侘寂

以接受短暫和不完美為核心的日本美學觀點

侘寂日语侘び・寂び平假名わび・さび)是日本文化中的美学概念(参看日本美学),被认为是一种以接受短暂与不完美为核心的世界观[2] 这种美学概念有时被描述为一种欣赏本质上“不完美、无常和不完整”的美。[3] 该概念被认为源自佛教的“三法印”等概念。[4] 它普遍存在于日本艺术各种表现形式中。[5][6]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侘び寂び
假名わび・さび
平文式罗马字Wabi-sabi
位于京都府京都市的龙安寺禅院。陶土墙上因年代久远形成的斑驳痕迹体现了“寂”。园中岩石则象征着“侘”。[1]
慈照寺的银阁是“侘寂”的经典
位于石川县金泽市兼六园中的茶屋代表着“侘寂”的美学

在日本文化中,它可以是指一种美学特征,也可以是指一种美学理想。[7] 它一般与阴性、素朴、安静等特质产生连结。[8] “侘”与“寂”原先分指不同概念,但在现代经常被连带称作“侘寂”。[9]日本佛教中,“寂”与死亡和涅槃等概念发生连结,并与贫困、简化、孤绝等概念有密切关系。[9]

其特征被认为包含不对称性、粗糙或不规则、素朴、亲密和展现自然的完整性等。

意涵

侘寂美学是日本传统美学中最显著的特点。它在日本的审美价值中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希腊对于美和完善的理想在西方的地位。[10]如果一个物体可以在我们内心带来宁静的忧郁和精神向往的感觉,那么它可以说是“侘寂”。[11]侘寂接受生活是复杂的,但崇尚简单。它承认三个简单的事实:没有什么能长存,没有什么是完成的,没有什么是完美的。接受这三样事实,就能接受满足是一种成熟的快乐。[12]

文化研究者户仓恒信,他主张将“侘”视为“问如何(How)的对象,而非问什么(What)”的概念。于是在美学范畴里,将不完全与完全的颠覆过程之中,认识主体逐渐产生“侘”的美意识,而“侘”未必存在于外在世界。例如,能够体现“侘”空间,如“茶禅一味”一词,以茶人所建作的“小间茶室”作为代表。在不到两坪的极小空间里,茶人布下颠覆旧与新、劣与优等相对概念的契机。[13]铃木大拙解释“侘”的意义是“简朴”、“非时尚”,不依赖世间诸法(如财富、权力、名誉),但内心体验到最高的价值。[14]千利休千宗旦英语Sen no Sōtan说知“侘”者离贪、暴力、愤怒、怠惰、不安和愚痴,与佛教的戒波罗蜜相应。[15]

日本艺术中的体现

日本艺术禅宗观念影响。因此在日本艺术作品中,接受事物的缺憾和无常便是一大主题和内涵,可以用“侘寂”概括。例如:

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被视为日本当代文学对于“侘寂”的诠释。

影响

“侘寂”经由各国学者推介,已经成为谈论日本美学时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在全球艺术、科技、媒体和医疗等领域都有影响。

心理健康领域以“侘寂”概念抵消“事事追求完美”的思维[17]

设计师伦纳德·科伦英语Leonard Koren于1994年所著之《侘寂:致艺术家,设计师,诗人和哲学家》(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 Philosophers)以英语尝试解释侘寂之概念,将之与西方美学观念并立对比。佩内洛普·格林撰文指出,科伦的著作成为了“铺张浪费的文化在忏悔时的谈资,各路设计师的试金石”[18]

日本的陶器风格亦影响现代西方制陶工艺,英国陶艺家伯纳德·利奇英语Bernard Leach吸纳许多日本陶艺审美观念,可从其著作《制陶师之书》(A Potter's Book)中窥见一斑。美国设计师约翰·康奈尔英语John Connell (artist)亦受侘寂概念影响[19]反观念主义电影导演杰西·理查兹英语Jesse Richards的作品带有日本风格的侘寂和物哀理念色彩。

敏捷软件Wiki语言中,开发者以“侘寂”解释其编程是持续不完善的[20]

2009年3月16日,BBC第4台播出节目《探寻侘寂》("In Search of Wabi Sabi"),摄制组在日本各地旅行,试图以“侘寂”概念了解日本人的审美情趣。主持人马塞尔·塞鲁(Marcel Theroux)在节目开头验证金太郎英语Taro Gold所著《侘寂生活》(Living Wabi-Sabi)一书中的假设,询问日本街头的民众“如何解释侘寂”;正如金太郎所预测的那样,“他们很可能会给你一个礼貌的耸肩,并解释说,侘寂根本无法解释[21]”。

参见

参考资料

  1. ^ 森神逍遥(2015年)
  2. ^ Japan’s unusual way to view the world. www.bbc.com. [2024-08-18] (英国英语). 
  3. ^ Koren, Leonard. Wabi-Sabi for Artists, Designers, Poets and Philosophers. Stone Bridge Press. 1994. ISBN 1-880656-12-4. 
  4. ^ Daisetz Suzuki "Zen and Japanese Culture" Iwanami Shoten, 1940 ISBN 978-4004000204 The stillness of the tea ceremony is wider than silence. Synonymous with awabi. (136 pages)
  5. ^ DAVIES, TREVOR. 1001 IDEAS THAT CHANGED THE WAY WE THINK.. [Place of publication not identified]: CASSELL ILLUSTRATED. 2018: 293. ISBN 978-1-78840-088-6. OCLC 1032029879. 
  6. ^ Zia, East Liberty. Wabi-Sabi: The Japanese Art of Finding the Beauty in Imperfections. Carnegie Library of Pittsburgh. [2024-01-07] (美国英语). 
  7. ^ 美學: 下卷 (美的範疇論). 弘文堂. 2014. ISBN 978-4-335-85016-5 (日语). 
  8. ^ 森神逍遥. 侘び然び幽玄のこころ: 西洋哲学を超える上位意識. 星云社. 2015-01-14. ISBN 978-4-434-20142-4 (日语). 
  9. ^ 9.0 9.1 铃木大拙. 禪與日本文化. 读书共和国╱远足文化. 2018-10-30. ISBN 978-957-8630-79-6 (中文(台湾)). 
  10. ^ Koren(1994年)
  11. ^ Juniper(2003年)
  12. ^ Powell(2004年)第19页
  13. ^ 日本人都會搖頭,躊躇猶豫的「侘」. 自由时报. [2016-06-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6). 
  14. ^ Suzuki(2019年)第23页
  15. ^ Suzuki(2019年)第288页
  16. ^ John, Joseph D. Experience as Medium: John Dewey and a Traditional Japanese Aesthetic. The Journal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 2007, 21 (2): 83–90. ISSN 1527-9383. 
  17. ^ Mathews, John. Wabi Sabi: The Simple Beauty of Serene Melancholy. Virginia Counseling. February 23, 2016 [July 7, 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4). 
  18. ^ Green, Penelope. An Idiosyncratic Designer, a Serene New Home. New York Times. [2012-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8). 
  19. ^ Hess Art Collection, Hatje Cantz, 2010
  20. ^ Wabi Sabi. [2006-11-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5). 
  21. ^ Gold, Taro. (2004) Taro Gold英语Taro Gold's Living Wabi Sabi (Kansas City: 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英语Andrews McMeel Publishing, ISBN 0-7407-3960-3), p. 6.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