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蟠(?—?),字子龙陈留郡外黄县(今河南民权西北)人,九岁丧父,哀恸过度。丧服既除,不吃酒肉十余年。[1]

申屠蟠
出生不详
东汉
逝世不详
东汉
职业东汉经学家

生平

缑玉报仇

同郡女子缑玉为父报仇,外黄县县令梁配打算依法处死缑玉。申屠蟠当年只有十五岁,还是名学生,向外黄令梁配进谏道:“缑玉的节义,足够感动不孝之人,激励还在忍辱的人。即使不是圣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牌坊来表彰其行为,何况你们清听后,不加同情么。”梁配认同这番话,缑玉得以减免死罪。乡人称赞申屠蟠的义行。[2]

蔡邕之评

申屠蟠家中贫困,受雇为漆工。郭泰看见后很惊奇。同郡蔡邕非常看重申屠蟠,蔡邕被州里征召时,辞让说:“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乎毁了自身。品行义行良好,别人很难做到的。安贫乐道,修身养性,不为燥湿轻重,不因穷困改变气节。和我相比,年长于我,德行也比我贤明。”后来郡里召申屠蟠做主簿,申屠蟠并无接受。

高风亮节

申屠蟠隐居精研学问,精通《五经》,懂河图纬书。开始与济阴王子居都在太学学习,王子居去世前,把自身托付给申屠蟠,申屠蟠亲自推车,送丧回乡里。在河巩之间碰见司隶从事,从事认为申屠蟠讲义气,想替他传符牒,让人护送,申屠蟠不肯接受,于是把符牒丢在地上后离开。事情办妥后回到太学。[3]

太尉黄琼征召申屠蟠做官,申屠蟠仍然不愿为官。黄琼死后归葬于江夏,四方名豪会集在帐下的有六七千人,互相谈论,没有人找申屠蟠交谈。只有南郡一书生与他相谈,分别时,抓住申屠蟠的手说:“你将来不是被聘请就是被征召,如是如此,到时候我们上京相见。”申屠蟠脸色大变说:“刚开始我认为能和你交谈,哪知道你是一个拘泥于礼教的势利之人啊!”于是摆手而去,不愿再和他交谈。后来申屠蟠受察举中的有道科,但申屠蟠没有前往。[4]

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议论朝政,公卿以下的官吏都拜服他。太学士争相仰慕他们的风度,认为文学将兴,文士能受到重用。申屠蟠独自感叹说:“战国时,未当官的士人们讨论国家大事,各国君王,争着尊敬他们,结果有了焚书坑儒的灾祸,和现在的情形很像阿。”于是申屠蟠不再到梁砀之间,申屠蟠以树木做屋,把自己当奴仆,凡事都自己动手。过了两年,范滂等人因党锢之祸,有些人死亡、有些被判刑,此案涉及了数百人,申屠蟠免于这场灾难。

申屠蟠的朋友陈郡冯雍因事坐牢,豫州黄琬想杀他。有人劝申屠蟠去救冯雍,申屠蟠不肯去,他说:“黄子琰(黄琬表字)跟我有交情吗,他未必会判冯雍的罪。如果不听我的建言,去了有什么用!”黄琬知道这件事后,赦免了冯雍的罪。[5]

终全高志

大将军何进连续征召申屠蟠,但申屠蟠一直不愿上任,何进想把他找来,于是让申屠蟠的同郡黄忠写信劝他,但申屠蟠没给答复。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申屠蟠与荀爽郑玄陈纪韩融等十四人并召为博士,申屠蟠没有接受。隔年董卓废帝,征召荀爽、陈纪、韩融、申屠蟠入朝任职。只有申屠蟠没有入朝,别人都劝他前往,申屠蟠笑而不答。董卓无法勉强申屠蟠作官,申屠蟠于七十四岁在家中寿终正寝。[6][7]

评价

  • 蔡邕: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
  • 范晔:荀爽、郑玄、申屠蟠俱以儒行为处士,累征并谢病不诣。及董卓当朝,复备礼召之。蟠、玄竟不屈以全其高。(荀爽、郑玄、申屠蟠都因儒行为处士。朝廷累次征召,都称病不去。到董卓当权,用礼征召他们。申屠蟠、郑玄仍以不屈保全他们的高风亮节。)[8]
  • 司马光:夫唯郭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申屠蟠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卓乎其不可及已!(只有郭泰明哲保身,申屠蟠见机行事,不等到天黑就回头,见识如此超群,不是平常人所能比得上的!)[9]
  • 曾巩:京室天下归,飞甍无余地。国士忧社稷,涂人养声利。贵贱竞一时,峨冠各麟次。子龙独幽远,聘召漠无意。[10]
  • 叶适:蟠得退之时,方汉人以名相高,故避名为难。名不可避,而退之所得,多于进矣。[11]
  • 钱时:申屠蟠一穷处士耳,前不陷于党锢,后不罹于贼网,超然远韵,不可众玷,万世之下,与有光荣。君子审诸。[12]
  • 崔铣:预知莽之奸而避之,孔休一人而已。不畏卓之威而拒之,申屠蟠一人而已。士之有识者,可贵矣夫。[13]
  • 郑善夫:凤凰楼下党锢成,浊流岂但十一士。君不见申屠蟠灭迹烟霞里,又不见郭林宗渉世终泥滓。[14]
  • 田雯:盛名世所嫉,曹节起衅端。独有垫巾人,不受异患干。张俭为亡命,投止生波澜。何如自剪发,身居林虑山。缅怀昔战国,拥篲以盘桓。卒成坑儒祸,为之发长叹。梁砀同佣隶,屏迹申屠蟠。[15]
  • 乾隆:多士清流太皎皎,由来尾大难为掉。汉纲陵夷何足云,言高致锢不为少。飘然惟有申屠生,孤鹤盘空绝群鸟。林下鸿名播士林,逸气凌凌光日表。[16]

外部链接

延伸阅读

[]

 后汉书·卷53》,出自范晔后汉书
 东观汉记

参考资料

  1. ^ 后汉书·申屠蟠传》:申屠蟠字子龙,陈留外黄人也。九岁丧父,哀毁过礼。服除,不进酒肉十余年。
  2. ^ 高士传·申屠蟠》:同县缑氏女玉为父报仇,外黄令梁配欲论杀玉。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时,尚当表旌庐墓,况在清听,而不加哀矜!”配善其言,乃为谳,得减死论。乡人称之。
  3. ^ 后汉书·申屠蟠传》:家贫,佣为漆工。郭林宗见而奇之。同郡蔡邕深重蟠,及被州辟,乃辞让之曰:"申屠蟠禀气玄妙,性敏心通,丧亲尽礼,几于毁灭。至行美义,人所鲜能。安贫乐潜,味道守真,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方之于邕,以齿则长,以德则贤。"后郡召为主簿,不行。遂隐居精学,博贯《五经》,兼明图纬。始与济阴王子居同在太学,子居临殁,以身托蟠,蟠乃躬推辇车,送丧归乡里。遇司隶从事于河、巩之间,从事义之,为封传护送,蟠不肯受,投传于地而去。事毕还学。
  4. ^ 后汉书·申屠蟠传》:太尉黄琼辟,不就。及琼卒,归葬江夏,四方名豪会帐下者六七千人,互相谈论,莫有及蟠者。唯南郡一生与相酬对,既别,执蟠手曰:“君非聘则征,如是相见于上京矣。”蟠勃然作色曰:“始吾以子为可与言也,何意乃相拘教乐贵之徒邪?”因振手而去,不复与言。再举有道,不就。
  5. ^ 后汉书·申屠蟠传》:先是京师游士汝南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折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篲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今之谓矣。"乃绝迹于梁、砀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居二年,滂等果罹党锢,或死或刑者数百人,蟠确然免于疑论。后蟠友人陈郡冯雍坐事系狱,豫州牧黄琬欲杀之。或劝蟠救雍,蟠不肯行,曰:"黄子琰为吾故邪,未必合罪。如不用吾言,虽往何益!"琬闻之,遂免雍罪。
  6. ^ 资治通鉴·卷五十九》:独申屠蟠得征书,人劝之行,蟠笑而不答,卓终不能屈,年七十余,以寿终。
  7. ^ 后汉书·申屠蟠传》:唯蟠处乱末,终全高志。年七十四,终于家。
  8. ^ 后汉书·荀爽传
  9. ^ 资治通鉴·卷五十六
  10. ^ 元丰类稿·卷二
  11. ^ 习学记言
  12. ^ 《两汉笔记·卷十二》
  13. ^ 士翼·卷三
  14. ^ 《长歌行》
  15. ^ 古懽堂集·卷三
  16. ^ 《读申屠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