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東亞傳統節日

清明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它是在农历中第5个节气的第1天。清明节的时间为春分(也称春分点)后的第15天,即4月4日5日6日其中1天[2][3][4]

清明节
图片象征清明节为过世者烧纸质礼物。
正式名称Qingming Jie(清明节
Ching Ming Festival(清明節
Tomb Sweeping Day(扫坟节
参与者汉族[1]
意义缅怀祖先
风俗扫墓祖先祭拜、为过世者提供食物、烧纸钱郊游、荡秋千
日期春分后的第15天(约为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
清明节
繁体字 清明節
简化字 清明节
字面意思Clear Brightness Festival

节日活动

扫墓

活动之一是祭祀祖先的墓地。他们在那里烧纸祭祀他们已故的祖先。通常情况下,使用货币、汽车和衣服的纸制品,但也可以看到各种纸制人物[5]

踏青或行青

另一项中国传统节日活动是去绵山,那里是清明节的摇篮。它位于山西省中部的介休市,在太原以南137公里和临汾以北125公里处。旧时曾以清明节称“踏青节”。清初潘荣陛撰写的《帝京岁时纪胜·岁时杂戏》也详细介绍了清明节期间扫墓和游玩的场景:“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盆,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5]

放风筝

清明节期间,放风筝也是一项受欢迎的活动。在清明节期间,人们不仅在白天放,而且在晚上也放。到了晚上,在风筝下或风筝绳上挂着一串串像闪烁的星星一样的彩色灯笼,被称为“神灯”。过去,有些人把风筝放上蓝天,然后剪断线,让微风把它们带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可以消除疾病,带来好运[5]

各地情况

中国大陆

山西

山西旧有“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墦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的绝句,生动地概括了时人的心情与扫墓的特点。春天,民间多修补房舍,以防夏季雨漏。由活人联想到死人,田间坟头经过风吹雨淋,往往塌陷低落。清明时节上坟,最大的特点就是铲除坟头杂草,用新土将坟堆加高加固,习惯称为整修阴宅,表现了儿孙对先人的哀思。

山西南部地区,人家不论贵贱贫富,上坟时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后代都在怀念祖先。北部地区上坟多是男子的事情,妇女一般不到坟墓。大同、平遥等地,是日傍晚,旧俗妇女们要在大门外放声大哭,“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上坟时不燃香、不化纸,要将白色墓纸等物悬挂坟头,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原因是寒食节习惯禁火,而清明节又在寒食节期间。 山西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全部烧尽,因为不烧尽就转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习惯白日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烧冥钱冥帛。

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肴,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意寓与先人共饮共食。晋南的闻喜等地,上坟时要用嵌枣糕在坟堆上滚来滚去,传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晋中的介休等地,上坟时供品为面饼,形如盘蛇。回家后将面饼放在院里,吹晒干以后再吃。老人们讲究可治病,其源盖出于寒食禁火的缘故。

晋南地区上坟后,回家时要拔些麦苗,并在门上插松枝柏叶或柳条以辟邪。晋北地区多插柳条。还有的地方,在坟上也插一些柳条。

清明节,晋南地区民间要蒸大馍,中夹核桃、红枣、豆子之类,称为“子福”。取意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家家还要做黑豆凉粉,切薄块灌汤而食。铲萎蕤草,在炕席上搓拉,名曰驱蝎。晋东南地区,人人头上插柳枝枯叶。妇女要用描金彩胜(头饰)贴在两鬓。晋北地区,习惯生黑豆芽,并用玉米面粉包黑豆芽馅食用。晋西北地区讲究用黍米磨面作饼,俗称“摊黄儿”,吕梁地区在清明后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称“清新火”。

河曲县清明节以黍米磿面作饼,称为“摊黄儿”。寿阳县清明节,男女儿童皆剪彩纸成串戴在头上,据说这是古代“彩胜”的遗风。翼城县民预煮黑面凉粉,于清明节切薄片,淋上汤汁来吃。解州女子在清明时,停止一切女红,据说此日动针线者可能会受到鬼神惩罚而失明。平陆县儿童清明节头上以麦系头发,祈求长寿。

河北

北的扫墓,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寒衣节)”。上坟烧纸钱,在清明前一个礼拜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

北京

燕京大觉寺中的玉兰花会于每年的清明前后绽放,持续到谷雨,因此,大觉寺玉兰是北京春天踏青的胜景。

四川

四川都江堰放水节祭祀大典,祭祀李冰父子清明会(二王庙庙会)(成都都江堰)。

湖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上海

上海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扫出行人次近千万。由于改革开放推动公墓化的兴盛,而相关选址以外省的苏州嘉兴等地为主。因此前往上述区域的人次达到一百余万之多,从而在清明前后数天往往会造成出省交通的拥挤。

此外,青团江南地区的清明时令点心。其主体由糯米粉制成,经青艾(草头汁)调和而呈绿色糕团,一般为豆沙馅或芝麻馅。食用时保留了寒食的习惯。对上海人而言,青团是清明祭祖时必不可少的供品。

苏州

苏州清明节与上海必较相近,会吃青团子之外,还有一个时令菜色螺蛳。苏州民间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农家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把螺蛳用清水浸去泥沙洗净,加葱姜油炒、煮熟,吸食。如用针挑出食,叫“挑青”。把螺蛳壳扔到房顶上,滚动声响能吓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

福建

福建闽东福州人在清明节期前后,会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烧冥纸、压墓纸、培土。主要为祖先的坟地锄草、培土,有的人还会在坟边种一棵长青松柏或其它树木。最后一道程序是压墓纸,就是在墓头上压一些墓纸(闽东语硩紙),表示此墓已由后代子孙祭拜过,或向路人表示此坟后继有人,闽谚云:“坟前致祭酒三杯,点滴何曾到棺材;地下料应无币厂,只好人间造钱财。”讲述了烧冥纸与压墓纸的功用。扫墓归来时,需在墓旁或归来路上折一松枝或柳条,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福州人清明节习俗中扫墓祭祖供奉供品除了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用菠菠粿来祭祀祖先,互赠亲友,是福州清明特有的风俗之一。

福建莆田人在清明节扫墓、踏青和演出“清明戏”,莆田话称扫墓为“上墓”,在莆田人扫墓的祭品中,必备“清明龟”和“卷”。“清明龟”是用面粉和糖加工捏成一块块粉块,然后把它用木刻的龟印印成龟形,蒸熟而成。寓有祖先灵气长存,子孙平安长寿之意。“卷”也是用面粉加工成约三寸长的长方形面块,当中压一条小线,蒸熟后这条小线会自动展开恰似书卷的形状,上面印着“红花”,预祝一家红火,子孙好学上进。清明节早晨,莆田人上山为祖先祭坟、压墓纸、培土,帮祖先的坟地锄草。祭墓完成后,会折下一丛松柏叶带回来,以示枝荣叶茂,一家顺意,子孙昌盛。上墓祭祖完毕的当天中午,在家里厅堂或祖厝也要准备好五果六斋,祭拜祖先神明。知名的“清明戏”有《白蛇传》、《拾玉镯》和《人面桃花》,内容都和清明节相关。

福建闽南并不一定在清明节扫墓,扫墓日期一般有两种,泉州习俗是在清明节前后几天,漳州则有部分人士会选在三月初三小清明节(上巳节)附近扫墓,闽南人扫墓也不执著于哪一个特定的日子,因须宗族亲戚共赴祭扫,所以在清明或小清明前后半个月内,都是正常情况。客家人的日子更不固定,农历过年后。

闽南习俗,沿途不得已而踩踏他人坟冢,都是允许的,但必须呼喊“借过”,找到祖坟时,先徒手礼拜,告知守坟的土地神与先人要开始扫墓了,清理坟墓环境,翦除杂草乱木,甚或修补墓园,如梁柱、墓碑裂缝,补漆墓碑的字迹,完成后,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烧香祭祖,通常扫墓除了线香蜡烛纸钱烧酒鲜花之外,是不设供品的。如果设置了牲礼粿等供品,则称为“培墓”。“培墓”一次,必须要一连三年都“培墓”,通常是新坟、新葬、捡骨或家族成员荣登金榜(考取知名大学公务员等)或结婚生子,才会“培墓”。少数闽南人会准备水果白煮蛋香烟等供品祭拜。祭拜完后,在坟墓上用小石头压上“墓纸”,代表已经将坟墓修缮完毕。如果是“培墓”或者有准备白煮蛋(或咸鸭蛋)祭祖者,会将蛋壳丢在墓碑上或者墓丘之上,象征脱壳重生、生生不息,或者掷蚌壳、蛤蜊壳,亦为同样意义。

清明节当天一般是不煮食物,只吃冷的润饼、“红龟粿”或“草仔粿”,这是源于寒食节的习俗。早年流行“揖墓粿”,“揖”是闽南语“猜”之意,世家门阀扫墓,必定“培墓”,准备许多供品,尤其是“红龟粿”或“草仔粿”,称为“墓粿”。扫墓祭祖完毕,就召集附近的牧童甚至是儿童,扫墓者出谜语要其回答,或者与其猜拳,如牧童获胜,即可得到一枚“墓粿”,输了就得离开,是谓“揖墓粿”。但演变至后,通常牧童会讲“祝尊府添丁大发财”之类的吉祥话,扫墓者就会给一枚“墓粿”了。此风流行甚早,战国时代孟子》书中就有贫者向扫墓者乞讨食品的故事,而这习俗有布施贫童,为先人累积冥福之意;另也是希望墓园附近的孩童不要恶作剧破坏墓园。早期泉漳台湾盛行此俗,相邻的坟墓都会尽量发放“墓粿”,以多者称雄。

大致上长辈不扫晚辈坟墓,也有破例的方法,长辈只扫墓、除草、随意洒上墓纸,并插香,说:“今日途经此地,你的后生晚辈(儿子、女儿,或直接称“世细”,晚辈之意)托我带一枝香给你。”然后焚烧冥纸即离去,一般是不设供品,更不可以作揖、礼拜。但如同行中有辈份较低者,长辈站在一旁观礼,直接请辈份较低者向死者上香设供、作揖、叩首亦可。

节气清明为“正清明”、三月初三上巳为“小清明”、八月初一为“大清明”。

广东

广州广府人向来重视清明扫墓,有在正清明当日“行清”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则是一族人一起约定那一天齐齐去扫墓。拜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汉墓纸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先祖墓前,再将纸钱焚化、压上墓纸,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广州人祭墓完后,分了猪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将猪肉带回家后,配上清明时节的菜蔬“清明荞菜”去炒著吃,还有不嫌麻烦的人家另外用这个“清明荞菜”配一些鸡蛋丝烧肉丝包成春卷炸来吃,吃完了这些菜肉,这一年的“行清”任务才算完成。

惠州地区在清明除了踏青、祭祖、扫墓等习俗外,还有身带抹草、包艾粄吃的特有习俗。在惠州本地习俗中,焚烧钱帛以及供奉“三牲”、敛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传统做法。除了用敛糕祭拜先人外,清明节吃艾粄也是惠州的传统风俗。清明节的艾粄被称为“清明粄”。清明前后,惠州许多人家门前都插著柳枝,这是惠州的老风俗—插柳。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树、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样,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时节身插柳枝与身带抹草一样,是为了祛秽。

东莞地区的清明节风俗有拜山和吃艾粄。在东莞,清明期间扫墓叫“拜山”(粤语),也叫“挂纸”(客家话)。祭墓的祭品比较讲究的有苹果(代表平安),甘蔗(代表节节高升)和乳猪(代表全家富贵)。东莞客家人在清明节吃艾粄有不同的意义说法,而在东莞凤岗,传说是因为清明时节雷雨特别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也有说法为吃了艾粄小孩子会更乖。

潮汕地区在清明节习俗有“过纸”(扫墓)、“踏青”、“插柳”、“蒸朴籽粿”、“食薄饼”和“食润饼”。在潮汕地区,清明扫墓又叫“过春纸”,与冬至扫墓有别,冬至扫墓则称为“过冬纸”。潮汕人“过纸”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各三天这段期间进行,当中以清明正日过者为最多。潮汕人扫墓,要先拜土地公,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油涂写。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和粿品。祭拜后会在仪式结束后把鲜蚶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表示“合赚”,因为潮汕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将它作为冥钱用。扫墓完毕后,到近城时就要把姓氏灯笼点亮,叫做“添丁”,若祖坟有多处,就在最亲的祖坟拜祭,其余各坟只“压墓纸”而已。潮汕人“过纸”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过纸”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是衰败的景象。因此,外出子孙们,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潮籍侨胞也会回乡“过纸”,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也期盼家族兴旺。

过去时期,梅县地区客家人的扫墓时间,通常不在清明,而是在农历二月或九月。

香港

清明在香港是当地的节日及公众假期,香港人会到祖先前,烧、焚冥镪和压墓纸,祭物多为鲜花水果烧猪豆腐。市民时常为避免人多挤迫,习惯提早数星期拜山,并不一定恪守清明当日扫墓祭祖的传统。 近数十年,香港市民为先人清除坟前杂草时,不少人相信“火烧旺地”的风水说法,放火烧杂草,结果引发多宗严重森林大火,备受社会关注。2007年更有团体要发动“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呼吁市民勿再放火除杂草。[6]

澳门

清明(葡萄牙语:Cheng Ming (Dia de Finados))在澳门是当地的节日及公众假期。由于澳门本地墓园地方相当有限,新墓场的落成量甚少,也赶不上澳门近年来城市发展的步伐和其带来的人口剧增,导致不少澳门人会到邻近的城市珠海购买墓地。珠海一项调查发现,最靠近拱北口岸的合罗山公墓和仙峰山墓园里被埋葬的都以澳门市民居多。以合罗山公墓为例,澳门市民约占六成。[7]

台湾

台湾人之中,有五成以上为闽南后裔,故大部分人扫墓习俗与闽南相同。

另外,民众由于不同的祖籍族群福建泉州闽南人漳州闽南人、潮汕人客家人、[[台湾本地人等),扫墓日期迥异,民众并不一定会在这一天扫墓,例如客家人春节开始即可扫墓,漳州人则在上巳节小清明)扫墓。而且因为要集合宗族亲戚共赴祭扫,台湾人向来自行调整扫墓时间,在清明或小清明前后半个月内,都是正常情况。

原本二战后,代管的国民政府订清明节并不放假。[8]:1951972年,政府将“清明节”改订为国定假日,放假一天。1975年4月5日蒋中正过世,将蒋中正逝世纪念并于此日举行。[8]此后,愈来愈多宗族依其祖俗、并顾虑到现代社会工作假期的配合,而选在清明节齐聚祭祀。在清明节这一天扫墓、祭祖,遂在台湾成为文化习俗之一。

民间清明节扫墓可分成两种仪式,“挂纸”及“培墓”(puē-bōng/puē-bōo/pěr-bōo)。扫墓在闽南话称揪墓(tshiû-bōo)、拜墓(pài-bōng)、上墓(tshiūnn-bōo)、挂墓纸(kuì-bōo-tsuá)、硩墓纸(teh-bōng-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thàm-bōo-tshù)[9][10]等。

各地闽南人扫墓禁忌不同,清理土葬坟墓常常需要跋山涉水,耗费大量体力,通常会吃饱了才上山扫墓,古时扫墓时有寒食的遗风,一般不开火煮饭,扫墓者食用生食、草粿润饼刈包等;直到扫墓完才开火煮饭,吃熟食;但不知为何,传言变成扫墓前必须禁食,可谓无稽之谈。

一般都必须先祭拜土地神才祭拜祖先,但先祖如为高官或生前有爵位,则先祭祖,并可烧寿金。再祭拜土地神。

通常除了线香蜡烛纸钱烧酒鲜花之外,是不设供品的。也会准备水果白煮蛋(或咸鸭蛋)、香烟等祭拜。通常水果不用蕃茄番石榴释迦,如同祭祀神灵;也有人不用凤梨,因凤梨意为“旺来”,说怕是坟墓兴旺(死者多)。

一座合葬的坟墓,以墓碑为主,比如墓碑写“张公讳三之墓”,墓主就是“张三”;如只写“某姓祖宗之佳城”者,以其中辈份最高者为墓主。烧纸钱或是祭祀,皆以墓主为准。比如某甲去扫家族墓(佳城),墓中有某甲之父、某甲之子的遗骨,某甲之父为墓主,故此次扫墓视为某甲祭父,完全可以行礼、叩首。又假设某甲之父死亡一年(火葬后置入)、某甲儿子死亡十年。则某甲去扫墓时,只烧大银等银纸。

如犯了禁忌,就采一株青草,含在口中(或者嚼一嚼),说“不识代志,无禁无忌”(不懂事,不犯禁忌),然后吐掉。

扫墓在客家话中称“挂纸”(意指将墓纸压在坟茔上的意思)、“挂地”、“打醮墓”[11]台湾客家人扫墓习俗不同于闽南人,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扫墓文化,时间不固定。台湾北部地区的客家人(尤其是新竹地区),多半选在天穿日之后;苗栗台中一带的客家人通常在元宵节次日之后至清明前,也有些在新春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就开始扫墓;而南台湾六堆一带的客家人,则由福德伯公生到清明之间任选一天来扫墓。

新加坡

 
新加坡闽南泉州裔华人在祖先坟上压上彩色墓纸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侨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公墓),盖大伯公土地神)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不过,在华人约占总人口75%的新加坡,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新加坡政府自19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火葬,并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坡币六七千元(坡币1元约合0.8美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

新加坡华人主要为闽南人,至今仍按照传统仪式扫墓,多半为闽南仪式。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多会举家出行,亲戚朋友相邀同往,坐满一、两辆小货车浩浩荡荡去扫墓,大多先祭祀土地神。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压上墓纸,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当场将酒食、肉类、水果吃完回家,一般会准备五牲祭拜祖先,当中少不了螃蟹等。祭拜完毕便当场剥蛤吃,然后把蛤壳丢在坟前,表示子孙已来扫过墓。

回中国寻宗认祖、祭拜先人,则是近一二十年新加坡华人兴起的潮流。在清明节前,祖籍海南的新加坡华人见面时往往会用家乡话互相询问:“回屋(家乡)做清明不?”

马来西亚

清明是马来西亚华人最为关注的节庆之一,仅次于农历新年,很多在外打工的游子都会回乡按照传统上山扫墓。清明节在马来西亚并不是公共假日,所以当地华人都会提早一两个星期的周末假日上山扫墓,清明正日前的周末人潮最为拥挤。

当地华人通常会出动全家人,两三辆车载着祭品到义山、公冢或灵骨塔去。一般上他们会先祭拜大伯公(或称后土福德正神)。

之后把坟墓上的杂草除去、打扫干净,再为褪色的墓碑文字补上漆,然后奉上三牲水果、糕点和茶酒,烧香点蜡烛,再依照辈分依序上香跪拜,在墓碑上压上墓纸,最后焚烧纸钱纸扎祭品

马来西亚华人的墓碑碑文都会完整交代阴宅主人的姓名、祖籍(例:福建广东漳州泉州同安安溪南安泉安海澄诏安潮州潮阳普宁惠阳琼州梅县海丰陆丰信宜南海番禺等)、身份、子孙、安葬日期,墓碑的高和宽、字体的尺寸大小,也受到传统信仰以丁兰尺订吉凶的限制。

 
印尼华人清明祭祀
 
印度华人加尔各答的墓园祭坟

文学

中国文学中,清明节经常会提到。其中最著名的可能是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的“清明”[12]

繁体字 简体字 汉语拼音 英文翻译
清明時節雨紛紛 清明时节雨纷纷 qīng míng shí jié yǔ fēn fēn Drizzling during Qingming
路上行人欲斷魂 路上行人欲断魂 lù shàng xíng rén yù duàn hún Dwellers on the road seem lifeless
借問酒家何處有 借问酒家何处有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Please sir, where can I find a bar
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童遥指杏花村 mù tóng yáo zhǐ xìng huā cūn A herdsboy pointing to a village afar - the Apricot Flowers.

参考资料

  1. ^ Meet the Chetti Melaka, or Peranakan Indians, striving to save their vanishing culture. Channel News Asia. 2018-10-21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3). 
  2. ^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china.org.cn. 2007-04-05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12). 
  3. ^ Tomb Sweeping Day. Taiwan.gov.tw. [2014-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4. ^ Ching Ming Festival | Hong Kong Tourism Board.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7). 
  5. ^ 5.0 5.1 5.2 陈宏睿. 清明節7個小撇步 讓今年求財開運正能量齊發. 联合新闻网. 2022-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5). 
  6. ^ 长青社:零七清明无山火誓师大会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7年3月18日
  7. ^ 合罗山公墓, 六成买主是澳门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13年4月4日
  8. ^ 8.0 8.1 周俊宇. 民俗與政治:中國國民黨政權下的清明節再製(1912–2008) (PDF). 《台湾文献》季刊.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3-18). 
  9. ^ 存档副本. [2018-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10. ^ 存档副本. [2018-04-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1). 
  11. ^ 歲時節慶 打醮墓. [2021-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02). 
  12. ^ 李月华. 牧童遙指… 杜牧名詩中的杏花村在哪裡?. 中时新闻网. 2016-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7). 

参考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