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
佛性(梵语:बुद्धधातु,Buddha-dhātu),大乘佛教术语,最早出现于《大般涅槃经》,为如来藏学派的学说之一。传入中国后,成为涅槃宗中心教义,也影响到汉传佛教各宗教,如地论宗、天台宗、禅宗等,成为汉传佛教中很重要的教义。
字义
佛性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大般涅槃经》,后来也被如来藏学派的各经典使用。《大般涅槃经》的梵文原本已经不在世上,其他经典的梵文原典也有缺点。现代学者经过梵文、藏文与汉译本比较,发现汉语中的佛性,可能对应到多个梵文单字。如日本学者小川一乘比较《宝性论》的梵文本与汉译本,发现Buddha-dhātu,tathagata-dhatu,dhatu,gotra,tathagata-gotra,buddha-garbha及tathagata-garbha等单字皆被译为佛性,但是这几个单字也被译为如来藏、如来性等。大致上,佛性主要由buddha 与dhatu、gotra、garbha这几个名词组合而成。
被汉译为佛性的梵文名词,主要包括梵语:Buddha-dhātu、梵语:buddha-gotra、梵语:buddha-garbha三者:
- 梵语:dhātu,译为界[1][2],梵语:Buddha-dhātu字面直译为佛界。
- 梵语:gotra,是种性之意,buddha-gotra字面直译为佛种性。
- 梵语:garbha,字根源自动词grbh(抓),引申出隐覆、胎藏之意。最早出自《梨俱吠陀》〈生主歌〉,以人类从子宫出生的例子,想像世界也是由一个胚胎所开始,在胚胎中蕴藏了世界的一切。梵语:buddha-garbha,直译为佛藏。
印顺法师认为,《大般涅槃经》中的佛性原始梵文,可能是梵语:Buddha-dhātu。[3]。日本学者高崎直道比较《大般涅槃经》的汉译本与藏译本后,也认为梵语:Buddha-dhātu翻成佛性的次数最多。
历史
佛性这个术语出现的时间不详,最早可能出现于《大般涅槃经》,成为这部经典的中心思想。东晋法显首次译出六卷本《佛说大般泥洹经》,将这个观念与术语介绍入中国。
内涵
佛性一词在不同的说理情况下有深浅广狭不同的内涵。例如:
- 《涅槃经》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狮子吼三昧”。
- 大乘佛教的二转、三转法轮经典即叙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此时的佛性一词同如来藏义。
- 成佛之性:为禅宗所弘传,依于如来藏法性而说:“一切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但众生因迷妄的深浅,而有贤愚、明昧的不同。
被等同于觉性、自性、本性、真如、实相、如来藏(梵语:Tathāgatagarbha)、圆觉等。
“佛性”为大乘佛教“有宗”的核心思想,亦为中国禅宗弘扬“人人皆有成佛之性”所常用的名相,就因有此成佛之性,才可能经由修学成佛之道而成佛。但并非全部佛教教派皆认可之观念。
有情与无情
汉传佛教中,一派认为,一切有情众生皆有佛性,但是草木等无情之物则无佛性。另一派认为,佛性遍及一切,草木也有佛性,天台宗荆溪湛然有无情有性的说法。
注释
外部链接
- 廖明活:〈南北朝时代的佛性学说——中国佛性思想的滥觞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中的一乘问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中的真如所缘缘种子问题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廖明活:〈法宝的佛性思想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释学友- 佛性义浅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天亲菩萨造 佛性论 http://tripitaka.cbeta.org/T31n1610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