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海军/展示
展示
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是新加坡共和国武装部队的一部分,负责保卫新加坡领海以及航线。主要在新加坡海峡地区行动,被认为是“该海域最强的海军部队之一”。新加坡海军最早是由20世纪3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驻扎在新加坡的两艘巡逻艇起家的。1975年4月1日,海事司令部正式改名位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随后新加坡武装部队正式确立海陆空三军分立。新加坡共和国海军部队由新加坡海军司令领导,现任海军司令为赵文良海军准将。海军司令负责新加坡海军的全部行动和管理,并且直接向三军总长报告,三军总长通常是一位三星中将。新加坡海军总共分为5个指挥部,分别是后勤指挥部,舰队指挥部,海岸防卫指挥部,蛙人部队指挥部和训练指挥部。
奥马哈海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四个主要登陆地点之一的代号。这是一片位于法国北部海岸,并且直接面对着英吉利海峡,全长8公里的滩头。如果盟军能够控制这片海滩,那么海滩东部的英国登陆部队与海滩西部的美国登陆部队就能会师。进攻海滩东部的是久经战争考验的美国陆军第一师,而进攻海滩西部的则是从奥克角调过来的8个连的游骑兵部队与之前从未上过战场的美国陆军第29师。防守奥马哈海滩的是富有作战经验的德军第352步兵师。德军的计划是利用海滩上的大量据点,在盟军登陆部队上岸之前就将其击退。战斗中,由于导航系统的原因,大部分登陆舰都在错误的地方上了岸。防守海滩的德军也比美军预想之中的要强大的多,登陆部队因此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之下,美军战斗工程兵只能以很慢的速度清理海滩上的地雷,后续部队只能沿着区区几条通道开上滩头。由于在上岸之前承受了过多的损失,幸存下来的士兵已没有能力清除位于内陆一侧的德军据点,美军因此遇到了更多的麻烦,后续部队的登陆时间也不得不被推迟。尽管如此,幸存下来的小股登陆部队还是在当天战斗结束时建立了两个互不相连的小阵地。由于内陆的德军力量相对较弱。美军通过逐渐扩大这两个阵地还是达成了原计划中的目标。
纳粹德国海军(战争海军)是指1935年至1946年的德国海军,为德意志国防军中的海军力量。战争海军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但在魏玛共和国的海军人员暗中推动下,德国仍然与外国企业合作研究海军科技。其后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废除《凡尔赛条约》和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德国海军在许多方面都尚未准备,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军去攻击运载英国国内需求物资的商船。在法国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后,对英国发动大规模的潜艇战中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战果。德国海军的潜艇数量在战争爆发时是当时世界海军列强中最少者,但因为潜艇总司令卡尔·邓尼茨以狼群战术、先进的通信制度和战略规划而取得所有交战国潜艇部队里最大的战绩。到了1943年,盟军不但破解了密码机和开发了多种先进反潜武器,如更先进的声呐、雷达、深水炸弹,还投入了大量护卫航空母舰和反潜战斗群进行护航;同年5月,德国潜艇因为损失过高而放弃了狼群战术,改以单舰巡弋的方式继续作战。战争末期,德国海军虽研制了一系列先进的潜艇,如XXI级潜艇和XXIII级,并投入使用直到战争结束,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除这些攻击以外,轴心国的潜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亚水域还击沉及击伤了许多盟军商船。日本潜艇还对几个澳大利亚港口进行了炮击,从潜艇母舰起飞的日本战机也对澳大利亚的各个主要城市进行过轰炸。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攻击。但到了1942年后半年,澳大利亚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国武装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军的潜艇恢复了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随着日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这些进攻不久就又被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轴心国海军舰只还在澳大利亚水域执行任务,而它们造成的破坏也微乎其微。与其它战场相比,德国与日本向澳大利亚水域派遣的水面舰只及潜艇的总数相当少,它们对盟军的进攻也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轴心国并没有给驻扎于澳大利亚的盟军造成多大伤害。
十字路口行动是美国在1946年于比坚尼环礁进行的核试行动。是次行动一共进行两次核试,包括代号Able的空中核试及代号Baker的水下核试,以测试核武对水面军舰的打击威力。十字路口行动的筹办,与美国军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有莫大关连。早在一战结束后,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队及其沿革组织均主张以制空权为战争首要打击力量,并以此为由,要求成立独立空军。然而陆航主张以远程轰炸机取代水面军舰作海上防卫,并将海军航空兵及其航空母舰置于空军管辖之下,却与美国海军产生极为严重的军种摩擦。是次军种竞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再次加剧:陆航意欲证明核武及战略轰炸将是未来战争的王牌武器,且只有空军远程轰炸机能作有效打击;而海军则欲阻止陆航垄断核武投射权力,并引证水面军舰能够有效抵御核爆。更有甚者,二战后美国军费面临紧缩,美国总统杜鲁门意欲成立美国国防部,统一三军拨款,以裁减冗费,使陆航与海军的矛盾延伸至军费之争。十字路口行动正是双方角力以争取美国国会以至民间支持的结果。
奥马哈海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诺曼底战役中,盟军四个主要登陆地点之一的代号。这是一片位于法国北部海岸,并且直接面对着英吉利海峡,全长8公里的滩头。如果盟军能够控制这片海滩,那么海滩东部的英国登陆部队与海滩西部的美国登陆部队就能会师。进攻海滩东部的是久经战争考验的美国陆军第一师,而进攻海滩西部的则是从奥克角调过来的8个连的游骑兵部队与之前从未上过战场的美国陆军第29师。防守奥马哈海滩的是富有作战经验的德军第352步兵师。德军的计划是利用海滩上的大量据点,在盟军登陆部队上岸之前就将其击退。战斗中,由于导航系统的原因,大部分登陆舰都在错误的地方上了岸。防守海滩的德军也比美军预想之中的要强大的多,登陆部队因此承受了相当大的损失。在德军猛烈的炮火之下,美军战斗工程兵只能以很慢的速度清理海滩上的地雷,后续部队只能沿着区区几条通道开上滩头。由于在上岸之前承受了过多的损失,幸存下来的士兵已没有能力清除位于内陆一侧的德军据点,美军因此遇到了更多的麻烦,后续部队的登陆时间也不得不被推迟。尽管如此,幸存下来的小股登陆部队还是在当天战斗结束时建立了两个互不相连的小阵地。由于内陆的德军力量相对较弱。美军通过逐渐扩大这两个阵地还是达成了原计划中的目标。
纳粹德国海军(战争海军)是指1935年至1946年的德国海军,为德意志国防军中的海军力量。战争海军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但在魏玛共和国的海军人员暗中推动下,德国仍然与外国企业合作研究海军科技。其后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废除《凡尔赛条约》和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德国海军开始大量建造新式船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爆发,德国海军在许多方面都尚未准备,便以一支有限力量的海军去攻击运载英国国内需求物资的商船。在法国陷落而取得西部港口后,对英国发动大规模的潜艇战中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战果。德国海军的潜艇数量在战争爆发时是当时世界海军列强中最少者,但因为潜艇总司令卡尔·邓尼茨以狼群战术、先进的通信制度和战略规划而取得所有交战国潜艇部队里最大的战绩。到了1943年,盟军不但破解了密码机和开发了多种先进反潜武器,如更先进的声呐、雷达、深水炸弹,还投入了大量护卫航空母舰和反潜战斗群进行护航;同年5月,德国潜艇因为损失过高而放弃了狼群战术,改以单舰巡弋的方式继续作战。战争末期,德国海军虽研制了一系列先进的潜艇,如XXI级潜艇和XXIII级,并投入使用直到战争结束,但仍无法扭转战败的结果。
尽管澳大利亚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各个主战场都很遥远,但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仍然很频繁。在1940年至1945年之间,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共有54艘海军舰艇及潜艇在澳大利亚水域袭击过盟军的船只,港口及其它设施。轴心国在此进行的最有名的袭击是1941年11月德国巡洋舰击沉悉尼号轻巡洋舰、1942年2月19日日本海军战机对达尔文的轰炸、及1942年5月日本袖珍潜艇对悉尼港的攻击。除这些攻击以外,轴心国的潜艇及水雷在澳大利亚水域还击沉及击伤了许多盟军商船。日本潜艇还对几个澳大利亚港口进行了炮击,从潜艇母舰起飞的日本战机也对澳大利亚的各个主要城市进行过轰炸。1942年上半年,轴心国在澳大利亚水域的军事活动达到了顶峰,澳大利亚海岸周围已有日本潜艇在巡逻,而澳大利亚北部的几个城市也遭到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攻击。但到了1942年后半年,澳大利亚水域就只剩下少量的德国武装商船了。1943年上半年,日本海军的潜艇恢复了对澳大利亚的进攻,但随着日本开始转入防御作战,这些进攻不久就又被取消了。到了1944年和1945年,只有少量的轴心国海军舰只还在澳大利亚水域执行任务,而它们造成的破坏也微乎其微。与其它战场相比,德国与日本向澳大利亚水域派遣的水面舰只及潜艇的总数相当少,它们对盟军的进攻也是断断续续的,因此,轴心国并没有给驻扎于澳大利亚的盟军造成多大伤害。
十字路口行动是美国在1946年于比坚尼环礁进行的核试行动。是次行动一共进行两次核试,包括代号Able的空中核试及代号Baker的水下核试,以测试核武对水面军舰的打击威力。十字路口行动的筹办,与美国军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有莫大关连。早在一战结束后,美国陆军航空勤务队及其沿革组织均主张以制空权为战争首要打击力量,并以此为由,要求成立独立空军。然而陆航主张以远程轰炸机取代水面军舰作海上防卫,并将海军航空兵及其航空母舰置于空军管辖之下,却与美国海军产生极为严重的军种摩擦。是次军种竞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再次加剧:陆航意欲证明核武及战略轰炸将是未来战争的王牌武器,且只有空军远程轰炸机能作有效打击;而海军则欲阻止陆航垄断核武投射权力,并引证水面军舰能够有效抵御核爆。更有甚者,二战后美国军费面临紧缩,美国总统杜鲁门意欲成立美国国防部,统一三军拨款,以裁减冗费,使陆航与海军的矛盾延伸至军费之争。十字路口行动正是双方角力以争取美国国会以至民间支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