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儒家)
中道是一种极求完善之学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理念。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亦由“中道”而名。中指的是对于事物道理的追求以及习得道理之后的存养。
孔子曰:“舜其大知也与!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所以为舜乎!”《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求中道,要避免“过于”和“不及”。张其昀论中道,析“中”五义:一中正,二中和,三中庸,四中行,五时中。
孔子指出,中是君子所具有的德行,[1]大部分人不能秉持中道。[2]中表现在对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坚持上。[3]因为担心因无知而不能遵循应该遵循的道理,秉持中道的人,对于未知的事物抱有恐惧,小心翼翼,唯恐偏离了中。[4]平时时刻坚守中道,一个人独处时也坚守中道,不因无人知晓而为所欲为。叫做慎独。[5]
参考
注释
- ^ 《中庸》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 朱熹《中庸章句》“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中节之中,去声。喜、怒、哀、乐,情也。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
- ^ 《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 郑玄《礼记正义》“慎独者,慎其间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则必肆尽其情也。若有占听之者,是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
- ^ 朱熹《中庸章句》颜子盖真知之,故能择能守如此,此行之所以无过不及,而道之所以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