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村
中心新村(英语:Heart Village),位于台北市北投区林泉里,是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简称北投医院)的眷村,前身是日本陆军台北卫戍病院北投转地疗养所,在日俄战争时容纳大量经由新北投车站后送的日本伤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警备总部接收北投医院,并且使用日军移交之房舍当作国军宿舍,依地势建造有机扩建,具有温泉公共澡堂的军医眷村聚落。眷村原有眷户计79户,均为医院之员工眷属,属国防部列管之中小型眷村。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 | |
---|---|
位置 | 台北市北投区新民路二小段516-1、517、518、533-2、215-2地号土地 |
坐标 | 25°02′24″N 121°30′43″E / 25.0400826°N 121.5119547°E |
建成时间 | 自日本时代至战后陆续兴建 |
官方名称 | 北投中心新村聚落 |
类型 | 登录等级:聚落建筑群 登录种类:近代宿舍 |
评定时间 | 2011年8月24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北投中心新村为国防部通过全台13处眷村保存区之一,也是台北市少数仅存规模完整之眷村,更为全台唯一的温泉军医眷村。 中心新村眷舍与周边军事单位卫戍医院及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 有著密切的之空间社会关联,加之完整保存不同时期之眷舍建筑类型,揉合北投特有的历史脉络、温泉文化与生活记忆,使中心新村成为北投重要的历史现场。 透过聚落维运与保温计画,策办展演及教育推广活动,推动聚落保存及再发展工作,促进眷村文化保存。同时串联新北投周边自然与人文景点,活化社区及在地文史资源,展现北投多元丰富的社区故事。
保存动机与背景:萌芽期(1993-2007)
中心新村的保存动机可追溯至1993年,中心新村自治会(下称自治会)会长张聿文(眷村第二代),因村内发生眷户遭逮捕拘禁事件,促使张聿文开始投入公共事务,成立林泉社区发展协会(1995),并选上林泉里里长(1998),积极参与北投社区人文生态相关议题,并透过各种管道呼吁保存中心新村,成功引起市府与媒体的关注。依据2002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下通称文化局)委托专业团队评比结果,中心新村是继四四南村外,最具保存价值的眷村。
以《文资法》全村保存:倡议期(2007-2015)
2009年由自治会、林泉里社区、淡江大学毕业生(曹罗羿老师指导)、外省台湾人协会及乔大文化基金会共同提案以中心新村为主题,参加荷兰鹿特丹建筑双年展“离散(diaspora)单元”,将中心新村带到国际视野,获得台湾媒体的诸多报导。文化局于同年委托团队针对中心新村进行调查研究,由时任文化局局长谢小韫于2010年依《眷改条例》提送眷村保存计画向国防部申请设立眷村保存区,隔年中心新村依《文资法》登录“聚落建筑群”,并经行政院于2012年核定为全台13保存区之一后。 保存底定后,如何活化再利用遂成为重要议题。因此文化局持续与自治会合作举办愿景工作坊,由张中模(张聿文之子,眷村第三代)引入年轻创意思维,开办冬令营、Working Holiday等活动集思广益,另委托台北市文化基金会举办Idea Taipei创意工作营,产出许多创意提案。 然而台北市政府与国防部在容积移转、都计变更及权责疑义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2015年时任台北市议员吴思瑶、潘怀宗、王威中等人共同召开记者会现勘,与时任立法委员郑丽君持续关注保存区提案进度。同年11月市议员吴思瑶在台北市眷村文化节邀请时任文化局长倪重华、都发局长林洲民讨论因应措施。此阶段,政府及社区对未来的规划已逐步形成共识。
市府与社区协力推广:保温期(2016-2020)
2016年7月,在立法委员吴思瑶及刘世芳主持邀请下,台北市政府与国防部达成共识,由文化局进行“北投中心新村代管保温计画”,启动“中心新村修复暨再利用工程”、申请文化部“再造历史现场计画”,全区修复总经费5.3亿(中央补助2.5亿、市府自筹2.8亿)。在各方努力下, 2017年中心新村第一期修复工程启动,2018年1月24日文化局举办“北投中心新村聚落传瓦迎春祈福活动”邀请约30多名原眷户传屋瓦迎新春,祈求工程顺利。第二期工程则于2020年4月启动,预计2022年底竣工。 社区方面,因应原眷户迁出,自治会宣布解散,另成立“社团法人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Taipei Heart Village Association, THVA),与文化局协力执行“北投中心新村眷村保温活化推动计画”,设立保温驻地工作站,同步成立眷村心文化学院及台北眷村文化资讯中心,在2017至2020年间,分别进行眷村文化推广创新活动及文物普查计画,以期透过活动、照片及物件形塑中心新村早期生活样貌与共同记忆。
台北市文化基会进驻
文化局于2019年委托专业顾问团队针对中心新村营运模式进行可行性评估,在市场面、法律面、工程技术面、财务面等各项评估指标分析下,提出建议方案。在比较机关管理策略、招商与营运、外部效益等评估结果,建议以“全区指定文基会运用”作为未来北投中心新村营运模式,可兼顾政策性、公益性及创意性,并具备各项艺文设施与业务执行经验、组织架构弹性等优势。 因此文化局于2021年指定台北市文化基金会经营管理北投中心新村。未来将以台北市眷村推广基地为规划方向,纳入北投温泉无围墙博物馆,结合新北投周边自然与人文景点,活化社区及在地文史资源,策办展演及教育推广活动,推动眷村保存及再发展工作,展现北投中心新村多元丰富的眷村文化内涵及人文风貌。
建筑特色
中心新村包含村外散户,总占地约1.3087公顷,眷户登记有74户、违占户有5户,共约79户,包含一户村外散户,散户归村。
中心新村房舍可分成大致三种类型:
- 日移眷舍,由日军的宿舍、仓库、马厮、太平间等改建而成
- 妇联会兴建,七栋木造水泥瓦眷舍
- 拨地自建并列管的住宅,为闽南式砖房、水泥砖房与铁皮屋
历史
- 1894年:德商公泰洋行驻台代理领事Ohly, R. N. (Richard Nikolaus Ohly)[1]开设北投第一间温泉设施—磺泉俱乐部,亦称硫磺泉俱乐部[2]。
- 1898年:“日本陆军台北卫戍医院北投庄分院暨转地疗养所”竣工,在日俄战争时期容纳最多日本伤患[3]。
- 1945年:台湾光复后,警备总部及国际红十字会接收台北卫戍病院及其众多分院,吴国兴上校担任海陆空第一总医院院长(三军总医院前身)。北投分院日式房舍改为国军宿舍,即中心新村最初原型[4]。
- 1959年:北投分院院长朱集贤担任第一任村长[5]。
- 1993年:中心新村自治会长张聿文受启发,开始投入参选林泉里里长及中心新村保存运动。[6]
- 1999年:中心新村自治会长张聿文协助台北市新闻处办理眷村影像田野调查:《寄情眷村时》[7]。
- 200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龙应台视察中心新村提出“眷村活保存”及“活的博物馆”等愿景想像[8][9][10]。
- 2002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台北市眷村文化保存调查研究》,评比中心新村为台北市继四四南村最有保存价值的眷村[11]
- 2003年至2008年,中心新村受到的社会关注锐减。
- 2009年:曹罗羿受 OURs 都市改革组织的邀请,于淡江大学建筑系开设建筑设计课程,以“重构中心”为主题设计提案,并将中心新村的设计与研究成果,参加第四届荷兰鹿特丹建筑展“开放城市:设计共生”,三大主题馆之一平行案例馆的“离散(diaspora)”单元,借此媒体采访与提高知名度,使官方开始重视中心新村的保存。[12]
- 2010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谢小韫将中心新村提送国防部眷村保存区审查。
中心新村登录为聚落建筑群
- 2011年:中心新村依《文资法》登录为聚落建筑群。
- 2012年:中心新村经行政院核定为全台13处眷村保存区之一。
- 2012年4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刘维公回函国防部,中心新村不续参加眷村文化保存区复查。
-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林泉社区发展协会举办7场参与式愿景工作坊、中心新村二三代交流会、中心新村返回童年冬令营及家访调查。
- 2015年
- 2016年
- 6月25日:台北市政府举办北投再生计画户外开讲,文化台心新村保存与再造规画,台北市政府产发局长林崇杰报告中心新村拟做为台北市青创基地[18]。北市府拟推中心新村等地参加文化部再造历史现场计画[19]。
- 7月26日:立法委员吴思瑶邀请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立法院国防委员会召委刘世芳、文化部长郑丽君、国防部副部长李喜明、台北市长柯文哲、台北市副市长林钦荣、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谢佩霓召开“中心新村协调会”,取得以下结论:1. 国防部皆同意台北市所提之中心新村“代管保温计画”、“活化再利用合作计画”提案。且国防部不收任何土地使用租金,然营运成果中央与地方共享。2. 针对以都市计画进行容积调派之作业,国防部与台北市将组专案小组长期研议。3. 文化部同意将北投生活环境博物园区计画(内含中心新村保存)纳入“再造历史现场”计画,将提拨预算、资源协助。4.文化部同意由社区营造相关预算,补助中心新村保温计画。5. 国防部与台北市政府就本案之代管、保温(短期计画)与都市计画容积调派(长期计画),立即进行换文、议约程序,即刻启动共同合作方案[20][21]。
- 10月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委托林泉社区发展协会举办“眷村文化节”,开幕式出席贵宾有台北市副市长陈景峻、台北市政府文化局长锺永丰、台北市议员汪志冰、台北市议员潘怀宗等。
- 中心新村与北投温泉新村(革命实践研究院“白团”之眷村)、慈光二村(联勤)与重三新村(政校)共同移居北投复兴岗康庄社区(政校后勤区),为新式眷村改建第42案,也是最后一个案[22]。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开始修复工程
- 2017年:中心新村第一期修复工程启动。
- 2017年:中心新村年度展览“复苏术CPR:村眠不觉晓”开幕贵宾:立法委员吴思瑶、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23]
- 2018年:第一期修复工程完成,开放一期示范区参观。中心新村示范区开幕(5户),年度展览“中心新村眷村记忆与生活风格展”开幕贵宾:台北市长柯文哲、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24]
- 2019年:中心新村60周年[5]。年度展览“温故织新:北投中心新村60周年特展”开幕茶会出席贵宾:总统府国家安全会议陈文政副秘书长、立法委员陈曼丽、台北市议员潘怀宗、台北市文化局蔡宗雄局长、行政院政务顾问吴世哲、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市政顾问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台北市市政顾问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25]
- 2020年:中心新村第二期修复工程启动。中心新村感恩茶叙,年度展览由五倍创意股份有限公司得标“‘活・眷村’北投中心新村眷村空间记忆展”开幕贵宾:总统府国家安全会议陈文政副秘书长、立法委员吴思瑶、国防部军医局蔡建松副局长、三军总医院北投分院杨斯年院长、三军总医院郭纾为前副院长夫人傅霭英女士、柯文哲竞选办公室前主任黄建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局蔡宗雄局长、林泉里陈惠华里长、台北市市政顾问台北市眷村心文化协会张聿文理事长、台北市市政顾问林泉社区发展协会张中模理事长。[26]
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营运时期
- 2021年:
-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依“台北市特定文化设施运用办法”,指定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运用管理中心新村。
- 透过聚落维运与保温计画,策办展演及教育推广活动,推动聚落保存及再发展工作,促进眷村文化保存。同时串联新北投周边自然与人文景点,活化社区及在地文史资源,展现北投多元丰富的社区故事。将中心新村定位为“北投温泉.无围墙博物馆”腹地,并执行台北市眷村文化推广业务。
- 2022年:台北市政府成立眷村专责单位,在财团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会下成立眷村部,举办北投中心新村新春团拜,到场百位原眷户。
- 筹办展览《心村‧温泉愈》、《窗驻时光:记忆中心新村影像展》、《书画映眷情:中心新村眷户傅蔼英、郭仲琦创作展》。
- 举办眷村年度节庆活动、区域走读活动、疗育共感课程、眷村主题培力课程,串联北投周边场馆及节庆系列活动,同时进行文物盘点、口述历史访谈及空间招商规划等,透过跨领域合作与社区串连,推广眷村文化整合行销活动 ,促进在地社区参与并增加观光价值。 启发大众对于眷村文化的理解与兴趣,塑造中心新村品牌形象与推广眷村文化业务。
- 2023年:筹办常设展《走进中心新村的街谈巷语》及特展《心窗:开启康庄眷户的记忆之窗》。结合实境解谜游戏〈无人知晓的眷恋〉,邀请观众走进过去的中心新村,沈浸感受眷村的时代氛围,于此同时再次发生对话、分享记忆,并与ARTOGO合作,以沉浸式虚拟展间的方式在网路上完整重现展场,并透过虚实整合的方式以游戏加强展览的趣味性与知识性。
影视取景
以下影剧曾在此取景:
参考资料
北投中心新村官方网站 连结:https://www.beitouheartvillage.taipei/index.aspx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代表书籍
- 台北眷村秘境:时光苒荏的北投温泉地及中心新村(2022)
- 中心学-北投移民村地景摄影计画(2020)
- 温度眷村 :2019北投中心新村60周年纪念(2019)
- 重构中心:北投中心新村眷村文化保存(2010)
- 时光倒影‧回忆与回味(2009,已绝版)。
- ^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合编,1985。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
- ^ “北投庄温泉场买收ノ件”(1895 年 10 月 27 日),〈明治二十八年乙种永久保存第二十一卷〉,《台湾总督府档案》。
- ^ 吴美华,2002。日治时期台湾温泉建筑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桃园市。
- ^ 温度眷村:2019 北投中心 新村 60 周年纪念,2019。台北:五倍创意。
- ^ 5.0 5.1 温度眷村:2019 北投中心新村 60 周年纪念,2019。台北:五倍创意。
- ^ 张聿文,2011,从参与者的历史探究里长在社区发展的角色。私立世新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在职专班,台北市。
- ^ 唯一有溫泉湯池的北投中心新村. 青年日报. 1999-06-10.
- ^ 北投將留住竹籬笆內的春天. 中国时报p.19. 2002-01-17.
- ^ 中心新村竹籬笆 道盡滄桑. 中国时报p.13. 2002-03-03.
- ^ 中心新村渴望成為眷村文化館. 中国时报p.17. 2002-03-23.
- ^ 台北市眷村文化保存調查研究.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2002.
- ^ 《曹罗羿,2019。〈十年中心努力梦想心中仍存〉,《温度眷村:2019 北投中心新村 60 周年纪念》。台北:五倍创意。
- ^ 北投中心新村 議員籲永續保存. 中国时报. 2015-03-28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嘉禾新村、中心新村活化 北市邀市民討論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 ^ 討論活化嘉禾與中心新村 文化局辦營隊 | 即時新聞 | 20150726 | 蘋果日報.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8) (中文(台湾)).
- ^ 台灣唯一溫泉眷村 將活化成為「療癒園區」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19).
- ^ 台北眷村文化節 探討眷村未來. 国防大学政治作战学院. 2015-11-18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中时电子报. 中心新村怎保存?市民開講納民意.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中文(台湾)).
- ^ 中时电子报. 北市再造歷史現場 擬推中心新村等地. [2016-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7) (中文(台湾)).
- ^ 中时电子报. 中心新村案破冰 推保溫計畫. [2016-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2) (中文(台湾)).
- ^ 北投中心新村 北市府先挪二備金開發保存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m.ltn.com.tw. [2016-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9).
- ^ 吴亭秀主编,2016。国军眷村改建回顾与变迁-竹篱重生乐活家园。台北:国防部政治作战局。
- ^ 《北投限定打卡景点:2017中心新村开展【复苏术CPR:村眠不觉晓】》,2017.10.24。Peopo公民新闻网。连结:https://www.peopo.org/news/34934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柯P中心新村5户完工 鸡排爷爷:我家变大了》,2018.10.18。Peopo公民新闻网。连结:https://www.peopo.org/news/381407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北投中心新村60周年 期盼眷村爷奶能当代言台柱》,2019.11.28。Peopo公民新闻网。连结:https://www.peopo.org/news/43310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北投潜力点-中心新村感恩茶叙》,2020.10.25 。Peopo公民新闻网。连结:https://www.peopo.org/news/49045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