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流行音乐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2月) |
华语流行音乐(英语:Mandarin popular music,简称:Mandopop),指现代标准汉语[注 1]的流行音乐,为中文流行音乐的子类别之一,也是以华语为载体的流行音乐中第一个成形的子类别[1]。起源于二十世纪的上海,目前主要流行于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大陆、香港、澳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说汉语的地区。[2]
华语流行音乐 | |
---|---|
风格起源 | 汉语音乐、嘻哈、流行、摇滚、民俗 |
文化起源 | 1920年代(中国本土) |
典型乐器 | 人声、钢琴、小提琴、吉他、鼓、合成器 |
其他主题 | |
粤语流行音乐 · 台语流行音乐 · 客语流行音乐 · 日本流行音乐 · 韩国流行音乐 · 中国摇滚乐 · 独立音乐 |
历史
华语流行乐的发源
商业性的中文流行音乐是与留声机同步出现的,后者最早是由法国人Labansat带至上海西藏路的。[3]百代是创建华语流行音乐工业的最早的唱片公司之一。
1920年代:时代曲的产生
192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被称为时代歌曲。它们被视作华语流行音乐的原型。[4]从地域上说,上海是华语流行音乐的中心。被视为“中国流行音乐之父”的黎锦晖是该种音乐体裁的创始者。他创作于1920年代的作品《毛毛雨》被视为最早的中文流行音乐。[5]而美国爵士乐小号手——巴克·克莱顿(Buck Clayton)曾在上海同黎锦晖一起工作,他们两人彼此学习,相互影响,使对方熟习的音乐元素融入自己的音乐中。黎锦晖创建的明月歌舞团也是首个中国流行音乐团体,后于1931年并入联华影业公司,成为首个进入中国电影工业的流行音乐团体。
1930–1940年代:七大歌星的时代
中华民国时期最初的“七大歌星: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白光、李香兰(山口淑子)、吴莺音”奠定了华语流行音乐在亚洲社会中的地位。这些歌星在演唱中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小曲、日语流行音乐等的演唱技巧,其演唱风格与之前任何中文音乐均不尽相同。此时,处于繈褓之中的中国电影工业正在成长,并网罗歌手担当电影演员或电影歌曲配唱工作。由于其成功的歌唱和电影表演生涯,周璇被视为这一时代中最具代表性的华语流行音乐明星。这一代人见证了女歌手在舆论中从“歌女”一跃成为“明星”的历程。[5]她们甜美的歌声也通过位于各大城市的广播电台传到家家户户的收音机里,而唱片则在唱片公司的包装下成为极具吸引力的娱乐商品。该时代由于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军队占领上海而遭到干扰,但最终仍延续至1940年代末期。
1950-1960年代:分裂与新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共取得政权,开始在文化领域推行了一系列的革命政策,推行的其中一项政策便是将流行音乐宣布为色情[6],至此在中国大陆,流行音乐被严厉压制,只容许中国民族音乐与中国革命音乐,严重打击中国音乐发展。
龚秋霞、姚莉、白光、吴莺音、张露等上海海派时代曲音乐人,因战乱南迁至香港发展,香港开始成为时代曲的接续发展中心,后因邵氏、电懋影业竞争,歌舞片盛行,幕后代唱演歌双栖成为常态,代表者为葛兰、叶枫、凌波、潘秀琼等人。
1949年后,由于国民政府同带不少社会精英迁往台湾,台北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新中心。
1962年11月8日起,由慎芝担任主持人的《群星会》在台北台视开播,开启了黑白电视歌唱节目时代,至1977年3月29日停播,共播出1283集,群星会是以现场直播的方式播出。所创造的男女对唱的表演型态风靡一时,张琪、谢雷、孔兰薰、青山、吴静娴、美黛、赵晓君、姚苏蓉、紫薇、余天、陈兰丽、杨小萍、尤雅、陈盈洁、杨燕皆是其座上宾,邓丽君因演唱台视晶晶连续剧主题曲,15岁初出道时首次参加群星会,成为该节目年纪最小的来宾。群星会的影响力遍及东南亚成为此世代的共同记忆。
随着电视在大中华地区等地的普及,流行音乐工业也借助其获得了新的成长。电视剧继电影之后,与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中文流行音乐形成相互扶持的关系。而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也在广播电台之后又增加了电视这一新媒体。录音机(收录机)与磁带(卡式录音带)的流行使留声机及唱片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流行音乐工业也随之迈向了新阶段。
1956年,在青年乐手金祖龄(Johnny King)的号召下,台湾第一支演唱英文歌曲的摇滚乐团“洛克乐队”(Rock Band)正式成军。由于“洛克”歌声动人,甚获蒋宋美龄夫人喜爱,特别邀请该团到各地举行劳军演出,深得美国大兵们的欢迎。6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全面介入越南战争,台湾成为驻越美军的渡假中心,酒吧与色情行业大量兴起,源自“美军电台”(American Forces Network Taiwan,简称AFNT)的乡村音乐和民谣歌曲也跟着慢慢流行起来,并以美军俱乐部(如台北美军招待所)及饭店西餐厅、舞厅和夜总会为据点,包括台北中山北路、台中大雅路、台南健康路、高雄盐埕区等,带动了西洋热门乐团的发展,也培养了台湾本地大量的流行音乐人才。
1970-1980年代
台湾:华语流行音乐中心地位
1965年,陶晓清开始在中广主持《中广热门音乐》节目介绍当时西洋流行音乐。1971年,中华民国退出联合国,1979年,中华民国与美国断交,台湾国际地位慢慢降低,而青少年们仍沉浸在西式音乐文化之中。在风靡“旧上海”式歌曲,与日本及西洋翻译歌的氛围之下,创作属于“中国人”的歌曲,这样的想法慢慢开始萌芽。整个七八十年代,台北拓展并保持了其华语流行音乐的工业中心地位。
70年代初,随着青春校园电影及琼瑶“三厅电影”热潮,以电影主题曲姿态出现的国语时代曲亦获得空前成功。当中刘家昌的创作班底独领风骚,刘更凭借培育或引荐多位日后叱咤七八十年代台湾华语乐坛流行巨星,尤雅、邓丽君、费玉清、甄妮、刘文正、凤飞飞、黄莺莺等,成为不争的七十年代华语乐坛教父。其时,华语流行音乐的影响力远遍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印尼, 而邓丽君的歌声亦传至中国大陆。1975年,陶晓清在中广开辟了《热门音乐》节目,其中另辟一个“中西民歌”时段,介绍由青年学子自行创作的歌谣。这些实验性的歌曲,得到了听众的回响喜爱。1975年,杨弦的“现代民谣创作演唱会”拉开了民歌运动的序幕。1976年在李双泽的高呼之下,“唱自己的歌”成为风潮,歌谣创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时,陶晓清以电台广播人的身份,联合了广播界与艺文界人士,召开“中国现代民歌”演唱会,包含了胡德夫、杨弦、杨祖珺、吴楚楚等民歌运动健将。陶晓清并策划了“第一届中国现代民歌之夜”演唱会,与《我们的歌》专辑出版。陶晓清参与其中的民歌运动,逐渐成为1970年代中期后,台湾流行音乐界的发展方向之一。
70年代中至80年代,台湾一方面从校园发展出以“唱自己的歌”为号召的校园民歌创作热潮,如蔡琴、齐豫、潘越云、李建复、施孝荣、黄大城 、陈明韶、王梦麟、赵树海、叶佳修、李寿全、李泰祥、苏来、靳铁章 、梁弘志等人开始投入乐坛,另一方面以玩西洋音乐乐团起家的音乐人,也开始回归国语唱片参与制作及演唱,如黄莺莺、苏芮、罗大佑、谭健常、陈志远、翁孝良等人,彼此激发火花乐坛风格更趋多元成熟。80年代起,与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民歌亦进入成熟与商业化时期,西洋音乐乐团起家的人成为主流,市场欣欣向荣唱片公司百家争鸣,词曲创作与唱片制作成为专业并开始细致化分工,其中最主流的两家为吴楚楚与彭国华创办的飞碟唱片(有蔡琴、黄莺莺、苏芮、王芷蕾 ,知名创作人李寿全、陈志远、陈乐融、张雨生等人),与段锺沂、段锺潭兄弟创办的滚石唱片(有陈淑桦、齐豫、潘越云,知名创作人罗大佑、李宗盛、陈昇、小虫、黄韵玲等人),两家公司的良性商业竞争扩展了唱片市场,创作力道丰沛多元。
1982年开始,罗大佑的《之乎者也》等专辑的流行将华语流行音乐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该时代最成功的歌曲之一便是罗大佑的《明天会更好》。这首歌最初由60位歌手于1985年演唱。[7] 该歌曲迅速传遍了亚洲并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的一个标杆。1983年8月至1984年10月台湾华视开播,张小燕主持的综益节目《综艺100》,其中与《民生报》联办的流行歌曲排行榜脍炙人口,以唱片销售量定榜单,每周公布当周排行榜,每季结算当季累计最畅销专辑前十名,成为流行音乐指标。1989至1998年台湾华视播出胡瓜主持的《金曲龙虎榜》,则继续与《民生报》及台湾区唱片工业同业公会、中华民国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合作,民众明信片票选与销售量各占一半比例统计出每周最佳专辑与最佳歌曲,《民生报》每日刊登票选表格。每周由报榜主持人公布每周歌曲前20名排行榜,每年举行十大票选偶像艺人与销售量的颁奖典礼。公正的排行榜节目普及人心,成为老将展实力,新人曝光发热的极佳管道,亦促成台湾唱片市场蓬勃发展。
在芸芸台湾女歌手中,邓丽君、凤飞飞、黄莺莺、苏芮是融合各种乐风的杰出者。邓丽君的音乐风格上接上海时代曲下启台湾流行乐,不仅是华语流行音乐巨星,也在日语流行音乐、台语流行音乐、粤语流行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凤飞飞以独到表演方式横贯华语与台语流行音乐,拉近流行音乐与土地及生活的距离。从乐团与美军俱乐部起家的黄莺莺与苏芮中英双声带红遍海内外,则是将西洋乐风带入华语流行音乐的指标性人物;黄莺莺专注在唱片制作演绎,以其独到的品味与唱腔,不断与新秀合作翻新音乐风格,唱片卖座创作者也受到乐坛注目,为华语流行音乐注入新血;苏芮打破乐坛温柔女声惯例,将西洋音乐中的灵魂乐揉入国语音乐中。上述四位女歌手皆先后获得台湾金曲奖终身“特别贡献奖”。
到了1987年戒严令解除,台湾歌手开始往中国大陆扩展事业,如费翔通过演唱台湾经典流行歌曲红遍中国大陆,他在1987年央视春晚上演唱了名曲《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8][9]。同年齐秦的《大约在冬季》、《外面的世界》等歌曲也风靡两岸。而八十年代末以《一场游戏一场梦》出道的王杰衔接了巨星断层,童安格也在这段时间凭着《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等专辑大红大紫。
香港:粤语乐坛崛起
而在香港,许冠杰也掀起唱粤语歌风潮,原本靠唱国语歌或英文歌的罗文、徐小凤、温拿乐队等纷纷开始唱粤语歌。郑少秋为当时第一代演而优则唱的粤语歌手,凭着楚留香及主题曲在台湾大红大紫;而罗文在日本参加歌谣赛间吸收到泽田研二坎普风及以华丽衣着等舞台表演风格,开始把此风格推广至大众,影响后辈往后华语舞台表演风格模式,70年代末更凭着歌曲《小李飞刀》走红台湾及东南亚。温拿乐队是该年代最为火红的华语乐队,影响力遍及东南亚及台湾,两位主唱谭咏麟和钟镇涛更被邀主演台湾不少文艺电影。
香港八十年代时期,1983年香港体育馆的落成乃标志着大型舞台表演的开始,在罗文引入坎普风舞台表演风格后,后辈歌手舞台风格越加华丽鲜艳,在唱片工业愈加发达的同时也孕育出了众多巨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王一后”,张国荣、谭咏麟、陈百强和梅艳芳。除三王一后外,林子祥、Beyond乐队、陈慧娴、叶倩文也金曲频出,其中林子祥的十分十二寸掀起串烧歌风潮,影响到后辈如巫启贤的凑热闹、张学友的友情歌、古巨基的劲歌金曲系列等,Beyond乐队的《海阔天空》及《光辉岁月》、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叶倩文的《潇洒走一回》等金曲带着这些粤语歌手突破语言的隔阂火遍大江南北,香港一度成为华语娱乐圈朝圣的殿堂,就连邓丽君、王杰、周华健、张信哲、巫启贤、陈洁仪、许美静等外地歌手也曾发行粤语专辑,并取得了取得香港市场的青睐。
八十年代末起世界各大唱片公司纷纷成立香港和台湾分公司抢攻华语音乐市场,香港乐坛、台湾乐坛影响力扩展到全球华语音乐圈。
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本土流行乐萌芽
在七十年代末,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拨乱反正启动,中国共产党调整了对内对外政策,于1978年底正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14][15]。邓丽君等人演唱的华语流行音乐开始流行于中国大陆的年轻人中间,并在“新启蒙运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2][13][16][17]。1980年代,录音机及电视在中国大陆城市中的大规模普及,使得华语流行音乐的传播如虎添翼。陶东风认为,“这些所谓‘靡靡之音’在当时是作为对极端的‘公共文化’(其代表是所谓的‘样板戏’)的反动而出现的,它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当时中国老百姓十分单调贫乏的文化生活,而且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新启蒙’和人道主义思潮在精神上无疑是极为一致的,可以说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呼应和推动了思想界、理论界的‘新启蒙’和人道主义思潮。”[12]
而早在七十年代末,中国大陆流行歌曲萌芽,李谷一演唱的《乡恋》被认为是当时中国大陆的第一首流行歌曲,1979年底起风靡全国,从唱法到歌词都是在贴近本真的人和人性,但不久就因被批判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而被禁,人民音乐出版社甚至出版了大陆一些具有官方背景的音乐人士所编写的《怎样鉴别黄色歌曲》文集,但最终《乡恋》在1983年春节联欢晚会获得解禁[17][18][19]。此后,中国流行音乐歌坛进入到一个繁荣的新时期,率先出现了以《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等为代表的“西北风”流行歌曲原创潮[17][20]。
1984年,香港歌手张明敏在央视春晚上演唱《我的中国心》,由王福龄作曲、黄霑填词,一举成名,而曲目也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大陆广为流行[21][22][8]。1985年,美籍华人黄锦波在春晚上演唱《龙的传人》,第一次将这首歌传唱到中国大陆[8][9]。
1986年,崔健推出的《一无所有》成为中国摇滚乐的开山之作,在“新启蒙运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美学家高尔泰曾经评价:“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目前唯一可以胜任启蒙的艺术形式了。因为理论界的范围大狭窄,起不了大面积的启蒙影响,而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能起到任何其他方式都达不到的作用。中国需要启蒙。”[23][24][25][26] 《一无所有》在中国大陆“八九民运”期间被广为传唱,成为当时抗议学生的非正式用歌[27][28][29],也成为了一个时代标志[30][31][32]。而崔健的崛起,也带动中国大陆摇滚乐的发展,其中汪峰、臧天朔、窦唯、谢天笑、郑钧等都深受他影响而投身乐坛。
1986年,中国大陆的郭峰等人创作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该曲由128名华语流行音乐歌手在北京首唱[33]。当时这首歌曲是从美国歌曲《We Are the World》中吸收了灵感[7][33]。这种群体大规模共同演唱的形式使华语流行音乐的创作和表演形式更为丰富。
到了1987年,费翔通过演唱台湾经典流行歌曲红遍中国大陆,他在1987年央视春晚上演唱了名曲《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8][9]。
1990年代:大融合
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新科技的发展,包括海峡两岸的大中华地区乃至亚洲甚至全世界的经济与文化联系都日益紧密。这不仅促进了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种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更对流行音乐工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1990年代后期,CD的出现和广泛流传不仅逐渐结束了磁带的时代,也使华语流行音乐获得了传播上的更大便利。
而香港男歌手方面代表则是80年代中期出道走红的张学友及靠影视或广告获得人气而发唱片的刘德华、黎明和郭富城,被大众传媒捧为“香港四大天王”,誉为香港十大文化符号之首,四大天王的影响力席卷华人地区,重新定义了偶像含义,成为当时影响人们生活中重要文化载体。其中张学友于1990年代间推出的《吻别》、《祝福》等多张华语唱片在大中华区大热,他的粤语唱片亦开始在其他华语地区流行,包括台湾、星马及中国大陆,如《情不禁》、《真情流露》等。张学友是大融合时期最为耀眼的歌手之一,亦成为199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和唱片销量最高的华语流行乐巨星之一。他的唱片销量和成就甚至曾引起欧美乐坛的瞩目,令华语音乐开始走向国际,[34]亦有欧美著名乐队将他的著名歌曲重新翻唱并获得成功。张学友在华语乐坛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的“歌神”。
1990年代的香港女歌手以王菲作为主要代表人物,王菲亦是华语乐坛的女歌手代表之一,被海内外誉为大中华地区“乐坛天后”[35]。王菲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专辑具有极高的概念性、音乐性和完整性[36],是90年代港台唱片工业最为鼎盛时期音乐艺术造诣最高,且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女歌手。[37]王菲也是华语音乐文化大融合的代表之一,中国大陆的出身使她即使在香港发展却与内地音乐圈保持密切联系;留美经历更使她也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她是最早将梦幻流行、神游舞曲、人声实验、痴哈等音乐风格引入华语乐坛的歌手之一。在粤语市场,她的《容易受伤的女人》、《爱与痛的边缘》等歌曲脍炙人口,国语市场方面她的《我愿意》、《红豆》等歌曲更是经久不衰;其中《我愿意》被各国歌手翻译成10余种语言,是全球范围内知名度最高的华语歌曲之一。甚至在日本发展的作品《Eyes on Me》也在当地取得了极高知名度。
除了王菲,90年代香港还出了许多突破地域限制、享誉华语乐坛的女歌手,如林忆莲、郑秀文、陈慧琳、莫文蔚等等。其中林忆莲不仅在香港取得过不俗的成绩,在90年代转战台湾时亦大获成功。她的华语歌曲如《伤痕》、《为你我受冷风吹》、《至少还有你》等多首经典作品在两岸三地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是大融合时期另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天后歌手。
1990年,台湾乐坛的金曲奖在蔡琴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令华语歌坛又增添了良性竞争的契机,各家唱片公司推出当家歌星出战报名金曲奖力拼各大奖项,也让单张唱片以销量累计突破百万的门槛,造就当时产值高昂的唱片工业。90年代台湾的华语流行音乐以张雨生、李宗盛、陈昇、伍思凯、伍佰、张宇等音乐人为重要代表人物,其中李宗盛提携及为周华健、赵传、张信哲、辛晓琪、林忆莲、莫文蔚等男女歌手创作大量经典歌曲,成为“华语音乐教父”之一。
90年代中后期的华语乐坛以任贤齐、范晓萱、李玟、许茹芸、张惠妹、动力火车为代表人物[38],其中张惠妹1996年以专辑《姊妹》出道后即一炮走红,遍及两岸三地的“张惠妹现象”为90年代后期的华语乐坛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此后更成为90年代后期至今华语流行女歌手的指标型人物之一[39][40][41]。张惠妹至今已发行19张个人专辑,全球累计已有5500余万张专辑销量和370余场演唱会,为华语女歌手专辑销量及演唱会场次纪录保持人[42] [43][44][45],其中世界巡回演唱会以及个人演唱会的观赏人数逾700万人次。[46]她被众多歌手、音乐人及媒体誉为国宝级天后,不仅影响了无数乐坛后辈同辈甚至前辈[47][48][49][50],歌曲传唱度亦甚高,是被各大选秀比赛翻唱次数最多的歌手[51][52]。张惠妹曾获得多个本地及国际音乐奖项,包括1998年美国告示牌亚洲最受欢迎歌手奖[53]并代表台湾前往日本参与NHK年度音乐盛典“Asia Live Dream”[54]、2000年中华民国十大杰出青年[55],以及2004年第2届世界和平音乐奖唯一大中华区代表艺人[56],更是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女歌手奖入围纪录保持人(共计14次入围,得奖3次)[57][58]。
1990年代初,中国大陆原创的华语流行音乐在广东兴起。广东毗邻香港、澳门,是文化大革命后期至改革开放时期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种流行音乐经香港、澳门输入中国大陆的门户,受流行音乐熏陶多年,又是多个经济特区的所在地,现代工商业发达。由于流行音乐企业及优秀词曲作家、歌手荟萃,该地区一度成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华语流行音乐及粤语流行音乐中心。该地原创的华语流行音乐融合台湾流行音乐的风格,并结合了地方特色,发展出华语流行音乐,一时风靡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其中杨钰莹为当时的佼佼者,并创造当时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纪录,打破港台强势流行音乐的垄断。
但到1990年代末,普通话因没有地方性基础,而作为粤语基地的广东却始终没有自我发展出粤语歌曲,音乐人才外流,最终没有新人加入,广东流行音乐最终式微。踏入2000年后,华语创作者开始北移。
2000-2010年代:新技术的挑战
唱片市场的最后辉煌
受到互联网、P2P、MP3等新技术下载的影响,包括华语流行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工业在2000年代既获得了新的发展良机;但同时又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迁也影响了各地华语流行音乐工业。根据统计,2006年后,台湾流行音乐总体国内产值已遽减为每年平均不到50亿元,遂相关从业人员纷纷前往中国大陆寻觅新的商机。[59]
2000年代是华语唱片市场最后的全盛时期,此时港台流行音乐仍蓬勃发展,影响力遍及整个大中华地区,包括周杰伦、陶喆、王力宏、蔡依林、萧亚轩、罗志祥、杨丞琳、王心凌、张韶涵、A-Lin、卢广仲、林宥嘉、萧敬腾、徐佳莹、韦礼安等男女歌手,以及五月天、S.H.E、F.I.R、苏打绿等乐团或组合,这些台湾歌手无论在奖项和销量上皆在全球华语乐坛取得巨大的成功。同时从香港、马来西亚及新加坡至台湾发展的歌手如陈奕迅、梁静茹、孙燕姿、林俊杰等亦成为华语流行乐坛有影响力的天王天后。
其中200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台湾歌手为周杰伦。他以独有的创作及演唱风格,并揉入Bossa Nova、Techno、另类摇滚、Ragtime等多种乐风,影响了整个新世纪的华语乐坛。他的前四张专辑中有三张皆获得金曲奖最佳专辑,并与方文山的词曲合作著称。除了音乐上的高度,他的唱片销量和歌曲传唱度亦极高。
而在香港方面,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为陈奕迅。他于台湾金曲奖获得过不少大奖,其中更九度提名、三度夺得最佳国语男歌手奖,是该奖项的得奖暨入围纪录保持人之一,同时他也是夺得该奖项次数最多的香港歌手;陈奕迅亦是首位于北京鸟巢开个人演唱会的香港歌手,并一连两场。其华语乐坛天王的地位备受肯定。
21世纪网络数字化革命时代的到来,却也让全球的华语流行音乐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为盗版及MP3的猖獗,音乐可以轻易从网上下载后,令CD销量大大锐减,而难再恢复到八、九十年代时期华语唱片大卖的光景。在华语流行音乐进入了21世纪互联网数位的时代,音乐人渐渐改为在网上音乐平台发布单曲及开多场演唱会的方式来赚取收入,不再如过往以发行实体专辑为主。在现今的音乐人几乎都透过网络来行销音乐。
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崛起
在中国大陆方面,新世纪初比较知名的中国大陆流行歌手有许巍、朴树、郑钧、羽泉、汪峰、杨坤、胡彦斌、水木年华、花儿乐队等。而2000年代中后期网络平台如QQ音乐、彩铃等崛起,标志着素人也能在网络发表作品走红成为知名歌手的开端,其中郑源成为04年彩铃总量之冠;杨臣刚凭着《老鼠爱大米》一曲传唱整个华语地区。在2010年左右QQ音乐更出现“三巨头”,分别是许嵩、汪苏泷及徐良,因他们长期在QQ音乐热歌榜占据前三,与周杰伦、陈奕迅等传统唱片歌手并驾齐驱。其中许嵩在2009年发布了第一张音乐专辑《自定义》,他在专辑中包揽了词曲创作、编曲、制作和监制,在无唱片公司的推广宣传之下,仅靠歌迷自发网上购买秒售罄,专辑亦获得极高的评价。
2000年代中期开始选秀热潮兴起,其中湖南卫视的第二届《超级女声》大获成功,李宇春获得冠军,亦成为当年最红的内地女明星,却因选票方式惹起官方、内地乐评人及音乐人极大争议,而后引起中央电视台与广电总局联合打压。但此热潮也影响到台湾2007年开办的《超级星光大道》,其中萧敬腾、林宥嘉等选手更因此成为唱片公司青睐的新晋歌手。
2010年代后,中国大陆的流行文化逐年崛起,其中包括了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特别随着网络音乐平台的繁荣,如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虾米音乐和抖音短视频,以及各类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曲,再加上音乐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明日之子》、《中国好歌曲》等等,捧红或挖掘了不少新晋歌手及民谣歌手,例如南征北战NZBZ、阿肆、霍尊、朱婧汐、薛之谦、宋冬野、陈粒、毛不易等靠着这些综艺节目于中国大陆走红;李荣浩、赵雷、裘德、许钧、苏运莹、Mr. Miss等更获台湾金曲奖肯定其音乐口碑。
而歌唱事业重心转往中国大陆的港台歌手如杨宗纬、彭佳慧、林志炫、A-lin、邓紫棋等因《我是歌手》获得中国大陆乐迷大量关注,其中香港歌手邓紫棋更透过该节目红遍中国大陆,成为华语流行乐坛新生代天后。
同时韩国流行音乐文化进入强势,不少中国大陆艺人如张艺兴、鹿晗、黄子韬、吴亦凡等均前往韩国出道发展。其培训艺人的制度也影响到全华语地区,如2018年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等组合选秀节目因此诞生。
现今许多歌曲已不再通过传统的唱片方式发行,而是借由网络模式发表销售数位单曲或专辑,形成全新的华语音乐创作与传播形态。
2020年代至今:网络串流影音的影响
2020年代初,出道超过20年的周杰伦、林俊杰及陈奕迅仍然叱咤华语乐坛。三人占据2023年度Spotify全球最多串流收听次数华语歌手头三位。[60]尤其是周杰伦已连续数年称霸华语串流播放量,于各大华语音乐榜均常占前列位置,甚至睽违多年推出的专辑《最伟大的作品》成为了2022年IFPI全球专辑畅销榜冠军,中文流行天王的地位仍稳固。[61]
网络短影音平台(如TikTok)于华语地区日益普及,对华语音乐市场的影响亦不少。2021年11月,陈奕迅推出线上游戏《英雄联盟》首部动画剧集《奥术》的中文主题曲《孤勇者》。于中国大陆上线当晚,即创下2亿次播放量,其后于台湾及马来西亚等地亦爆红,甚至风靡各地华人小朋友,《孤勇者》被誉为新一代儿歌神曲。陈奕迅推出这歌曲后,虽然尚未于节目演唱作推广,但歌曲仍现象级爆红,有说因为网络短影音平台的传播力助攻,短影音充斥《孤勇者》作背景音乐、各种改编版本,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手势舞等,歌曲由小朋友圈传播至家长们,使歌曲获得广泛关注。网络短影音作新时代的音乐推广媒介不容忽视。[62]
特点
曲调
当代华语流行音乐十分盛行以卡农进行(1-5-6-3-4-1(3)-2-5)为主体的抒情歌,亦称芭乐歌(Ballad)。诸如周兴哲、林俊杰等人都非常擅长以此种和弦进行作曲。此种歌曲大量占据了华语乐坛的排行榜。
乐器及设置
二十年代时代歌曲萌芽时期,演奏乐队往往以国乐乐器为主,辅以西洋提琴增润音色。到三十年代中期,西洋乐器渐成主流,甚至有用管弦乐演奏传统中式旋律。如今的乐器配置则更为西方化,吸收了诸如节奏蓝调、嘻哈音乐等的许多配乐特点。少数华语音乐人如陶喆、周杰伦、王力宏、李荣浩等人已经尝试过将传统的中国乐器同西方影响相结合。
歌词
华语流行音乐的歌词创作最早是从民间小曲及古代诗词中汲取灵感。早期的作词家如范烟桥、陈蝶衣等均深通韵律,上承中国古诗的遗风,歌词雅俗共赏,俗而不淫。当今作词家则顺应新时代的需要,歌词更加直白,有的还吸收西方流行音乐的特点,歌词创作也呈现五光十色。
方文山以典雅的文笔及词汇著称,与周杰伦的曲一同确立了流行音乐中国风。他在《范特西》一张专辑内入围了三首最佳作词人奖项。香港的林夕号称词神,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出自其笔下。熊仔、蛋堡等嘻哈界创作者以大量互相配合的韵脚增添了华语音乐的丰富程度。
行业
厂牌
现今华语流行音乐音乐厂牌包括独立厂牌杰威尔音乐、福茂唱片、相信音乐、华研国际音乐和主流厂牌子公司例如索尼音乐、环球音乐、华纳音乐。过去几年,中国大陆厂牌例如天娱传媒、华谊兄弟、太合麦田、少城时代也已经出现。
- 当代厂牌
排行榜
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于2001年由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香港、新加坡、台北和吉隆玻等七家电台联合成立;而全球流行音乐金榜则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十二家华语电台在2009年底共同设立。
著名歌手
颁奖典礼
- 台湾金曲奖(台湾)
- 唱工委音乐奖(中国大陆)
- 北京流行音乐典礼(中国大陆)
- CCTV-MTV音乐盛典(中国大陆)
- 四台联颁音乐大奖(香港)
- 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年度十大单曲暨十大专辑(台湾)
- HITO流行音乐奖颁奖典礼(台湾)
- 劲歌金曲颁奖典礼(香港)
- 无线音乐排行榜(中国大陆)
- 新城国语力颁奖礼(香港)
- 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香港)
- 新加坡金曲奖(新加坡)
- 音乐风云榜(中国大陆)
- 叱咤乐坛流行榜颁奖典礼(香港)
电台
电台 | 地点 | 频率及平台 |
---|---|---|
KISS Radio | 台湾高雄 | 99.9 FM、99.7 FM、97.1 FM、98.3 FM、网络 |
好事联播网 | 台湾高雄 | 89.3 FM、98.3 FM、98.9 FM、90.3 FM、 FM93.5 、网络 |
Hit Fm | 台湾台北 | 90.1 FM、91.5 FM、101.7 FM、网络 |
中广音乐网 | 台湾台北 | 网络 |
台北流行广播电台 | 台湾台北 | 90.7 FM 、91.7 FM、 网络 |
全国广播 | 台湾台中 | 106.1 FM、 网络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 | 中国全国 | 90.0 FM |
北京音乐台 | 中国北京 | 97.4 FM、网络 |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 中国深圳 | 97.1 FM、网络 |
上海动感101 | 中国上海 | 101.7 FM、网络 |
88.3Jia | 新加坡 | 88.3 FM、网络 |
YES 933 | 新加坡 | 93.3 FM、网络 |
958城市频道 | 新加坡 | 95.8 FM、网络 |
96.3好FM | 新加坡 | 96.3 FM、网络 |
972最爱频道 | 新加坡 | 97.2 FM、网络 |
UFM 100.3 | 新加坡 | 100.3 FM、网络 |
澳门电台中文频道 | 中国澳门 | 100.7 FM、网络 |
KAZN | 美国洛杉矶 | |
KSFN | 美国旧金山 | 1510 AM |
KSJO | 美国旧金山 | 92.3 FM |
KSQQ | 美国旧金山 | 96.1 FM |
MY | 马来西亚 | |
Radio Cakrawala FM |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 98.3 FM |
MandarinRadio.co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网络 |
参见
注释
参考资料
- ^ Tony Mitchell. Tian Ci – Faye Wong and English Songs in the Cantopop and Mandapop Repertoire. Local Noise. [2016-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19).
- ^ Marc L. Moskowitz. Cries of Joy, Songs of Sorrow: Chinese Pop Music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s.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1 [2016-09-13]. ISBN 978-0824834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2-07).
- ^ Jones. Andrew F. [2001] (2001). Yellow Music - CL: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Duk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22326949
- ^ Shoesmith, Brian. Rossiter, Ned. [2004] (2004). Refashioning Pop Music in Asia: Cosmopolitan flows, political tempos and aesthetic Industries. Routeledge Publishing. ISBN 0700714014
- ^ 5.0 5.1 Kakisensi web. "Kakiseni arti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n introduction to shidaiqu. Retrieved on 2007-04-26.
- ^ Broughton, Simon. Ellingham, Mark. Trillo, Richard. [2000] (2000) World Music: The Rough Guide. Rough Guides Publishing Company. ISBN 1858286360
- ^ 7.0 7.1 Lotayu.org. "Lotayu.og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历史报道 : 《明天会更好》幕后. Retrieved on 2009-01-06.
- ^ 8.0 8.1 8.2 8.3 十大因春晚而走红的经典歌曲(组图). 凤凰网. 华龙网. 2008-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9) (中文).
- ^ 9.0 9.1 9.2 回顾春晚为海外华人准备的节目 美国首位华人市长献唱. 《中国日报》. 2015-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2) (中文).
- ^ 寻找邓丽君:一样歌声两种记忆(组图). 凤凰网. 《南方都市报》. 2008-1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中文).
- ^ 两岸心战60年:"台湾之音"见证两岸关系变迁(2). 中国新闻网. 《国际先驱导报》. 2008-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23) (中文).
- ^ 12.0 12.1 12.2 陶东风. 不要低估邓丽君们的启蒙意义. 《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5期. 2015-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13) –通过爱思想 (中文).
- ^ 13.0 13.1 杨程晨. 白惠元:邓丽君诞辰70年,全球华人不断纪念是在纪念什么?. 中国新闻网. 2023-05-07 (中文).
那个年代,很多人说邓丽君的演唱是“靡靡之音”,这和她的演唱方式有关。她是一种气声唱法,把说话的声音带到了演唱里,把日常生活带到了音乐中。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歌唱的宏大叙事和严肃表达,她尤其热爱歌唱爱情,这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启蒙话语形成了呼应,也起到了思想解放的效果。
- ^ 童青林. 《回首1978——历史在这里转折》. 人民网. 人民日报出版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中文).
-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凤凰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3) (中文).
- ^ Welch, Anthony R. Freebody, Peter. Knowledge, Culture and Power. Routledge Publishing. ISBN 1850008337
- ^ 17.0 17.1 17.2 庞忠海; 褚黎明. 198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歌词的主题生成及其“启蒙”逻辑.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6).
港台流行歌曲北上的逻辑原点即是这些歌曲对于人与生活的关注,《乡恋》从唱法到歌词都是在贴近本真的人和人性,“西北风”抒张的是人的志向、豪情和乡愁,崔健更是在自我和时空的双重逻辑中寻找出路,甚至在他们的歌词创作中,浸润着很多具有人道主义的元素。对人的关注恰恰顺应着1980年代的启蒙思潮。有学者就曾指出,以1980年代为开端的“新时期”的主要表征就是“人道主义”和“启蒙”的互文或互证,“‘人的觉醒’以‘感性血肉的个体’从‘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为主要内容,并以‘人道主义’、‘人性’、摆脱异化状态等作为其理论上的表述”。可见,当时“人”、“人道主义”和启蒙深深地联系在一起。1980年代所谓启蒙,本质上和20世纪初期的启蒙运动意义相当,其中心指向都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崛起。在这样的思潮下,1980年代流行音乐中凸显人、呈现人、歌颂人的逻辑也就不难理解。
- ^ 陶淘. 李谷一 1979年的“靡靡之音”. 人民网. 《环球人物》. 2008-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3) (中文).
- ^ 李谷一演唱《乡恋》曾被定性为“黄色歌曲”. 凤凰网. 凤凰卫视. 2011-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中文).
- ^ 流行音乐三十年:贫瘠土地长出微薄希望. 凤凰网. 《中国青年报》. 2008-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中文).
- ^ 张明敏. 1984年春晚:音乐《我的中国心》. 中国中央电视台.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4) (中文).
- ^ “中国心”张明敏:相信年轻一代会做得更好. 《福建日报》. 2024-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04) (中文).
- ^ 杨波. 崔健给了中国一种声音. 新浪. 《新京报》. 2008-11-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4) (中文).
美学家高尔泰曾经说:“也许崔健和他的摇滚乐是中国唯一可以启蒙的文化形式。”崔健的摇滚乐对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城市青年精神层面的影响与启蒙确实振聋发聩。...... 崔健之能够打动一代青年,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在上世纪80年代,启蒙是思想界的最大追求,理想主义是青年的行动指南,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显性隐性地对抗。
- ^ 郭永玉. 狂欢、舞蹈、摇滚乐与社会无意识 (PDF). 《社会心理研究》. 1994年, (4): 34-39.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4-24).
- ^ 1986年崔健:突然爆发的呐喊. 新浪. 《南方周末》. 2008-12-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4) (中文).
牛鬼蛇神也好,过度阐释也罢,崔健的声音,是在一片沉默的憋闷中突然爆发出的那种喊叫,听听他有多憋,听听他有多激荡,正是中国人感受到的最切身的现实处境,更是“当时中国唯一可以胜任启蒙的艺术形式。”
- ^ 张丁歌. 崔健:我们活在同一个时代的晚上. 《新周刊》.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4) (中文).
- ^ 江河. 火墙内外:六四歌曲薪火相传. 美国之音.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中文).
- ^ SEBAG-MONTEFIORE, CLARISSA. 中国摇滚教父崔健谈“六四”. 《华尔街日报》. 2014-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4) (中文).
- ^ 吴雨. 崔健与春晚说再见. 德国之声. 2014-01-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0) (中文).
- ^ 崔健:让艺术照亮理性生活. 中国网. 2017-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08) (中文).
- ^ 一声呐喊 让乐坛不再一无所有. 中国新闻网. 《北京青年报》. 2009-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17) (中文).
- ^ Matusitz, Jonathan. Semiotics of Music: Analysis of Cui Jian's “Nothing to My Name,” the Anthem for the Chinese Youths in the Post-Cultural Revolution Era. The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2010-02, 43 (1). ISSN 0022-3840. doi:10.1111/j.1540-5931.2010.00735.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7) (英语).
- ^ 33.0 33.1 Chinese pop music since the 1980s. "China.org.c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Retrieved on 2009-01-05.
- ^ Strauss, Neil. MUSIC REVIEW; So Sweet, So Smooth, Such a King of Canto-Pop. The New York Times. 1995-10-10 [2019-07-08].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2) (美国英语).
- ^ TIME Magazine Cover: The Divas of Pop - Oct. 14, 1996. TIME.com. [2020-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8) (美国英语).
- ^ 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评选台湾流行音乐200佳专辑,王菲6张入选.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4).
- ^ 网易云音乐对王菲的介绍.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2).
- ^ 出道20年張惠妹成天後 同期女歌手現在都去哪了?. YAHOO!. [2016-12-16] (中文(台湾)).
- ^ 陈奕迅现身小巨蛋跪拜“妹神”张惠妹 又亲又抱歌迷爽尖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三立新闻
- ^ 是偷人的故事还是顺便也偷了自己的故事,‘偷故事的人’aMEI张惠妹 后期口碑之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PlayMusic音乐社群网站
- ^ 根本天籁!妹神Amei意大利合体波伽利合唱〈If Only〉,美声征服观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美丽佳人
- ^ 最苦命的歌后 张惠妹经典重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壹周刊
- ^ 张惠妹 Amei女王幕后 紧张感廿年 星鲜话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 ^ 她的歌总有你的故事!张惠妹22年来的那些情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VBS
- ^ 20年了!张惠妹的天堂嗨歌与妹式情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镜周刊
- ^ 阿妹后者归来 登蛋Hold住泪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国时报
- ^ 走过20年的张惠妹 听20首经典“妹式情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Q
- ^ 张惠妹现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台湾光华杂志
- ^ 她把歌曲唱进你我的心坎里!华语天后张惠妹的“妹力”人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AZAAR
- ^ 解读“阿妹现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远见杂志
- ^ 张惠妹歌太火 选秀最爱唱苹果日报
- ^ 传唱度高!陆歌唱节目 张惠妹歌曲翻唱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TVBS
- ^ 1998年美国告示牌 (杂志)|告示牌]亚洲最受欢迎歌手奖张惠妹]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Billboard
- ^ 妹力无人敌 亚洲传热力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民生报
- ^ 张惠妹接受十大杰出青年表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
- ^ 張惠妹獲世界和平音樂獎|蘋果新聞網|蘋果日報. 苹果新闻网.
- ^ 14度入围女歌手!张惠妹与金曲奖的爱恨情仇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GQ
- ^ 張惠妹出道15年‧ 紀錄AmeiZING -20120329完全娛樂. [2020-08-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0) –通过www.youtube.com.
- ^ 中時:從麥可傑克遜猝逝看臺灣流行音樂未來. [2009-09-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04).
- ^ 台湾达人秀TTshow. Spotify 2023年全球華語流行音樂聆聽趨勢大公開!周杰倫、林俊傑、陳奕迅名列前茅|TTshow 台灣達人秀. 台湾达人秀TTshow. [202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6) (中文(台湾)).
- ^ 周杰倫太狂!專輯奪下全球銷售冠軍. Yahoo News. 2023-03-28 [2024-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7) (中文(台湾)).
- ^ 张钧凯. 陳奕迅《孤勇者》播放量破10億!它如何爆紅成兩岸小學生神曲?. 香港01. 2022-09-27 [2024-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2-08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