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号钢琴协奏曲 (贝多芬)

贝多芬的钢琴协奏曲作品

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作品58,乃贝多芬的第四首钢琴协奏曲,作于1805年至1806年间。

第一版标题页

创作背景

贝多芬为其弟卡尔及约翰娜·赖斯(Johanna Reiss)的婚姻困扰不已,他们原本在1806年5月25日结婚,但在这时,约翰娜·赖斯已怀有卡尔的骨肉,而且这也是贝多芬唯一侄儿。他因而心灰意冷,既失去与弟弟之紧密联系,也从此失去一个得力秘书(因卡尔曾当过此职位)。

贝多芬因而寄情作曲,写下无数作品,除第四交响曲、“拉祖莫夫斯基”弦乐四重奏、卅二首钢琴变奏曲及小提琴协奏曲外,还写下此首被冠以“第四”的钢琴协奏曲。此协奏曲一如既往,于1808年12月22日由贝氏本人于维也纳作首演及弹钢琴。首演完成后,《环球音乐报》(Universal Musical Gazette)大赞该乐曲为“作曲家最独特的作品之一”。此外,观众亦为贝多芬的创意啧啧称奇。

曲式及内容

此首合共32分钟之协奏曲,共分下列三段乐章:

  1. 中庸的快板(Allegro moderato)
  2. 流畅的行板(Andante con moto)
  3. 回旋曲—甚快板(Rondo - Vivace)

第一乐章

本段以钢琴展开乐曲,一反以往乐团奏出较长乐段后引领独奏部分之风格。此外,在乐团将近正式演出之际,曲调突然一转,使乐章带来奇异及疏离之感觉。

第二乐章

此乐章带给人喜出望外的感觉,并跟庞大的钢琴及乐团构成强烈对比。一般而言,第二乐章皆是独奏及乐团安份合作,且又是较为内敛含蓄的,此乐章跟传统可谓大相径庭。贝多芬亦曾以油画当中底比斯女皇之遭遇为该乐章之副题材。

第三乐章

此乐章以回旋曲为题材,有时更被旋律化。在连系g小调前,也曾连系至C大调

第二乐章之典故

关于第二乐章之典故,众说纷纭,此乐章之灵感其实来自贝多芬看见的一幅图画,画中描述传说中之底比斯女皇(她也是音乐家安菲翁的妻子),因十二名子女被希腊神阿波罗所杀而悲伤,而她也被变成石柱,矗立于希腊施菲路斯山下。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