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蓝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
泛蓝,也称蓝军、蓝营、泛蓝阵营,是台湾政坛中与中国国民党意识型态相近的各种团体之总称,目前包含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台湾工党、中国民众党、劳动党、以及一些立场偏保守反对台湾独立的小党等。
泛蓝 | |
---|---|
成员 | 右翼: 新党 中国青年党 中间偏右: 亲民党 中国国民党 无党团结联盟 中间偏左: 中国民众党 台湾工党 左翼: 劳动党 |
意识形态 | 亲中国国民党 · 反台独 · 三民主义 · 中华民族主义 · 中国统一(部分派系) |
立法委员[1] | 54 / 113 中国国民党党团· 中国国民党(52) · 无党籍(2) |
直辖市长 | 4 / 6 中国国民党 |
直辖市议员 | 174 / 377 中国国民党无党团结联盟 新党 |
直辖市议长 | 4 / 6 中国国民党 |
县市长 | 10 / 16 中国国民党 |
县市议员 | 204 / 533 中国国民党亲民党 无党团结联盟 劳动党 |
县市议长 | 8 / 16 中国国民党 |
乡镇市区长 | 75 / 204 中国国民党 |
乡镇市区民代表 | 294 / 2,139 中国国民党 |
村里长 | 954 / 7,748 中国国民党 |
中华民国政治 政党 · 选举 |
“泛蓝”这个词汇用于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之后的台湾政坛,最初是由新党元老高新武所发明的名词,[2][α]后由同党籍的谢启大在媒体大力宣传,指称国民党以及由其分裂产生的新党与亲民党;新党、亲民党皆源自国民党且意识形态皆与国民党相近,国民党以青天白日旗做为党旗,主要颜色为蓝色,因此媒体权宜性地统称之为泛蓝。后来被各界广为接受使用,并扩大及于上述三党的支持者和政治立场相近的民间团体,在此之前1990年代的近义词为“泛国民党”。泛蓝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泛绿。
泛蓝是一种概略的政治意识形态,而非严谨具体的政治主张。个别政党、社团与个人之间的实际政治理念有程度不等的差异。大体而言,泛蓝阵营与泛绿政见相左,共同的主张为反对台湾独立、宣扬三民主义、强调中华文化传承。
泛蓝大多数认同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主张捍卫中华民国以及提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过部分“本土派”倾向华独或独台主张;其中的“统派”认为两岸应签署和平协议,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泛蓝或泛绿皆非正式的组织,各党派也不曾实际筹组联盟,在政治操作上分合不定,又因各自理念的差距(主要是对统独问题坚持的程度)[4]而有“深蓝”或“正蓝”以及“浅蓝”或“淡蓝”之分,此一概念广泛引申,“泛蓝支持者”、“蓝营群众”、“蓝军”,还有“蓝委”,亲泛蓝的无党籍立法委员,狭义上甚至直接指国民党籍立法委员。
由来
1994年(民国83年),以时任立法委员赵少康及郁慕明等为主的国民党次级团体“新国民党连线”脱离国民党,成立新党。
1996年(民国85年),首次中华民国总统直接选举,新党作为在野党,曾和民主进步党合作推动二月政改。
2000年(民国89年)总统选举,蓝营败选失去政权后,脱党参选的前台湾省长宋楚瑜脱离国民党成立亲民党。
2000年(民国89年)总统选举,时任副总统连战继因总统选举失败之后,经国民党党内选举而继任辞去党主席的前总统李登辉,而成为党主席,国民党兴起失去政权后的反思,并谋定组织再造,国民党在2000年总统选举败选首次成为在野党,但在立法院,蓝营一直仍是过半并握有多数席次。
2003年(民国92年),连战与宋楚瑜结合竞选隔年的总统大选,仍以些微差距败选,但在立法院一直仍是过半并握有多数席次。
2008年(民国97年)国民党提名的马英九分别于2008年总统选举、2008年立法委员选举中赢得选战,国民党重新取得执政权。
2012年(民国101年)2012年总统选举、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中赢得选战,蓝营延续执政权。2012年立委选举后,新党泡沫化并宣布将重新思考与国民党的关系,亲民党也不再和国民党合作且在诸多事务上与泛绿阵营有所合作。
2014年(民国103年)2014年九合一选举中败选,马英九辞去国民党主席一职。
2015年(民国104年)原国民党中常委、立法委员徐欣莹宣布脱离国民党建立民国党,2019年并入国会政党联盟。
2016年(民国105年)2016年总统选举、2016年立法委员选举败选之后,原有统称为蓝营的势力已严重受挫。不管是中央、国会、地方执政权力版图皆遭受前所未有的倒退,蓝营立法院首次无法过半,国民党成为最大在野党。
2018年(民国107年)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大赢,蓝营总计赢下15个直辖市及县市。
2020年(民国109年)2020年总统选举、2020年立法委员选举败选,立法院席次持续尚未过半。
2022年(民国111年)2022年九合一选举中大赢。
2023年(民国112年)2024年总统选举整合失败,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各自派出候选人。
政治立场的变化
泛蓝这个名词是在2000年第一次政党轮替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泛蓝的前身主要承袭自解严前的国民党,以及前总统李登辉时代的国民党与新党。
泛蓝的政治立场也可以分成三个时代:1949年国民党撤退来台后至1987年解严前、1987年解严后及2000年民进党执政后。
戒严时代国民党的政治立场
台湾戒严时期,国民党一党独大,主张反攻中国大陆,主张中华民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解严时代国民党的政治立场
前总统李登辉于1988年接任中华民国总统及国民党主席后,国民党分为主流及非主流两派,非主流派者而后组织了新国民党连线,也就是以后的新党。
1990年代初期的台湾较为弥漫着走向两岸和解的风气,国民党也尝试与中共改善关系;但由于中共还是加大力度打压台湾的国际空间,李登辉也打破限制多次出访外国,特别是1995年访问美国,因此两岸的和解气氛只是昙花一现。
国民党主流派主导此时的国民党政策:国民党的反台独立场大幅淡化。和民进党合作推动修宪后,国民党开始不再把台独视为叛乱行为,也开始正视国民党在威权时代所犯下的错误,譬如为二二八事件平反、向受难家属致歉等等;在两岸关系上,李登辉推出戒急用忍和“南向政策”,限制台商前往大陆投资,并鼓励他们转往东南亚。他也在1999年推出特殊两国论,中断两岸的政治谈判。当时国民党内部也认同两岸必须以国对国模式统一。
国民党非主流派(例如1993年成立的新国民党连线及新党)对此立场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立场比较接近过去国民党的立场,强力反对两国论,坚守《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的立场。
政党首次轮替后泛蓝的政治立场
在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政党轮替后,亲民党成立,开始有媒体用“泛蓝”指称国民党、新党和亲民党。随着国民党败选,前总统李登辉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连战接掌国民党后,国民党倾向淡化其支持两国论立场,与中共的敌对关系也降低。
2005年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与新党主席郁慕明等泛蓝领袖陆续访问中国大陆之后,泛蓝已经大幅降低反共色彩,并主张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不过不少泛蓝人士对中共当局提出针对台湾的《反分裂国家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持反对的声音。
国民党、亲民党及新党这三党领袖,尤其是前总统、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至今依旧捍卫中华民国的立场,主张“九二共识”,也就是在泛蓝所引申“一中各表”的说法基础上与对岸进行交流,其中的“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同时在宣传上,国民党也继续强调台湾本土化、台湾优先,往中间靠拢。
在海外,过去立场相对的右派(亲中华民国)及左派(亲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因为反台独的共识,势力划分越来越模糊,过去在美国被视为亲中共的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也经常参与海外泛蓝的抗争活动。
如今除了台湾的荣民之外,少数还具备强烈反共意识的泛蓝支持者大多集中于香港与大陆地区,比如说香港的神州青年服务社与大陆的中国泛蓝联盟、国民党精神党员,都是强调以中华民国正统光复大陆的组织。[原创研究?]
国民党如今极少强调反共,转而软性地强调自由民主的价值,例如前总统马英九表态“六四必须翻案”,“自由民主应是两岸共同语言”的立场。但由于政策上主张增加两岸交流的态度经常遭到对手阵营指责为“中共同路人”。国民党现在较少强调统独议题,而改以经济民生议题为主要的政见。2008年1月,马英九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提出“不统、不独、不武”的新三不政策,以及两岸开放直航班机、开放台湾企业赴大陆投资限制等政见,作为他的两岸政策。
2004年立委选举,多数新党之参选人登记为国民党籍身份参选;2008年立委选举,多数亲民党之参选人亦登记为国民党籍身份参选,因此不少亲民党及新党人士已回归国民党。
前总统兼前国民党主席马英九于2007年元旦所发表的谈话中,公开表示“国民党与民进党的差距,再大也没有与中共的大”。
对外态度
多数泛蓝人士认同《中华民国宪法》一个中国原则,主张“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
部分泛蓝人士认同两个中国原则,意即在中国大陆及台湾现今并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如同韩国与朝鲜之分,认定当今有两个中国为政治实体,强调中华民国是本来就是存在的,只是现在治权仅在台澎金马而已,他们反对台湾独立的原因,除了民族意识、血缘等情感因素外,最主要的为担忧中共将因此武力犯台。
政党二次轮替后
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及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国民党胜选重掌政权后,新党及亲民党渐有成员以原党籍推荐,国民党籍提名之方式参选各层级公职民代选举,在选后淡出原党籍并正式加入国民党组织运作;2010年唯一以亲民党名义当选的立委林正二,由于违反选罢法,二审时法院宣判当选无效定谳,在解除其立委职务后,同时象征亲民党完全退出立法院。
2011年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态希望能够在立法院拥有亲民党的党团,2月19日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表示,当初亲民党为了国亲联盟丧失政党主体性,2012年立法委员选举时亲民党会有全方位布局,亲宋人士透露,亲民党这次不但会在不分区排出强棒,区域立委也不会缺席[5]。党主席宋楚瑜决定参选总统,也决议提名亲民党自己的区域暨不分区候选人,共同投入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选举结果宋楚瑜虽然败选,但是亲民党达到最初的目标组成党团;另外一直以来依附于国民党的新党在选后未获得任何席次,甚至被一向不被看好的绿党追过得票率形同泡沫化[6][7][8]。
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新党的败选完全是国民党未把新党看待作友党;目前新党的实质政坛影响力已消失,亲民党甚至在许多议题上开始与泛绿合作,如在2013年对时任行政院院长江宜桦的倒阁案(不信任案)中投赞成票,与曾同被大众视为泛蓝阵营的国民党划清。
政党三次轮替后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过后,国民党总统候选人朱立伦败选,立法院也无法保住过半席次退居最大在野党;亲民党获得3席立委维持不变;与国民党再度合作的新党在不分区跨越政党补助款的3%门槛并回升至第五大党,但未过5%门槛而无法取得国会席次。之后亲民党在立法院已脱离泛蓝阵营运作。
2016年新党党庆中,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出席力挺。新党主席郁慕明表示,国民党在各地有地方党部,可以负责组织。新党可负责由国家发展研究院复名的革命实践研究院,训练年轻世代[9]。
2019年,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表示,若国民党明年仅50几席,将争取与亲民党、台湾民众党等其他政党结盟,取得过半影响力。[10]
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过后,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败选,立法院席次稍长却也没有超过半数,仍为最大在野党。亲民党则受到毁灭性打击,完全没有任何国会席次,代表退出国会运作。但民众党却只凭政党票就取得5席,甚至超过只剩3席的时代力量,成为国会第三大党。而民众党立委当选人蔡壁如则提议成立在野联盟,却只有国民党有正面回应。[11]
而在其后的3月主席补选。由身为立委,被视为中生代的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开始微调两岸路线,淡化九二共识,并不再尝试与中共合作。在国会议事操作上“不当刹车皮”,对民进党提出的两岸激进议案不但没有阻拦,甚至反过来推动议事程序。另一方面国民党通过改革法案,确保“以中华民国宪法为根基的九二共识”。在央视“求和说”事件时,最终以“中共没有道歉”为由拒绝出席海峡论坛,被视为两岸路线转变的具体象征。
2023年11月15日,国民党的主席、总统参选人、前总统马英九跟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在马英九基金会谈判蓝白整合,谈判结果顺利并达成六点共识。
2023年11月18日,蓝跟白还有马办各请一位民调专家判断胜负,当中两名裁判表示侯柯配5:1胜利只有白营找的裁判表示是3:3平手,当天蓝白开记者会说择期再进行政党协商,蓝白跟郭台铭董事长最终在11月23日君悦大酒店做最后的政党协商,最后蓝白双方不欢而散依然没有谈出结果,等到登记日最后一天11月24日蓝白各自找了副手正式登记参选,侯友宜找了赵少康董事长当副手、柯文哲找了新光集团的吴欣盈女士当副手,正式确定蓝白合破局。
注释
参考文献
- ^ 中央通讯社. [2024-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9).
- ^ 许剑虹. 臺灣泛藍政黨的統一觀. 新华澳报. 2015-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5).
- ^ 综合报导. 國民黨沒了「民族主義」 白狼:中華民國是統一絆腳石. ETtoday新闻云. 2016-04-13 [2024-05-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 ^ 陈方隅. 台獨、華獨、統派:如何分類不同的統獨主張?. 联合新闻网. 2017-11-3 [2017-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英语).
- ^ 立委選舉提名 國親鬧家變.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27).
- ^ 绿党超越新党 成小党落选头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1-18.
- ^ 郁慕明將辭黨主席.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7).
- ^ 新局/新黨慰留郁慕明 不解散. [2012-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洪秀柱出席新党党庆 泛蓝大团结. [2016-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13).
- ^ 若親民黨衝擊立委選情 吳敦義:選後可與泛藍結盟. [2019-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4).
- ^ 民眾黨拋與國民黨組「在野聯盟」:時力「錯愕不解」、台灣基進籲勿成投票部隊, 关键评论网, [2020-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