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位于台湾澎湖县马公市,为为农业部水产试验所辖下的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下辖有白沙养殖场、大菓叶养殖场等研究设施,该中心前身为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目前国家水产生物种原库马公支库完工后也移拨至澎湖研究中心管理,称为马公种原库。[1]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 Penghu Fisheries Biology Research Center, FRI, MOA,(英语) | |
---|---|
中华民国政府机构 | |
基本信息 | |
机关类型 | 中央三级行政机关附属研究中心 |
所属部门 |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
主要官员 | |
主任兼研究员 | 谢恒毅 |
任命者 |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所长 |
成立沿革 | |
成立日期 | 1971年4月20日 |
前身机关 | 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台湾省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 |
联络信息 | |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门柱 | |
地址 | 880 澎湖县马公市嵵里里266号 |
电话 | +886 6 9953416 |
网站 | [1] |
沿革
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时期
1971年4月20日台湾省水产试验所奉省政府调查澎湖近海渔海况及珊瑚渔业调查之业务,核准于澎湖县马公市成立马公工作站[2],成立初期暂时商借马公区渔会行政大楼二楼作为办公室,1973年马公工作站升格为台湾省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2],并于隔年在白沙乡岐头村兴建研究大楼及养殖池,竣工后分所人员全员迁移至白沙乡的行政中心办公,自此澎湖分所拥有自己的办公中心。[3]
1976年为改善与提升澎湖地区的水产加工事业品质,获中央政府移拨澎湖海事水产职业学校的实习工厂,并获得经费将工厂重新整修改建,1962年10月3日完成后澎湖分所将渔业、加工及行政等业务之办理人员迁移回马公市新完工的实习工厂,作为澎湖分所行政中心使用,而原白沙乡行政中心改制为养殖试验之用,称为白沙养殖场。1983年因应业务扩充需要,于西屿乡大果叶村新建养殖场及办公室一座,负责办理海洋牧场示范区之业务,称为大果叶养殖场。隔年马公市的行政中心增加渔业资源保育之业务。[3]
1989年获预算打造30吨级近沿海试验船一艘,于1991年完工首航,并命名为海安号,驻地于马公港区,负责澎湖地区的䲠鱼、鳁锁管、虾蟹等渔业之渔捞试验与资源调查工作,以及澎湖内海、外围海域的浮游动物、仔稚鱼调查,建立渔业资源及海域环境生态之长期调查资料。[3][4]
1996年澎湖分所于白沙乡岐头村的白沙繁殖场新建一栋两层楼建筑,成立澎湖水族馆,一楼展示区划分为沿岸生态、珊瑚礁生态以及大洋生态三个展示区,二楼则作为海洋渔业、水产养殖、海洋生态等不定期展出的特展专区。[5]
1999年因应台湾省政府精省,原隶属于省政府辖下的各级农渔业试验机关改隶属于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一并改隶属于农委会辖下。[2][6]
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时期
2002年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与澎湖水族馆合并改制为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产试验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2],因应1998年水产试验所启动的国家水产生物种原库计划,水试所于2000年起开始编列预算,分两期推动国家水产生物种原库计划,第一期彰化县鹿港种原库与澎湖县马公种原库于2001~2005年间推动,马公种原库选址于马公本岛内海南侧青湾海域附近,原址原为澎湖县栽培渔业中心的预定地,于2000年6月移拨给水产试验所澎湖分所。[7]
马公种原库在2004年7月5日动工,总工程经费新台币2亿6,630万元,2005年11月2日完工启用,总占地面积近6公顷[7],主要负责澎湖海域重要海水种类之保种与育种,并结合澎湖海域优异生态条件进行栖地保种、优良种苗放流等方式,厚植台湾水产养殖、海洋牧场与栽培渔业发展之根基。[1]
2022年3月行政院3月修正通过“建构渔业资源永续暨因应气候变迁研发基础能量之升级中长程计划”案新建3艘海洋试验船,其中一艘100吨级将接替目前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所属,船龄已32年的海安号,新造试验船由印尼巴淡岛PT United Sindo Perkasa造船厂承包,于该年4月7日起造、6月30日完成安放龙骨,预定于2023年底完成交船。[8]
2022年4月8日澎湖海生中心于马公市区的行政中心拆除改建,改建工程由联合打开建筑师事务所、昇杰营造得标兴建,并将改为澎湖种原库栖地保种研究室,成为台湾第一座海洋种原库栖地保种研究室[9],其他附属设施与功能包含水产加值打样中心、渔业标本典藏展示与基因体保存,当日举行动土典礼,由水产试验所长陈君如主持典礼,改建工程预计在2023年初完工启用。[10]
水试所澎湖渔业研究中心时期
2023年8月1日起随农委会升格为农业部,更名为“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澎湖渔业研究中心”。
组织架构
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于水试所澎湖分所时期,设有副研究员兼任分所长一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助理1人、约聘技师2人、约聘技术员8人、约聘雇员2人、书记1人、技工7人、司机1人、电工1人,临时长期工人5人,以及短期工人8人,总员额达42人[3],目前改制为澎湖渔业生物研究中心后,研究员兼任主任一职。
研究设施
拥有四处研究场域,包含马公市区两层楼的行政中心(现暂移马公种原库),占地0.1556公顷,设有研究室、办公区域、研究图书馆,以及水产加工厂。白沙养殖场占地4.0972公顷,设有两层楼研究大楼,其中澎湖水族馆就附属于此的一楼,其他包含种鱼室、育苗室、饵料培养室等,室外设施包含培养池40口。大菓叶养殖场占地面积0.4481公顷,设有三层楼研究大楼,并有3公顷之海洋牧场养殖试验区,内配有箱网10组。[3]
马公种原库研究设施包含管理大楼,负责栖地保种物种调查研究与冷冻组织保存,资讯中心、鱼类研究大楼,园区内最主要的保种空间,保种物种包括豹鲙、象牙凤螺、鲎和观赏虾等、栖地保种研究室、饵料生物研究室,与户外养殖设施等。[1]
推广业务
主要推广业务包含澎湖沿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结构及作业动态调查,分析近岸渔业资源组成结构及船筏作业热点,建立生物数据库,提供澎湖县政府渔政机关拟定或调整渔业资源管理政策之参考资讯。并进行澎湖海域重要水产生物种原保种及应用培育,包含象牙凤螺、豹鲙、海马、远海梭子蟹、澎湖章鱼、浅蜊等种原保种技术及建立数据库,提供养殖产业应用,以及透过新式放流方式增裕渔业资源。另进行丁香鱼休闲食品、海马机能性成分萃取及功能评估的技术改良等。[2]
养殖场功能包含海水观赏鱼、虾与海马之繁养殖及种苗量产技术,虎斑乌贼及莱氏拟乌贼等头足类海生动物的繁养殖技术,浅蜊、硬壳浅蜊及砗磲蛤等经济性二枚贝的人工繁养殖技术等。[2]
参见
参考文献
- ^ 1.0 1.1 1.2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水產生物種原庫. 国家水产生物种原库.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
- ^ 2.0 2.1 2.2 2.3 2.4 2.5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2019-06-11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6) (中文(台湾)).
- ^ 3.0 3.1 3.2 3.3 3.4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澎湖分所簡介.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1989-11-01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
- ^ 設施 試驗船.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2022-09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中文(台湾)).
- ^ 澎湖水族館.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7) (中文(台湾)).
- ^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 聯絡資訊.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16) (中文(台湾)).
- ^ 7.0 7.1 國家水產生物種原庫澎湖支庫. 澎湖知识服务平台.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
- ^ 谭淑珍. 水產試驗所舉行2艘100噸級新漁業試驗船安放龍骨典禮. 工商时报. 2022-06-30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
- ^ 张茂雄. 永續海洋上路 水試所澎湖種原庫動土. 中时新闻网. 2022-04-09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
- ^ 林慧秋、邱歆霖、廖紫嬿、许雅筑、潘宜庭、谢恒毅. 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種原庫棲地保種研究室新建工程及未來展望. 农业部水产试验所.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