用以形容在艺术硕士或法律、神学或医学博士前的一个学位。这一概念随后在法国各地的大学中被广泛使用,并由牛津大学传播到了英国。1808年拿破仑一世建立的法兰西大学重新设立了业士文凭。

盎格鲁-撒克逊传统的大学系统中,业士文凭一词被用来形容高等教育第一阶段、也就是学士学位。

历史

从中世纪到大革命

法国的业士文凭最早出现在十三世纪,在大学的艺术、医学、法律和神学四个学院中设有此文凭。当时也是文凭是这些学院的学生可以获得的第一个学位。艺术学院是当时基础性的学院,如果想要获得神学业士学位需要先获得艺术业士文凭。获得业士文凭的男性可以在本学院继续本科学习并获得本专业教学的权利。持有业士文凭的学生,学生可以协助教师教学。

拿破仑改革

法国大革命关闭所有的大学之后,1808年拿破仑一世重新设立了五个专业(科学、文学、法律、医学、神学)的业士学位,又设立了学士(法语:licence)与博士(法语:doctorat)学位。从此业士学位成为了法国国家学位之一。两个新设立的业士专业(科学与文学)继承自从前的艺术硕士。不同专业的业士学位并非相同等级,进行其他专业的学习与考试均需要先获得文学业士学位。在法学院学习两年后可获得法学业士文凭。拿破仑通过法案将至此一直由教会控制的教育国家化,以此创建了一个政治精英阶层。

1809年,31名学生被第一次授予业士文凭,这些学生没有一个来自巴黎。1812年有一千多名学生被授予业士文凭,1816年两千多名。

1830年,获得业士文凭开始需要经过笔试。1840年,出现了根据成绩记录在文凭上的评语:“太好”、“好”、“足够好”。1852年起,科学与文学业士成为同级别的文凭。十九世纪时的考生太少以至于大学教师自己参加考试(比如凡尔纳)。1885年,巴黎大学区共有878名获得第一业士文凭,776获得第二业士文凭。1908年,中学教师开始参与大学教师进行业士文凭评定。

总纲

和英国高级程度证书和德国高中毕业考一样,法国业士文凭是在法国进入高等教育进修、获取其他专业证书或工作前的基本学业证明。法国业士文凭分为三种:

  • 普通业士文凭(baccalauréat général),目标为上大学,继续进修;
  • 科技业士文凭(baccalauréat technologique),目标为开始工作或简短继续进修;
  • 专业文凭(baccalauréat professionel),目的为进入专业市场。

法文词语bac亦可指业士文凭要求学生必需合格的年终考试,如bac de philo(哲学文凭考试),一种所有文凭学生不论种类皆要参加的考试。

虽然大部分学生会在中学完结前考获业士文凭,文凭容许没有学校联系的人以独立考生(candidat libre)身份参加文凭考试。

2021年改革

2021年开始,文理分科将在业士文凭中取消,平时成绩将占到 40 % 。

普通业士文凭

普通业士文凭主要目的为让学生能衔接大学和大学校,证明学生于学科中达到高级程度。普通文凭细分为理科、社科、和文科。

2021年前普通业士文凭分科:

S组 科学(理科) ES组 经济和社会科学(社科) L组 文学(文科)
重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如有者,亦重工程和计算机科学。 重经济、社会,亦重数学、历史、地理。 重法国文学、哲学、外语、文艺。


与法国社会的关系

每年的高中毕业会考都经媒体大幅报道,五十年来的通过率业一直在提高。

许多名人都没有获得业士文凭,比如左拉(参加两次考试但均失败)、阿兰德龙齐达内

许多法国人批评通过会考所要求的学业水平越来越低。也有人认为业士文凭成为了社会不平等的原因,因为它使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缩小至了一部分精英阶层。

没有获得业士文凭的学生也有部分学校和专业可供选择,比如一些法律专业和一些高级技师证书均接受没有通过毕业会考的学生。

其他国家同级别文凭

参考资料

参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