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婚妇

涉外婚妇(英语:Kept Mistress of Foreigners)、受保护妇女(英语:Protected Women)是人类学术语,为涉外婚姻情妇混成词,指与外籍男子非婚同居(或姬侍外室)的华人妇女群体Kept Mistress of ForeignersProtected Women早于英属香港时期的历史档案中出现,当中例子是香港欧亚混血儿家族——何东家族的渊源,英国荷兰犹太人Charles Henry Maurice Bosman(1839-1892)与祖籍广东宝安县蜑家渔民女子施娣(何东太夫人);及1852年美国鸦片烟船长出身商人James Bridges Endicott(1814-1870)与澳门蜑家渔民女子Akew Ng(音译:吴亚娇)同居,其后辗转吉士笠街被香港民间口述历史称为“红毛娇街”。

历史

鸦片战争香港开埠开始,欧洲裔与亚洲族裔(犹太裔、印度裔、巴斯裔、亚美尼亚裔、海外华裔)来港经商,不少男子离乡背井多年,基于生理和心理需要,包养或保护一些华人妇女。无论是华人还是欧籍人士社区,均对这群体歧视排挤,她们和非婚生子女往往居住在华人社区和欧洲人社区以外,而非婚生子女群体,亦被香港本地史学者称为香港欧亚混血儿(Hong Kong Eurasian descendants)。

于1860年在港岛般咸道创办的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非官方中文校名——曰字楼女馆、女仔馆、女书馆,是香港开埠初期一所华裔女童学校。于1865年,一份由视学官欧德理博士辅政司史钊活(Frederick Stewart)函云:“1865年,当发现几乎每个在那里学过英文的女学生离校后都成为“涉外婚妇”,这所学校只好被迫暂停”。这是港英政府对当时“涉外婚妇”这情况所记述的其中一份历史档案

“涉外婚妇”群体曾于港岛中环嘉咸街吉士笠街阁麟街卑利街楼梯街伊利近街士丹顿街拥有物业。1868年,有十名“涉外婚妇”买了在嘉咸街内地段第450号,以信托方式持有,显示这些在当时被香港社会边缘化群体连结起来,互相扶持[1]

1999年,香港本地史学者施其乐牧师(Rev. Carl Thurman Smith)为涉外婚妇及香港欧亚混血儿纳入其整理的香港历史档案《施其乐牧师资料集》(The Carl T. Smith Collection)中[2]

参考资料

  1. ^ 社會邊緣人. [2024-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04). 
  2. ^ 書若蜉蝣:中環有條紅毛嬌街. 

历史档案

书籍

其他

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