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跃头
龙跃头(英语:Lung Yeuk Tau),位于香港新界粉岭联和墟以北,龙山山脚,麻笏河以东。俗名龙骨头、龙屈头或龙岭,该地有山名龙跃岭,相传有龙跳跃其间而得名。
现今可考龙跃头的最早居民为宋代末年从广东潮州府揭阳县迁居而来的彭氏一族,惟彭氏在龙跃头活动的历史记录甚少,而彭氏在该段时间的人丁相对单薄。元朝末年,原籍江西吉水的邓氏邓季琇(外号松岭)迁移到龙跃头,原龙跃头彭氏出走至西南方的粉岭楼定居,形成今天的“粉岭彭氏”。自邓季琇于龙跃头开村(即老围)立业,龙跃头邓氏至今已历800多年,因子孙繁衍而在附近另立村庄,形成现时的五围六村,成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邓氏的其中一个聚居处,清初建有大步墟,即现今大埔旧墟,据说龙跃头邓氏在历史中某些时段的势力更曾超越比其更早来到新界定居锦田、厦村一带的邓氏族人。
五围六村
龙跃头的五围是指老围、麻笏围、永宁围、东阁围(或称岭角围)和新围(或称觐龙围),六村则是麻笏村、永宁村(或称大厅)、祠堂村、新屋村、小坑村和觐龙村,五围六村给沙头角公路-龙跃头段从中分隔。
龙跃头邓氏
新界邓氏是中原士大夫之后,在西晋永嘉年间因五胡乱华而南迁,次第经江西吉水、广东南雄、东莞等地移居到宝安。
宝安邓氏始祖邓符协于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进士及第,获授阳春县令,官至南雄倅。卸任后举家落籍宝安岑田退隐田园,建立“力瀛斋书院”,教化一方。再传四代分为五大房:邓元英、邓元禧、邓元祯、邓元亮及邓元和,在东莞兴建宗祠“都庆堂”,设置祠产。随年月推进,各房子孙开枝散叶,分散到东莞、茂名,甚至广西一带。邓元祯及邓元亮两房人丁兴旺,子孙大部分留驻宝安(后曾名为新安县),邓元祯一系聚居在元朗屏山一带。而邓元亮一系除第二房(邓杞)迁居东莞石井外,其余各房分布于新界的龙跃头、锦田、厦村、大埔头、莱洞等地。
邓元亮号铣,正六品承德郎,曾任江西赣县县令,相传在南宋靖康建炎间提兵勤王,在乱军中救出南逃的“幼宗姬”,后将她许配给儿子邓自明(号惟汲),原来此女是宋高宗之女、宋孝宗之姊。宋光宗即位后,终寻获其下落,以“皇姑”相称,追封邓自明为“税院郡马”,并赐地于东莞。皇姑生有四子:邓林、邓杞、邓槐、邓梓,长子邓林获授“迪功郎”,其余三人为“舍人”。邓林和邓杞随母迁居东莞莫家洞,邓槐和邓梓留守宝安。皇姑终年87岁,卜葬于东莞石井狮子岭。
南宋覆亡,元朝统一天下,对宋朝遗臣加以迫害,以皇室自居的邓氏首当其冲,长房邓林之曾孙邓季琇(号松岭),乃四兄弟中的老幺,为人耿直,遭迫害变得一无所有,只身离开东莞,潜逃到龙跃头图谋发展。邓季琇胼手胝足的开垦,开辟了百多亩良田,更将彭氏逐离龙跃头。邓季琇中年丧妻后,直到60岁才在龙跃头续弦再娶,晚年得两子,只有邓实安一子存活。明朝洪武年间,国是初定,在全国进行丈量土地以明征钱粮,邓季琇被东莞伯何真诱骗,将名下的土地用何真的名义申报以获取豁免赋徭,当朝廷核实地权时,何真将全部土地侵吞。其后何真因一宗叛逆案被株连,邓氏才得以收回原有的土地,但邓季琇早已作古了。[1]
新界邓氏与龙跃头邓氏源流图︰
乡郊代表
- 原居民代表:邓伟森、邓志佳、邓根年[2]
- 居民代表:邓祖仁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龙跃头人口不足以成为一个区议会选区,所以往往跟邻近的军地、孔岭等乡村范围划为同一个选区。
年度/范围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整个龙跃头 | 皇后山选区
|
参见
参考资料
- 《粉岭》香港地区史研究之三,陈国成 著,三联书店,ISBN 962-04-2527-8
- 《新界宗族文化之旅》,严瑞源 编著,万里机构,ISBN 962-14-2936-6
- 《新界五大家族》,萧国健 著,现代教育研究社,ISBN 962-11-1996-0
- 《龙跃头文物径》,(古物古迹办事处)
外部链接
|
|||||
---|---|---|---|---|---|
|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盐田区 | |||||
元朗区 |
本区主要地方 |
大埔区、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 |
|||
上水(石湖墟 - 松柏塱 ) - 粉岭(联和墟 - 安乐村 - 乌鸦落阳) - 沙头角 - 打鼓岭 |
|||||
区内其他地方 |
|||||
白石凹 - 马草垄 - 塱原 - 金钱 - 莲塘尾 - 蕉径 - 营盘 - 大陇 - |
|||||
大埔区 |
- ^ 《粉岭——香港地区史研究之三》,陈国成 著,三联书店,ISBN 962-04-2527-8
- ^ 二○一九年村代表選舉:原居民代表選舉結果. [2020-12-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