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英语:Supplement),广义来说泛指报纸中所有非新闻性的内容,很多时候是报纸刊登文艺性的版面,但现在也有很多报纸的副刊包括消费及休闲资讯。

副刊可能每天都出版,或是每逢周末假日刊出。副刊的版面大小可能与大报相同,但也有可能与小型报相类似。

历史

光绪十二年(1886年)起,《字林沪报》总主笔蔡尔康为了应付与《申报》长期以来的竞争劣势,开始编纂副刊《玉琯镌新》,这时的副刊只是一些古老诗词,光绪十三年(1887年),又新增《花团锦簇楼诗稿》一页。光绪十四年五月(1888年6月)又加刊《词林画报》。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24日),《字林沪报》出版附张《消闲报》,由高太痴主笔,是中国最早的文艺性副刊。此举大开中国报业的副刊之门,但名称不尽相同,副刊在早期又称“文苑”、“馀审”、“丛载”、“馀录”、“谐部”、“说部”、“附张”、“附章”、“附页”、“文艺栏”、“文艺版”、“报尾巴”、“报屁股”、“副张”、“副镌”等。报屁股是对当时副刊的一种蔑称,表示当时副刊实无太多内容。“五四运动”后,新文艺开始吹起反攻号角,著名的副刊有孙伏园《晨报副刊》,宗白华主笔的《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黎烈文《申报》的《自由谈》和《大公报》的《文艺》,端木蕻良、郁风、吴祖光夏衍都曾从事过副刊编辑工作。