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国际部
51°31′16″N 0°07′39″W / 51.521096°N 0.127505°W
伦敦大学国际部 | ||||||||||||
---|---|---|---|---|---|---|---|---|---|---|---|---|
创办时间 | 1858年 | |||||||||||
学校类型 | 公立·远程教育 | |||||||||||
校监 | 安妮公主 | |||||||||||
院长 | Dr Mary Stiasny | |||||||||||
校长 | Professor Sir Adrian Smith | |||||||||||
学生人数 | 多于54,000(分布于超过180个国家)[1] | |||||||||||
校址 | 英国伦敦 | |||||||||||
代表色 | ||||||||||||
网站 | www.londoninternational.ac.uk | |||||||||||
|
伦敦大学国际部(University of London Worldwide),前称伦敦大学国际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s)及伦敦大学校外课程(University of London External Programmes),成立于1858年,为伦敦大学开办的一个遥距大学课程,历史超过150年。
历史
成立
当伦敦大学成立后,查尔斯·狄更斯提出了“人民的大学”理论(People's University),使人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为当时只有贵族子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因而设立,并于1858年经维多利亚女皇取得皇家特许资格,是全世界第一个开办跨境教育课程的学府。[2][3]
发展
当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出现后,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愈来愈受欢迎,但令它广为人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报读该课程的人士,除了在外地作战的军人外,更多是囚禁在德国集中营的盟军战俘。[4]
因日内瓦会议规定,战俘有生存权利之保障,包括接受教育之权利。因此,不少盟军战俘报读了伦大校外课程,教材由伦敦大学寄往他们所在的集中营,并于期末考试期间派监考员到集中营监考。在1940年至1945年间,伦大曾于88个集中营进行过11,000次考试,但战俘的考试合格率偏低,但当中有战俘成绩及格而获颁学位。[4]
而二战结束后,由于空邮的快速发展,使它在国际上广受认识,报读人数也急速上升。
2008年是伦敦大学校外课程创立150周年纪念。2010年,伦敦大学校外课程更名为伦敦大学国际课程。
特点
伦敦大学课程包括不同学科的本科,硕士学位课程,及国际本科预科,硕士预科。每项课程都由下属的18个学院以各自学科优势作为指导院校 (Lead College) 负责课程设计及教学指导。学习伦敦大学学位课程的学生报考时需在伦敦大学本部及海外教学点同时注册学籍,在伦敦大学授权的海外教学点完成规定科目,并通过伦敦大学考试委员会考试作评核,通过后,将授予与在伦敦大学本部学习同等的学历,并参加年度毕业典礼。非学历课程,需要跟随有关教学大纲,利用伦敦大学学生在线学习中心自主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
下属院校中参与课程开发的学院
国际发展
伦大课程在世界各地广受欢迎,英美等诸多顶尖大学也已接纳其国际预科作为入读本科课程的资格。[来源请求][5]
伦大课程有超过52000名学生就读,来自约180个国家,全球共设立120个教学点。
中国
第五次中英人文交流机制会议中,伦敦大学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在中国联合设立首个国际课程课程中心,确立首批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大学城市学院负责指导设立5个本科及硕士学位课程联合办学。[6]。中国境内授权 InterGreat Education Group 英萃教育集团为独家市场顾问,协助与中国大陆地区的院校开展合作办学。[7]。
协助与中国大陆地区的院校开展合作办学。在中国已有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深圳大学,南昌大学获得授权设立伦敦大学国际课程中心[8]
香港
伦大课程在香港的历史悠久。1956年,香港大学成立HKU SPACE的前身——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并引入伦敦大学的教学模式,于1964年开设伦敦大学法学士备试班, 为本地首个正式法律课程。当年本地学员除非远赴外地,否则无法学习法律,故此报读该课程的反应相当热烈。随后,伦敦大学因应香港政府的政策和学员的需求,加强与港大合作,包括开办全日制法律课程,及于1969年成立香港大学法律学院。[9] 由于早年香港大学法学院地位并不高,因此不少港大法学院学生同时报读伦大法学士课程[来源请求]。现时,不少香港的执业律师持有其法学士学历[来源请求]。
到1987年,香港大学校外课程部开设伦大校外课程的哲学文学士备试班, 于1988年开设伦大校外课程的经济学理学士备试班, 并于随后提供更多伦大校外课程备试班。[10]
早年香港长期只有一到两家大学,不少无法考入本地大学而又无法负担海外升学费用的学生都参与伦大校外课程已考取学士学位资格。而不少毕业生以这个学历升学或考取专业资格。现时部分伦大国际课程学历获纳入香港资历架构内。
1973年,当时的岭南书院获得伦敦大学校外课程认可开班教授相关课目, 使其大专课程毕业生得以进修取得由伦敦大学颁发的荣誉学士学位。但这个安排于1975年终止。[11]
现时除了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外, 香港理工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亦有提供伦敦大学法学士课程的备试班。
英国
有不少大学早年开办伦大课程,后授予皇家特许, 获得大学资格, 当中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学包括诺丁汉大学, 莱斯特大学, 艾克斯特大学和卡迪夫大学。
知名校友
诺贝尔奖得主
- 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1929年生理学或医学奖)
- 渥雷·索因卡(1986年文学奖)
- 罗纳德·科斯(1991年经济学奖)
- 德里克·沃尔科特(1992年文学奖)
- 纳尔逊·曼德拉(1993年和平奖)
- 高锟(2009年物理学奖)
孔子和平奖得主
其他
参考资料
- ^ Our History. [16 April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3).
- ^ "History",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Website https://london.ac.uk/about-us/history-university-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Key Facts",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me Website https://london.ac.uk/about-us/history-university-lond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4.0 4.1 Tatum Anderson, "History lessons at the people's university," Guardian Weekly, May 16, 2007 存档副本. [2016-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24).
- ^ 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Programme.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 ^ 彭龙校长率团访问英国. [2018-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 ^ 伦敦大学授权英萃教育集团.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 ^ 伦敦大学中国独家市场顾问. 伦敦大学授权英萃教育集团. 伦敦大学中国授权国际课程中心. [2021-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1).
- ^ 倫敦大學國際課程獲取認證.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 Lawerence M.W. Chiu, Peter Cunich (2008), "HKU SPACE and Its Alumni: The First Fifty Years",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p.151-153
- ^ 胡志伟(2018), “开创以传承 — 岭南大学香港复校”,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 ^ Peter Quinn. Enriching the LLB study experience. 2012年10月3日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4月16日) (英语).
- ^ Notable past students: 2.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6)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