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0年1月18日) |
涅槃(巴利语:निब्बान Nibbāna;梵语:निर्वाण Nirvāṇa),佛教术语,合文作𢌽[1],又译为泥洹、涅槃那、涅盘那、泥盘那、昵缚男,意译为熄灭、灭、灭度、寂灭、无为、解脱、自在、安乐、不生不灭等,新译作般涅槃(巴利语:pari-nibbāna,梵语:pari-nirvāṇa),又译为般泥洹、波利昵缚男、入灭、入灭度、圆寂[2]。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的自体性都灭尽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上座部佛教的见解是从此不再受后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轮回。这个术语最早源自于古印度婆罗门教,当时众说纷纭。佛教认为外道无法实证何谓涅槃,在无佛教的时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亲证涅槃。释迦牟尼菩萨降生后,出家成佛转法轮,教导弟子佛法,才开始有声闻圣弟子四果阿罗汉实证涅槃。佛陀和阿罗汉舍寿后,会取证无余涅槃界,进入不生不灭状态,也称为涅槃,一般更常用般涅槃(意思是“进入涅槃灭度”,即“入灭”)表达,意思是肉身死亡后,进入不生不灭的涅槃状态。时至今日,当有佛教上师、沙门、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过世时,许多人会尊称他们涅槃了。大乘见地是佛菩萨能在涅槃中同时度众生,佛菩萨的涅槃叫“无住涅槃”[3][4][5][6]。
音义
印度词源
涅槃是宗教用语,为古印度语之音译:在梵文中,Nirvāṇa有出离、解脱、无臭、无烦恼等等意义[7][8];在巴利文中,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从字根来说,梵语及巴利语都带有远离烦恼状态的意义。
在古印度诸宗教一般指一种从痛苦中解脱出来的状态,但是每个宗派对于如何达到涅槃的境界,看法不一。在印度教(婆罗门教)哲学里,意指通过肉体的解脱而与高级生命的结合,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
声称佛教首先使用涅槃一词的说法
“涅槃”一词在救度论意义上的“熄灭、熄灭”解脱状态出现在《吠陀经》的许多地方,甚至更多地出现在佛教兴起之后被编成的《薄伽梵往世书》中,但大众观点并不认为《吠陀经》或奥义书有这个术语。柯林斯声称:“佛教徒似乎是第一群称其为涅槃的人。” [9]柯林斯认为,这可能是早期佛教中故意使用的词语,原因是在《吠陀经》及奥义书中,梵我及梵被描述为火的意象,而且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和使人解脱的东西[10]。柯林斯声称nirvāṇa这个字来自动词字根vā “blow”,其过去分词vāna “blown”的形式,前缀为前缀nis,意思是“out”,因此,这个字的本义是“吹灭;熄灭” (变音改变声音:vāna的v导致nis变成nir,然后nir的r导致以下n的后屈:nis + vāna > nirvāṇa)[11],然而佛教教义中涅槃的涵义也有其他的解释。
中文意译
色法:物质现象;名法:心理现象。世间万象由色法名法依因缘和合而成。佛陀内观证得:在色法名法刹那生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之间,还有另外一种寂静的恒长存在[来源请求],此即涅槃。
印度诸宗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
现代南传上座部佛教继承了斯里兰卡分别说部的传统,分别说部这个名称来自第三次结集前阿育王和帝须尊者之间的问答:“王复更问。大德。佛法云何。答言。佛分别说也。”[12]。涅槃被称为出世间,以及是由四道智所证得。它是种姓心、道心、果心的所缘,被称为涅槃是因为它离去渴爱这一个纠缠物。在词源学方面,巴利文Nibbāna是源自动词nibbāti,意为‘被吹灭’或‘被熄灭’。因此它是表示熄灭了世间的贪、嗔、痴之火。诸巴利论师较喜欢解释它为渴爱的纠缠(vāna)的不存在或离去(nikkhantatta)。只要人们还受到渴爱的纠缠,他们还被绑在生死轮回里(saṃsāra);但在灭尽一切渴爱时,人们即会证悟涅槃,解脱生死轮回。
分类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有余涅槃界与无余涅槃界。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空、无相与无愿。
- 依自性涅槃只有一种
- 涅槃是一个不能再分解的究竟法。它是完全出世间的,而只有一个自性,那就是完全超越有为世间的无为不死界。
- 依分别的根据则成两种,该分别的根据是(体验它的)五蕴是否还存在。
- 依不同的方面,涅槃有三种:
特点
涅槃只能被亲身作证的圣人们完全理解。尚未证悟涅槃的人们至少应当知道它的三个特点。
- 涅槃是常,即“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不是因缘和合而生的[14]。
- 涅槃是乐,即由于此处无诸苦[15]。
- “入灭”、“般涅槃”、“取涅槃”不能理解为进入了某个被称为涅槃的地方或境界(取证涅槃境界)。涅槃并无来、去、进、出这些概念。
佛说过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已经“永无来生”[16],因此辟支佛和佛的阿罗汉弟子死后入无余涅槃界不会继续轮回在来生成佛。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17]在《帝释所问经讲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 | 上座部佛教是基于巴利三藏(Pāḷi Canon)中佛陀教诲的正法。根据这观点,达到圣道最后阶段的行者,有些人向往作为佛陀的声闻弟子,在阿罗汉般涅槃时,导致再生的名法与色法的运作程序止息了,所以他们的轮回之苦到了终点。他们不必等任何人,也不可能这样做。这也是独觉佛和正等正觉者(Sammāsambuddha,正遍知、三藐三菩陀)的命运。这观点是颇为合理的。 | ” |
缅甸上座部佛教马哈希尊者[17]在《内观要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 | 阿罗汉再继续这样禅修有什么好处呢?他可能成为辟支佛吗?或正等觉者(佛)吗?不,都不可能。他将是以阿罗汉的身份脱离轮回,进入涅盘。阿罗汉不再有未断或未镇伏的烦恼。一切的烦恼已断除和镇伏。因此,他没有需要再作什么,以断除或镇伏未断或未平熄的烦恼。他已无需再改善任何戒德、定力与智慧。应当圆满的一切戒德、定力与智慧都已圆满。所以他无需再进行改善未尽完美的,或增加那已圆满的。 | ” |
缅甸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17]在《南传菩萨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表示:
“ | 什么是灭苦的涅槃?当四道智证悟了无为界(涅槃;其相为寂)时,所有一千五百个烦恼都被根除及不会再生起。当证悟阿罗汉道后,阿罗汉就不会再有来生,死后五蕴都全部息灭,就好像熄灭的火一般。那无为界即是涅槃。
凡夫不能有如圣者一般清楚地明了涅槃的本质。若他们不清楚却勉强要说或写有关涅槃的情况,以让他人明白,他们是可能会犯错的。暂且别说涅槃,就只说他们从书中得知的俗事,若他们想要当作亲眼看过的来向人解说,他们也很可能会犯错。由于凡夫不能有如圣者一般看到涅槃的各层面,他们应该只以上述的解说法来向他人解说。 当那些还未如实知见涅槃的人在想像何为涅槃时,他们可能会以为涅槃是一个金刚不坏的城市或国家。当有部经把涅槃形容为安全的城市时,那只是一种形容法而已。涅槃并不是一个城市或国家。但还是有人相信涅槃是一个城市,而其居民的身心是没有老病死的。事实上,佛陀、辟支佛和阿罗汉进入涅槃是指五蕴完全止息,死后不会再出生在任何一界里。(涅槃是道心和果心的目标,是一个究竟法。般涅槃则是五蕴或名色法完全止息,不再生起。)他们进入涅槃并非进入涅槃城。在究竟上是没有涅槃城这个东西的。 当人们行善时,他们的导师会训诫他们发愿证悟涅槃。虽然他们照办了,但一般上他们都不晓得涅槃的含意,所以他们对欲证悟涅槃并不热心。因此,导师应该要他们发愿解除一切痛苦,这样信徒才能真正明白,而能够热诚与认真地发愿。 |
” |
北传大乘佛教
印度大乘佛教各学派的经论在北传佛教中都有大量传承,其中记载了对涅槃的多种诠释。
中观派
《中论》中说:
- 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
-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
唯识派
这一学系,在“普为发趣一切乘者”(尊重声闻涅槃的究竟)的基础上,阐扬大乘不共的唯识说。如《解深密经》以三乘同遣遍计执、灭依他起、证圆成实,叫做一乘。说虽不同,其义是一。[18]依照法相宗的分类,涅槃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涅槃,三、无余依涅槃,四、无住处涅槃。[19]
如来藏派
除了上述涅槃之外,尚有一种大涅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思为如来的法身。《胜鬘经》:“法身即如来大般涅槃之体。”大涅槃是诸佛的法界,是诸佛甚深的禅定,也就是“常乐我净”的境界,此境界惟佛能证。《法华经》:“惟如来证大菩提,究竟圆满一切智慧,是名大涅槃。”
如来藏派“涅槃”的中心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如来常住;第二,涅槃“常乐我净”;第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大乘“般若”明无我,讲“真空”;大乘如来藏学派“涅槃”示真我,讲“妙有”。从大乘思想的发展看,大乘《涅槃经》出现在《般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大品类经之后,以对治认为“涅槃”是永远沉寂的消极涅槃观。
现代学术及教派阐述
根据提出原始佛教概念的近现代学者研究,涅槃一词在佛陀出世前,奥义书就已经在使用这个词语,原先涅槃是指回归于包含一切且常乐我净的清静梵我,这个在耆那教教义中可以看明,而佛陀觉悟后,明白“因缘法”,对涅槃一词有新的定义和解释[20]。
- “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
- 如实正观世间灭者,则不生世间有见。”
- 世间指五受阴:色受想行识,亦指十八界,即六根六境六识。
- 世间集,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是随无明贪爱因缘驱动支持而有生命现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前一切,所以不会说一切都没有。
- 世间灭,指五受阴的流转变异随着无明贪爱因缘灭除而不再有生命现象,所以不会说一切的存在都是实有永恒。
所以要明白佛陀所定义的涅槃,必须先了解因缘法。生是依因缘支持而生,不是本来就有。而凡生起之一切,皆会随其赖之生起的因缘灭而灭,不会恒常存有。而随着因缘的灭尽,称之“灭”,此为佛陀所定义的涅槃。
平时人们所以为的生灭,是以为事事物物自己在那边生灭,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事实只是依著五阴因缘相互影响而不断再改变,只是改变并未灭去。只有随五阴因缘灭尽,才是灭,而"灭"无因缘可记说。生命的升起,是依种种因缘条件才有的现象,随着五阴因缘和依无明和贪爱驱使之条件的变异,而不断变化生命型态。
只有随着无明和贪爱的灭除,驱使五受阴增长的因缘消除,无依此因缘影响的未来生命现象升起,是为灭。依因缘灭而灭,不能说去哪里或在哪里,只是无生命升起的因缘。并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有什么[来源请求]。
佛教艺术
涅槃变相是佛教艺术中的重要题材,流行时间久远,遍布亚洲各佛教国家。通常有涅槃变相图、涅槃像、涅槃变、涅槃相者等名称,依《涅槃经》等所记载的佛陀临终前后的情景,而创作为绘画或雕塑形式,例如唐代碑刻涅槃变相碑。[21]
参见
参考文献
- ^ 符號詞參考表(異體字字典). [2012-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9).
- ^ 《佛学大辞典》【涅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释印顺,《宝积经讲记》,p60:菩萨深深的爱乐涅槃,又深知涅槃不离于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游生死,也就是历劫在生死中度众生。不会自趣涅槃,专兴福业,而不以灭苦的正法救众生了。
- ^ 《佛说八大人觉经》:“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
- ^ 《佛学大辞典》【四种涅槃】:“……无住处涅槃,是断所知障所显的真如,所知障为智之障,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白生死涅槃无差别的道理,所以固执生死为可厌,涅槃为可欣,佛断所知障得菩提之真智时,对生死与涅槃无厌欣之情,因有大智,故住于生死,因有大悲,故不住于涅槃,以利乐尽未来 际之有情,故谓之为无住处,利乐之用虽常起,而亦常寂,故称为涅槃。”
- ^ 释星云,《人间佛教系列8·缘起与还灭》:无住涅槃:如前面的“大涅槃”,此时真如已出所知障,以大悲大智应化世间,圆融无碍。因为有真正的慈悲心胸,所以不会贪著涅槃境界的安乐,而能观照众生疾苦,倒驾慈航,常为众生的依怙。有了真实的般若智慧,必然不会沾滞生死轮回的空假,而能觉知诸法的虚妄,引导迷津,常为众生的明灯。《摄大乘论释》云:“由般若,不住生死;由慈悲,不住涅槃。”能够证悟无住涅槃,就能悲智双运,染净俱超。好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天”一样,包容一切而不自以为包容,拥有一切而不自以为拥有,这种用而常寂的境界,就是菩萨不住一法而善运一切法的涅槃妙境。
- ^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槃名为趣,涅名为出,永出诸趣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臭,涅名为无,永无臭秽诸烦恼业,故名涅槃。复次,槃名稠林,涅名永离,永离一切三火三相诸蕴稠林,故名涅槃。复次,槃名为织,涅名为不,此中永无烦恼业缕,不织生死异熟果绢,故名涅槃。”
- ^ 《大智度论》:“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
- ^ Collins 1998,第137–138页.
- ^ Collins 1998,第216–217页.
- ^ Collins 2010,第63–64页.
- ^ 《善见律毘婆沙》阿育王品第三集法藏
- ^ 以上源出《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六章
- ^ 《巴利大藏经·小部,自说经》(第八卷第三章):“比库们啊!是有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无为法)存在。如果没有了这不生、不长的非缘生法,则一切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就无从解脱。因为有了这不生、不长、非缘生法,生的、长的、因缘和合的才有所解脱。”
- ^ 《巴利大藏经·增支部》(卷9,第34章):舍利弗尊者:“友等!此涅盘者是乐”“友!此处无所受故,此处正是有乐。”“初禅以欲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二禅以寻想为病,……三禅以喜想为病,……四禅以舍想为病,……空无边处定以色想为病,……识无边处定以空无边想为病,……无所有处定以识无边想为病,……非想非非想处定以无所有想为病,病是苦,而涅盘无此事,所以是乐;具足想受灭而住,以慧而观,诸漏尽,所以涅盘是乐。”
- ^ 汉传佛教《中阿含经》:漏尽阿罗诃比丘已知灭尽,拔其根本,永无来生。
- ^ 17.0 17.1 17.2 《佛教历史上的六次经典结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公元1954年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泊尔的上座部佛教僧团推举具足戒定慧精通三藏的2500个僧团阿罗汉长老举行第六次结集,在2500个僧团长老中选出马哈希长老负责提问相当于第一次结集时的大迦叶,明昆长老负责回答问题,地位相当于第一次结集时的优婆离和阿难。
- ^ 《解深密经》:于现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断灭当来世因。由此因缘于一切行能正厌患。能正离欲能正解脱。能遍解脱烦恼业生三种杂染。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槃。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说得无上安隐涅槃。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 ^ 《成唯识论》卷第十:“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
- ^ 姚卫群, 奥义书中的“解脱” 与佛教的“涅槃”, [2019-03-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4):“印度远古圣典奥义书中的许多观念对印度后世的宗教哲学派别有重要影响,佛教的涅槃观念是在吸收借鉴和改造奥义书中解脱观念的基础上形成的。奥义书中的解脱观念以有我论为基础, 而佛教的涅槃观念则以缘起论和无我论为基础。”
- ^ 陈清香. 涅槃变相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第一期. 2010-12-23 [2016-0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沈雪曼:〈生死与涅槃——唐宋之际佛教与世俗墓葬的交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