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男爵列表

隋朝前期的爵制基本沿袭北周,分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等。开国县男为正五品上阶,开国置国官,所置国官及其数量因所加散实官不同而不同[1]

  • 加上柱国或柱国者,置令、大农、尉、典卫(3人)、常侍、侍郎(2人)、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2人)、典府长、典府丞、舍人(3人)等国官。
  • 加上大将军或大将军者,置大农、尉、常侍、侍郎、庙长、学官长、食官长、食官丞(2人)、厩牧长、厩牧丞、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 加上开府仪同三司或开府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尉、庙长、学官长、食官长、厩牧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 加上仪同三司或仪同三司者,置大农、庙长、典府长、典府丞、舍人(2人)等国官。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推行《大业令》,旧有五等封爵全部削除。

下表列出隋朝可考的男爵。

开国县男

北周旧爵

同昌国

同昌国(576年—?)[2]
以从皇太子西征吐谷浑之功封,食邑三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同昌县开国男 李彻 576年—?

永安国

永安国(579年—?)[3]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永安县开国男 郑元琮 579年—581年
2 永安县开国男 郑元珣 581年—? 郑元琮弟

黄台国

黄台国(580年—601年)[4]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黄台县开国男 李悊 580年—601年
进封顺阳郡开国公

文帝始封

新城国

新城国(581年—607年)[5]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城县开国男 柳旦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安阳国

安阳国(581年—604年)[6]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县开国男 崔彭 581年—604年
进爵为公

魏城国

魏城国(581年—?)[7]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魏城县开国男 陈茂 581年—?
进爵为伯

安阳国

安阳国(581年—607年)[8]
食邑二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县开国男 辛公义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石城国

石城国[9]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石城县开国男 崔大德

伯阳国

伯阳国(581年—?)[9][10]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伯阳县开国男 崔大善 581年—587年

阳塘国

阳塘国(581年—607年,617年—?)[11]
食邑二百五十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塘县开国男 尉迟耆寿 58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隋末复封
1 阳塘县开国男 尉迟耆寿 617年—623年

河内国

河内国(601年—607年)[12]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河内县开国男 慕容三藏 601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炀帝始封

武宁国

武宁国(604年—607年)[13]
以讨汉王谅之功封,食邑三百户
代数 爵位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宁县开国男 王辩 604年—607年
《大业令》行,国除

参考文献

  1. ^ 《隋书 卷二十八 志第二十三》
  2.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武帝时,从皇太子西征吐谷浑,以功赐爵同昌县男,邑三百户。”
  3. ^ 《隋书 卷三十八 列传第三》:“元琮为永安县男,又监国史……元珣永安男。”
  4. ^ 《隋书 卷五十 列传第十五》:“寻授安开府,进封赵郡公,悊上仪同、黄台县男。”
  5. ^ 《隋书 卷四十七 列传第十二》:“开皇元年,加授开府,封新城县男,迁授掌设骠骑。”
  6. ^ 《隋书 卷五十四 列传第十九》:“及践阼,迁监门郎将,兼领右卫长史,赐爵安阳县男。”
  7.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及受禅,拜给事黄门侍郎,封魏城县男,每典机密。”
  8. ^ 《隋书 卷七十三 列传第三十八》:“开皇元年,除主客侍郎,摄内史舍人事,赐爵安阳县男,邑二百户。”
  9. ^ 9.0 9.1 《范阳公故妻李氏志铭》:“长子,东宫亲卫、石城县开国男大德字民焘。次子,伯阳县开国男德宣字民涤。”
  10. ^ 《崔君之铭》:“年十一,封伯阳县开国男。”
  11. ^ 《大唐故阳塘县开国男上仪同三司尉府君墓志》:“起家开皇元年封熙州阳塘县开国男,邑二百五十户。”
  12. ^ 《隋书 卷六十五 列传第三十》:“仁寿元年,改封河内县男。”
  13. ^ 《隋书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二十九》:“赐爵武宁县男,邑三百户。”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