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北极熊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1年12月19日) |
灰北极熊或北极灰熊(学名:Ursus maritimus × Ursus arctos)是灰熊跟北极熊的杂交后代,这不多见的现象在野外或人为环境中均有出现,而且这类杂交种的后代均具备完整的生殖能力,显示北极熊与棕熊之间的生殖隔离并不完整,两者的关系比人类之前所认为的还要紧密,因此一些分类学家认为北极熊可以被视作棕熊的亚种。
灰北极熊 | |
---|---|
德国奥斯纳贝克动物园内的灰北极熊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哺乳纲 Mammalia |
目: | 食肉目 Carnivora |
科: | 熊科 Ursidae |
亚科: | 熊亚科 Ursinae |
属: | 熊属 Ursus |
种: | 灰北极熊 U. maritimus × U. arctos
|
异名 | |
|
发现
2006年4月,一名美国猎人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班克斯岛上射杀了一只貌似北极熊的熊。但有官员后来发现这只熊虽有平板的轮廓,白色皮毛等北极熊的特征,但眼部周围、背上和四肢也有数处是灰熊的棕色,它所拥有的长爪与拱背更被视为灰熊的特征。[1][2]
DNA鉴定
虽然过去已经知道这杂交种是有可能存在的,而其他种类的熊属杂交种亦曾经有报告过,但这次的发现还是野外的第一次[3]。之前虽然在动物园中也有过这种杂交种,但并不被认为是在野外会存在的生物。 之前虽有人在野外拍到过杂交熊的照片,但经由此次DNA测试证实,才有动物学家提出野生熊类也会杂交的假说。灰熊与北极熊虽然在基因上很接近,也有共同的地盘,但却有互相回避的倾向。灰熊倾向在陆地上生活、繁殖。北极熊却是在水中与冰上生活与繁殖。有人提出假说,由于地球暖化冰层变薄,北极熊无法在原居地生存,于是进入内陆,杂交熊出现的频率因而增高。就如同1864年发现的白色巨熊麦克法兰熊标本所示,灰熊与北极熊的杂交种现在也不时有所发现。
命名
由于2006年的发现,媒体开始为这种熊取名字,包括“Pizzly”、“Grolar Bear”和“Polizzly”等[1][4],皆为取自灰熊(Grizzly)与北极熊(Polar Bear)之义的新造语,但迄今并无共识。
加拿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局提案,以伊努克提图特语的北极熊(Nanuk)与灰熊(Aklak)造成的新字Nanulak称呼这种熊。由于对杂交种的取名习惯是将父方名字放在前面,若是雄北极熊与雌灰熊所生的称作Pizzly,雄灰熊与雌北极熊所生则称为Grolar。
1864年的麦克法兰熊标本在收藏库保管了一段很长时间后,1918年由克林顿·哈特·梅里厄姆认定为新种,正式赋与学名Vetularctos inopinatus。但若DNA的解析证实它是灰熊与北极熊杂交种的话,根据国际动物命名规则,对杂交种赋与的学名无效,这个标本的Vetularctos属,及学名Vetularctos inopinatus或Ursus inopinatus将全部成为无效名称。
参看
参考资料
- ^ 1.0 1.1 Mallet, James. Hybridization, ecological races and the nature of species: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ease of speciation (PDF). Phil. Trans. R. Soc. B. 2008, 363 (1506): 2971–2986 [2021-12-19]. PMC 2607318 . PMID 18579473. doi:10.1098/rstb.2008.008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4-22).
- ^ 2.0 2.1 Wild find: Half grizzly, half polar bear: Hunter bags what expert 'never thought would happen' in wild. AP News. 2006-05-11 [2006-05-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8-18).
- ^ Iol.co.z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RL last accessed 11 May 2006.
- ^ Barnosky, Anthony D. Island Press , 编. Heatstroke: Nature in an Age of Global Warming . Island Press. 2009: 10. ISBN 978-1-59726-197-5.
Pizzly Bear.
相关链接
- CBC Arti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