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第一中学
26°32′04″N 99°53′54″E / 26.5345°N 99.8983°E
剑川县第一中学 | |
---|---|
地址 | 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剑川县金华镇西门外街11号 |
邮政编码 | 671300 |
原名 | 金华书院 州立高等小学堂 剑川县立初级中学 剑川县人民中学 云南省剑川中学 剑川县第四中学 |
类型 | 公立普通高级中学 |
建校日期 | 1938年 |
校园面积 | 97亩[1] |
建筑面积 | 20107.75平方米[1] |
剑川县第一中学,简称剑川一中,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县城之西,金华山东北麓,是云南省一级三等普通高级中学。
剑川一中的前身为创办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的金华书院;1905年降为州立高等小学堂;在此基础上,1938年,剑川县立初级中学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开办高中,先后更名为剑川县人民中学、云南省剑川中学、剑川县第四中学,最终定名剑川县第一中学。[2][1][3]:174
历史
金华书院
从广义的教育而言,剑川属于云南省较早出现教育活动的地区。汉武帝时期剑川部落首领就已接触汉文化。唐宋时期,汉文教育进入剑川地区,元代开始出现一定规模的私塾出现,各个阶层已广泛学习使用汉文。随着佛教和儒学思想传播以及汉族移民的迁入,剑川设馆施教于寺观庙宇的教育形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一批既熟知汉文又通晓梵文的师僧。明洪武初,明太祖平定大理后,采取了寓兵于农,移民实边政策。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浙江宁波等籍的戍军及家属,先后来到剑川戍边种地。从此,中原内地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教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更深地对本地各民族产生了影响。对兴教化,办学校,育人才起到了扒动的作用,为设置学宫,书院创造了条件。[来源请求]
金华书院是剑川一中最早的前身,创办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是剑川教育史上开办时间早,持续年限长,文风素著,人才辈出颇具民族教育特色的一个书院。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载,剑川州治所西南金华山,溪壑幽绝,林木密深,昔人以其地作院址,故名金华书院。后因舍榭鲜少,严冬风烈,加上交通不便,渐趋颓废。至明朝隆庆三年(1568年)知州胥弦利用原土官府宅旧址,将书院移建金华山左麓(即今剑川一中校址)。书院于隆庆四年(1570年)之春兴建,“告成于是岁之夏”。“金玉其躬,得门而入,华藻之笔,载道乃尊”是邑人赵藩为金华书院撰写的大门楹联。金华书院的办学曾得到当时云南几位名家学者的支持指教。明隆庆年间,李元阳特撰《金华书院记》。杨慎与李元阳赴石宝山游览及在大理讲学期间,学院学子纷纷受业其门下,得博约之教。清乾隆五十年(1789年)荔扉到剑川任州学正,亲自出任金华书院山长。钱南园(钱丰)亦亲笔为书院题赠楹联。金华书院设山长一员,学长一员,总管一至二员。历届教学人员均为桑梓教育含辛茹苦,尽心尽力,颇多建树。[3]:62
当时的“金华书院”就是“文献名邦”的重要的标志之一。明代李东儒,年方十九,一举中云南、贵州合闱解元;剑阳甲榜开先者杨钥,任浙江乐清州官,御倭立大功,馈金拒不收,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万历巳未年(1619年),“剑(剑川)之(赴京)试于春闱者三人,两登正榜,一登付榜”(占云南中进士四人的一半);杨栋朝上疏弹劾奸臣魏忠贤,段高选殉烈的事迹,在《明史》中均有记载。明末,赵炳龙在云南文坛上显露头角,成为白族中有影响的一个诗人。清代文学家彭端淑写过一篇《为学》,立意题旨与赵炳龙《喻游》一文相似,《为学》一文,世人所知,《喻游》知者甚少,长期淹没,殊甚可惜。明末,剑川又出现了一个女诗人赵尔秀,其诗文至今仍存云南省图书馆。清代的赵藩,以及近代的周忠岳,赵式铭等亦颇有建树,成为云南有名望的人物。
金华书院还以藏书众多而饮誉云南,当时金华书院的藏书之多,版本之精良,为省内罕见。
清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皇帝特别诏令增加云南各州县进取文童额数。题准 “剑川州金华书院为向系大学”按府一级标准取童生20名,廪生30名,增生30名,三年两贡。[3]:62
清末至1949年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兴新学,清政府下令各府,直隶厅创立中学堂,剑川因系小州,未获办中学堂的资格,金华书院降格改为州立高等小学堂。第一任学堂校长是赵式铭。州立高等小学堂文风之盛,冠于丽江府各州县,以致丽江知府提升学堂校长赵式铭到丽江府中学堂讲学任教。特别突出的是,培养的学生,其文学造诣,写作水平和书法功底不亚于高中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1919年,五四运动影响波及全国,剑川也深受影响,改用白话文教学。
1925年,在地方有识之士的倡导下,当时的县长在金华高等小学校内创办了一个初中班,但随后因为经费的问题,只办了一个学期即告停办。
1934年秋,在金华高等小学校里增办了“剑川县简易师范班”[3]:174,学制两年,后改为四年。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大、清华、南开及私立华中大学等迁至云南,对边疆民族的教育水平推动很大。1938年春,由张丁达、杨仲符等参加筹建,修葺金华高等小学校舍,添置设备,半年之后,正式创建“剑川县立初级中学”,是年8月,开始招收学生,如期开学。之后,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也来到这里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英语教师张义昌系香港大学英语系毕业,曾任丽江六属联合中学校长,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白族学生中,培养了一批英语人才。
1949年后的发展
1949年8月1日,剑川县政务委员会成立。接着选派欧阳占奎、杨敦福等具体筹备剑川中学复课事宜。之后于9月1日正式复课。并批准改校名为 “剑川县人民中学”(初中),欧阳占奎兼任校长,杨敦福任教务主任。1949年11月10日,云南省教育厅发文确定全省公立中学名称,“剑川县人民中学”更名为“云南省剑川中学”。
1951年春,经报省教育厅批准,剑川中学开办完全中学。高一班开始招生,共招新生34名(其中女生5名)。剑川中学成为剑川第一所完全中学。1953年秋,丽江专区(当时剑川县隶属于丽江专区)教育行政部门拨款25万元兴建教学大楼,并于1954年6月建成,建筑形式为宫殿式U字形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共16间,教学条件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1957年11月,剑川中学全体教职工与县级机关一起开展“反右派斗争”。50多天的运动,划出“右派”2名,送往姜寅、宾川农场去“劳动教养”,另有4名给予“下放劳动改造”的错误处分。(1986年以后这些教师均先后得到平反并按照政策给予了安排)。
1958年9月,剑川、邓川、洱源三县合并为一个县,剑川中学改称剑川县第四中学。
1958年秋,剑川四中停课支援“大炼钢铁铜”,学生按照军事化要求,编成“远征军”开赴三甸箐。教师到马登文笔山铁厂劳动。此段过程长达4个月之久。1960年,全县粮食减产,缺粮严重。剑川中学也受此影响,学生流动率高达30%,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1961年10月1日,剑川、洱源分县,剑川县恢复原建制,将五中拆并四中,复名剑川中学。
1962年9月,根据云南省教育厅“人口不到十万的县不设高中”的规定,办了十年并且颇有成效的剑川中学高中被迫再次停办;初中新生只招了两个班99名,为1951年以来招生最少的一年。
1966年6月27日,剑川中小学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学习,开始进入长达十年的文革混乱时期,教学设备仪器遭到破坏,教学秩序被搞乱,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的下降。
1973年9月,改校名为“剑川县第一中学”。[3]:174
1977年,“文革”结束,学校的秩序开始恢复。1977年10月,恢复高中招生文化考试。1978年8月,中断四年的初中恢复招生,按照县文教局划定的招生区,招收尖子生两班90名,学制三年。1979年9月,被定为县重点中学[3]:174。
2013年5月,被评为云南省一级三等高级中学。[4]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 参照
- ^ 1.0 1.1 1.2 《云南教育大全》编委会编. 云南教育大全 单位卷. 昆明: 云南教育出版社. 2007: 827. ISBN 978-7-5415-3288-7.
- ^ 马有良主编. 云南教育大观.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7: 937. ISBN 7-5363-3242-4.
- ^ 3.0 3.1 3.2 3.3 3.4 3.5 剑川县教育局编. 剑川县教育志.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4. ISBN 7-5367-0893-9.
- ^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理州年鉴 2014. 昆明: 云南民族出版社. 2014: 548. ISBN 978-7-5367-6404-0.
- 来源
- 《剑川一中校友录》[需要完整来源]
- "剑川第一中学"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第8卷).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70.
剑川县在马登成立了剑川第二中学,剑川中学则改名为剑川第一中学。
- 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一中教学楼. 云南建筑. 2007, (b10): 61 [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