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千武
陈千武(台湾话:Tân Tshian-bú,1922年5月1日—2012年4月30日),本名陈武雄,另一笔名桓夫,是台湾南投县名间乡的诗人、小说家,为笠诗社发起人。曾任台湾笔会会长、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诗人杜国清是其内弟。[1]
陈千武 | |||||
---|---|---|---|---|---|
出生 | 陈武雄 1922年5月1日(大正11年) 日治台湾台中州南投郡名间庄 | ||||
逝世 | 2012年4月30日 台湾台中市 | (89岁)||||
笔名 | 桓夫、陈千武 | ||||
职业 | 作家 台中市立文化中心主任 台湾笔会会长 | ||||
语言 | 台语、日语、华语 | ||||
国籍 | 大日本帝国(1922年-1945年) 中华民国(1946年-2012年) | ||||
体裁 | 现代诗、小说 | ||||
主题 | 乡土文学、战争文学 | ||||
代表作 | 《妈祖的缠足》 | ||||
奖项 | 国家文艺奖 | ||||
亲属 | 杜国清 | ||||
汉语名称 | |||||
繁体字 | 陳千武 | ||||
简化字 | 陈千武 | ||||
|
生平
1922年生于名间庄弓鞋。幼年就读皮子寮公学校(今名岗国小),后来转到南投小学校。1935年4月考入台中一中(五年制)。五年级时因反对皇民化运动下改日本姓政策,并警告同学不可改姓,而遭监禁月余。因此在1941年3月毕业时,操行成绩被打丁等,不得升学,于是进入台湾制麻会社担任监工。1942年被迫征召为“台湾志愿兵”,1943年9月被派往东南亚,到过东帝汶、爪哇。1945年日本投降后,受英军约束于雅加达、新加坡的集中营。
1946年7月回到台湾,12月考入台中县大甲林区管理处(八仙山林场),担任人事工作。
1964年6月,与白萩、杜国清、赵天仪、林亨泰、王羡阳、詹冰、锦连、 吴瀛涛、黄荷生、古贝、薛柏谷等12人创办成立笠诗社,曾主编《笠诗刊》。1967年11月当选“中国新诗学会”理事。1973年2月调任台中市政府庶务股长。1976年10月协助台中创立市立文化中心,12月担任文化中心主任。1978年4月获台湾文艺作家协会颁发文化奖。1980年4月获颁“洪醒夫小说奖”。1985年1月获中华文化复兴委员会颁发银盘奖;4月以短篇小说作品〈求生的欲望〉获得“洪醒夫小说奖”。同年,因新建台中市立文化中心落成,原中心改为博物馆“文英馆”,改任文英馆馆长。
1987年6月1日自公务退休,专事写作。1989年2月任台湾笔会第二任会长。1992年4月获国家文艺奖第一届翻译成就奖。1994年4月获日本翻译协会颁给创作特别功劳奖。1997年5月获台中市政府颁发大墩文学贡献奖。1999年5月获台湾文艺作家协会颁给“亚洲诗人文学功劳奖”。2000年8月4日在台南“盐分地带文艺营”,获陈水扁总统颁发“资深台湾文学家成就奖”。[2]2002年9月20日月获(新制)国家文艺奖第六届文学类奖项,在台北西门町红楼接受总统颁奖。[3]
创作概略
诗作富有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现实批判精神。一九六○年代即开始创作大量的政治讽谕诗。作为笠诗社的创办人,他一直致力于《笠诗刊》的风格走向与经营,同时也成为建构与奠定台湾新诗史的重要人物之一。[5]诗作发表于《蓝星》、《创世纪》、《笠》等诗刊。代表作有:诗集《密林诗抄》(1963)、《野鹿》(1969)、小说集《猎女犯》(1984)等。
陈千武曾以台籍日本兵的身份参与太平洋战争。1967年起,以此经验陆续创作一系列短篇小说。1976年的〈猎女犯〉为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故事背景为台籍日本兵林逸平在日军占领下的帝汶岛,解送印尼慰安妇赖莎琳,不单描写战场的残酷,更见证了殖民地人民身为俘虏的悲剧性,藉以表达对时代、生命的深沉控诉。[6][7]1984年,陈千武以〈猎女犯〉为首的短篇小说集结出版成《猎女犯: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1999年,改版为《活着回来:日治时期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
分期
其创作可分为四期:[8]
- 日治时期与太平洋战争(1935~1945):文学启蒙、创作期。
- 沉淀时期(1945~1958):跨语时期。
- 中文创作时期(1958~1990):以中文发表新诗、小说,创作高峰期。
- 创作、整理、译作时期(1990~2012):参与译作《张文环全集》、《林修二诗文集》、《西川满小说集2》等。
诗集
日文
- 《彷徨的草笛》,自费出版,1940年。
- 《花的诗集》,自费出版,1941年。
- 《若樱》,1943年。与赖襄钦合著
中文
- 《密林诗抄》,现代文学出版社,1963年。
- 《不眠的眼》,笠诗社,1965年。
- 《剖伊诗稿-伊影集》,笠诗社,1974年。
- 《妈祖的缠足》,台中:笠诗社,1974年。
- 《美丽岛诗集》,笠诗社,1979年。
- 《安全岛》,笠诗社,1986年。
- 《爱的书签诗画集》,笠诗社,1988年。
- 《写诗有什么用》,笠诗社,1990年。
- 《月出的风景》,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 《祷告──诗与族谱》,笠诗社,1993年。
短篇小说
- 〈遗像〉,1976年。刊于《台湾文艺》第50期。
- 〈猎女犯〉,1976年。刊于《台湾文艺》第52、53期。
- 小说集:《猎女犯: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台中市:热点文化事业,1984年。
- 改编:《活着回来:日治时期台湾特别志愿兵的回忆》,台中市 : 晨星出版 ; 台北市 : 知己总经销,1999年。
- 日文版:保坂登志子译,《猟女犯:元台湾特别志愿兵の追想》,京都市 : 洛西书院,2002年。
- 〈求生的欲望〉,1984年。刊于《文学界》。
- 〈殖民地的孩子〉,1985年。刊于《自立晚报》副刊
报刊
- 《明台报》(日报):陈千武主编,自1946年6月18日到6月24日,发行于新加坡集中营,共五期。陈千武于2010年参加国立台湾文学馆举办之“《明台报》及陈千武文学座谈会”,并捐赠《明台报》五期及太平洋战争相关史料。 [10]
- 《笠诗刊》(双月刊)
- 《诗展望》(月刊):自费油印诗刊,作为《笠诗刊》的辅助刊物。自1965年9月发行至1968年2月止,共28期。
翻译作品
- 《日本现代诗选》,笠诗社,1965年。
- 村野四郎著,《现代诗的探求》,田园出版社,1969年。
- 村野四郎著,《体操诗集》,笠诗社,1970年。
- 《丑女日记》,学人文化,1980年。
- 《散步之歌》,台北市:圆神出版,1986年。与陈明台合译。
- 芥川龙之介著,《海市蜃楼》,台北市:圆神出版,1987年。
- 芥川龙之介著,《化妆》,台北市:圆神出版,1987年。
- 水荫萍著,《燃烧的脸颊》,1988年。(译者自制中日对照剪贴影印本)
- 三浦绫子著,《旧约圣经的光与爱》,派色文化,1994年。
- 西川满著,《西川满小说集》,1997年。与叶石涛合译。
- 张文环、张冬芳、岬たん、西川满、平井克朗等人翻译小说集《忧郁的诗人》,2000年。
- 林修二著,《林修二集》,台南县:台南县政府文化局,2000年。
- 何德来着,《我的路:何德来诗歌集》,国立历史博物馆,2001年。
- 小海永二著,《梦的岸边》,笠诗社,2001年。
- 张文环著,陈万益主编,《张文环全集》,台中县:台中县文化局,2002年。
编译
- 《台湾现代诗集》,熊本市:もぐら书房,1979年。与北原政吉合编。
- 《亚洲现代诗集》(第一至六集)。
- 《八八亚洲诗会论文集》,笠诗社,1988年。
- 《続‧台湾现代诗集》,熊本市:もぐら书房,1989年。与北原政吉合编。
评论
- 《现代诗浅说》,
- 《台湾新诗论集》,春晖出版
- 《诗文学散论》,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
儿童文学
- 主编由台中市立文化中心出版的《小学生诗集》(一至四集)。
- 与保坂登志子合编译童诗集《海流》、《海流 II》、《海流 III》。
- 台湾原住民族相关:《台湾原住民的母语传说》、《擦拭的旅行─槟榔大王迁徙记》、《谜样的历史-台湾平埔族传说》
- 台湾民间故事相湾:《台湾民间史话》、《台湾民间故事》
选集
- 陈千武编,《陈千武集》,台北市:前卫出版,1991年。
- 秋吉久纪夫编译,《陈千武诗集─现代中国の诗人》,东京:土曜美术出版社。1993年。
- 陈千武编,《陈千武精选诗集》,桂冠出版社,2001年。
- 陈明台编,《陈千武诗全集》,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2003年。12册。
- 陈千武编,《文学人生散文集》,台中市:台中市立文化中心,2007年。
- 莫渝编,《陈千武集》,台南市:国立台湾文学馆,2008年。
家族[4]
- 父:陈福来
- 母:吴甘
- 弟:陈文雄。曾被控告“思想有问题”,入冤狱二年。
- 妻:许贞子。1947年结婚。
- 长子:陈明台
- 次子:陈明尹
- 长女:陈佳斐
参考资料
- ^ 杜国清:〈从《现代文学》到《笠》〉,《诗论‧诗评‧诗论诗》(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页323。
- ^ 吴孟芳. 《鹽分地帶文藝營受獎人之一》陳千武 從文學少年到資深詩人. 新台湾新闻周刊. 2000-09-18 [2014-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1 (中文(台湾)).
- ^ 總統出席第六屆國家文藝獎頒獎典禮.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02-09-20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中文(台湾)).
- ^ 4.0 4.1 4.2 陳千武先生文學年表 (PDF). 南投县政府文学资料馆. 2012-12-29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7-04) (中文(台湾)).
-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2019-08-15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中文(台湾)).
- ^ 臺灣大百科全書–獵女犯. 文化部. 2009-09-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中文(台湾)).
- ^ 赖松辉. 台灣文化工具箱—陳千武〈獵女犯〉. 文化部. 2015-10-25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中文(台湾)).
- ^ 陈, 素兰. 陳千武的文學人生. 台北市: 时报文化. 2004: 255. ISBN 957134141X.
- ^ 東華大學詩路網站>典藏詩人>陳千武. 国立东华大学数位文化中心. 2006-12-26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6) (中文(台湾)).
- ^ 【台南】太平洋戰爭的歷史見證 ─《明台報》及陳千武文學鼎談會. 2010-05-08 [2020-07-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