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文
郑清文(1932年9月16日—2017年11月4日),台湾作家,生于日治台湾新竹州桃园郡桃园街(今桃园市),本姓李,后由舅父收养,改姓郑,迁至台北州新庄郡新庄街(今新北市新庄区)。[1]七岁入学“新庄公学校”受日本教育,战后在台北读初中时才开始学习中文,任职华南银行四十多年,利用闲暇从事写作,五十九年不断[2],著有多本著作。2017年11月4日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寿85岁。曾得吴三连文艺奖、桐山环太平洋书卷奖及国家文艺奖。
郑清文 | |
---|---|
出生 | 李清文 1932年9月16日 日治台湾新竹州桃园郡桃园街(今桃园市) |
逝世 | 2017年11月4日 台湾台北市 | (85岁)
职业 | 作家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32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5年–2017年) |
教育程度 | 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学士 |
创作时期 | 1958年─2017年 |
体裁 | 报导文学、散文、小说、剧本、童话、翻译 |
代表作 | 《簸箕谷》、《三脚马》 |
奖项 | 吴三连文艺奖、桐山环太平洋书卷奖、国家文艺奖等 |
学、经历
郑清文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商学系,并任职于银行业直到1998年退休。[1] 1958年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3]后踏入文坛,此后创作颇丰,重要里程碑包括1965年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簸箕谷》出版、1970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峡地》出版等。此外,2017年,他成为“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新文学教材”的共同发起人。[4]
创作历程
郑清文从大学时代开始广读文学书,并开始着手进行写作。在〈偶然与必然──文学的形成〉文中,郑清文表示:“我读文学书,可能是进入大学以后。我时常到旧书摊找书。一本日本新潮社的《俄罗斯三人集》,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可说影响到我以后的写作生涯。”[5]
1958年,郑清文在“联合报副刊”发表第一篇作品〈寂寞的心〉。同年,郑清文于联合报副刊发表了五篇作品,作为一个新锐作家,因为主编林海音的提携,从而在世人眼中展露头角。1965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簸箕谷》;1970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峡地》,此后一生创作不断,在兼顾银行工作之余,持续书写。除了短篇小说以外,晚年也专注于台湾童话文学的写作,着重于培养儿童创新的想像力,出版《燕心果》、《天灯、母亲》等童话作品。[1]
相较于其他作家,郑清文因为通晓日文,在未有中文译著的年代里,以日文直接阅读西方经典,造就他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背景。而他的作品亦深受西方作家启发,他常以含蓄简洁的笔法,描述人物复杂的心理,这样的风格主要受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影响:“凡是你所知道的东西,都能删去;删去的是水底看不见的部分,是足以强化你的冰山。”[6]郑清文喜欢透过结构简单、叙事语言平淡的书写,将深层的含义隐藏作品之中,虽然时常受到读者“简单却读不懂”的抱怨,他却始终坚信着这个原则,使看来并不艰深的作品蕴含纵深的心理意涵。
风格
郑清文大部分的短篇小说,都由人内心生活的透视来浮现时代、社会的转变给人内心的制约与反应,擅长以平淡无奇的笔触来呈现惊浪怒涛迭起的深层心理活动。[1]
郑清文与李乔同属于本省战后第二代台湾作家。经历过台湾日治时期,曾受过几年日文教育,对“日本天年”的阴影记忆犹深。由于这些本省第二代作家通晓日文,所以对外国文学的吸收能力和领悟力较高。李乔曾说他“擅长描写‘悲剧的流程’”。郑清文的作品常出现地名“旧镇”,实影射其童年居住地新庄。[7]
作品列表
小说
长篇小说
- 《峡地》,台中:台湾省新闻处,1970年6月
- 《大火》,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4月
- 《旧金山─一九七二》,台北:一方出版公司,2003年2月
- 《丘蚁一族》,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9年6月;西田胜日译,东京:法政大学出版局,2013年9月
短篇小说集
- 《簸箕谷》,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65年10月
- 《故事》,台北:兰开书店,1968年6月
- 《校园里的椰子树》,台北:三民书局,1970年11月
- 《郑清文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5年12月
- 《现代英雄》,台北:尔雅出版社,1976年4月
- 《最后的绅士》,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4年2月
- 《局外人》,台北:学英出版社,1984年9月
- 《沧桑旧镇》,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6月
- 《报马仔》,台北:圆神出版社,1987年7月
- 《不良老人》,香港:文艺风出版社,1990年2月
- 《春雨》,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1年1月
- 《合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2月
- 《相思子花》,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2年7月
- 《故里人归》,台北:台北县立文化中心,1993年6月
- 《槟榔城》,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10月
- 《郑清文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3年12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1─水上组曲》,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2─合欢》,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3─三脚马》,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4─最后的绅士》,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5─秋夜》,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6─白色时代》,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全集别卷─郑清文和他的文学》,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8年6月
- 《郑清文短篇小说选》,台北:麦田出版公司,1999年12月
- 《五彩神仙》,台北:桂冠图书公司,2001年2月
- 《树梅集》,台北板桥:台北县文化局,2002年12月
- 《玉兰花─郑清文短篇小说精选2》,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公司,2006年6月
- 《青椒苗:郑清文短篇小说选3》,台北:麦田出版公司,2012年9月
剧本
- 《春雨》几米绘,台北:格林文化公司,1998年12月
报导文学
- 《新庄─失去龙穴的城镇》,台北:台湾省教育厅,1983年4月
儿童文学
- 《燕心果》刘伯乐绘,台北:号角出版社,1985年3月;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
- 《沙滩上的琴声》陈建良图,台北:英文杂志社,1998年
- 《天灯.母亲》林之助绘,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4月
- 《春风新竹》,台北:教育部儿童读物出版会,2001年
- 《采桃记》,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8月
- 《三脚马》唐寿南图,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6年2月
论述
- 《台湾文学的基点》,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7月
- 《小国家大文学》,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0年10月
- 《多情与严法─郑清文评论集》,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2004年5月
翻译
- 《可爱的女人:契诃夫选集》,安东·契诃夫著,郑清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8]
- 《人生的春天》,古谷纲武撰,谷岚译,苗栗:七灯出版,1976年
- 《永恒的恋人:尤金‧欧涅金》,普希金撰,郑清文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7年[9]
- 《婚姻生活的幸福:托尔斯泰小说选》,托尔斯泰撰,原久一郎、中村白叶日译,郑清文中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10]
- 《夏目漱石》,夏目漱石原著,李永炽主编,郑清文译,台北: 光复出版社,1987年[11]
- 《生活与人生》,赫曼·赫塞撰,郑清文编译,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8年[12]
主编
合著
- 《新庄往事:失去龙穴的旧镇》,郑清文、简文仁,新北:新庄社区大学,2015年11月
知名作品
〈来去新公园饲鱼〉[13]
1990年发表于《台湾春秋》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主角是福寿伯与福寿姆这对原本育有两子的老夫妇,他们的长子-阿和,在十九岁时被警察跟宪兵以匪徒的罪名,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被强行逮捕入狱,这个意外,对他们一家四口来说是一个好不了的伤痕,抑或说是一场醒不过来的恶梦,作者以全知的观点描写福寿伯与福寿姆前往新公园喂鱼的情节,一步步地呈现白色恐怖对这些政治受难者遗族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掌权者对于这个影响众多台湾人民的历史事件的忽视。
夫妇俩前往新公园的路上,是一波三折的,先是在出了门之后,福寿伯才发现自己忘记带面包,接着,是推著福寿姆的轮椅,从家里到新公园之间那段耗时四十分钟的路程,好不容易到了新公园之后,却又被围绕着公园的栅栏给拒之门外,作者刻意以这些路上的波折,代表了政治受难者遗族人生上的阻碍,仅仅是前往个公园就如此艰辛,那在人生的道路上肯定更加难以迈开脚步。
作者在这篇小说中不以强烈的指责来批判政府对于白色恐怖的漠视,而是透过“母爱”这个大多数人触手可及的情感来带出政治迫害的可恶,福寿姆在阿和被捕后,总是沉浸在深深的悲痛当中,甚至常常以泪洗面,她说:“我看他,哭他,才算活着。”,她对阿和深厚的母爱在政治迫害的加压之下,已经不知不觉地转化成箝制自己的手铐脚镣,她不再拥有自己的生活,每天所做的就只有“等”,等阿和再次回到他们的身边,她的思想、情绪无一不被那场意外所影响,看到警察就会想起阿和被抓走的那个夜晚、看到椰子树干上的窟窿就会连想到枪痕,她已经被这场意外摧毁了。
〈三脚马〉[13]
小说由“我”寻找木刻工艺品写起,以第一人称观点叙事,借由找到三脚马的创作者曾吉祥,引出这位老先生的人生故事:一个从小因为外在缺陷被取笑为“白鼻狸”的男孩,受尽周围的歧视与嘲弄。因缘际会之下,他成为了倾向日本人的警察,透过权力的掌握,当起了压迫自己的同胞、认同意识摇摆不定的“三脚仔”。在日本战败后,曾吉祥为了避免报复而逃走,留下妻子吴玉兰承担一切。在妻子死亡后,他一生都无法赦免自己,从此雕刻起表情复杂、生动活现的三脚马。也正是这样以刻不完的三脚马作为余生赎罪的行为,让曾吉祥的作品得以被“我”发现,更进一步发现“我”的父亲也曾是他迫害的一员。故事最后,“我”似乎也能理解曾吉祥内心的矛盾,并未带走曾吉祥心中有着妻子吴玉兰形象的三脚马,而是选择退出他回忆的空间,让他独自在黑暗里慢慢咀嚼这一切。
得奖
传述
- 《郑清文自传》,王璞拍摄作家录影传记,1999年
- 《小说与我[录影]》,郑清文主讲,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8年11月
- 《走出峡地:郑清文的人生故事》,郑谷苑,麦田出版,2007年
研究
- 《台湾现当代作家研究资料汇编:26郑清文》李进益选编,台南市:台湾文学馆,2012年出版。
- 《郑清文小说中的社会变迁》,詹家观,硕士论文--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2000年
- 《郑清文作品中的童年叙事》,邱子宁,硕士论文--国立台东师范学院儿童文学研究所,2001年
- 《冰山底下的大水河:郑清文短篇小说研究》,许素兰,硕士论文--静宜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班,2001年
- 《从易经类型学解读郑清文小说<三脚马>中之美学结构,张文政,乐声扬起-第一、二届桃园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7月
- 《源自于乡土的人性关怀:谈郑清文的小说世界》,杨菁,乐声扬起--第一、二届桃园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7月
- 《成长与记忆之沰:郑清文小说研究》,吕佳龙,硕士论文--南华大学文学研究所,2003年
- 《继承与创新:论郑清文的文学世界》,李进益,致良出版,2004年
- 《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徐锦成,博士论文-佛光人文社会学院文学系博士班,2006年
- 《郑清文童话现象研究:台湾文学史的思考》,徐锦成,台北:秀威资讯科技出版,2007年
- 《郑清文童话的特质与教育意义》,陈琪芬,硕士论文--国立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系硕士在职专班,2007年
- 《树的见证:郑清文文学论集》,江宝钗,林镇山主编,麦田出版,2007年
- 〈台湾文学作品的接受、改编与经典化——以郑清文小说〈春雨〉为例〉顾敏耀,《联大学报》,第9卷第2期,2012年12月,页1-22。
- 《树的见证[录影]:郑清文:来自土地的作家》,财团法人公共电视文化事业基金会制作,新北市文化局,2014年9月
- ‘郑清文とその时代ー郷土を爱したある台湾作家の生涯と台湾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変容’ ,松崎寛子,东京:东方书店,2020年。
评价
- 杨菁:“郑清文出生于桃园乡下,在新庄的小镇长大。他经历过日本统治时代、二次世界大战、戒严时期,也看到台湾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科技时代。他目睹社会经过激变后景物变迁,风俗民心也失去了原有的敦厚纯朴。缘于他的经历与观察,他借由小说创作,写下他对旧社会的缅怀,赞颂早期人心的纯朴与美善;他也借着小说人物探讨生命的困境,并试图为生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郑清文的小说人物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反映出他对庶民生活的关怀之情。他的文字虽然简淡,但因他的对人性有深刻的关怀,因此在简朴的文字中实有他深厚的蕴涵。”[14]
资料来源
- ^ 1.0 1.1 1.2 1.3 郑清文. 《鄭清文自選集》. 台湾. 2013: 6–9.
- ^ 许文贞. 〈鄭清文辭世 一生懸命創作〉. 中时新闻网. 2017-11-05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 ^ 向阳、徐凡. 中央廣播電臺:作家向陽 談鄭清文是淡彩寫人間的小說家. 中央广播电台:相逢·有诗(续 写作这条路). 2020-10-30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 ^ 〈調降文言文比率 鍾肇政等135位作家連署支持〉. 自由时报. 2017年9月6日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7 (中文).
- ^ 郑清文. 〈偶然與必然—文學的形成〉. 台北. 1988: 283–300.
- ^ 海明威. 《死在午後》.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2–193. ISBN 9787532754014.
- ^ 陈萤萱. 〈ㄟ新莊 鄭清文絕版作品重現〉. YHOO新闻. 2015-12-08 [2023-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8).
- ^ 柴霍夫 Anton P Chekhov1860-1904
- ^ Evgeny Onegin/Aleksandr Sergeevich Pushkin1799-1837
- ^ 托尔斯泰Lev Nikolaevich Tolstoi 1828-1910撰
- ^ 著者误题为太宰治,实为夏目漱石
- ^ Hesse Hermann1877-1962
- ^ 13.0 13.1 郑清文. 《鄭清文全集》. 台南. 2022: 118.
- ^ 《源自于乡土的人性关怀:谈郑清文的小说世界》,收录于《乐声扬起--第一、二届桃园乡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年7月
参考文献
-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