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查戈斯人

驱逐查戈斯人英国政府于1965年至1973年间,为便利美军设立军事基地而于查戈斯群岛上进行的种族清洗查戈斯人是查戈斯群岛的原住民,英国殖民当局在没有考虑过他们的意愿或利益[1]的情况下,迫使他们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产;大多数人被驱逐到毛里求斯塞舌尔,这两个国家都是失业率和贫穷率很高的国家[2]。寄人篱下的他们没有获得任何帮助,在异国他乡没有自己的住所,既没有工作也没有钱,面临着极端贫困和受种族歧视的苦况。

Man Fridays,贬义词,取自《鲁宾逊漂流记》中名叫星期五的黑人奴仆)。

背景

 
一名查戈斯人在椰子园工作(1971年拍摄)

查戈斯人绝大部分是18世纪法国人带到查戈斯群岛的非洲奴隶的后代,他们以椰子种植园提取出椰子核和做农活维持生计。[3]

自从1815年拿破仑战败后,查戈斯群岛就被英国统治,在此期间查戈斯人皈依了基督教。20年后奴隶制被废除。[4]虽然查戈斯人仍处于农业社会,当地不仅没有人失业,并且还人人享有社会福利[5]

1950年代后期,服役于美国海军的公务员斯图尔特·巴伯(Stuart Barber,后来成为了美国在迪戈加西亚岛上的海外大型军事基地的一名建筑师)形容查戈斯群岛为“迪戈加西亚(Diego Garcia)的美丽环礁,正位处海洋中间”。[5]

在冷战中期,巴伯等官员担心美国在印度洋几乎没有军事存在。巴伯指出,迪戈加西亚的地理位置,使之能够免于敌人的袭击,而且从南非到中东再延伸至东南亚的广大区域,都在该岛的攻击距离之内。[5]至少从1959年起,美国军方就开始对迪戈加西亚岛感兴趣,打算于该岛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希望提高监测苏联在印度洋的活动的能力。[6]

按照巴伯的想法,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一直游说英国政府,要求将查戈斯群岛从仍为英国殖民地的毛里求斯分开,建立英属印度洋领地,单纯用来容纳美国的军事设施。[5]

在与英国官员秘密谈判期间,五角大楼和国务院的官员都坚持认为查戈斯群岛要受美国的独有控制,并且当地要没有居民。美国人希望可以“打扫”和“消毒”这些岛屿。英国人对这项提议感到高兴,他们只当查戈斯人是岛上的临时工,或者用一名军官的话来说,那些要离开群岛的人是“泰山”和“星期五”(Man Fridays,带有种族主义的称号,取自《鲁滨逊漂流记》的黑人奴仆名字)。[5]

1965年11月8日,英国政府发出枢密院命令,将查戈斯群岛从毛里求斯析出,置英属印度洋领地。为了避免引起联合国注意,英国政府声称群岛上只有季节性工人,又建议英国驻联合国代表采取“悄然无视”(quiet disregard)政策。[7]

据一位美国谈判代表称,这项计划“在黑暗的掩护下”进行谈判,在1966年12月30日签署的换文中最终得到确认。这些换文实际相当于条约,但因为不需要议会的批准,两国政府都可以将其计划隐藏起来。[5]该协议确定该岛将在没有人口的情况下交付美国使用50年,并可再延长20年。[8]

清退人口的过程

 
迪戈加西亚被遗弃的住房,是查戈斯人的故居。

英国人和美国人采取了可能属于非法和暴力的行为以强制清退人口。其中包括:

  • 封锁岛屿,禁止携带食物的船只前往,从而制造饥荒
  • 屠杀岛上全部的狗,起初是使狗中毒,后来将狗分组用毒气杀死。那些逃脱的狗被殴打,再放在火炉烧死。屠狗暴行使得查戈斯人大为悲痛,因为狗对于查戈斯人至关重要,它们既是宠物,也是狩猎的伙伴。[4]

人口清退行动开始于1968年,结束于1973年4月27日驱逐佩鲁斯巴纽斯岛环礁居民。[9]1971年1月,美军人员开始进驻岛上建设基地。同年4月16日,由英国政府委任的英属印度洋领地专员,还制定英属印度洋领地入境条例第一条。该法规定,如有人无军方批准或持有许可证而在群岛上,即属刑事罪行。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的内部文件称,这条入境法例的目的在于维持岛上没有永久或半永久居民的假象(fiction),并且只在流通量极小的《英属印度洋领地政府宪报》刊登,避免外人发现。

许多前往毛里求斯的查戈斯人,如在1968年离开的歌手Chartesie Alexis和在1971年离开的Christian Ramdas,都发现他们被剥夺了返回查戈斯群岛取回财物的权利。[3]他们因此身无分文,流离失所,而且无法将消息传给还在群岛上的人。有人前往毛里求斯寻找失踪的亲人,才知道自己也不能回家。其中Marie Aimee最为典型:她于1969年带两名孩子到毛里求斯的路易港治病,却惊觉自己被禁止登船回家;两年后她才与丈夫重聚。部分查戈斯人被强迫登船离开,还有些则被英国人以海外免费度假等方式诱骗,然后被禁止返回。[10]

由于查戈斯人一直分散居住,他们缺乏防卫能力,没有自己真正的权益代表。而正因此,当作为他们唯一生活来源的椰干厂消失后,他们也只能接受到当局的摆布。英国当局为免外界批评,借助了所谓“私人民兵”来进行驱逐行动。其中1971年的最后数次驱逐行动尤为瞩目。老人妇孺被聚集在一起,当局强迫他们登上Nordvaer号货船,放弃他们包括住房、田地、农场牲畜、甚至他们的狗在内的一切所有物。根据他们的证词,负责监督船运的美国军官霍布森给了那些试图反抗的人两个选择:“不走就饿死”。[3]查戈斯人分组乘坐一艘船,航行近4100公里到达毛里求斯,在不人道的条件下度过旅程。男人被下令在船桥甲板上挤成一团,忍受恶劣天气,而女人和小孩则被关在货舱内。五日的航程中,他们没有获得一点食物补给,而船上的马匹却得到喂饲。抵达毛里求斯后,查戈斯人被丢在港口自生自灭。虽然他们是英国公民,但却没有英国官员来理会他们。他们因此不得不住在贫民区。[4]

1975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流亡到毛里求斯的查戈斯人的下场:受访的277个家庭中,有一半承认他们住在条件恶劣的住房中,每月收入在10到25卢比之间,得到的唯一工作是在路易港码头干活。大多数儿童没有上学。[3]同年,有26户家庭因为贫困而死亡,有9人自杀。年轻的女孩被迫卖淫来买食物。最初,英国政府于1972年向毛里求斯政府支付了100万美元(650,000英镑);但是在经过查戈斯人的多次抗议(包括绝食抗议),以及他们在英国高级专员驻路易港的办公室外的多番示威游行之后,直到1978年这笔钱才到他们手上。1982年,英国支付了400万英镑的赔偿金,但这还不足全体人口生存所需的一半,英国人还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求接受赔偿的查戈斯人,必须承认已经得到完全的赔偿,并且不能再回到查戈斯群岛。同意书以法律英语写成,但岛民连英语也不懂,只被告知要签名或打指模才能领到赔偿。许多人因为无知、贫穷或厌倦了斗争而接受赔偿。[4][6]

据统计,查戈斯群岛原先2000名居民中现在还活着的不到700人。[10]多年以来,包括美国政治人士在内,外界对此事知之甚少。在驱逐查戈斯人一事中,英国不仅从美国获得了美国在英国本土驻军的更大安全保障,还以1400万美元的折扣购买用以装备潜艇的北极星导弹[6]

后续发展

 
迪戈加西亚上美国海军的雷达天线罩

1998年,查戈斯人及其后裔决定诉诸公堂。多位专家的意见认为,英国在这一案件中公然违反国际法。2000年,英国高等法院裁定,驱逐查戈斯人是违法的,查戈斯人有权回到故土;2004年,上诉庭再次确定原先的裁决。但英国政府随后运用皇家特权颁布枢密院命令,永远禁止查戈斯人回家。[11]

2006年,高等法院发布了裁决,宣布英国政府将居民驱逐出家园是实施了非法行为。法官认为,英国政府驱逐全体人口的决定“令人厌恶”[12]

The suggestion that a minister can, through the means of an order in council, exile a whole population from a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y and claim that he is doing so for the 'peace, order and good government' of the territory is to us repugnant.(有人觉得,一个大臣可以通过枢密院的一项命令,就将全体人口从英国海外领土上流放出去,并声称他这样做是为了领土的“和平,秩序和良好统治”,对此我们认为是令人厌恶的。)

——Judges, Lord Justice Hooper 及 Mr Justice Cresswell[13]

然而各届英国政府都无视裁决,而英国外交部则继续上诉,直到2008年上议院以微弱优势裁定英国政府胜诉。[11]上议院提出的论点是,政府有足够的权力在其殖民地立法,以保障联合王国的利益。美国已经警告说,居民返回将意味着他们的基地有“不可接受的风险”。代表英国政府的乔纳森·克朗在辩论中说:“查戈斯人没有他们自己的领地,他们绝对无权在岛上。”[10]

苏格兰议会议员、帝国主义的批评者Tam Dalyell英语Tam Dalyell英国下议院积极为查戈斯人维权。[14]

决心光复故土的岛民们又状告到欧洲人权法院。2012年,欧洲人权法院驳回他们的诉讼申请,称英属印度洋领地的居民没有向该法院请愿权,一个理由是他们在1982年领取赔偿时签署了放弃其他追讨的同意书。[15]而根据《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第七条,“驱逐出境或强行迁移人口”若是“在广泛或有系统地针对任何平民人口进行的攻击中,在明知这一攻击的情况下,作为攻击的一部分而实施”,便构成“危害人类罪”。虽然英国的行动足以入罪,但是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没有追溯性,不能审理在2002年7月1日法院成立前所发生的罪行。

2010年,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宣布将于查戈斯群岛创建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包括大约55个小岛,以在水域中发现的220种珊瑚和一千多种鱼类为基础。为了保护这个处女地区,“查戈斯农民不得在岛上居住”这一点至关重要。2009年维基解密发布的一份外交电文揭示了该计划背后的明显动机[10],电文的大意如下:[16]

女王陛下政府希望建立一个“海洋公园”或“保护区”,为英属印度洋领地(BIOT)的珊瑚礁和水域提供全面环境保护。英国外交部一位高级官员柯林·劳勃斯在5月12日将此事告知政务参赞。该官员坚称,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园,绝对不会妨碍美国政府为军事目的而使用包括迪戈加西亚在内的BIOT。他同意英国和美国应该仔细商讨海洋保护区的细节,以确保美国的利益得到保护,BIOT的战略价值得到维持。他说,如果整个查戈斯群岛都是海洋保护区,那么BIOT从前的居民会发现他们要求在群岛上重新定居,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难以达成。

这份2009年的电文中,显示英国外交官的心态与1960年代无别;他再次用种族歧视名词称呼查戈斯人,并对驱逐行为毫无悔意:[17]

罗伯茨注意到“(关于海洋公园的)一些提议会给查戈斯人担任管理员”在BIOT之内,不过没提供细节。但他指出,按照女王陛下政府对于保护区的现时想法,在BIOT无人居住的岛屿上,将会“没有人类脚印”或“星期五”。(there would be "no human footprints" or "Man Fridays")……罗伯茨强调:“我们不后悔移除了人口”。他说,因为BIOT要完全达到战略目的,移除是必需的。

2014年,英国政府被揭露从1990年代起售卖英属印度洋领地的.io域名,获得可能很丰厚的收入;但是本应从中得益的查戈斯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得不到一分一毫去改善他们的贫困生活。[18][19]

据统计,有4000名查戈斯人在毛里求斯生活。在迪戈加西亚,估计有40名英国人、1000名美国军人和2400名支援人员。美国军队从这岛上发动对阿富汗伊拉克目标的袭击,外界相信还有恐怖主义嫌疑人被拘禁在这岛上并遭受酷刑。[4]虽然毛里求斯和印度洋大部分的邻近国家都签署了无核化的条约,人们还是担心查戈斯基地有带有核弹头的导弹。[3]查戈斯人依旧生活贫困,而他们的故乡迪戈加西亚岛已经成为美国在中东军事部署上的重要基地。[5]

国际法院以13比1的多数判定英国1965年将殖民地查戈斯群岛从毛里求斯其他地区分离出来的做法是非法的,法院认为英国有义务“尽快结束对查戈斯群岛的管理”。[20]

参见

参考文献

引用

  1. ^ Lauterpacht et al 2010,第630页
  2. ^ Lauterpacht et al 2010,第636页
  3. ^ 3.0 3.1 3.2 3.3 3.4 Le Clezio, J.M. El archipiélago de los Chagos. Letras Libres. Ciudad de México: Editorial Vuelta. 2003-05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1) (西班牙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4.0 4.1 4.2 4.3 4.4 La barbarie oculta de Diego García. London: The Prisma. 2012-07-16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4) (西班牙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5. ^ 5.0 5.1 5.2 5.3 5.4 5.5 5.6 Vine, David. The Truth About the U.S. Military Base at Diego Garcia. TruthDig. 2015-06-15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07)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6. ^ 6.0 6.1 6.2 Harris, Joshua. U.S. Military Presence in Diego Garcia: National Interests vs. Human Rights. ICE Case Studies. 2003-12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7. ^ Sarah Tisseyre. Return to Diego Garcia. The Guardian. 2005-05-19 [2018-05-27]. ISSN 0261-30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8. ^ Ewan 2014,第80页
  9. ^ The High Court of Justice Queens Bench Division, Case No: HQ02X01287, Approved Judgment, 2003: 396.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6)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0. ^ 10.0 10.1 10.2 10.3 Cibeira, Fernando. Expulsados del paraíso. Buenos Aires: Editorial La Página: 12. 2012-02-19 [2016-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03) (西班牙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1. ^ 11.0 11.1 Chagos exiles 'cannot return'. BBC. 2008-10-22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7)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2. ^ Chagos families making visit home. BBC. 2008-02-19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6)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3. ^ Tweedie, Neil. Britain shamed as exiles of the Chagos Islands win the right to go home. The Telegraph. 2006-05-12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04)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4. ^ MP fights for islanders' rights. BBC News. 200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12-18)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5. ^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Fourth Section, Decision, Application 35622/04, CHAGOS ISLANDERS against the United Kingdom. HUDOC -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2012-12-11 [2014-1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6. ^ HMG FLOATS PROPOSAL FOR MARINE RESERVE COVERING. Embassy London. 2009-05-15 [2010-1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7. ^ Wilbert van der Zeijden. Man Fridays: Wikileaks exposes UK tricks to deny the Chagossians the right to return home. Transnational Institute. 2011-01-20 [2018-05-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8. ^ David Meyer. The dark side of .io: How the U.K. is making web domain profits from a shady Cold War land deal. Gigaom. 2014-06-30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0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19. ^ Cahal Milmo. Government accused of profiting from sales of Chagos Islands '.io' domain name. The Independent. 2014-06-30 [2018-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 ^ Chagos Islands dispute: UK obliged to end control - UN. BBC. 25 February 2019 [2023-1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6).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来源

书籍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